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上面這首「臨江仙」有很多人會以為是明朝羅貫中的作品,但其實這首詞是清初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加在卷首之上,才為後人所知的。至於這首詞真正的原始出處其實是明代才子楊慎為其所著《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所填的開場詞,由此我們也可看出「三國文學」在流傳過程中,其實是不斷隨著時空改變而更迭的。

漢代既是華夏東亞的上古第一帝國,在其崩潰的過程中,最無所適從的,自然是其所庇護的劉家宗室和儒教文士,而劉備之所以能在漢末亂局中,逆勢成為第三股勢力,不僅得力於手下武將的齊心賣命,諸葛亮的費心謀劃自然也是功不可沒。

事實上,不僅三國時期的謀士面臨如何「解構」儒教這個巨大的思想難題,後世的華夏文人,每每在遇到不同的時代與個人危機時,也都避不開這個難題。

三國的「謀士們」既是最先面臨這個難題的一批人,他們的策略自然也就成為後世文人的檢討反省的標的。其中,「隆中對」既為「三分天下」的重要關鍵,我們自然會想問這個策略為何成功?又為何失敗?

也許我們可以先看看「隆中對」時的大局 ⋯⋯

當時,也就是赤壁之戰前,曹操因為打敗了袁紹,勢力算是最大,而東吳集團基本上只能算是收留很多中原大族的地方勢力,其他地方勢力還有關中的馬騰、漢中的張魯、益州的劉璋,而劉備,或許有些人望,但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地盤⋯⋯

從這角度看,赤壁之戰前的劉備其實沒有什麼什麼好輸的,在這種情形下,他會接受諸葛亮的建議「放手一博」的機會確實很高。

再看歷史,東西漢的皇帝不乏「流落在外」的「劉家子孫」坐上皇帝寶座,劉備的宗室身份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可以號召一些人,共同復興漢室。

另一方面,曹操手中雖有漢獻帝這張大牌,但由於曹操出身宦官集團,而且很多儒士認為正是因為他的祖父曹騰居心不良,立了年幼不適任的皇帝,才使得朝政大亂。除此之外,善於謀略的曹操認為「禮不可以治兵」,行事頗不得儒家人士所欣賞,這讓曹操後來的勢力雖大,在儒士間的名望卻始終不高。

雖然名望上有瑕疵,但曹操算是非常善於評估戰爭形勢之人,因此,他會想要在打敗袁紹後,乘勢伺機奪取荊州,其實是非常合理的盤算。只是,在「赤壁之戰」中,他先前的好運似乎已經用盡,最後大敗而逃,反倒使得劉備成為此戰的最大贏家。然而,就如孫子兵法上所說,「自古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於作戰者,多會先做好防禦工作,等待敵人暴露缺點,再一舉進攻或反攻。

關於這一點,劉備陣營似乎就沒能做到,而這點也多少與諸葛亮的謀略有關。

按照諸葛亮的計策,劉備應該效法先祖劉邦,先占有巴、蜀、漢中,再奪取關中,最後從關中出函谷關平定中原。

這是一套曾經成功過的策略,而且成功者正好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劉備自然躍躍欲試。更何況,諸葛亮還加上一條路徑:從荊州取道宛城,挺進洛陽,兩路夾攻,聽起來確實勝算大增。

只是,在戰場上,「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如果將軍沒有掌握變化的方法,即使了解地利、但是如果無法適時處理其相對應的弊害,終究還是很難得勝。

先談「荊州」---- 三國時代的「荊州」是一個「州」,行政層級在「郡」之上,所以荊州之下,又可以再分為好幾個郡,而從赤壁之戰後,曹操就決定只要守住北部的襄陽和江陵就好,自己則引軍北返。

從這點看,曹操在赤壁敗戰後,立即醒悟,隨機應變,「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江南先以守為主,等待孫劉聯軍彼此自相矛盾即可。

在三國中,結盟往往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後來,果然如曹操所料,搶荊州、殺關羽的,正是孫權陣營。

當然,曹操可以做此判斷,或許與他對關羽的了解有關。雖然,諸葛亮是建議劉備以孫權為盟友,不過,身為北方人的關羽卻似乎非常不喜歡這個主意,不但拒絕和孫權結親,而且還用「狢子」這種帶有敵視南方人的字眼稱孫權,可見雙方的結盟是很脆弱的。

簡言之,曹操對軍情的判斷並未因赤壁大戰的失敗而失準,而且很快就找到應變的方法,其用兵確已達到「老謀深算」的層次。

再談「益州」:

東漢末年的長江流域分為三州 : 依漢化程度來排列,依序應該是揚州、荊州、還有益州,這意味著:益州雖然被列入漢代疆域,但是那裡還有很多人與中原文化的接觸並不深。

此外,益州也是當時長江三州當中最大的一州,疆域包括今天的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的漢中大部分地區以及緬甸北部、湖北、河南一小部分,所以,從地利上而言,若是能據有益州,確實就有與曹操、孫權相抗衡的實力。

(下圖為西元220年,曹丕稱帝後,形成的「三國鼎立」形勢。)

三國鼎立形勢

三國鼎立形勢

然而,三國中,蜀漢是最早滅亡的,所以,到底,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隆中對」出了什麼問題?

最明顯的問題,當然是出在劉備的兒子劉禪身上。劉備固然願意和諸葛亮一起冒險復興漢室,但劉禪顯然並沒有繼承父志的意圖,這對於曾經為建立蜀國而努力的一幫老臣而言,自然是很無奈,不過在儒家禮數之下,以復興漢室為號召的老臣們似乎也很難有所改變。

(下面是諸葛亮在四十七歲時寫的『前出師表』,透露了不少身為『老臣』的擔憂。)


從二十七歲,在隆中為劉備獻策,到四十七歲,在成都寫出師表,諸葛亮的心境顯然起了極大的變化;他不會不知道,這二十年來的天下情勢起了很大的變化,但他仍願意再下一次險棋,賭的或許就是自己對局勢的判斷。對他而言,建立蜀國,是為了一統天下,再求長治久安之道,而不是為了讓漢室江山破碎,諸王諸侯各行其是。為此,諸葛亮決定取道漢中,出師北伐,實現當年自己的謀畫。只是,這次,他並沒有成功,只為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喟嘆。

當然,除了劉禪以外,身為後人的我們也可以從歷代興衰一下觀察諸葛亮的「盲點」:

第一,所謂「關西出名將、關東出名相」,諸葛亮應屬出身關東的「相才」,雖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卻不是帶兵出征的將才,只是當時「蜀中無大將」才親自北伐。

另外,當時的漢中,雖然在地理位置上仍可作為奪取關中的基地,卻也因爲戰亂而導致人口稀少,所有糧草都必須從成都運來。縱然諸葛亮為此發明了木牛流馬來運糧,最終還是因為糧草用盡、後繼無力而告失敗。

(下圖為現代人仿製的木牛流馬。)

現代人復製的木牛流馬

現代人復製的木牛流馬

第二,和蜀人的性格有關。

諸葛亮對劉備獻策時,是在荊州,那裡的人處在兵家必爭之地,深知「以攻為守」的重要性,蜀人卻因為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產富饒,並不好戰,總覺得對手不要太干涉自己過好日子即可。這讓蜀人內部很容易出現「以和止戰」的聲音。在這種情形下,諸葛亮想要鼓舞蜀國內的「益州集團」,全力取得關中,自然不易。

然而,關中不僅是最早博得「天府之國」令譽的地區,也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如果不取得關中,蜀漢最後勢必會因為長久居於閉塞狀態,最後如先秦時代一樣,因為內部集團的不斷爭執而亡國。

(下圖顯示古代的「巴山蜀水」,由此可看出蜀國的重心是在四川盆地的西邊。)

巴山蜀水

巴山蜀水

很顯然地,諸葛亮這番「既顧蜀漢、又顧中原」的戰略思考,並沒有說服蜀漢君臣。

對「益州集團」的人而言,諸葛亮和他的朝廷,是外來的「荊州集團」政權,而「曹魏」也是,只要兩方談好條件,情勢其實也和當年劉備入蜀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總之,在蜀人看來,「投降曹魏」沒有什麼錯,諸葛亮為了北伐,搞得大家沒法過好日子,還不如趁早和魏國談和,免得為了戰爭而生靈塗炭,勞民傷財。

就這樣,劉禪投降後,被送到洛陽,受封為安樂公候。據說,有一次在宴會中,聽到蜀樂,許多舊蜀大臣都忍不住流淚,但曾經做過帝位的劉禪被問到想念蜀國嗎?他卻回以自己在此「樂不思蜀」。

到此,諸葛亮的謀略應該算是「是非成敗轉眼空」了,不過,蜀國既然亡了,天下大勢再度丕變,吳國也很自然地成了下一個被盯上的「分裂勢力」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蓮子水共同體-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04
歷史很難有 what if ,只能就發生的事檢討。 如果要從阿斗的角度,寫一篇「新三國演義」應該也會很有趣。 但是,「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蜀漢與孫吳的結盟本就充滿變數,要結盟還是自身的實力要強,戰略目標要清楚。 至於阿斗,他沒能守住蜀漢是史實,也是為其辯護的最大挑戰。
杰雲-avatar-img
2022/02/05
進而補充一下,為什麼漢中會人口稀少? 就在劉備跑去荊南跟孫權對峙的時候,曹操征討張魯成功並遷走人口,爾後劉備雖然打贏曹操取得漢中,卻沒有獲得人口的補充。
杰雲-avatar-img
2022/02/05
關於隆中對的描述有點去脈絡化。 怎麼會是怪到阿斗身上。 隆中對最終會破產是因為:劉備關羽沒有外結孫權及東征失敗。 孫權起兵搶荊南三郡的時候,劉備用的是軍事手段回敬而不是外交手段,搞到曹操搶先佔據漢中差點讓劉備提早滅亡,最後才不得不跟孫權搞一個湘水之盟,如果一開始就願意用外交手段朝湘水之盟邁進,也不會讓聯盟搞得這麼脆弱。 劉備一直在佔孫權便宜,也就不能怪他不顧大局毀盟背約。 然後說諸葛亮不具備軍事才能,是千年來大家對他的慣性誤解,作為亮粉真的看不下去,請參考: 諸葛亮不擅長軍事嗎,如何解讀諸葛亮的才能? https://rayin.space/three-kingdoms/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Thumbnail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Thumbnail
從三國退到西漢,忽然就穿越回現代,現又回三國了。XD 作者時序跳來跳去,有看到就會更新。作者換圖了。XD 我覺得太好笑了,不能只有我看到,所以整理了這一篇。 起因是我的FB裡冒出了「大光明株式會社」的圖,我看了就噗哧,然後轉給朋友看。朋友們問了幾句,所以我就稍微解釋了一下;接著,既然他們又出了幾張圖
Thumbnail
從三國退到西漢,忽然就穿越回現代,現又回三國了。XD 作者時序跳來跳去,有看到就會更新。作者換圖了。XD 我覺得太好笑了,不能只有我看到,所以整理了這一篇。 起因是我的FB裡冒出了「大光明株式會社」的圖,我看了就噗哧,然後轉給朋友看。朋友們問了幾句,所以我就稍微解釋了一下;接著,既然他們又出了幾張圖
Thumbnail
走個過場,來釐清一下張飛搶夏侯家小蘿莉,確實發生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
Thumbnail
走個過場,來釐清一下張飛搶夏侯家小蘿莉,確實發生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
Thumbnail
漢帝國是後世華夏帝國的重要原型,其崩解自然造成令其所庇蔭的劉家宗室和儒家文士感到無所適從,也催生出了各式各樣的謀略。到底,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在策略上究竟出了什麼錯,為何最後會「是非成敗轉頭空」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漢帝國是後世華夏帝國的重要原型,其崩解自然造成令其所庇蔭的劉家宗室和儒家文士感到無所適從,也催生出了各式各樣的謀略。到底,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在策略上究竟出了什麼錯,為何最後會「是非成敗轉頭空」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的對話,對東漢末年的情勢有重大影響。到底,諸葛亮的謀略有何獨特之處,諸葛亮又為何會成為「三國演義」中的「神級軍師」,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的對話,對東漢末年的情勢有重大影響。到底,諸葛亮的謀略有何獨特之處,諸葛亮又為何會成為「三國演義」中的「神級軍師」,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赤壁之戰後,劉備不但免去了覆滅的危機,更在赤壁戰後奪取荊南四郡,成了最大的獲利者,身為盟友的孫權能不眼紅嗎?何以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坐大?
Thumbnail
赤壁之戰後,劉備不但免去了覆滅的危機,更在赤壁戰後奪取荊南四郡,成了最大的獲利者,身為盟友的孫權能不眼紅嗎?何以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坐大?
Thumbnail
赤壁之戰可說是漢末三大戰役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除了徹底粉碎曹操統一中的夢想,奠定日後三分天下的基礎外,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水上作戰。從此以後,中國政治與經濟中心開始南移,軍事戰爭也不再只是騎兵與步兵的對抗。在《三國演義》加油添醋的描寫下,赤壁之戰更是漢末人物鬥智的菁華,戰爭的意義不單單只是
Thumbnail
赤壁之戰可說是漢末三大戰役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除了徹底粉碎曹操統一中的夢想,奠定日後三分天下的基礎外,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水上作戰。從此以後,中國政治與經濟中心開始南移,軍事戰爭也不再只是騎兵與步兵的對抗。在《三國演義》加油添醋的描寫下,赤壁之戰更是漢末人物鬥智的菁華,戰爭的意義不單單只是
Thumbnail
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最後以曹操獲勝收場,袁紹經此一敗元氣大傷,退回河北企圖重整旗鼓,當初袁紹以詐術奪取冀州,冀州部份郡縣在袁紹失利後相繼反叛,袁紹最後憂憤而死,曹操霸主地位正式確立。
Thumbnail
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最後以曹操獲勝收場,袁紹經此一敗元氣大傷,退回河北企圖重整旗鼓,當初袁紹以詐術奪取冀州,冀州部份郡縣在袁紹失利後相繼反叛,袁紹最後憂憤而死,曹操霸主地位正式確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