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下)

2022/01/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上面這首「臨江仙」有很多人會以為是明朝羅貫中的作品,但其實這首詞是清初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加在卷首之上,才為後人所知的。至於這首詞真正的原始出處其實是明代才子楊慎為其所著《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所填的開場詞,由此我們也可看出「三國文學」在流傳過程中,其實是不斷隨著時空改變而更迭的。
漢代既是華夏東亞的上古第一帝國,在其崩潰的過程中,最無所適從的,自然是其所庇護的劉家宗室和儒教文士,而劉備之所以能在漢末亂局中,逆勢成為第三股勢力,不僅得力於手下武將的齊心賣命,諸葛亮的費心謀劃自然也是功不可沒。
事實上,不僅三國時期的謀士面臨如何「解構」儒教這個巨大的思想難題,後世的華夏文人,每每在遇到不同的時代與個人危機時,也都避不開這個難題。
三國的「謀士們」既是最先面臨這個難題的一批人,他們的策略自然也就成為後世文人的檢討反省的標的。其中,「隆中對」既為「三分天下」的重要關鍵,我們自然會想問這個策略為何成功?又為何失敗?
也許我們可以先看看「隆中對」時的大局 ⋯⋯
當時,也就是赤壁之戰前,曹操因為打敗了袁紹,勢力算是最大,而東吳集團基本上只能算是收留很多中原大族的地方勢力,其他地方勢力還有關中的馬騰、漢中的張魯、益州的劉璋,而劉備,或許有些人望,但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地盤⋯⋯
從這角度看,赤壁之戰前的劉備其實沒有什麼什麼好輸的,在這種情形下,他會接受諸葛亮的建議「放手一博」的機會確實很高。
再看歷史,東西漢的皇帝不乏「流落在外」的「劉家子孫」坐上皇帝寶座,劉備的宗室身份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可以號召一些人,共同復興漢室。
另一方面,曹操手中雖有漢獻帝這張大牌,但由於曹操出身宦官集團,而且很多儒士認為正是因為他的祖父曹騰居心不良,立了年幼不適任的皇帝,才使得朝政大亂。除此之外,善於謀略的曹操認為「禮不可以治兵」,行事頗不得儒家人士所欣賞,這讓曹操後來的勢力雖大,在儒士間的名望卻始終不高。
雖然名望上有瑕疵,但曹操算是非常善於評估戰爭形勢之人,因此,他會想要在打敗袁紹後,乘勢伺機奪取荊州,其實是非常合理的盤算。只是,在「赤壁之戰」中,他先前的好運似乎已經用盡,最後大敗而逃,反倒使得劉備成為此戰的最大贏家。然而,就如孫子兵法上所說,「自古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於作戰者,多會先做好防禦工作,等待敵人暴露缺點,再一舉進攻或反攻。
關於這一點,劉備陣營似乎就沒能做到,而這點也多少與諸葛亮的謀略有關。
按照諸葛亮的計策,劉備應該效法先祖劉邦,先占有巴、蜀、漢中,再奪取關中,最後從關中出函谷關平定中原。
這是一套曾經成功過的策略,而且成功者正好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劉備自然躍躍欲試。更何況,諸葛亮還加上一條路徑:從荊州取道宛城,挺進洛陽,兩路夾攻,聽起來確實勝算大增。
只是,在戰場上,「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如果將軍沒有掌握變化的方法,即使了解地利、但是如果無法適時處理其相對應的弊害,終究還是很難得勝。
先談「荊州」---- 三國時代的「荊州」是一個「州」,行政層級在「郡」之上,所以荊州之下,又可以再分為好幾個郡,而從赤壁之戰後,曹操就決定只要守住北部的襄陽和江陵就好,自己則引軍北返。
從這點看,曹操在赤壁敗戰後,立即醒悟,隨機應變,「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江南先以守為主,等待孫劉聯軍彼此自相矛盾即可。
在三國中,結盟往往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後來,果然如曹操所料,搶荊州、殺關羽的,正是孫權陣營。
當然,曹操可以做此判斷,或許與他對關羽的了解有關。雖然,諸葛亮是建議劉備以孫權為盟友,不過,身為北方人的關羽卻似乎非常不喜歡這個主意,不但拒絕和孫權結親,而且還用「狢子」這種帶有敵視南方人的字眼稱孫權,可見雙方的結盟是很脆弱的。
簡言之,曹操對軍情的判斷並未因赤壁大戰的失敗而失準,而且很快就找到應變的方法,其用兵確已達到「老謀深算」的層次。
再談「益州」:
東漢末年的長江流域分為三州 : 依漢化程度來排列,依序應該是揚州、荊州、還有益州,這意味著:益州雖然被列入漢代疆域,但是那裡還有很多人與中原文化的接觸並不深。
此外,益州也是當時長江三州當中最大的一州,疆域包括今天的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的漢中大部分地區以及緬甸北部、湖北、河南一小部分,所以,從地利上而言,若是能據有益州,確實就有與曹操、孫權相抗衡的實力。
(下圖為西元220年,曹丕稱帝後,形成的「三國鼎立」形勢。)
三國鼎立形勢
然而,三國中,蜀漢是最早滅亡的,所以,到底,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隆中對」出了什麼問題?
最明顯的問題,當然是出在劉備的兒子劉禪身上。劉備固然願意和諸葛亮一起冒險復興漢室,但劉禪顯然並沒有繼承父志的意圖,這對於曾經為建立蜀國而努力的一幫老臣而言,自然是很無奈,不過在儒家禮數之下,以復興漢室為號召的老臣們似乎也很難有所改變。
(下面是諸葛亮在四十七歲時寫的『前出師表』,透露了不少身為『老臣』的擔憂。)
從二十七歲,在隆中為劉備獻策,到四十七歲,在成都寫出師表,諸葛亮的心境顯然起了極大的變化;他不會不知道,這二十年來的天下情勢起了很大的變化,但他仍願意再下一次險棋,賭的或許就是自己對局勢的判斷。對他而言,建立蜀國,是為了一統天下,再求長治久安之道,而不是為了讓漢室江山破碎,諸王諸侯各行其是。為此,諸葛亮決定取道漢中,出師北伐,實現當年自己的謀畫。只是,這次,他並沒有成功,只為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喟嘆。
當然,除了劉禪以外,身為後人的我們也可以從歷代興衰一下觀察諸葛亮的「盲點」:
第一,所謂「關西出名將、關東出名相」,諸葛亮應屬出身關東的「相才」,雖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卻不是帶兵出征的將才,只是當時「蜀中無大將」才親自北伐。
另外,當時的漢中,雖然在地理位置上仍可作為奪取關中的基地,卻也因爲戰亂而導致人口稀少,所有糧草都必須從成都運來。縱然諸葛亮為此發明了木牛流馬來運糧,最終還是因為糧草用盡、後繼無力而告失敗。
(下圖為現代人仿製的木牛流馬。)
現代人復製的木牛流馬
第二,和蜀人的性格有關。
諸葛亮對劉備獻策時,是在荊州,那裡的人處在兵家必爭之地,深知「以攻為守」的重要性,蜀人卻因為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產富饒,並不好戰,總覺得對手不要太干涉自己過好日子即可。這讓蜀人內部很容易出現「以和止戰」的聲音。在這種情形下,諸葛亮想要鼓舞蜀國內的「益州集團」,全力取得關中,自然不易。
然而,關中不僅是最早博得「天府之國」令譽的地區,也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如果不取得關中,蜀漢最後勢必會因為長久居於閉塞狀態,最後如先秦時代一樣,因為內部集團的不斷爭執而亡國。
(下圖顯示古代的「巴山蜀水」,由此可看出蜀國的重心是在四川盆地的西邊。)
巴山蜀水
很顯然地,諸葛亮這番「既顧蜀漢、又顧中原」的戰略思考,並沒有說服蜀漢君臣。
對「益州集團」的人而言,諸葛亮和他的朝廷,是外來的「荊州集團」政權,而「曹魏」也是,只要兩方談好條件,情勢其實也和當年劉備入蜀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總之,在蜀人看來,「投降曹魏」沒有什麼錯,諸葛亮為了北伐,搞得大家沒法過好日子,還不如趁早和魏國談和,免得為了戰爭而生靈塗炭,勞民傷財。
就這樣,劉禪投降後,被送到洛陽,受封為安樂公候。據說,有一次在宴會中,聽到蜀樂,許多舊蜀大臣都忍不住流淚,但曾經做過帝位的劉禪被問到想念蜀國嗎?他卻回以自己在此「樂不思蜀」。
到此,諸葛亮的謀略應該算是「是非成敗轉眼空」了,不過,蜀國既然亡了,天下大勢再度丕變,吳國也很自然地成了下一個被盯上的「分裂勢力」了。
蓮子水共同體
蓮子水共同體
點一盞理學的燈,觀世界。 開一扇歷史的窗,品人生。 點一道文學的餐,嚐百味。 合作請電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