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王麗雯〈戴黑禮帽的馮內果〉短篇小說

#21 王麗雯〈戴黑禮帽的馮內果〉短篇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南瞥見桌上散散幾本書:《子彈思考整理術》,《富爸爸窮爸爸》,《我不是教你詐》,不禁抿嘴,有錢人還是欠栽培。」

ㄍㄊㄇ神作!

這是我第一次邊看邊讚嘆的心得。不過冷靜下來回過頭來看時,其實,這篇小說具有強大威力的地方,在於文句中各種巧思,不過正如評審林俊穎在獎評中提到:「作者鋒芒畢露,企圖心十足,每段幾乎都有金句可言,但讓人惋惜的是,小說核心所在、也是他自己提到的兩個大問題,卻輕鬆帶過了。

其實看起來,會有一種散文語法的感覺,有點叨叨絮絮,每件事都很有見地或情緒。不過故事性、衝突似乎沒有對焦到。

結局處是文學人看了會自爽。我也是看覺得爽啦,但理智上會知道這其實沒有真正回答到問題小說在面對的主旨,我有點覺得可惜。就是一種,全篇在講A論點,結果高潮處無關A,高潮是B,故事在解決掉B之後就結束。然後就會有一種,咦,啊說好的A呢在哪?的感覺。

〈戴黑禮帽的馮內果〉這篇應該是在2019年初公開。這篇評審之一的駱以軍,在2019年中出了《明朝》這本書。因為當初《明朝》爭議,雖然我沒看過《明朝》,但有聽聞那故事框架,似乎是一個大數據或機器人之類的資料庫,也是要輸入一堆資料,然後藉由機器人視角,產出不一樣的觀察。

〈戴黑禮帽的馮內果〉是近未來的短篇科幻,《明朝》大概是遠未來的長篇科幻吧。然後這種「餵食機器人文本,讓它吐出新花樣」的框架,該不會是這個時代才出現的新套路吧?

像是我最近發現兩部不同作品都是走「反勇者」說故事套路,好像夯一陣子了,這在以前似乎也很少見?

(反勇者套路,是勇者黑化、開外掛、報仇,從英雄之路的盡頭一個扭轉成魔王之路。公主原本是作為勇者的獎賞,在這套路中都是變態惡女,在開頭處沒多久就會被黑化的勇者虐待報復)

有看過《明朝》的,可以留言分享一下書中內容或想法XD

另,名言佳句摘錄這句,照著本篇小說脈絡,敘述者提到這些書的時候,都是貶義和開玩笑,但表現出來卻有種黑色幽默:口口聲聲說錢不重要的文學人,卻被自己視作不重要的錢困住。

我自己是覺得《富爸爸窮爸爸》的金錢觀,有很值得學習的地方啦,如果你覺得錢不夠用,想多掙點錢,推薦看個:D。

★創作螢光筆

☆ 所以可以直接把歌詞列進來嘛!以前的這種文學菁英文章,為了營造氛圍塑造作家的品味,都用英文歌詞,大部分我都沒聽過所以略過(會不會其實大家也都略過XD),其實中文的歌詞也可以呀!

☆ 對象是機器人,主角一人對它,這樣就精準聚焦了。

☆ 題材新穎、輕鬆,但又有文學性,這就會很快脫穎而出。所以其實我想寫這種理想中我的文學,是非常吃香的。幽默,就有如源頭活水,讓人喘一口氣又眼睛一亮,綠洲啊!

☆ 一樣,用自己的生活input的來創作。會覺得無法寫得像他一樣,是因為我就不是他。但我若以我自己的日常input來output,一定也沒人能跟我一樣。

☆ 內梗、絢爛到炸開的文采、長句、俯拾即來的各種內化用典,依然能夠炸開評審的毛。類似簡媜當年得獎散文的墨水絢爛一般,依然行得通。


作品連結:http://literature.award.taipei/21th/A1.pdf

作品:〈戴黑禮帽的馮內果〉
作者:王麗雯
屆數獎項:第21屆臺北文學獎小說組首獎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網頁好讀版

raw-image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木凱 Muk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說結論,整體劇情安排,戲劇性略低於前兩集,但以系列故事的收尾來看,整體來說還不錯。
看起來,目前比較一致的審美觀會是,以故事性、文字表現先行,但並不是濫情就是美,是節制、精簡但有肉才是美。
有時候用學術的筆調寫,會給人一種距離感,用文學性的筆調寫,可能又有模糊感。《流氓王信福》企劃書寫方式既有文學性,又處處可見學術寫作痕跡,兩者融合得很好。要寫的內容明確清楚,故事也交代明確,不拖泥帶水。
除了文字能力獲得實質認證是必須之外。架空故事,有強烈故事性,但又折射某種現實情景,仍是能進入年金類。
這篇是觀察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的申請計畫,獲得獎項的人都怎麼寫的。楊隸亞這本如果出書我會買。他講得很好,清楚簡單,精準打到要害!
關於劇本裡寫對話的形式,讓我想起國中時候剛開始想寫小說,在毫無訓練和意識的情況下,我的寫法就是這種劇本對話的形式...
先說結論,整體劇情安排,戲劇性略低於前兩集,但以系列故事的收尾來看,整體來說還不錯。
看起來,目前比較一致的審美觀會是,以故事性、文字表現先行,但並不是濫情就是美,是節制、精簡但有肉才是美。
有時候用學術的筆調寫,會給人一種距離感,用文學性的筆調寫,可能又有模糊感。《流氓王信福》企劃書寫方式既有文學性,又處處可見學術寫作痕跡,兩者融合得很好。要寫的內容明確清楚,故事也交代明確,不拖泥帶水。
除了文字能力獲得實質認證是必須之外。架空故事,有強烈故事性,但又折射某種現實情景,仍是能進入年金類。
這篇是觀察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的申請計畫,獲得獎項的人都怎麼寫的。楊隸亞這本如果出書我會買。他講得很好,清楚簡單,精準打到要害!
關於劇本裡寫對話的形式,讓我想起國中時候剛開始想寫小說,在毫無訓練和意識的情況下,我的寫法就是這種劇本對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