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捕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The Catcher in the Ry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多次放下書本但又抵不過此書的盛名,大概是離那叛逆不諳世事的年紀一段時間了,起初看得很痛苦,不理解那無病呻吟憤世嫉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好像可以從中抓住些什麼卻又沒有。

年紀隨著時間不斷增長,無法像小時候那樣隨心所欲,所有的事情都會有規則,必須在這個規則下生活,否則會格格不入。

「人生的確是場球賽,孩子。人生的確是場大家按照規則進行比賽的球賽。」P.13

可以深刻感受到霍爾頓極度厭惡著虛偽的成人世界,以身價顯赫的律師為例,也許出自真心救人,但真正的動機是一炮而紅受人矚目以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樣的「偽君子」令人不齒。

「無論如何,我總是會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裡玩遊戲。成千上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任何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裡守備,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跑來,我就把他捉住。」P.231

即使過得很痛苦卻願意當個善良的人,在麥田裡守護孩子們不要掉入那虛偽的世界。

渴望真誠想保護純真卻又對現實無能為力讓看到最後的我也有種無力感,但也稍稍找回了那想保護些什麼的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七丁的沙龍
1會員
14內容數
七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9
前三十歲以男性生活,後來突然性轉成女性,便以此生活,周圍的人也沒有覺得很奇怪,最後還可男可女,我都覺得奇怪的是我了。他的一生跨越的三個世紀,書中沒有刻意描述時間的流逝,只能以周圍的氣氛、科技的進步來做判斷。 老實說這本我看得有點痛苦,無法理解那玄幻的世界。 「某些哲學家或許會說,穿著改變可能造成了若
Thumbnail
2023/02/19
前三十歲以男性生活,後來突然性轉成女性,便以此生活,周圍的人也沒有覺得很奇怪,最後還可男可女,我都覺得奇怪的是我了。他的一生跨越的三個世紀,書中沒有刻意描述時間的流逝,只能以周圍的氣氛、科技的進步來做判斷。 老實說這本我看得有點痛苦,無法理解那玄幻的世界。 「某些哲學家或許會說,穿著改變可能造成了若
Thumbnail
2023/02/1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故事原型 更深入的認識鼴鼠、河鼠、老獾、蛤蟆的個性,隨著他們經歷河岸的一年四季及精采絕倫的冒險故事,很輕鬆、很好讀。 不過比起四位主角的故事,我更喜歡作者那描繪場景的敘述。春光乍現,微風吹拂,河水流過,彷彿搭載在河鼠的小船上,靜靜地融入書中詩情畫意的田野生活。搭配上書中的可愛
Thumbnail
2023/02/1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故事原型 更深入的認識鼴鼠、河鼠、老獾、蛤蟆的個性,隨著他們經歷河岸的一年四季及精采絕倫的冒險故事,很輕鬆、很好讀。 不過比起四位主角的故事,我更喜歡作者那描繪場景的敘述。春光乍現,微風吹拂,河水流過,彷彿搭載在河鼠的小船上,靜靜地融入書中詩情畫意的田野生活。搭配上書中的可愛
Thumbnail
2023/02/03
吉普賽人延續數百年的傳統在不久前被廢止了。 將小熊在幾個月時代離熊媽媽身邊,帶著「哈卡」,用燒紅的金屬棍在熊的鼻子上打個洞,鐵絲穿過洞,用鉗子彎起來,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很諷刺的是,描述這些行為的第一章節叫做「愛」。 傳統廢止後,將熊從人類的手中帶走,前往貝利察跳舞熊公園,進入公園的熊,會先將牠們麻
Thumbnail
2023/02/03
吉普賽人延續數百年的傳統在不久前被廢止了。 將小熊在幾個月時代離熊媽媽身邊,帶著「哈卡」,用燒紅的金屬棍在熊的鼻子上打個洞,鐵絲穿過洞,用鉗子彎起來,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很諷刺的是,描述這些行為的第一章節叫做「愛」。 傳統廢止後,將熊從人類的手中帶走,前往貝利察跳舞熊公園,進入公園的熊,會先將牠們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被無數規則束縛住的社會,只是其中一面的世界。
Thumbnail
被無數規則束縛住的社會,只是其中一面的世界。
Thumbnail
人生過得太浪漫快樂了嗎?想要變成憂鬱系美少年嗎?這本書會讓你看到那些悲傷、壓抑、有點想讓人尖叫的故事,雖然相當地有趣,卻也是相當「胃痛」呢~ ~看書帶入感很強的讀者請小心斟酌這本書~
Thumbnail
人生過得太浪漫快樂了嗎?想要變成憂鬱系美少年嗎?這本書會讓你看到那些悲傷、壓抑、有點想讓人尖叫的故事,雖然相當地有趣,卻也是相當「胃痛」呢~ ~看書帶入感很強的讀者請小心斟酌這本書~
Thumbnail
多次放下書本但又抵不過此書的盛名,大概是離那叛逆不諳世事的年紀一段時間了,起初看得很痛苦,不理解那無病呻吟憤世嫉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好像可以從中抓住些什麼卻又沒有。
Thumbnail
多次放下書本但又抵不過此書的盛名,大概是離那叛逆不諳世事的年紀一段時間了,起初看得很痛苦,不理解那無病呻吟憤世嫉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好像可以從中抓住些什麼卻又沒有。
Thumbnail
在圖書館裡借了這本書,單純因為喜歡書名(當然我也知道這個作者),如果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該多好?說到圖書館,曾是我大學時常去的地方,並非是去用功,而是對年輕的我而言,那是近似庇護所般的存在。
Thumbnail
在圖書館裡借了這本書,單純因為喜歡書名(當然我也知道這個作者),如果剩下的人生都是休假該多好?說到圖書館,曾是我大學時常去的地方,並非是去用功,而是對年輕的我而言,那是近似庇護所般的存在。
Thumbnail
也許我們該做的事,是成為大人們的麥田捕手,承接自己心裡面那個自由奔跑的孩子,允許她不知道方向,允許她追尋和受傷,甚至允許她墜落,然後抓住她、告訴她可以,即使長大了仍可以繼續嘗試及錯誤,於是得以成為想成為的那種大人,而且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Thumbnail
也許我們該做的事,是成為大人們的麥田捕手,承接自己心裡面那個自由奔跑的孩子,允許她不知道方向,允許她追尋和受傷,甚至允許她墜落,然後抓住她、告訴她可以,即使長大了仍可以繼續嘗試及錯誤,於是得以成為想成為的那種大人,而且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Thumbnail
本來以為是個宅宅背景的小說,殊不知除了宅氣以外,還有陰陽眼、繭居、PUA和霸凌等議題。閱讀體驗上就是有些議題離生活經驗太遠,以至於有些出戲跟不蘇湖的感覺。而這書是圖書館借的電子書,在期限內看完之外,覺得果然很同個作者的風格,中間夾些說教這樣。
Thumbnail
本來以為是個宅宅背景的小說,殊不知除了宅氣以外,還有陰陽眼、繭居、PUA和霸凌等議題。閱讀體驗上就是有些議題離生活經驗太遠,以至於有些出戲跟不蘇湖的感覺。而這書是圖書館借的電子書,在期限內看完之外,覺得果然很同個作者的風格,中間夾些說教這樣。
Thumbnail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自1966年出版《黃蜂》之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發揮驚人的創作能量,終於在半個世紀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Thumbnail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自1966年出版《黃蜂》之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發揮驚人的創作能量,終於在半個世紀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Thumbnail
我夢想每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到台灣大自然的美好,讓大自然裏的豐富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 「我老是想像有一大群小孩子在一片麥田裏遊戲的景象。成千成萬的孩子,沒有人在旁邊──我是說沒有大人──除了我以外。而我站在一個非常陡的懸崖邊。我幹什麼呢?我必須抓住每一個向著懸崖跑來
Thumbnail
我夢想每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到台灣大自然的美好,讓大自然裏的豐富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 「我老是想像有一大群小孩子在一片麥田裏遊戲的景象。成千成萬的孩子,沒有人在旁邊──我是說沒有大人──除了我以外。而我站在一個非常陡的懸崖邊。我幹什麼呢?我必須抓住每一個向著懸崖跑來
Thumbnail
傑洛姆·大衛·沙林傑(J.D. Salinger)的《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閱讀心得。
Thumbnail
傑洛姆·大衛·沙林傑(J.D. Salinger)的《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閱讀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