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漢德克《守門員的焦慮》:人與人之間真的可以溝通嗎?

2021/12/3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是出生於奧地利的作家,創作以劇本、小說為主,其作品有劇本《冒犯觀眾》、小說《夢外之悲》、《左撇子女人》、《水果賊》等。彼得‧漢德克的作品雖在臺灣沒有引起廣大迴響,但卻是國際間重要的德文作家,於1973年獲畢希納文學獎、2009年獲卡夫卡文學獎、2014年獲國際易卜生獎,甚至在2019年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的價值與深度可見一斑。《守門員的焦慮》則是彼得‧漢德克在1970年出版的小說。

一、重述故事:

《守門員的焦慮》的男主角布洛赫,對於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理所當然」的事物提出質疑,如布洛赫自己所言:「一個人開始說話時就已經知道自己在句子結束時要說些什麼,這讓他覺得可疑」(頁18)。他以為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種「理所當然」的事物,於是當面對有人可以「理所當然」的以語言、手勢、行為進行溝通時,總會在事後「令他感到納悶」(頁18)。
然而,布洛赫是個矛盾的存在,一方面既對「理所當然」提出質疑,另一方面卻又時常以為「他原本打算要說的話已是眾所皆知」(頁38),好像對方「理所當然」一定都知道他心中對於世界的某些認知,彷彿他與對方所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可見布洛赫心中還是認為有一些事情——對於世界的認知,會「理所當然」的相同,只是他不自知而已,布洛赫在書中所以為的「玩笑」亦皆是如此。所以布洛赫對於世界的「想像」,往往致使「誤會又開始了」(頁67),使其對於溝通產生了「守門員的焦慮」。
布洛赫身處世界的種種誤會之中,他不斷思索一種「理所當然」的溝通,在他的眼中,世界是由無數符號建構而成的——用於溝通的符號,所以才使布洛赫「彷彿有強迫症,必須替每一件物品想出名稱」,而且「每當一件物品映入眼簾,名稱就立刻隨之在後」(頁86)。
布洛赫在這般情況之下,一方面對於自己的言語、行為,無法被人「理所當然」的正確解讀,達不到預期的反應時,會產生自卑的情形;另一方面,當外界過度解讀他的言說、行為時,他本以為「眾所皆知」的話,反過來使他感到強烈的反感——噁心。《守門員的焦慮》一書中,布洛赫與他人的溝通,不斷重複著這兩種模式,以此寫出布洛赫與世界的疏離感。

二、符號世界的自卑與噁心:論彼得‧漢德克《守門員的焦慮》中的賤斥結構:

這次的書評作了些微調整,將以往第二部分的「結構分析」與第三部分的「文學理論批評」合併,原因在於《守門員的焦慮》不同於之前閱讀過的小說,此書並不強調故事情節,所以討論故事情節的結構,反而無法幫助讀者閱讀。於是這次跳脫以往的模式,結合結構與後結構主義的理論進行分析,將兩個部分合而為一。
結構與後結構主義都強調,要發覺文本中的敘事結構,只是結構主義強調要找尋文本中的「深層結構」,用以分析其他相同類型的作品;後結構主義則強調要找尋文本的「差異性結構」,也就是每個文本的獨特之處。由於本文只《守門員的焦慮》一書而已,所以很難比較此次提出的敘事結構符合誰的說法,這點就留給讀者們去繼續思索了!
布洛赫與他人的溝通,建構在一種「二選一」的重複敘事結構,也由此呈現出布洛赫「賤斥」狀態。「賤斥」是自我在確認與他者的差異時,會產生的心理現象,可分為兩種模式:覺得自己不如他者,所以產生「自卑」心理;覺得他者「違反規則」,導致自我感到噁心,所以想要「排斥」對方。此二種模式,正好就是布洛赫與人溝通時的兩種模式,於是由此點開展,分析是哪兩種不同的敘事結構,建構出布洛赫的「賤斥」情形。
第一種結構可以簡化為:「有訴求 —〉不如預期 —〉放棄訴求」。「有訴求」是指布洛赫想要與人對話,或是想要請求某人做某事;「不如預期」是指在布洛赫提出訴求後,布洛赫會「自行解讀」對方的反應,且在解讀後感到溝通結果是「不如預期」的;「放棄訴求」是布洛赫在感到「不如預期」後,最後做出的選擇,他在「放棄訴求」的同時也會感到對於溝通的失望感,這種失望卻是他在解讀過程中的自我賤斥所造成。
此一結構如:
布洛赫手裡拿著紙片,仍站在前廳裡打量著擺在門邊的一口皮箱,這時門房從置物間裡走出來。布洛赫立刻向他要一份報紙,同時看進置物間敞開的門裡,門房之前顯然是在裡面睡著了,在他從前廳搬進來的一張椅子上。門房把門關上,因此布洛赫就只還來得及看見一具矮矮的人字梯,上面擺著一個湯缽。門房走到櫃檯後面之後才開口說話,但是布洛赫已經把關門的動作理解為拒絕,於是走樓梯上樓回他的房間。(頁26-27)
布洛赫的「訴求」就是向門房要一份報紙。然而門房把門關上一事,使布洛赫感到「不如預期」的反應,因為門房並沒有對著他開口說話,於是布洛赫便將門房「關門的動作理解為拒絕」,於是布洛赫「放棄訴求」,選擇「走樓梯上樓回他的房間」。由布洛赫將「關門的動作理解為拒絕」來看,布洛赫因為溝通產生的失望感,使他自我賤斥,自卑的以為門房是拒絕他的訴求。
第二種結構可以簡化為「無訴求—〉超出預期—〉順應對方」。「無訴求」是指布洛赫只是單純的進行言說或某一行為,並不是為了要求對方做什麼,甚至不是為了與他人溝通;「超出預期」是指他人因布洛赫的某一無心之舉,過度解讀,於是與布洛赫溝通,給布洛赫「超出預期」的回應;「順應對方」是布洛赫在面對這些「超出預期」的回應後所做出的反應。布洛赫在這種溝通模式下,時常會表現出賤斥他人過度解讀的反應,且通常會產生噁心、排斥、納悶、無奈等感受。
此一結構如:
在外面他聽說學校停課了,好讓全體學生都去尋找那個同學。但是他們只找到了幾件東西,除了一面碎裂的小鏡子,都和失蹤者沒有關係。據說那面小鏡子由其塑膠套被確認為那名啞巴學生所有。雖然在發現地點周圍格外仔細地搜尋,並未發現更進一步的線索。告訴布洛赫這些事的那名憲兵又說,自從失蹤日以來,有一個吉普賽人就行蹤不明。那個憲兵竟會在街道另一邊停下腳步,對他喊出這番話,這令布洛赫感到納悶。他反問是否搜索過游泳池。憲兵回答,游泳池被封鎖了,沒有人進得去,即使是吉普賽人。(頁98)
布洛赫原先在進行什麼行為,雖然無從而知,但可以判斷應該只是在路上行走而已,至多與憲兵對到眼神而已,並「無訴求」。然而憲兵卻給了布洛赫「超出預期」的回應:「在街道另一邊停下腳步,對他喊出這番話」,可見上述的對話是超出布洛赫的期待的,致使布洛赫對此感到「納悶」,無法理解憲兵為什麼要與他對話。而布洛赫面對這般「超出預期」的回應,他選擇「順應對方」,簡單「反問」了憲兵,進行了一段簡單的對話。
由此可見,上述「二選一」的重複敘事結構,展現出了布洛赫在與他人溝通時的兩種賤斥情形。布洛赫對於世界上「理所當然」的溝通所提出的質疑,以及在此「理所當然」的溝通中產生的「守門員的焦慮」,也正是由此「二選一」的重複敘事結構建構而成的。

三、結語:

初次閱讀《守門員的焦慮》的讀者,一定會感到強烈的不適應,甚至看不懂此書寫要表達出什麼意義。不過正如導演文.溫德斯(Ernst Wilhelm)所言:
這本書令我感興趣的並不是它的情節,而是它的寫作方式,從這一段銜接到下一段的風格,你會突然完全被吸引,因為每一個句子都極美好,句子排列的順序霎時變得引人注目。
《守門員的焦慮》藉由跳躍式的語言書寫,營造出布洛赫與世界無法溝通的焦慮感。這樣的寫作技巧,使讀者不易閱讀,不斷被打斷閱讀。可見漢德克的小說已經具有後現代文學的影子,可以說是現代主義文學與後現代主義文學間的橋梁。(不過還是要提醒讀者,雖然《守門員的焦慮》讀起來有後現代的味道,但敘述的結構仍然存有明顯的軸線,不同於後現代的「拼貼」。)
再回過頭來說,《守門員的焦慮》書寫出一種無法與世界溝通的焦慮,也許這也正是真實世界的縮影。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看似以語言順利對話,其實都極有可能是各自誤解彼此的意思罷了。我們不難發覺生活中時常出現溝通不良的情形,我們都身處於「守門員的焦慮」之中,而未必自知,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布洛赫,都還在找一種「理所當然」的溝通可能。

閱讀版本: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著,姬健梅譯,《守門員的焦慮》,新北: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
程冠培
程冠培
中文系研究生,曾為兩個詩社的編輯群成員。 喜歡創作文學、閱讀文學、享受文學,想用文學的眼光看世界。 目前正在經營出版專題「好讀」,歡迎大家來閱讀與分享我寫的一些書評,也希望能找到讀過這些書的人,有機會能夠跟我一起互相討論,互相分享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