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更漫長的征途
上午五點半,天才濛濛亮,我們已經起床準備出發。早晨的釧路正在下雨,無人的道路上累積出一畦又一畦的水窪。這好像還是第一次在國外遇到雨天。第一次在異國張開傘,就是在日本國北海道的釧路。
在月台等待我們的是行先(目的地)網走的單節柴油列車,車上的乘客果然非常少,最讓人驚訝的是鐵道迷不是只有我們五人。一邊吃著簡單的麵包早餐,列車駛入霧中的釧路溼原。與昨天陽光普照、顏色分明的景色相比,若隱若現、充滿神秘感的濕原似乎魅力加倍,就算突然飛出一兩隻丹頂鶴也不奇怪。
如果要選出此行最秘境的鐵道路線,釧網本線絕對當之無愧。從釧路到網走、穿越釧路溼原後一路向北的釧網本線,幾乎都走在毫無人煙的山中。在早上第一班普通車上,連單節柴油車都嫌空間太大,車廂顯得很空。我想,除了我們這五個異鄉人這樣的「巡禮客」,真正的當地居民剩沒幾個人了吧?
連日的疲倦再度襲來,我又不支睡著。釧網本線的路線標準和根室本線的最東段不相上下,都是非常顛簸的鐵道,加上使用的列車是老舊的柴油車,其實乘坐平穩度非常低。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以及懾人的窗外景色中入睡,可見我身上的瞌睡蟲數量有多少。在北海道還有很多次搭車搭到睡著的經驗,回想起來簡直到了上車睡覺的程度。
再次張開眼睛,已經錯過中途大站知床斜里,車上的通勤乘客也稍稍增加。知床斜里到網走的這段路線沿著鄂霍次克海而建,冬天到春天是賞浮冰的知名景點。此時是盛夏,窗外卻是一邊吹著北風、一邊下著涼雨,一副臺灣冬日的景致。看著白色的海浪反覆拍打的海岸,再看看不停打在車窗上的雨點,突然覺得待在開著暖氣的車內就是最幸福的事。
釧網本線的車尾景觀。天氣非常不好,車窗上滿是雨點。左邊就是鄂霍次克海。
搭了三小時的「搖晃列車」到達網走,已是上午九點。網走也在烏雲的籠罩下,飄著細雨。走出站外看看,雖是個非常鄉下的車站,卻已經是附近最大的車站。在北海道這麼地狹人稀的地方發展鐵道,果然是非常辛苦的挑戰。接著再轉乘九時三十分發車的特急オホーツク(鄂霍次克)4號沿著石北本線往西向旭川前進又需要三小時四十分,預定抵達時間是下午一點十一分。像這樣連續六小時四十分都在搭車的行程對一般人來說或許不可思議,對我們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享受。真要說有什麼不適,頂多是坐著太久,尾椎有點受不了而已。在臺灣農曆新年或清明節的國道車潮中,這麼「短」的時間可能連台北到嘉義都不夠用。
在列車上,走到對面的西裝大叔正專心的用著筆電。在日本,西裝似乎是很普遍的穿著。即使在夏季節電的情況下省略厚重的外套與讓人喘不過氣的領帶,那件純白、版型固定的短袖襯衫仍然不可省,光是看起來就讓人覺得有股壓力。雖然不知道他是否忙於公事,但那個眉頭深鎖的表情實在太像是我們對日本男性的刻板印象了。這是一班開往旭川的列車,也許他的公司就在旭川也說不定。日本經濟低迷已經持續二十年左右,以人一生的職業生涯來說,已經幾乎磨掉一個世代的黃金歲月了。在臺灣人的印象裡,日本是富裕、先進的象徵,實際看起來,日本的生活品質並沒有比臺灣好多少。真要說,大概就是擁有舉世最發達的鐵道系統吧!
02 淺嚐旭川
如果說普通車的搭乘體驗類似台鐵支線的DRC1000,特急就像DR系列的柴自強,雖然也是柴油動力,但在車速和舒適度上都大勝,乘客人數也明顯多了很多。石北本線的車窗風景也很翠綠,但比起釧網本線的荒涼感,石北本線可以看見穿越以山岳為背景的田園地帶後,抵達北海道第二大城─旭川。
雖然旭川的人口僅有幾十萬,JR旭川站的站體規模和內裝新穎程度卻讓人印象深刻。由於採用不少木質建材讓車站的色調偏暖,比起同樣新穎的九州新幹線各站,更有種高級感。說的誇張一些,走在旭川車站裡真有走在頂級度假飯店內的錯覺。日本的軌道運輸固然發達,車站建築卻大多因為歷史悠久而顯得陳舊(東京、大阪和京都之類的大站因為是重要門面,因此現有的站體都很新穎),像旭川站這樣整座寬敞、新穎又舒適的車站絕對是少數。
旭川車站典雅的內裝與燈光令人不敢相信這是個火車站,而不是高級旅館。
走出旭川車站,首先注意到的是已經不知搬到哪裡去的安利美特舊旭川店。街道對面就是西武百貨,可惜沒有時間閒逛。由於預留的轉乘時間不多,在車站前的7-11買了平價便當之後,繼續回到火車上。
03 一路向北
這次的列車是特急サロベツ(薩羅別茲),下午兩時八分從旭川出發,沿著日本最北的鐵道路線~宗谷本線一路向北,抵達終點站稚內已是傍晚六點十一分,車程長達四小時。
維持今日長程列車一貫的風格,因為有不少時間去見周公,回憶起來並沒有那麼久。偶爾醒來時,看到的窗景依然非常鄉間,盡是農村或森林的景致。
這麼漂亮的風景對乘客來說當然是一大享受,但對JR北海道來說大概很傷腦筋。JR北海道與JR四國很像,受限於客運量有限,還有很多路線尚未雙軌化以及電氣化,更有許多曾經存在的路線一一不堪虧損而謝幕消失,如今不算完整的鐵道路網已經是碩果僅存的幸運兒。看看列車上還算不少的乘客,不知道JR北海道還能堅守崗位多久。希望以後來到北海道旅行時,仍然能夠搭著列車,穿越這些動人的風景。
在這班通往日本盡頭的列車上,我們竟然巧遇臺灣人,是兩位大叔。大叔提供了「富良野薰衣草季已過,都在收割了」的情報,並慷慨提供許多觀光摺頁給我們。富良野以各式花卉景觀聞名,是臺灣人遊北海道的必去景點之一,我們也將在8月3日前往。暑假的北海道真不愧是臺灣人的主場,就連宗谷本線的特急都有來自同鄉的關照。
04 日落稚內
列車接近稚內時,有一瞬間可以瞥見孤懸海上的兩座火山島─利尻島與禮文島。如果說北海道是日本的後花園,宗谷地區是北海道的後花園,那這兩座島絕對是宗谷的後花園。北海道的不少旅遊廣告都主打這兩座島,甚至在臺灣都有機會看的到。此刻雲霧繚繞,除了類似高山草原的近景,遠景簡直一片慘白。印象中,北海島是冬季白雪紛飛、接近寒帶的極北之地。實際上,滿是針葉林的平地區域只集中在道東與道北,其他地方還是很多闊葉林。看起來地理課本學到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是在描述這種因為位於海中而相對比較溫暖的狀況吧!
稚內是日本鐵道(不只是JR)最北邊的車站,我們一下車就感受到北方獨有的寒氣,趕緊穿上外套再與月台邊的JR極點碑合影。
月台上特別標示出稚內到日本各重要車站的距離,這裡距離旭川259.4公里,距函館703.3公里,距東京1574.5公里,距JR最南的西大山有3095.0公里。幾天前,我們還在炎熱的西大山站月台上看著JR最南碑與夕陽,如今我們竟然在寒冷的北風裡摸著日本鐵道最北點。日本鐵道真是不可思議,以固定的時刻表和很低的誤點率把遙遠的距離、不同的島嶼緊密連結在一起。
稚內站距離JR最南端的西大山站有3095.0公里遠。
不知是否因為稚內是重要的鐵道景點,因此擁有與班次、運量不符,又寬敞又新穎的站房。這裡不但有一樓的紀念品店、咖啡屋、食堂,二樓甚至有鎮民活動中心和電影院。在北緯四十五度、人口嚴重外移的漁村城鎮看到神奇寶貝劇場版的海報,真有種時空轉換的錯覺。站外廣場上有個「日本最北線路」的紀念碑,或許是車站改建前的舊車站軌道曾一路延伸到港邊,因此留下了一小段作為紀念。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得庫頁島(日本稱為樺太)的南半並建設鐵道,位處北海道最北端的稚內港因此曾有通往庫頁島的渡輪,連接庫頁島上的鐵道。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失去庫頁島,渡輪也就此作廢。然而稚內與俄羅斯的距離仍然很近─我們很快就會了解。
稚內站北的廣場,保留了一段昔日的鐵道,是日本最北的線路。
從稚內站往北到北海道最北端(也就是日本最北端)的宗谷岬還有二十多公里,雖有客運往來,但班次不多、費用也不斐,因此我們這次沒有將之排入行程中。
特地來稚內站巡禮的果然不是只有我們而已,月台上的是日本鐵道迷,年紀看起來比我們還輕。
在稚內站週邊逛了一陣,搭乘普通車回到南稚內,享受此行最貴也是離車站最近的一晚─就在車站前,距離車站只有一巷之遙!放好行李後的首要任務當然是填飽肚子。這裡和釧路一樣,雖然人煙稀少,卻有成排的居酒屋,消費額度和內容與我們想要的完全不同。就在我們想要放棄、再度向便利商店投降的時候,平價牛丼連鎖店すき家的光輝突然降臨。這應該是すき家最北邊的分店吧─我們毫不猶豫地進入店內,發現是先點餐、用餐後付款,與東京的分店不同。能在攝氏十幾度的冷風裡好好坐下來吃一碗平價牛丼再來一碗味噌湯,真是最棒的享受。店內雖然不到高朋滿座,但生意還算不錯差,只見客人一批批的更替,靜靜的享用一頓平價的晚餐。換作是在臺灣,這種價格帶的店通常是賣滷肉飯的小吃店,熙攘的氣氛帶點髒亂才是這種店的標準面貌。一邊吃著香濃油膩的滷肉,一邊聽著老闆娘用很有中氣的聲音說「一碗滷肉飯!」,與眼前的景象實在大異其趣。這裡有的是怯生生的工讀生店員,戴著禮貌的面具,讓人看不透。臺灣與日本的差別,除了環境的乾淨程度之外,也藏在這些更深的層面中。
這麼豐盛的晚餐竟然只要420円,以日本的物價來說實在太實惠了。
回到旅館房間休息後,下個目標是訂房網頁上也大大推薦的男子大浴場。日本不愧是愛泡澡的民族,連沒有溫泉的地方也要設這樣的設施。沖完身體,緩緩泡入熱水─要不是臺灣也有這樣的習慣,大概會更感動吧!
除了大浴場,這家旅館還有更讓人印象深刻的賣點─免費自助拉麵!從-20度取出冷凍麵條,放入100度滾水煮30秒,取出後加上熱湯、蔥花、海苔,再另外倒一杯冰水,價值少說也有三百円日幣的熱騰騰宵夜就完成了。由於不是泡麵而是採用真正的麵條,因此吃起來嚼勁十足,不輸麵店的口感。看似清澈的湯頭實際上又非常夠味,合起來簡直絕配。可惜的是當時急著享用,沒有拿相機拍下這碗冒著蒸氣的佳餚。
享用完拉麵要丟掉保麗龍碗時,發現垃圾桶上寫著俄文。稚內離庫頁島南端僅62公里,距離海參崴也遠比東京還近,想必吸引了一些俄羅斯人前來旅遊。出國的氣氛愈來愈濃,我們卻將在隔天開始南返,開始往家的方向前進。
(待續)
這是《螢幕旅行》專題的第一趟旅行,我們正在第9天的尾聲。
希望你會繼續這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