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2002

2023/06/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看完羅勃馬歇爾Rob Marshall執導的【小美人魚】後,忍不住把2002年的【芝加哥】拿出來看,想想當初給電影的好評是怎麼一回事。或許體現了那句「曇花一現」的成語吧!
舊瓶新酒不同味
導演:羅勃馬歇爾Rob Marshall
演員:蕾妮齊薇格、李察吉爾、凱薩琳麗塔瓊斯
【芝加哥】故事的背景是來自於1926年,Maurine Dallas Watkins根據Beulah Annan殺夫案,所寫下舞台劇『The Brave Little Woman』,1927年就被改編成默片電影【芝加哥】,1942年又被搬上銀幕成為【Roxie Hart】。到了1975年,在鮑布佛西執導下,搬上百老匯,變成今日羅勃馬歇爾版的電影【芝加哥】原文本,原作對於人性的貪婪、謀殺、陰謀等藉著踩著別人往上爬的劣根性,描寫得淋漓盡致,歌與舞的結合,在80年代初期,就已經被計劃拍成電影,而且當年設定的Roxie一角就是剛出專輯的瑪丹娜。
談電影前,可能要先了解一下鮑布佛西Bob Fosse。原本早期電影片廠的古典歌舞片,強調樂觀、歡笑的精神被視為老土,差點走入歷史,特別是在七十年代面對搖滾音樂電影、個人主義及嬉皮自由風,更是毫無招架之力;結果因為鮑布佛西的出現,苟延殘喘了將近十年。出自米高梅電影歌舞明星的鮑布佛西,1969年,以【蠟炬成灰淚始乾Sweet Charity】開始執導演筒,1972年以【酒店】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讓因【教父】提名的法蘭西斯科波拉飲恨,1979年還因【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拿下坎城金棕櫚獎。在聊【芝加哥】前,會先提鮑布佛西是因為若沒有鮑布佛西,就沒有【芝加哥】。
鮑布佛西拿下1979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的【爵士春秋】
簡單講一下鮑布佛西式歌舞片特色,就是慣用爵士音樂風格,不是一般歌星/演員能勝任,舞功的重要性也不下於歌曲的存在,真實想像交錯的複雜敘事結構,及表達的人性黑暗面,都是在考驗演員的實力與功力。這也是2022年電影版【芝加哥】要挑戰的一個環節。
【芝加哥】電影裡的三位主角,都有相當吃重的歌舞表演。蕾妮齊薇格在過往甜美的形象下,不單是訂定目標往前進,還開始扮豬吃老虎的耍手段,將虛榮、機巧、頑強的一個只想要上台表演的Roxie,演得很能獲得認同,可是在敘事故事部份獲得滿分,不代表歌舞部份就能達陣;李察吉爾的律師一角,也突顯了他在歌舞功力上的平面,而有過歌舞劇表演經驗的凱薩琳麗塔瓊斯,當起高傲的Velma,算是型好戲像,卻因為角色戲份被刪減,或許還加上懷孕吧,總覺得有所不足。雖然演員的部份有所缺憾,但是看【芝加哥】電影並未讓人不耐,因為導演羅勃馬歇爾擅用了繁複的電影語言來彌補這個最明顯的問題。
【芝加哥】音樂劇版的舞台
【芝加哥】原本的舞台劇版本,其實是一個很簡約的舞台,讓演員在有限的空間裡進出,隨時遊走在故事與歌舞之間,若要改編成歌舞片,其實不易,更難的一件事,是原本的舞台劇版本缺少歌舞片最需要的東西--「一場主秀」。
在歌舞電影裡,若沒有主秀的存在,就等於缺少了靈魂。為此,羅勃馬歇爾改了舞台劇版的Velma與Roxie雙主角的戲份,將焦點集中於飾演Roxie的蕾妮齊薇格身上,此外,還將原來簡約的舞台設計,變成想像及真實交錯的場景,利用電影的「剪輯」功能,就能創造出一個不同於原舞台劇的生命,像Roxie唱著『Funny Honey』交待Roxie跟丈夫的感情不睦,Mama(昆蒂拉提法飾)的出場唱『When you`re good to Mama』充滿著Roxie對她的畏懼及功利,『Mister Cellophane』將男人(丈夫)的小人物也有自己心情悲哀,戲劇敘事與歌舞片段兩者間色調場景的融合過渡,除了向鮑布佛西的【爵士春秋】致敬外,也發揮了回憶、想像的超現實功能。
若不是【芝加哥】傑出的視覺指導,『Cell Block Tango牢房探戈』無法突顯女人在男人世界裡的壓迫;『Roxie』一曲的鏡像就表演不出Roxie的表演慾望下的野心。最讓人拍掌叫絕的是『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中的傀儡戲,一針見血的達到諷刺新聞媒體的目地。利用簡單的換景剪輯,【芝加哥】已經達到了電影改編的目地,可是之前所提關於「主秀」的問題尚未解決,因此【芝加哥】在電影後半段,漸漸地將幾個議題,像爭奪媒體版面、司法的可操縱、愛情的兒戲、女人之間又愛又恨的敵友關係,集中到利用Roxie一角,來諷刺媒體亂象的議題上,當Roxie在法庭上終於打贏了官司,卻被另一個在法庭門口開槍殺人的女子(這可是小甜甜布蘭妮的客串)搶去了新聞,變得無人理會,這時『Nowadays』及接下來的『Hot Honey Rag』就成為擔任統合責任的主秀部份。
其實若聽原聲帶,會發現有一首歌並未在電影中出現,那就是Velma及Mama合唱感歎社會亂象的『Class』,若是有這一首歌,那整部【芝加哥】的層次可能又會提高了。看看【芝加哥】,想想現在的媒體嗜血及八卦性,更倍覺諷刺,現實中,也可以找到許多Velma跟Roxie的對比案例,1920年代的芝加哥,是個黑金混亂無法治的社會,2023年的台灣,又何嘗不是?或許,時代越亂,越需要歌舞片的說法,是可以成立的吧!
【芝加哥】影音欣賞
【芝加哥】電影的開場曲「All That Jazz 」
描述監牢裡女人悲慘過去的「Cell Block Tango牢房探戈」
諷刺媒體亂象的雙人魁儡戲「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 」
皇后拉提法Queen Latifah飾演的舍監媽媽,演唱這部戲經典的DIVA必唱歌曲「When you`re good to Mama 」
工具人之歌--「Mister Cellophane」
電影最後的大秀,兩位女角決定攜手共同演出自己過去的惡行,「Nowadays / Hot Honey Rag 」拿槍掃射的視覺後來某天后的演唱會也有參考。出處就是來自這部【芝加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