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過於喧囂的孤獨》之新零售不要我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零售時代,許多職位不復存在。由捷克文學翻譯家楊樂雲老師,直接從原文翻譯的《過於喧囂的孤獨》,問我們一個簡單的問題:「原本被珍貴以待的東西,現在該怎麼面對?」
捷克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1914-1997)是法學博士,因為時代給中歐知識份子開了巨大的玩笑,他當過倉庫保管員、火車調度員、推銷員、酒店服務員以及鋼鐵廠工人。
四年的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經驗,讓他塑造出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裡,在廢品站工作35年的漢嘉,這個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跟他身邊的這些人和那些事,讓我們看到1960年代的捷克社會。
《過於喧囂的孤獨》電影海報
在我們比較熟悉的捷克作家裡,卡夫卡專注於奧匈帝國逐漸瓦解中的小市民生活。
哈謝克的《好兵帥克》,講的是世界大戰背景下的小兵故事。
比赫拉巴爾小15歲的米蘭·昆德拉,他的小說主角不是詩人就是知識份子。
赫拉巴爾的漢嘉在地下室工作,另一部小說《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的主角則是小個子的飯店服務生。
被改編成電影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嚴密監視的列車》,男主角終於跟心儀的女子上床,卻赫然發現自己不舉。
所以,我們可以說,赫拉巴爾是個大眾小說家嗎?是的。他是。赫拉巴爾就在平民百姓當中生活,然後寫出大家的故事。
他和那些只有觀察,只有抒發感受的作家或網路博客不同,赫拉巴爾說好的文學作品裡面,一定要有一種「神秘的東西」。
這個東西需要大量的觀察做素材,加上大量的閱讀跟思考來發酵跟揉捏。

被時代拋棄在「垃圾堆上的人」

赫拉巴爾從小生活在被母親跟繼父寵愛的環境裡,他喜歡閱讀,喜歡玩,被留級過兩年。他覺得大家都愛他,都對他有期望,他喜歡身邊有笑聲,這樣他就不會因為太被重視而有壓力,進而覺得尷尬。
年輕的時候,赫拉巴爾從外省市搬到首都布拉格,就住在一個廢棄廠房改建的大雜院裡,這一住就是二十年。
赫拉巴爾的小說裡那些平凡、默默無聞、被時代拋棄在「垃圾堆上的人」,就是他的鄰居,就是他的同事。
這些對生命充滿感情,面對生活滔滔不絕的人物,曾被捷克詩人稱為「巴比代爾」。
後來,他用自己飯店,鐵路,廢品站的工作經驗所寫出三本不同背景的小說,就是在描繪捷克被佔領期間的巴比代爾們:
「我和他們稱兄道弟,水乳交融。我認為,那些人和畫面蘊含了麵包的酵母,我的故事就像我們每天食用的麵包,用自古生長於這塊土地的穀物糅合而成,
只是,在麵包邊上我擱了一把實用的小刀,它不僅麵包需要,人類的命運也需要,那就是寫作。」
赫拉巴爾在接受採訪時所說過的「是生活讓我激動。首先是生活,然後才是哲學。」
經常被引用,他用這句話來說明生活是如何豐富了他的寫作經驗。
他還說,「交談使我成為親歷的見證人,只是它遠遠不夠,還需要一種神秘的東西出場。」
什麼是神秘的東西呢?
觀察,交談,生活,可以產生各種現象。
重要的是,要從現象當中去抽取出本質的東西,再重新揉捏出創作者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秘方,讓卡夫卡被稱為文字的煉金師,讓馬奎斯成為魔幻寫實的魔術師。
對赫拉巴爾來說,他是酒館和尋常人家裡面喝啤酒的人。
喝完酒,聽過那些加油添醋之後的真人真事,他就成了講故事的人。
可以說,赫拉巴爾就是個傳說中,可以呼喚所有動物跟他走的吹笛人。他的小說一旦被翻開,所有人都要隨著音樂跟著起舞,一起跟他走。
「普通的生活方式,飽含詩意和抒情內涵的普通人的生活,對我而言足夠了,無需更多。我的文字來自談話,我的寫作是我與別人的交談或別人向我講述的自述。
交談中足夠強烈的東西我都會牢記於心。有時,我甚至會請求別人把某個事件賣給我,我用許多杯啤酒把它買下來,在腦子裡把它帶走。」
漢嘉的故事,一開始就跟酒有關,跟閱讀有關。但是,它沒有書卷自帶的酸味,而是沉甕底的好酒才有的滋味:
「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吞糖果似的囔著,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不僅滲透到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漢嘉說他自己是「一隻盛滿活水和死水的罎子,稍微側一側,許多蠻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吵雜的地下室裡,有個人在喧囂中,享受孤獨的工作跟閱讀。他偶爾回到地面,走入人群,流淌一些蠻不錯的想法。同時,也讓活水倒入他的心中,再回到地下,去反芻。

許多回憶,許多愛跟已經不愛的故事

漢嘉工作的廢品站,回收了許多知識,許多回憶,許多愛跟已經不愛的故事。
赫拉巴爾坦言這是一部讓他看了都要「感動到流淚」的「憂傷敘事曲」。最後,工人被機器取代了。漢嘉講完故事,就把自己跟那些書,那些印刷品打包成要被溶解回收的東西。
時代的輾壓就要來臨,「微小的歡樂」終究要結束了。
《過於喧囂的孤獨》裡面充滿了對話,裡面充滿了反諷跟碎片化的想法跟回憶。故事跟情緒的不連貫跟跳躍,這樣的寫作策略,讓赫拉巴爾的小說非常適合被影像化,而且屢屢在國際間獲得大獎。
關於智慧,關於信仰,漢嘉拿耶穌跟老子做了有趣的對比:
「耶穌臉上洋溢著動人的喜悅之色,老子卻神情憂鬱地倚在機槽邊上,顯得孤傲、冷漠。」他還說:「我看見耶穌在不停地登山,而老子卻早已高高地站在山頂。」
赫拉巴爾讓漢嘉在熙熙攘攘的世界裡,保有必須如此,必得如此,的孤獨。
我們在閱讀的同時,聽到了此起彼落的話語之後,可以再決定要走入還是走出人群,才能更好地傾聽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痛苦有兩種:真正的切身之痛(身體或精神受傷), 想像的痛苦(比如看悲劇或鬼片之類的)。 這兩種痛,都有可能帶給我們快感跟提升。 曾被評為「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的作者说: 「痛苦能讓我們減少焦慮,甚至能幫助我們超越自我。」
寺山修司說:「人類最後患上的,就是名為希望的疾病。」 這個因為希望這個病,才保持讓孤獨的眼睛不閉上的人, 他所看到的這些人那些事,就像在最佳狀況時候的黃春明跟吳念真一樣, 讓我們驚為天人,讓我們掩卷嘆息。
作者說,有太多人寫日本經濟起飛下的男人,他選擇寫的是女人。 十位熟年女子(所以才說是,思秋期),有人為了支持先生打拼, 照顧家庭而全然犧牲自己。有人則選擇離婚,重新啟動自己人生。
E.B.懷特的書信集《最美的決定》,收錄了他寫給妻子、家人與朋友的大量信件。 《最好的決定》收錄了16個作家回答「我為什麼不要有小孩」的決定前後的想法。 最美的決定,和最好的決定,我們讀完之後都會很理解,這些決定有多美,多好。
1889年1月3日,尼采發現人群正在圍觀不斷被鞭打的老馬。 他沖向前去抱住老馬的脖子並且大哭說著:我受苦的朋友。 45歲的尼采,進入了時好時壞的十年瘋子狀態,然後死去。 他那幾天,最後可以被辨別的話語是:「媽媽,我真傻。」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痛苦有兩種:真正的切身之痛(身體或精神受傷), 想像的痛苦(比如看悲劇或鬼片之類的)。 這兩種痛,都有可能帶給我們快感跟提升。 曾被評為「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的作者说: 「痛苦能讓我們減少焦慮,甚至能幫助我們超越自我。」
寺山修司說:「人類最後患上的,就是名為希望的疾病。」 這個因為希望這個病,才保持讓孤獨的眼睛不閉上的人, 他所看到的這些人那些事,就像在最佳狀況時候的黃春明跟吳念真一樣, 讓我們驚為天人,讓我們掩卷嘆息。
作者說,有太多人寫日本經濟起飛下的男人,他選擇寫的是女人。 十位熟年女子(所以才說是,思秋期),有人為了支持先生打拼, 照顧家庭而全然犧牲自己。有人則選擇離婚,重新啟動自己人生。
E.B.懷特的書信集《最美的決定》,收錄了他寫給妻子、家人與朋友的大量信件。 《最好的決定》收錄了16個作家回答「我為什麼不要有小孩」的決定前後的想法。 最美的決定,和最好的決定,我們讀完之後都會很理解,這些決定有多美,多好。
1889年1月3日,尼采發現人群正在圍觀不斷被鞭打的老馬。 他沖向前去抱住老馬的脖子並且大哭說著:我受苦的朋友。 45歲的尼采,進入了時好時壞的十年瘋子狀態,然後死去。 他那幾天,最後可以被辨別的話語是:「媽媽,我真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來奇怪,但好東西和好日子談起來乏善可陳,聽起來也不過癮;而令人不安又緊張、甚至是恐怖的東西,才會變成好故事,也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娓娓道來。”   來看小說:哈比人 作者:J. R. R. 托爾金 翻譯:李函 堡壘文化 雙囍出版   哈比人是托爾金最開始的小說,算是把整個中土世界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這本書在說什麼: 寒窗苦讀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古代對於讀書人中舉的形容。 這本書是韓國的作家金浩然的自傳,從2001年畢業進電影公司到作品慢慢的被認可出舞台劇
Thumbnail
這本小說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便利店歷經人事異動,這時出現一位應徵者,不同於上一集的「獨孤」,這位綽號名叫「洪金寶」的男子不僅話多且過度熱心,不論是因疫情生意受到影響的烤肉店而陷入困難的老闆、因為不被家人關注內心受傷,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高中生等,他都真誠的與他們交流,透過對話修正名為人生的軌道。
在當今這個所有人的想法都一窩蜂,大家都趕著潮流、忙著內卷、深怕自己被淘汰的年代,這些擁有獨立個性、獨到見解、不隨波逐流、不當牆頭草的人尤為可貴!胡適在100年前不就這麼說嘛:「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所建造得起來的!是由那一個個獨立思考、有獨立個性的人所組成的」
Thumbnail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作者大學進入經濟系開始他就對這行沒有興趣只不過是父親讀這科系他就跟著,進了公司後作者發展快速,雖然有著高薪但他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壓力越來越大,在一次他試著練習冥想之後心裡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聲音,三天後作者就辭了工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決定到泰國投入寺廟修行,書裡就像是作者的回憶錄
《高台家的成員》,主角是一名非常平凡的上班族,但心地單純,平常總在腦袋編織各式各樣的奇思妙想,度過生活中的種種不愉快 平凡的一位上班族,卻有最精采的想像世界,但也因為如此,吸引了在一般人眼中彷彿王子般存在的心電感應者的目光。 心電感應者總能接收到他人內心的想法,好的壞的,無法過濾、無法阻擋。因為
Thumbnail
話說新的一年剛開始一個星期,讀到很多作者總結過去一年讀過的書。所以我就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過去十二月我讀到的書都是以個人成長為主,要花時間思考和消化,有時接收不到作者的意思,我腦中的思考列車還要多繞幾圈才明白。所以如果遇到一個未讀的篇章內容很長的話,都想暫時不去開始。就在讀到頭昏腦脹之際,
Thumbnail
“說來奇怪,但好東西和好日子談起來乏善可陳,聽起來也不過癮;而令人不安又緊張、甚至是恐怖的東西,才會變成好故事,也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娓娓道來。”   來看小說:哈比人 作者:J. R. R. 托爾金 翻譯:李函 堡壘文化 雙囍出版   哈比人是托爾金最開始的小說,算是把整個中土世界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這本書在說什麼: 寒窗苦讀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古代對於讀書人中舉的形容。 這本書是韓國的作家金浩然的自傳,從2001年畢業進電影公司到作品慢慢的被認可出舞台劇
Thumbnail
這本小說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便利店歷經人事異動,這時出現一位應徵者,不同於上一集的「獨孤」,這位綽號名叫「洪金寶」的男子不僅話多且過度熱心,不論是因疫情生意受到影響的烤肉店而陷入困難的老闆、因為不被家人關注內心受傷,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高中生等,他都真誠的與他們交流,透過對話修正名為人生的軌道。
在當今這個所有人的想法都一窩蜂,大家都趕著潮流、忙著內卷、深怕自己被淘汰的年代,這些擁有獨立個性、獨到見解、不隨波逐流、不當牆頭草的人尤為可貴!胡適在100年前不就這麼說嘛:「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所建造得起來的!是由那一個個獨立思考、有獨立個性的人所組成的」
Thumbnail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作者大學進入經濟系開始他就對這行沒有興趣只不過是父親讀這科系他就跟著,進了公司後作者發展快速,雖然有著高薪但他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壓力越來越大,在一次他試著練習冥想之後心裡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聲音,三天後作者就辭了工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決定到泰國投入寺廟修行,書裡就像是作者的回憶錄
《高台家的成員》,主角是一名非常平凡的上班族,但心地單純,平常總在腦袋編織各式各樣的奇思妙想,度過生活中的種種不愉快 平凡的一位上班族,卻有最精采的想像世界,但也因為如此,吸引了在一般人眼中彷彿王子般存在的心電感應者的目光。 心電感應者總能接收到他人內心的想法,好的壞的,無法過濾、無法阻擋。因為
Thumbnail
話說新的一年剛開始一個星期,讀到很多作者總結過去一年讀過的書。所以我就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過去十二月我讀到的書都是以個人成長為主,要花時間思考和消化,有時接收不到作者的意思,我腦中的思考列車還要多繞幾圈才明白。所以如果遇到一個未讀的篇章內容很長的話,都想暫時不去開始。就在讀到頭昏腦脹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