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雖符合研究人員的推測,卻也令人感到難過、甚至悲觀。
因為,即使不是基於這些負面情緒而攻擊對方,光是「爽」這樣的正面情緒,也能驅動人類攻擊敵對陣營。這不就表示即使努力讓雙方放下痛恨、仇怨,效果也很有限?
該如何面對、解決這個(刻畫於基因中的「自保機制」)難題?本文就和各位分享我的看法及建議。
首先得談談,為什麼面對、解決這個難題很重要?主要原因是:「團體」、「陣營」並非總是一成不變。
- 社會新聞中、網路世界中,常常今天某人被公審,結果隨著一個新事證揭露以後,風向馬上180度轉變。原本以為自己屬於某一邊,後來才發現是被(片面資訊)愚弄了。
- 能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人其實並不多(而且還可能被冠上「不知變通」、「冥頑不靈」的評價),攻擊不同陣營者,可能會讓自己在將來左右為難、陷入困境。
因此,常讓自己陷入痛恨「對立方」的狀態,雖然短時間內可能真如研究結果發現,會讓你覺得「很爽」,但是拉長時間來看,不但弊多於利,甚至可能自打嘴巴、帶來更大的麻煩與痛苦!
★團體層面★
就「團體」層面而言,我最重要的提醒是:得釐清、強調「不同」陣營與「敵對」陣營的區別。
因為人們總習慣將兩者混淆,只要與自己處於不同陣營,就一概反射性的將之列入「敵對」方。然而,兩者其實有段不遠的距離。
關鍵在於:「陣營」的概念往往只是針對「某一特定議題」,幾乎不可能有「全面性」與己方相反的陣營存在。
即便是舉世公認最難解的、由來已久的加薩走廊爭端,都有人透過「音樂」這個人類共通語言促進溝通,更何況是其他相較之下顯得微不足道的小團體、小爭端?
我在〈
音樂無國界〉一文中曾說明過這件事。研究主持人Dr. David Greenberg兼具了社會神經科學家(Social Neuroscientist)、心理學家、音樂家三個身份,運用音樂當作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橋樑」(bridge),希望藉此促進溝通與和平。
從這樣的觀點出發,團體的努力方向可以擺在:協助成員找出、看到與不同(甚至敵對)陣營的「相似點」。
「同為人類」這樣的切入點太過崇高,除了信仰虔誠、靈性造化高的極少數人以外,對一般人而言難度實在太高,不適合廣泛運用。因此,必須試著從較貼近日常生活的切入點著手。
前文提到的「音樂」,或者文學、運動、慈善這類較為中性、較無爭議的選項,當然會是比較好的切入點。
必須提醒的是:千萬小心不要把「塑造共同敵人」視為一種好方法。因為這只是把問題擴大、拖延,更不符合原本的初衷。
話雖如此,具體來說我們又該如何面對「相同陣營」與「不同陣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