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學術旅程|申請博士班這回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二月初我還滯留台灣,某個清晨,大概4點半左右吧,手機忽然咚咚咚咚響,到底是誰如此擾人清夢?原來是碩士班學弟傳來的,內容約莫就是他們這屆一共有四人申請2021年秋天的博士班(政治所或歷史所),四個人加起來美國、加拿大、英國三地共超過30份申請,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收到逾20封拒絕信,和去年申請期間的意氣風發比起來,學弟的字裏行間透露這難以置信的沮喪。

收拒絕信收到懷疑人生的歷程,我很能體會。遙想去年拖沓地同時收到多倫多大學的社會學和政治學博士班的拒絕信後(去年只申請這兩個所),也足以讓我產生自我懷疑而沮喪的大半載,申請博士班似乎就是要證明自己在當一個好學生之外,有沒有能力說服業界前輩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夠格的研究員,儘管可以用申請學校的數目不夠、疫情經費縮減等等理由來說服自己沒關係,可是「不夠資格」這幾個字還是很難從腦中抹除。

有鑒於去年的失敗,在申請2021秋季班的過程中,每個小細節都會懷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寫完第一個statement的草稿後,我把它傳給一個在美國讀政治系博士班的台灣網友看,他相當熱心的給了些意見,過後我心情糟到大概一星期都不想回頭看這篇草稿,直到碩論指導教授和其他加拿大博士生傳來各種其他意見後我才稍稍緩過來。

博士班申請這回事,似乎無限放大了我的冒牌恐懼,而我恐懼的不只是申請失敗,一路往回推,那過去兩年在多大的好成績也都只是僥倖嗎?難道當年能夠去德國讀書也只是運氣好?其實很久以前在臺灣讀研究所時教授說我適合做研究都只是客套話吧?最糟的是,這些年來所書寫的文字——那些在學術路上進取的、或失敗後再接再厲的——原來不是如實記述的,而是事後安慰之詞罷了。

我就這樣失語了,幾個月無法用中文寫下成篇的文字,並伴隨著深沈的焦躁:要是這次沒能申請到博士班,前半生都要動搖了。


當然,冷靜想想就知道人生沒有非得怎樣不可,這一生也不可能因為沒能再次進入博士班而瓦解。只是這整個申請過程讓我對自己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希冀寫一篇完美的論文是不可能,我永遠達不到這個境界,可這樣的渴求在我身心劃出一道產生巨大的破口,一不小心所有賴以為繼的、原本就不是很堅實的自信心時常像沙一樣從破口洩漏,直至掩埋我。

而至今我仍然找不出辦法來填滿這個破口。那麼我該繼續讀博士班嗎?或者根本沒有甚麼學術旅程,早在我告別德國那年已然在這旅程上走遠

不過,在經歷過去年的失敗後,今年非得進入多倫多大學的心情已經減了大半,畢竟在年紀真正踏入40代、並發現自己的近視在過去兩年間從600度一躍到800度後,我也很難想像過去兩年生不如死的生活再重複一輪,說到底只是想做研究罷了,只要有個場域領有個頭銜能夠領錢做研究,在哪都沒太大差別。自從這念頭出現後,丟出申請後,等待放榜時倒是沒有去年底申請博士班期間的焦躁和抑鬱。

人們總是要事後才會知道當時的掙扎是真有其事還是無病呻吟,我在想,如果我真的連一所博士班都沒申請上,現在能不能寫出上面的文字?還好,儘管今年申請的五個博士班得三,但結果基本也印證了同學當初對我說的:「出了多倫多大學,其他安大略省的學校之於妳應該都不是太難吧。」

於是大齡人妻的奇幻學術旅程得以繼續。

實際申請流程會再寫一篇,這篇就是一個等待放榜期間的靠北日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捲|YZ的沙龍
53會員
47內容數
寫奇幻學術旅程上的所見所聞,會盡量不清議時事(我說盡量),並保持理智而幽默的書寫,若鬱期來襲,則文字可能會極度感性。
捲|Y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9
博士生應該被視為學術產業的「初級入職者」,尤其是需要待在實驗室的博士生,工作和研究是綁在一塊的,而指導教授是你在這一行的第一個可能決定自己學術職涯順利與否的主管,萬一不合怎麼辦?這篇文章從「當一個台灣女生在加拿大博士班遭遇指導教授的隱性性別歧視時該怎麼辦?」談起,並衍生出一些台加學術職場上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2021/10/19
博士生應該被視為學術產業的「初級入職者」,尤其是需要待在實驗室的博士生,工作和研究是綁在一塊的,而指導教授是你在這一行的第一個可能決定自己學術職涯順利與否的主管,萬一不合怎麼辦?這篇文章從「當一個台灣女生在加拿大博士班遭遇指導教授的隱性性別歧視時該怎麼辦?」談起,並衍生出一些台加學術職場上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2021/07/16
這是一段在2021年政治學留學講座後的問答,回信時覺得自己寫太多,但既然寫了,就乾脆整理一篇問答集好了雖然這是政治系學生的疑問,不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大概也可以參考。
Thumbnail
2021/07/16
這是一段在2021年政治學留學講座後的問答,回信時覺得自己寫太多,但既然寫了,就乾脆整理一篇問答集好了雖然這是政治系學生的疑問,不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大概也可以參考。
Thumbnail
2021/04/20
2021秋季班申請季競爭很激烈:疫情讓美國許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減招甚至停招,以至於加拿大境內的博士班申請競爭更甚以往。在這非常時期,我幸運得到在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的科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不過選擇offer真是一個煩人的過程。文章最末也會說明加拿大博士獎學金的概況。
Thumbnail
2021/04/20
2021秋季班申請季競爭很激烈:疫情讓美國許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減招甚至停招,以至於加拿大境內的博士班申請競爭更甚以往。在這非常時期,我幸運得到在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的科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不過選擇offer真是一個煩人的過程。文章最末也會說明加拿大博士獎學金的概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定義這個決定。 十幾年的職場洗禮,不確定這件事的確切必要性,但卻總擺著擱著,曾經的念頭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 一些對於專業領域的人生與職涯安排,從2022年年底開始慢慢計畫著,慢慢發酵卻也不算突然萌生的想法,只是覺得也差不多了? 不然再回去當學生吧?! 小學時期,在校成績自認還算
Thumbnail
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定義這個決定。 十幾年的職場洗禮,不確定這件事的確切必要性,但卻總擺著擱著,曾經的念頭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 一些對於專業領域的人生與職涯安排,從2022年年底開始慢慢計畫著,慢慢發酵卻也不算突然萌生的想法,只是覺得也差不多了? 不然再回去當學生吧?! 小學時期,在校成績自認還算
Thumbnail
猶記得在博士班的第三年,是五年內最難過的一年。 經過兩年的準備與修課,老闆終於開綠燈,允許開始寫文章投稿。 在實驗室,同年入學的學弟學妹們都分別發表20、10幾篇SCI論文。但是,自己在嘗試投了將近十篇,全遭退稿...
Thumbnail
猶記得在博士班的第三年,是五年內最難過的一年。 經過兩年的準備與修課,老闆終於開綠燈,允許開始寫文章投稿。 在實驗室,同年入學的學弟學妹們都分別發表20、10幾篇SCI論文。但是,自己在嘗試投了將近十篇,全遭退稿...
Thumbnail
2020年,我入學了日本東北大學的情報科學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的博士班,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在台灣遠距留學了兩年。第三年踏上了日本國土,不過心境上倒是沒有「出發」感,感覺像是等待一班誤點許久的火車,最後終於搭上了,心裡其實還是有蠻
Thumbnail
2020年,我入學了日本東北大學的情報科學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的博士班,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在台灣遠距留學了兩年。第三年踏上了日本國土,不過心境上倒是沒有「出發」感,感覺像是等待一班誤點許久的火車,最後終於搭上了,心裡其實還是有蠻
Thumbnail
2020 年,帶著一張薄薄的理工科碩士學歷,和一整個行李箱的憂鬱、消極、自卑與疑惑,我回到了熟悉的故鄉台灣。明明有機會繼續念博班,我卻斷然拒絕了。過來人留學的種種心境和不美好,報予你參考。
Thumbnail
2020 年,帶著一張薄薄的理工科碩士學歷,和一整個行李箱的憂鬱、消極、自卑與疑惑,我回到了熟悉的故鄉台灣。明明有機會繼續念博班,我卻斷然拒絕了。過來人留學的種種心境和不美好,報予你參考。
Thumbnail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Thumbnail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Thumbnail
上星期,獎學金的面試通知來了,也在前幾天舉行面試。
Thumbnail
上星期,獎學金的面試通知來了,也在前幾天舉行面試。
Thumbnail
2021秋季班申請季競爭很激烈:疫情讓美國許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減招甚至停招,以至於加拿大境內的博士班申請競爭更甚以往。在這非常時期,我幸運得到在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的科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不過選擇offer真是一個煩人的過程。文章最末也會說明加拿大博士獎學金的概況。
Thumbnail
2021秋季班申請季競爭很激烈:疫情讓美國許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減招甚至停招,以至於加拿大境內的博士班申請競爭更甚以往。在這非常時期,我幸運得到在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的科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不過選擇offer真是一個煩人的過程。文章最末也會說明加拿大博士獎學金的概況。
Thumbnail
人們總是要事後才會知道當時的掙扎是真有其事還是無病呻吟,我在想,如果我真的連一所博士班都沒申請上,現在能不能寫出這一篇文章?
Thumbnail
人們總是要事後才會知道當時的掙扎是真有其事還是無病呻吟,我在想,如果我真的連一所博士班都沒申請上,現在能不能寫出這一篇文章?
Thumbnail
基本上這是一系列分享一個中年家庭主婦為了和加拿大婆婆辯論,陰錯陽差回學校讀碩士,爾後一發不可收拾正在通往博士班之路(?)的幽默心得故事。
Thumbnail
基本上這是一系列分享一個中年家庭主婦為了和加拿大婆婆辯論,陰錯陽差回學校讀碩士,爾後一發不可收拾正在通往博士班之路(?)的幽默心得故事。
Thumbnail
前幾天早上我收到了一封吃驚的信,是關於我這一年追思夢想渴望申請上的管理碩士學位。這一整年,在完全沒有找留學代辦的情況下,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準備寫申請的兩篇論文、到處請親戚朋友幫我潤稿、尋找前任工作主管以及學校教授當我的推薦人、用email、LinkedIn 等各種管道去聯絡校友,並且詢問他們對於這個
Thumbnail
前幾天早上我收到了一封吃驚的信,是關於我這一年追思夢想渴望申請上的管理碩士學位。這一整年,在完全沒有找留學代辦的情況下,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準備寫申請的兩篇論文、到處請親戚朋友幫我潤稿、尋找前任工作主管以及學校教授當我的推薦人、用email、LinkedIn 等各種管道去聯絡校友,並且詢問他們對於這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