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其實,只要到了一定年紀,誰都會遭遇親友過世,而且年紀越大就越頻繁。在身心科門診中,更是不時會有個案因為親近的人過世,心情大受影響而前來就診。不過,除了很容易理解的「悲傷」以外,另一個最常見的強烈情緒則是「恐懼」。因為,只要有一個熟識的人過世,就會又提醒自己一次:死亡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尤其當對方年紀不大卻因意外、急病過世)。
你要從消極角度解釋也可以:這種事碰多就「麻痺」了,也就不覺得有多麼大不了。
但我建議從積極角度看待:每次遭遇這樣的事件,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除了藉此學習調整面對死亡的心態,有助於減少日後面對此類事件時的心理衝擊,更重要的則是減少自己「接近」死亡時的不安、恐懼。
為什麼我會說「接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