編輯嚴選

英國,正在轉變中的家庭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Seahorse: The Dad Who Gave Birth Twitter
最近訂閱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數位影音平台iPlayer,類似Netflix,能瀏覽BBC製播的節目。其中「轉變中的家庭」(Changing Familiy)系列紀錄片,看完總在心底迴盪許久。如果你也對性別議題感興趣,肯定會喜歡這系列作品帶來的震撼與省思。
「轉變中的家庭」每集談一個「未來家庭」,以及背後的社會意義與趨勢,案例多來自英國和歐美社會。

寶寶的性別是秘密

首先是一對英國夫妻傑克(Jack)與哈比特(Hobbit),在他們懷上寶寶後,就如所有新手父母都會遇到的,旁人總特別關注孩子的性別。當親友們得到答案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購買的禮物、互動的方式都跟著改變。
原本就極具性別意識的傑克與哈比特夫婦,因此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告訴所有人寶寶的性別
「不是我們刻意要讓小孩去性別化,而是我們用性別中立的行為與他相處,讓他發展成他自己。」傑克在紀錄片中說明。
身為祖母的卡蜜(Camille)說,一開始確實掙扎,但時間過去,「我明白這是一個學習曲線,不說『She』或是『He』,就讓寶寶是『It』或『They』。」
傑克與哈比特是馬戲團工作者,他們的表演以性別中立著稱,男生可以扮演蝴蝶,女生可以力氣很大。在他們家那個裝著花洋裝、紳士裝的寶寶衣櫃裡,我看見作為一個自由靈魂長大的無限可能。
傑克與哈比特的馬戲團。圖片來源:Pink and Boo
孩子當然還是可以很男性或女性化,但如果碰巧不是,『They』的家人一定仍會愛他。
另一個故事在縮圖馬上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一個大肚子的男性,「自己小孩自己生的爸爸」是一個更觸碰人們敏感神經的主題。

懷孕生產的「爸爸」

主角弗雷迪(Freddy McConnell)是一名32歲的英國跨性別男性,25歲進行跨性別手術時,沒有摘除子宮,因為覺得有天可能會想要自己孕育小孩。
兩年前,弗雷迪透過精子捐贈順利懷孕,並為了好好養胎,停止服用讓他更具男性氣質的睪丸激素。畫面裡,原先滿臉鬍子、剛毅面容的他,肚子一天天變大、頭髮與聲音變細、相貌也陰柔起來。
「覺得自己好像外星人,」他笑著分享,一度充滿挫折懷疑,害怕外界的批判眼光,但還是不減想要自己孕育生命的決心。當《衛報》記者詢問他「自己生」為什麼這麼重要,是否考慮領養呢?弗雷迪反問,你會問一個有子宮的異性戀這樣的問題嗎?
這是他之所以站出來拍攝紀錄片的原因,為少數發聲。
Freddy參與製作的電影作品《海馬》視覺海報。圖片來源:Seahorse: The Dad Who Gave Birth Twitter
在弗雷迪懷孕生子之際,英國正上演《性別認同法》大戰。英國希望跟隨丹麥、愛爾蘭的腳步,若有人想轉換性別,以其自我認同宣誓為主,不再需要昂貴的臨床認證程序,卻引起正反方烽火相對。
弗雷迪希望揭露自我,讓人們看見跨性別者的真實生活。他們並不是怪物,和所有順性別者一樣有生活的起落與夢想,和所有父母一樣愛孩子。
最後一個故事我在來倫敦前就聽過,是近年歐美愈來愈熱門的「柏拉圖育兒」(platonic co-parenting)浪潮。

可以只作雙親就好嗎?

紀錄片中的雙親妮沙(Nisha)與查理(Charly)都想要小孩,卻不想談戀愛,於是透過「柏拉圖育兒」網站找到彼此,以人工生殖IVF有了一對雙胞胎。他們分擔養育孩子的財務與教養時間,孩子們一週三天半給爸爸帶、三天半媽媽帶。
這類網站的興起,源於人們開始意識到,養小孩的,和一起變老的夥伴可能不同,但他們仍希望孩子有健全的支持系統。
歐洲的柏拉圖式育兒網站Coparents.co.uk創立於2008年,目前有12萬名會員(2/3是異性戀)。主要落腳英國的PollenTree.com,則有5.3萬名會員。且有一千名寶寶在此模式下誕生。
知名柏拉圖育兒網站Coparents。
究竟沒有愛情的父母對彼此與孩子的關係會如何發展?關係是更容易破裂還是更不容易?柏拉圖雙親已引起學界高度關注。幾年內,劍橋家庭研究中心主任高倫伯克(Susan Golombok)將會發佈50組柏拉圖育兒案例研究,回答這些爭議問題。
「轉變中的家庭」單則故事都只有短短2分鐘,我得自己搜尋資料補足脈絡,不過,也在查找過程中更理解英國社會對性別、家庭、人權的思潮進程。微妙的是,英國社會不似紀錄片的正向調性,對於這些Changing Familiy其實有不少質疑。
例如在社群網站上,「不明說孩子性別」的行為就被大肆抨擊。而懷孕的跨性別男性,或是沒有浪漫關係的雙親,就更不用說了。
無論如何,改變總是進行式。
也許我們需要很多配套措施,要看見保守派的提醒,但我很喜歡家庭研究學者高倫伯克說的一句話:「我做研究的40年來,社會對那些被反對、視作威脅的新家庭型態的恐懼,最後往往都是不合理的。」
5會員
2內容數
倫敦文化與生活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ylv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英國人為何放不下八卦小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記得看看正在變好的世界—《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我們因為各種認知偏誤,總是悲觀看待世界,但其實世界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有希望。接著他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犯下這十種偏誤,以及該如何避免。
Thumbnail
avatar
崎路
2021-09-13
恰比兔子:在異國料理中品嚐如家溫暖的美好人情★★ 2020臺東慢食評鑑二星店家 到恰比兔子的用餐體驗,從走進花圃的那刻就開始了。穿越綠意盎然的小徑,在廚房裡烤披薩的兔子先生透過窗戶與你打招呼。 轉個彎,兔子太太已在門廊上等待迎接。與其說是餐廳,這裡更像老友舒適又充滿驚喜的家。 來自德國的友涵/Johannes 與來自台中的秀/Sho
Thumbnail
avatar
發現臺東慢食
2021-02-18
如何在英文電話中成功轉移話題–進階篇|Joyce的職場視界#1010你熟悉英文電話接聽常見的句型嗎?你熟悉英文電話留言常用的句子嗎?試試這篇進階版的電話英文,練習成功轉移話題的技巧吧。 如何在英文電話中成功轉移話題 工作忙到一半,突然有個老外打電話來,如果開場白也講完了,對方開始講一些不是重點的對話,感覺想要閒聊一下而你卻沒有這樣的美國時間,這時你可以用下面的例句
Thumbnail
avatar
Joyce的職場視界
2021-02-09
號稱是英國人心中第一名的旅遊勝地 Lake District # 旅行終點新堡,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人生第一次信用卡被偷就是在這 。後段旅行的天氣不是很好,陰天或下雨,到新堡的時候有種回到人間的感覺。
Thumbnail
avatar
化石少女的行走筆記
2020-07-15
數位閱讀可能傷害民主自由?《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書籍分享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avatar
黃琪樺
2020-05-19
你在書中看見誰?英國出版人談圖畫書的多樣性<p>注重多元性與包容性的圖書,除了鼓勵孩子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以外,也告訴「不一樣」的小朋友:「沒關係,你可以不一樣,不代表你是壞人,也不代表你比較差。」</p>
Thumbnail
avatar
賀婕
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