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最後以曹操獲勝收場,袁紹經此一敗元氣大傷,退回河北企圖重整旗鼓,當初袁紹以詐術奪取冀州,冀州部份郡縣在袁紹失利後相繼反叛,袁紹最後憂憤而死,曹操霸主地位正式確立。
曹操的僥倖之處
官渡之戰,曹操可說是勝的理所當然,但也可以說是勝的僥倖。
理所當然的是,曹操在奉迎天子之後在政治上取得正當性,加上曹操本人用兵如神,不斷地取得攻擊的主動權;反觀袁紹未正式開戰就多次發生主帥與參謀意見不和,戰略上又未能選擇對己方有利的策略,以至於處處挨打。
曹操也有僥倖的地方,首先是劉表的兩不相幫。
兩袁相爭期間,因為袁術與孫堅時不時對荊州威脅產生,劉表選擇站在袁紹一方,此次官渡之戰劉表卻選擇當個旁觀者,主要的原因除了劉表對爭霸一事興趣缺缺,只想著守著荊州這塊沃土外,與長沙太守張羨長時間的僵持不下也是一大主因。
劉表的對外策略一直是以建立防火牆,避免與強敵直接接觸為主。當年與張繡同盟就是要讓張繡在荊州與曹操之間擔任防火牆的工作,甚至於後來接納劉備,也是要讓劉備在新野擔任防火牆的角色;對內,劉表卻是積極進行統合工作。
長沙太守張羨在桓階的遊說下,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宣布支持曹操,劉表趁曹操專注於對付袁紹期間,連年派兵攻打長沙。張羨病死後,長沙人又推派張懌繼續與劉表抗衡。
除了劉表兩不相幫外,孫策的早死更是曹操的僥倖之處,因為相較於劉表,孫策的態度則是積極許多。
孫策算的上是名了不起的人物,年紀輕輕就才氣縱橫,當時的徐州牧陶謙就十分忌憚孫策,袁術對孫策更是又愛又怕,曾說過:「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但是卻不敢重用孫策。
孫策少年統兵,勇猛善戰,頗有父親孫堅的風範,在他手底下的江東軍隊充滿朝氣,銳不可當。孫策擅長使用奇襲戰術,《江表傳》中記載當時孫策有意攻打劉勳,但是又怕劉勳兵力強大,因此就派遣使者慫恿劉勳去攻打上繚,等劉勳攻打上繚時孫策則率軍奇襲廬江,這與後來孫權襲取荊州的方式幾乎一模一樣。
早在官渡之戰初期,孫策就打算趁曹操在前線無暇顧及許昌時,有意親自率領一支勁旅襲擊許昌,將漢獻帝接到江東。可惜孫策的舉動被廣陵太守陳登所查覺,在徐州努力擋住孫策北上,後來因為孫策遭到前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暗殺,此事才不了了之。倘若沒有許貢門客的意外一擊,孫策一旦成功北上偷襲許昌,曹操根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倉亭大敗,袁紹無力再起
曹操在官渡獲得勝利的同時,南方的劉表也解決了長沙的叛變。
當初長沙太守張羨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宣布支持曹操,劉表趁曹操專注於對付袁紹期間解決長沙問題。對曹操而言,劉表游移在袁紹與自己之間還可以說的過去,畢竟自己也沒想到可以擊敗袁紹這頭怪物。可是長沙三郡都已經宣佈支持自己,劉表還派兵攻打,這就不能視而不見了,畢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小弟被劉表宰了還不生氣,看在其他小弟眼裡會有什麼感覺。於是曹操決定挾著官渡之戰大勝的餘威,南下找劉表算算長沙三郡這一筆帳。
此時首席謀士荀彧卻勸阻了曹操,荀彧判斷袁紹在官渡大敗,旗下郡縣必然開始動搖(紹旣新敗,其衆離心),建議曹操應該『趁他病,要他命』,將目標先放在河北(宜乘其困,遂定之)。倘若此時轉而對付劉表,等於給了袁紹喘息的空間,屆時與劉表南北夾擊,那就前功盡棄了。曹操的優點就是聽得下他人的建議,這也是他能打垮袁紹的重要因素,因此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決定暫時放過劉表。
建安六年四月,袁紹如荀彧所預料,親率七萬大軍於平丘渡河,打算襲取陳留,然後攻打許昌,曹操則是集結兵力五萬北上迎擊。
此次袁紹記取上次官渡之戰的教訓,不再追求一戰而勝,改採步步為營的策略。對此,曹操則是改採主動出擊,積極爭取與袁紹進行決戰,在倉亭兩軍再度對決。
本來袁紹如果趁官渡新敗,經過幾年的休整,重新凝聚力量後再南下,最後誰勝誰負還很難斷定。但是袁紹畢竟是世家子弟出身,以接近曹操三倍以上的軍力在官渡嘗到失敗,面子上實在是掛不住。袁紹倉促南下,其結果自然不言可喻,袁紹再度兵敗倉亭。
倉亭之戰,徹底粉碎了袁紹的夢想,也將袁紹最後的一點家底給耗盡,連袁紹的身體也經此一役而大病不起。大本營冀州諸郡縣相繼背叛,此時袁紹幾乎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局面,只能拖著病軀忙著收拾殘局,撐到建安七年五月,雄踞河北的袁紹就此與世長辭,只留下殘破不堪的地盤與欲振乏力的家業。
袁紹在官渡與倉亭的失敗,最傷腦筋的莫過於在汝南打游擊的劉備了。
趁著曹操被袁紹困在官渡,劉備聯合龔都等黃巾軍的殘餘勢力在汝南發展,雖然沒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成績,在某種程度下也成為曹操的心腹之患。如今袁紹敗的悽慘,曹操終於也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這位被自己視為『天下英雄』的劉玄德了。
劉備的『恐曹症』早在徐州時期就有了,當初曹操親征小沛,劉備僅看到旗號就嚇的棄城而走,連老婆與兄弟都顧不上,趕緊北逃向袁紹尋求『政治庇護』。在袁紹帳下時,又親眼看到曹操把威震天下的河北名將-顏良、文醜一一收拾乾淨,對於曹操的恐懼程度只怕是越來越嚴重。
當袁紹戰敗消息傳來後,劉備憑著自己在江湖上打滾多年的經驗,再加上自己天生對危險的敏銳程度,馬上就猜出曹操的下一個目標將會是自己。劉備立刻派出糜竺、孫乾兩人前去拜訪劉表,表達希望能夠投奔之意。如同對待張繡一般,劉表當然希望能有人幫他守著北面門戶,於是劉表立刻答應。
果不其然,曹操在倉亭之戰後馬上親征劉備,劉備在『恐曹症』的陰影下不戰而走,戰友龔都兵敗,經營了將近一年的汝南再度原封不動地還給曹操。
在進退兩難之際,劉備南投劉表,而劉表也親自出城迎接劉備的到來,並且以上賓之禮招待劉備,同時讓劉備屯駐於新野,劉備再度有了一個安身之地了。
被移花接木的戰功:火燒博望坡
新野位於襄陽東北約五十公里處,是南陽盆地的中心,淯水在此地與湍水匯流,然後一路往南在襄陽進入漢水。曹操如果要南下進攻襄陽,新野就可以成為襄陽的前線基地,這樣的安排充分表現出劉表在對外關係上的基本策略。
顛沛流離多年,劉備終於在新野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經過曹操《衣帶詔》的炒作,與過去在汝南一帶經營的成績,此時的劉備已經不是過去義助陶謙時那樣默默無名,因此荊州境內不少知名人士開始對這位大耳朵的落魄貴族感到興趣,紛紛與劉備接觸。
袁紹死後,三個兒子毫不爭氣,兄弟之間為了爭奪大位彼此自相殘殺不說,還厚顏無恥地向仇人曹操求救。袁氏三子爭立一事給了曹操收回河北四州的機會,曹操馬上將重心轉向河北,對於南邊的劉表也就只好暫時擱置。
劉表之所以願意收留劉備,不外乎是希望劉備幫他看門,防備曹操南下。沒想到曹操仍將重心放在河北,鬆了一口氣的劉表對劉備招兵買馬的舉動也就越看越彆扭了。
建安七年,劉表決定趁曹操北上討伐袁譚、袁尚之際,命劉備出兵豫州。劉表此舉大為反常,與『欲保江漢,觀天下變』的國策大相逕庭,極有可能是為了削弱劉備勢力而下的命令。收到命令後的劉備,隨即整裝北上豫州。
歷史上經過大戰之後,天災多半就會伴隨而來,此時河南一帶既逢大旱,又逢蝗災,所以劉備一路幾乎沒有遇到太多阻礙,很快地就到達葉縣(今河南省葉縣)一帶。
葉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為楚國屬地。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達葉邑,當時的葉公沈諸梁向孔子問政,因而留下了『近者悅,遠者來,既來之,則安之』的千古名言。漢光武帝劉秀最重要的『昆陽之戰』就發生在此處,可說是荊州北上許昌的必經之路,劉備將目標指向此地,很明顯地是針對許昌而來。
雖然集中力量處理河北戰事,但是曹操對荊州仍不放心,在北上前任命夏侯惇為陳留、濟陰太守,後來又轉任河南尹,與于禁共同擔任防衛許昌的軍事重任。得知劉備北上後,曹操擔心連年天災影響戰力,立即指派李典率本部兵團南下協助夏侯惇、于禁對付劉備。
劉備到了葉縣,與夏侯惇、于禁在博望一帶對峙,兩軍僵持不下。為打破僵局,劉備決定設下伏兵,然後自燒營寨假裝撤退。
負責協防的李典見劉備不敗而退,認為此舉必定有詐(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因此勸夏侯惇不要追擊。夏侯惇可能是憋了一肚子氣,不聽李典的勸阻,與于禁率兵追擊,結果被劉備預先安排的伏兵所擊敗。多虧李典率領援兵來救,這位脾氣火爆的『盲夏侯』可能就要去見閻王了。
劉備這一段戰功正是《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的藍本,只不過羅貫中為了要突顯諸葛亮的智謀,而從劉備轉移到了諸葛亮身上。事實上,火燒博望發生之時,諸葛亮尚未出山協助劉備,自然也不可能策劃這場戰役。
禍起蕭牆,河北底定
建安八年,河北大致上取得勝利,此時郭嘉建議曹操不要對袁譚、袁尚趕盡殺絕。郭嘉認為當初袁紹沒有遺言,導致袁譚、袁尚兄弟各自擁兵自重,若是逼的太緊,則兄弟兩人會為了生存而放棄彼此歧見,進而團結在一起;若是暫緩對袁氏兄弟的壓力,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袁譚、袁尚必然會為了爭奪權力而再度自相殘殺。因此郭嘉建議曹操不如先將目標轉向荊州,等袁氏兄弟自亂陣腳後再傾全力討伐,必然可以獲得勝利。
曹操向來對郭嘉分析局勢的能力十分讚賞,何況前不久劉表才趁自己北上時派劉備進軍豫州,於是曹操決定將矛頭轉向荊州,八月下令整軍南征。
曹操親自率兵與劉表展開會戰,劉表自然不是曹操的對手,很快地就在西平吃了敗仗。所幸曹操此次南征只是為了要鎮攝劉表,警告劉表不要妄動,因此戰役規模並不大,屬於牽制性質的小型戰役。
有一種人,對於任何事物都具有極細微的觀察能力,並且透過觀察進而推斷局勢的發展。這種觀察入微的功夫,再加上神乎其技的推斷,往往就被人稱為『料事如神』,郭嘉恰巧就是這種人。
曹操東征呂布時,因呂布堅守城池,曹操有意退兵,郭嘉與荀攸說呂布有勇無謀,吃了連續幾次敗仗後,現在必定士氣低落,趁現在呂布士氣未恢復,陳宮也還沒有新的計畫,持續對呂布軍隊進行打擊,必然可以擊敗呂布;討伐劉備時,曹操擔心袁紹會趁機南下,郭嘉則認為袁紹決策緩慢,若趁劉備尚未充分掌握徐州迅速發兵,必可在袁紹有所行動前拿下徐州;官渡之戰前,孫策蠢蠢欲動,曹操擔心孫策會在自己北上時有所動作,郭嘉卻認為孫策為人輕佻,必死於匹夫之手。最後事實都一一證明郭嘉的分析是對的,這次郭嘉對袁氏兄弟的分析也一樣準確無誤。
袁譚、袁尚兩兄弟見曹操南征荊州,失去了威脅後,兩人果然又開始窩裡鬥。曹操前幾次的攻擊都是針對袁譚而來,以致於袁尚保有較完整的戰力,實力遠勝袁譚。袁譚舉兵跟袁尚爭奪『話事權』,結果自然被袁尚打的灰頭土臉,最後敗退回到平原。
袁氏兄弟的自相殘殺,在劉表眼裡真的看不下去了,何況剛剛才在西平被曹操教訓了一頓,知道如果沒有袁氏兄弟在河北牽制曹操,自己的安穩日子看來就要到頭了。於是劉表以『袁氏盟友』的名義,先後向袁譚、袁尚寫信,希望兩人能夠盡釋前嫌,兄弟團結一致對外。沒想到,袁譚跟袁尚兩人幾乎到了勢不兩立的局面,對劉表的建議完全置若罔聞。
袁譚打又打不過,向袁尚投降又忍不下這口氣,居然派部將辛毗南下向曹操求救。死去的袁紹要是知道自己的兒子如此沒出息,搞不好會氣的從墳裡跳出來,拉著這大兒子一起去向袁氏祖先謝罪。
陣前會議中,曹操將辛毗求援的意見提出來,讓各將領好好討論一下。此時眾將領大多認為雖然西平之戰擊敗劉表,但是未傷及劉表的根本,應該趁現在平定荊州;至於袁譚、袁尚兩人經過幾次征伐,已經成不了氣候,不理他們也會自己滅亡。
這次郭嘉沒說話,反而是曹操營中『神算二號』的荀攸發話了。荀攸認為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很明顯地並沒有向外發展的魄力。袁氏父子雄據四州之地,在河北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若是袁氏兄弟團結對外的話還可以守住這份家業,要想統一北方將難上加難。如今這兩兄弟不爭氣,正是我們出兵河北的好時機。
荀攸的分析能力不下於郭嘉,而統一河北又是曹操最大的目標,因此曹操決定接受辛毗的求援,北上幫助袁譚對付袁尚。過了兩天,曹操還是感到不妥當,覺得不如再等一等,讓袁氏兄弟彼此再多砍幾刀後,自己再去撿這個便宜。
心急如焚的辛毗決定請『神算一號』郭嘉出面幫忙,希望由郭嘉說動曹操發兵。曹操反問辛毗,袁譚到底是不是真心求援?辛毗給了曹操一個很妙的回答,他說:「明公不必問袁譚的求救是真還是假,只問現在的局勢適不適合發兵(明公無問信與詐也,直當論其勢耳)。」
辛毗不再以求救的立場向曹操求援,改以站在曹操的立場,重新分析出兵河北的優劣得失。這一番話說的曹操大為驚喜,決定全軍北上支援袁譚。
有了曹操的介入與干涉,袁尚隨即撤出對平原的包圍,整軍返回鄴城,至於袁譚則是立刻展開絕地大反攻。曹操為了要穩住袁譚,讓袁譚放心大膽地去找袁尚算帳,為自己的兒子曹整娶袁譚的女兒,與袁譚結為兒女親家。
有了袁譚這個『活寶』打前鋒,曹操兵進河北可說是勢如破竹,前後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將鄴城這個河北最大的城市拿下來。取得鄴城等於取得整個冀州,這時候活寶袁譚也沒有了利用價值,曹操馬上翻臉不認帳,什麼兒女親家,在政治利益面前全都是狗屎。袁譚馬上夜遁南皮,屯兵清河與曹軍對峙,最後在戰場上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失此大會,成千古之恨
建安十二年,曹操大致上平定了河北四州,袁尚逃離鄴城後投奔二哥袁熙,兄弟倆接著北逃關外,向烏桓尋求庇護。
烏桓又稱烏丸,根據《史記˙匈奴傳》記載,冒頓單于擊破東胡,殺其王,掠奪人民與家畜。戰敗後的東胡被分成南北兩部,北方流竄到鮮卑山的部族被稱為鮮卑﹔南方據有烏丸山部族的便是烏丸。
烏桓在東漢時代曾接受招安,協助東漢防堵匈奴和鮮卑的南侵。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反而與鮮卑、南匈奴連手,屢屢侵犯邊境。烏桓原本就屬戰鬥性的部族,此時又陸續出現優秀的領導者,勢力日益強盛。
烏桓過去曾在公孫瓚手下吃了不少虧,袁紹與公孫瓚對決期間,烏桓各部很自然地與袁紹結盟,協助袁紹對付公孫瓚,袁紹為了拉攏這支善戰的部族,假造漢獻帝的名義,賜蹋頓、峭王、汗魯王等人單于印綬。袁紹與烏桓因為公孫瓚這共同的敵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有了這層合作關係,袁熙、袁尚兩兄弟投奔烏桓,自然是打算要借重烏桓的兵力打回冀州。為了徹底解決河北問題,曹操便有意北上親征烏桓,結果卻得到眾將的反對。
大致上反對者的意見不外乎是認為袁熙、袁尚兩兄弟是敗軍之將,烏桓不見得會願意出兵協助他們,而且有了劉備攻打葉縣的前例,難保劉表不會趁機偷襲。
這時候又是『神算一號』力排眾議,郭嘉認為烏桓認為自己遠在塞北,必然覺得我方不會冒險遠征,因此不會有所準備,若是出其不意發動攻擊,必然可以獲得大勝。
此外,郭嘉還分析,袁紹長期統治河北四州,現在我方才剛平定河北,袁熙、袁尚兩兄弟若是成功說動烏桓出兵,那麼河北四州將很快地得而復失。
對於大家所擔憂的劉表問題,這位『神算一號』則認為,劉表只不過是『坐談客耳』,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駕馭劉備,若是委以重任則擔心自己控制不了劉備;若是將劉備投閒置散,劉備則必然無法接受,所以就算『虛國遠征』,也不用擔心。
果不其然,曹操前腳剛走,劉備就向劉表建議攻打許昌,但是劉表卻完全如郭嘉所預期的一樣,並不接受劉備的提議。等到曹操遠征回來,劉表才悻悻然地對劉備說,「不用君言,故失此大會也。」劉備對劉表這位『坐談客』也只能表示現在天下分裂,總是還有機會。只要下次把握住時機,也就沒有問題了。
其實劉備心知肚明,袁紹滅亡之後,劉表就是曹操檯面上最大的對手了,無論如何曹操也不會再給劉表任何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