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藍調天后》裡的黃金年代、黑臀舞,唱片工業與黑人的悲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藍調天后》的英文名稱是 Ma Rainey's Black Bottom(2021),或許你會疑惑,怎麼會有這麼直白又不禮貌的片名,直呼黑人女性的臀部為黑屁股?不過,如果你知道世上真有 Ma Rainey(1886-1939)這位爵士女歌手,她真的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名為〈Ma Rainey’s Black Bottom〉,而且「Black Bottom」在美國的 1920 年代還曾經是新潮的舞步,或許你就會開始對《藍調天后》這部電影,產生非常不一樣的想法與感受。

以《黑豹》聞名影壇的黑人演員 Chadwick Boseman 已經以《藍調天后》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獎。可惜 Boseman 已經因癌離世,無法親眼欣賞《藍調天后》的上映,也無法親自上台受獎。Boseman 在《藍調天后》飾演對藝術充滿熱情、對新科技充滿好奇、但對宗教失去信心的小號手,他自信又焦慮、積極又困頓、狂妄又自卑、瘋狂又退縮,能夠將這樣夾在時代與性格交界之處的矛盾角色,表現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Boseman 的獲獎真的實至名歸。

《藍調天后》是改編自已經名列美國戲劇名人堂的戲劇詩人 August Wilson 的同名作品,Wilson 的《藍調天后》出版於 1982 年,獲得 1985 年紐約戲劇評論的最傑出劇本獎,也獲得同年東尼獎的最佳劇本提名。Wilson 是位黑人劇作家,他有十部關於黑人的優質戲劇合稱為 The Pittsburgh Cycle(TPC)系列,《藍調天后》名列其中,2016 年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的《心靈圍籬》(Fences)也是屬於 Wilson 的 TPC 系列戲劇。無論是《藍調天后》或是《心靈圍籬》,都是由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製片,Viola Davis 主演。Davis 已經在 2017 的奧斯卡以《心靈圍籬》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今年再度以《藍調天后》入圍多項女主角獎。

有著黃金劇本、製片、演員,《藍調天后》確實是個不喧嘩卻低調深沈的電影,讓觀眾在故事結束之後,仍舊難以釋懷藍調天后與小號手的時代悲劇。這是在 20 世紀初的 20 年代,位於旭日東昇的芝加哥工業城的種族無奈與不幸,無論是充滿希望的年輕人,或是已然巨星的南方黑人,都難逃活在種族歧視陰影所帶來的乖舛命運。

raw-image

1.《藍調天后》的悲劇根基──20 年代的咆哮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 1918 年底結束,直到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之前,因為在一戰時期沒有受到戰事波及,外加百年處於歐洲勢力之外而自成一家,20 年代的美國瘋狂般地經濟蓬勃,自由主義發達,使得由經濟帶動的科技與文藝發展,都遍地開花欣欣向榮。《藍調天后》的時代背景,就是在這經濟輝煌又創造無限的黃金 20 年代。

我們今日認識的現代化世界的面貌,包括有普及的電力、大眾負擔得起的汽車、以電視廣播與電影為基礎的庶民娛樂、有女性服裝的解放與性感的舞蹈、有旺盛的經濟活動與股市交易等等,幾乎都是奠基於美國的 20 年代。這是個由保守且貴族的時代,逐漸轉變為開放與平民化的轉捩時期。當時的美國雖然種族歧視仍舊未減、貧窮四處可見,但是生生不息的創造與自由,推動著新思想、新科技、與前衛藝術持續進展。只是,那些渴望進步的奢求,以及害怕進步的退卻,兩者不斷糾結衝突,而《藍調天后》的悲劇,就是根基於在這轉捩的年代、進步與退卻的糾結。

電影開頭,交錯著兩種文化進行式──美國的農業南方與工業北方。在南方,爵士樂已經成為大眾休閒娛樂,不過早期的爵士樂只盛行於黑人群體,是黑人(中下階層)的獨有文化。在 20 年代初期,電視與留聲機尚未普及,於是夜間的黑人庶民娛樂,就是到農場空地親臨爵士演唱會(南方的經濟主力是農業)。

raw-image

故事中的主角 Ma Rainey,真有其人,是當時著名的爵士女歌手,不只歌唱,也作詞作曲,唱腔獨到,自成一格,於是創造出著名的藍調樂風,〈Ma Rainey’s Black Bottom〉即是其中著名的一曲。Mar Rainey 於 1983 年榮列藍調名人堂,於 1990 年名列搖滾名人堂。在她豐富的創作中,其中有百首歌曲有錄製留聲。《藍調天后》的電影序幕,就是大人小孩從鄉野各處飛奔到野地上的帳篷,聆聽 Ma Rainey(Davis 飾演)與爵士樂團的現場表演。此時,小號手 Levee Green(Boseman 飾演)已經開始與 Ma Rainey 的女朋友眉來眼去。

故事接著來到北方的芝加哥,這個工業大城正朝氣蓬勃地成長與擴張,需要大量的勞工加入,於是已經從農奴解放的南方黑人,帶著自由與發財的夢想,紛紛來到芝加哥淘金。Ma Rainey 與樂團也來到芝加哥,不過從事藝術與已經成名的樂手,與當地的黑人勞工還是有所區別,已經有豐厚收入的 Ma Rainey,穿著時髦之外,還已經購買一輛當時由福特汽車公司量產的 T 型車。

只是,擁有最新車款的 Ma Rainey 雖然盛氣凌人,依舊不受白人認同,甚至連白人勞工也無法尊重已經擁有金錢與聲望的 Ma Rainey,甚至還被警察懷疑自有車輛的出處。這就是黑人在 20 年代的處境,即使像是 Ma Rainey 這樣如日中天的藝人,在芝加哥仍舊只是白人眼中的南方農奴,以及商人眼中的生錢工具。

raw-image

2. 黑人與白人的衝突

《藍調天后》最直接的主題就是人種間的荒謬不平。除了以故事呈現成名黑人仍舊只是白人的工具之外,樓層也是《藍調天后》展現白人優越的象徵。

在芝加哥的錄音室,黑人樂團的練團室,位於地下室,只有爵士樂的樂器團員會到地下室練習,Ma Rainey 基本上是不會到地下室與爵士樂團練習,因為她的身分地位比當伴奏的樂團還要高,所以 Ma Rainey 的活動範圍僅在一樓的錄音空室。不過,有趣的是,Ma Rainey 的女朋友也到地下室,不過不是為了音樂練習,而是為了偷情。

擁有派拉蒙錄音室的白人老闆,幾乎都待在二樓的錄音操控室,偶而來到一樓錄音間,或是最後才到地下室發放打工費。至於 Ma Rainey 的經紀人,他會穿梭在錄音操作室與地下練團室,不過並非因為出於尊重黑人(雖然他對 Ma Rainey 始終低聲下氣),而是願意為錢,忍氣吞聲(Ma Rainey 的唱片很賺)。

面對經紀人的卑躬屈膝,Ma Rainey 並不覺得自責,因為她的傲慢任性充其量不過是種保護色,她清楚自己對於白人唱片公司來說,還是與南方農奴一樣,只是幫忙生產與賺錢的工具,而非真正獲得認同與尊重。她感慨自己必須以荒唐乖僻的氣勢獲得一些表面優勢,其實她心知肚明,就算已是名利雙收的黑人,她在白人眼中,仍舊擺脫不了奴隸的既定印象。

Levee(黑豹 Boseman 飾演的角色)同樣擺脫不了種族情結,也因為對白人的憤恨而受到命運的牽制。

raw-image

Levee 童年時就親眼看見父母遭受種族歧視的不平待遇,而且內心一直都籠罩這場悲劇的愁雲慘霧。Levee 眼見自己的母親受到一群白人集體性侵,之後父親不與白人正面衝突,而是以迂迴的方式進行復仇,也在精心設計的復仇結尾,遭受白人活活燒死的悲慘命運。

Levee 內心深處憤世忌俗,表面卻又對白人阿諛恭維,這種看似截然相反的行事作為,卻是黑人在白人主導的世界,不得不壓抑內心與扭曲好惡的生存法則,矛盾荒謬卻又悲悽無奈。

Levee 的人生矛盾是個無解的胡同。故事最後,Levee 受到同樣也是黑人的 Ma Rainey 壓制和開除,深感憤恨的 Levee,回到地下練團室時,不斷衝撞一個未開之門,想另尋他路。

結果,Levee 好不容易撞開這扇地下室門之後,不是通往任何密道,而是進入另一個緊閉的困頓密室,象徵他四面圍堵的命運:(1)被派拉盟老闆賤價買走的音樂創作、(2)音樂被白人樂團演奏、(3)被同樣是黑人的歌手背棄、(4)被同樣是黑人的樂團同儕嘲笑嬉弄、(5)被一個口吃卻有背景的年輕男孩搶走工作。

Boseman 會獲得金球獎劇情電影的最佳男主角,以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就是因為他將 Levee 進退維谷的人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咧嘴大笑,但不是因為內心愉快,而是帶有計畫;他悲觀悽愴、求救無門,卻又同時帶著微弱的希望,呼喚著神的到來;他對白人怨妒厭惡,又同時豔羨卑下。五味雜陳、百感交集,這樣的角色多難掌握呀。拍攝《藍調天后》的當頭,Boseman 正在治療大腸癌,他到底是如何捱過那些身心的煎熬,同時還進行著極為專業的表演呢?非常期待 Boseman 獲得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

raw-image

3. 飛來波女郎與黑臀舞

只是,為何會有「黑臀舞」這樣的奇怪歌名與舞蹈?

20 年代在戰後的美國(以及幾年後的歐洲),因為科技與經濟起飛,科技所帶來的各項民生與娛樂的便利與普及,使得庶民開始有能力負擔過去只有貴族才能享受的娛樂,像是購買美麗的成衣、享受文藝表演、欣賞戲劇電影、或是參加舞蹈聚會等等。自此,時尚不再是貴族的遊戲,平民百姓、黑人白人,都能參與各類(平價)消費活動,於是,整個社會都散發著積極樂觀又澎湃華麗的自由之風。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凱莉.茉莉根主演的《大亨小傳》(2013),其中女主角戴西穿著的服裝,就是典型的 20 年代自由女性新裝扮,這類穿著及膝裙、放寬腰線、露出手臂與胸口的穿著,都是特意與過往的保守主義區隔的新自由主義。這樣的女孩通常被稱為飛來波女孩(flapper)。

raw-image

這些女孩不只在服裝上一改保守之風,喝酒舞蹈、也親自開車(因為福特汽車的生產方式使得汽車普及大眾)。因為作風大膽前衛,飛來波一詞對年輕女孩來說,雖然是種自由奔放的象徵,在長輩看來卻是嘲諷女孩不守婦道又不檢點的意思。

這種充滿自由之風的穿著不只在白人之間盛行,黑人也開始褪去農奴服裝,換上這種鬆軟材質、開放胸口、又露出小腿的飛來波服裝,《藍調天后》裡的 Ma Rainey 與她的女朋友的穿著,就是飛來波的變化型。

就在這種自由華麗之風的盛行之際,在黑人的音樂舞會,也開始流行黑臀舞,也就是 Ma Rainey 在《藍調天后》開場的演唱會高歌時,四周舞者的舞風。之後,Ma Rainey 的女朋友也自己在角落獨舞黑臀舞,結果被 Ma Rainey 叱喝,要她別搔首弄姿搏眼光。

raw-image

4. 時代悲劇的尾聲

《藍調天后》是部需要細細品味的電影,所有的寓意衝突,都埋藏在角色之間的對話,每一句話都與 20 咆哮年代的背景呼應,愈是認識這個時代的風格與衝突,愈是更能理解角色的痛苦與悲傷。無論是成功的當紅歌手,或是渴望獲得唱片公司青睞的菜鳥藝術家,都必須面對大小不一的種族歧視與欺壓。

《藍調天后》的故事,始自 Ma Rainey 的風光演唱會,以及 Levee 自傲的創作天分與刷亮的新鞋。只是,一切發展每況愈下,就在層層疊疊的黑人無奈不斷被釋出之後,故事來到尾聲。

在這充滿希望的芝加哥大城,絕望的小號手 Levee 最後還是找不到生命的出路,只能被困在白人所擁有的唱片公司地下室,好不容易想要破門而出的那個門,竟然也只是高牆圍繞的困室絕境。

這也是為何,Levee 最後只剩下失手誤殺(同樣也是遭受白人欺壓的)窮困黑人藝術家同伴一途。《藍調天后》是個寫實的悲劇,描述在華麗放恣的年代裡,渴望自由的黑人,最終無助地走入束縛與絕望。

全文《藍調天后》劇照提供:Netflix
《大亨小傳》劇照來源:IMDb

raw-image

《釀電影》奧斯卡 2021 專題,請往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種族平等有了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平等意識也逐漸高漲,然而,歧視等議題仍時不時浮出水面,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深根地固的思維模式總時不時探頭出來作祟。而電影《幕後大亨》故事背景則發生於黑人民權運動尚在進行的60年代美國。 於2020年上映的《幕後大亨》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故事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種族平等有了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平等意識也逐漸高漲,然而,歧視等議題仍時不時浮出水面,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深根地固的思維模式總時不時探頭出來作祟。而電影《幕後大亨》故事背景則發生於黑人民權運動尚在進行的60年代美國。 於2020年上映的《幕後大亨》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故事
Thumbnail
在看完羅勃馬歇爾Rob Marshall執導的【小美人魚】後,忍不住把2002年的【芝加哥】拿出來看,想想當初給電影的好評是怎麼一回事。或許體現了那句「曇花一現」的成語吧!
Thumbnail
在看完羅勃馬歇爾Rob Marshall執導的【小美人魚】後,忍不住把2002年的【芝加哥】拿出來看,想想當初給電影的好評是怎麼一回事。或許體現了那句「曇花一現」的成語吧!
Thumbnail
一部說電影的電影, 展現電影圈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多處致敬《萬花嬉春》的驚喜彩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部說電影的電影, 展現電影圈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多處致敬《萬花嬉春》的驚喜彩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影史上已經有N部寫給電影的情書,12年前的《大藝術家》如是,《雨果的冒險》如是,他們致敬的都剛好是默片時期的古典好萊塢。達米恩查澤雷第4部片以無聲過度到有聲時代的好萊塢為背景,以兩位演員以及一位墨西哥移民者的視角,一窺好萊塢時代更替的興衰史。
Thumbnail
影史上已經有N部寫給電影的情書,12年前的《大藝術家》如是,《雨果的冒險》如是,他們致敬的都剛好是默片時期的古典好萊塢。達米恩查澤雷第4部片以無聲過度到有聲時代的好萊塢為背景,以兩位演員以及一位墨西哥移民者的視角,一窺好萊塢時代更替的興衰史。
Thumbnail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不如百老匯舞台劇。
Thumbnail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不如百老匯舞台劇。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點門檻的電影,他的門檻在於你是不是真的熱愛電影? 甚至對電影歷史有一點了解,就擬似《從前有個好萊塢》,在講過去好萊塢的歷史慘案。這部電影就是專門給愛電影的人的一種警訊,迷電影越重,看這部片就越有影射。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點門檻的電影,他的門檻在於你是不是真的熱愛電影? 甚至對電影歷史有一點了解,就擬似《從前有個好萊塢》,在講過去好萊塢的歷史慘案。這部電影就是專門給愛電影的人的一種警訊,迷電影越重,看這部片就越有影射。
Thumbnail
《Elvis》(貓王艾維斯)在六月下旬登上大螢幕,然而上映僅一周過去場次就已銳減。這部屬於音樂歌舞類的傳記電影實在不會是觀眾的觀看首選,尤其上映在多部商業大片的夾縫中更是艱難......畢竟《Elvis》真的是一部十分值得到電影院看大螢幕去享受視覺和聽覺雙饗宴的好片。
Thumbnail
《Elvis》(貓王艾維斯)在六月下旬登上大螢幕,然而上映僅一周過去場次就已銳減。這部屬於音樂歌舞類的傳記電影實在不會是觀眾的觀看首選,尤其上映在多部商業大片的夾縫中更是艱難......畢竟《Elvis》真的是一部十分值得到電影院看大螢幕去享受視覺和聽覺雙饗宴的好片。
Thumbnail
如果好萊塢不再白人當道,那麽歌舞劇流著拉丁血液,也就不必大驚小怪了。以百老匯音樂劇改編的《紐約高地》,罕見地聚焦在紐約曼哈頓島北端族裔飛地——華盛頓高地的拉美移民,以熱力四射的編舞、朗朗上口的旋律、繽紛飽滿的視覺,讓人宛如觀賞一首長達2小時、卻有故事鋪陳的精彩MV。
Thumbnail
如果好萊塢不再白人當道,那麽歌舞劇流著拉丁血液,也就不必大驚小怪了。以百老匯音樂劇改編的《紐約高地》,罕見地聚焦在紐約曼哈頓島北端族裔飛地——華盛頓高地的拉美移民,以熱力四射的編舞、朗朗上口的旋律、繽紛飽滿的視覺,讓人宛如觀賞一首長達2小時、卻有故事鋪陳的精彩MV。
Thumbnail
美好的想像終究動人心弦,如同好萊塢的形象,這邊是完成夢想的Dreamland,雖然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追尋自己想要的,並堅持做正確的事,看完有了正向的希望,才是《好萊塢》想帶給我們的。
Thumbnail
美好的想像終究動人心弦,如同好萊塢的形象,這邊是完成夢想的Dreamland,雖然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追尋自己想要的,並堅持做正確的事,看完有了正向的希望,才是《好萊塢》想帶給我們的。
Thumbnail
它之所以動人,是因為他們跨越了曾經的阻礙;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編導改寫了歷史的錯誤。與此同時,作品給予世界一個美滿、平等的權利,獻給那些害怕成為自我的人們,那些追夢的受傷心靈,過往錯失的,我們現在來彌補,遲來虧欠的,我們仍會拼搏爭取。
Thumbnail
它之所以動人,是因為他們跨越了曾經的阻礙;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編導改寫了歷史的錯誤。與此同時,作品給予世界一個美滿、平等的權利,獻給那些害怕成為自我的人們,那些追夢的受傷心靈,過往錯失的,我們現在來彌補,遲來虧欠的,我們仍會拼搏爭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