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齡人妻的奇幻學術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基本上這是一系列分享一個中年家庭主婦為了和加拿大婆婆辯論,陰錯陽差回學校讀碩士,爾後一發不可收拾正在通往博士班之路(?)的幽默心得故事。
話說從頭
2017年底,為了對抗日漸嚴重的憂鬱,加上移民兩年多,英文程度還是不足以和婆家的人在餐桌上辯論各種政治議題,於是去附近的多倫多大學報名一堂不上文法的學術英文課。上完三個月的課才發現:原來只要通過這個課程,就可以免語言成績直接申請研究所,懷抱著「將近六千加幣的學費都繳了,不申請白不申請,再說多倫多大學離家很近」之心情,向多倫多大學的歐洲、俄羅斯、歐亞大陸研究所提出申請。
就這樣收到錄取通知以及全額獎學金(含免費三個月歐洲之旅),於是開啟一連串大齡人妻的學術奇幻旅程。
剛錄取時,對於是不是真要回學校讀書多有猶豫,最擔心英文程度跟不上。可後來想,人生也來到這個坎砸:沒有孩子、暫時無法環遊世界、經濟狀態堪稱穩定、困於太平盛世,除了寫作,讀書是唯一讓生活變得有點興趣(和壓力)的事項,琢磨再三,就真的去試試了。
事到如今我得承認當初抱著「去提升個英文能力吧」的心態去讀書,實在太過小看在多倫多大學讀研究所的意義。
幾乎是回學校的第一個學期我就知道自己對學術研究還是瘋狂眷戀。噢,忘了先說,其實自己十幾年前也曾經到德國攻讀博士,在柏林自由大學東亞所待了三、五年、論文也寫了75%左右,終究因憂鬱症之故而放棄。當年從柏林離開時還算瀟灑,但在往後歲月裡的多少還是遺憾:畢竟自己曾一心一意也真的抵達過,而後來過於安適的生活不斷放大這個遺憾。
於是,我格外珍惜這個莫名其妙得以回到學術研究的機會。
兩年在不間斷的學術寫作無間地獄之下很快就過了,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喘口氣,一閒下來就興起把這兩年記錄下來的念頭。
給潛在讀者的閱讀建議
先說好,我只能分享加拿大經驗。有許多在北美洲、紐澳和歐洲讀碩博士的作者分享自己的經驗,假如你年紀還小,需多看他們的經驗,畢竟這裡分享的是一個在38歲上課時才第一次真正使用interpretation這個字的英語文盲奮發向上的故事,跟傳統的留學歷程可能有所不同。
至於自認英文很差卻有一個留學夢、又或者年屆中年想換跑道的讀者們,這個寫作計畫當然是自帶勵志文風,不過寫文分享為了展現一個中年家庭主婦能夠如何拓展自己極限這類的話我就不多說了,網路上已經有各種榜樣。
這系列文章會以【奇幻學術旅程】當標題。內容隨心所致,會盡量保持幽默之敘事風格,偶有實用留學指引文和讀書分享文,行文中也可能包裹我對某些特定議題的看法(例如新疆人權議題、加拿大多元主義、民粹主義、伊斯蘭恐懼症等)、以及台灣、德國和加拿大學術養成教育的觀察,最後,希望能討論一個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患者怎麼應付高壓力的研究生生活。
在一個陌生的國家用第二外語讀書沒有僥倖
這裡的文字或許有點輕描淡寫,可是這兩年哭喊+醒著讀書寫作的時間遠比笑+做一場好夢的時間多很多。
以下是潛在寫作主題介紹(滾動式調整):
  • 身為班上唯一的一個非母語學生。
    無可避免會寫到用第二外語讀書的艱辛,尤其是我很晚才開始認真學英文,每次上課前都要先克服身體不適症。
  • 無止盡的申請和申請。
    談到讀書總要有點實用的經驗談,再說,申請學校和申請獎學其實也是對自身條件的深切反思。失敗為成功之母,也包括第一年申請博士班失敗的心得。
  • 菁英大學浮生記。
    作為一個在台灣連文組前5志願都沒能讀上的中等學生,進入菁英大學後只能拼命假裝自己也是菁英,然後(據說)在同學眼中就真變成菁英了。
  • 沒關係,反正你猜不到我幾歲。
    不知道是誰告訴我什麼在加拿大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去讀研究所,事實是班上同學全是生嫩嫩的大學畢業生。但這主題是想談中年人怎麼平衡學業和生活(哪來的生活?),兼顧成績和健康。
  • 明天要交作業!!!
    這大概會是純粹讓人會心一笑的靠北日記。
  • 我是誰?我在哪?
    最近在加拿大學術圈,研究者本身的身份異常重要,而作為一個中產階級出生的台籍女性學生,夠資格談伊斯蘭恐懼症、或任何種族相關議題嗎?
  • 再訪歐洲,已是昨日世界。
    由於研究所包含夏日歐洲三個月體驗之旅,因此會來談談離開歐洲到加拿大生活一段時間後,重返歐洲的新發現或新偏見。
  • 親愛的,我一直夢見教授。
    沒有微言大義,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敬請期待 (?)。
假如有留學計畫的讀者,正在為申請所需的英文寫作樣本憂愁,歡迎搭配閱讀極度難產的申請研究所的Writing Sample撰寫指南。
avatar-img
51會員
47內容數
寫奇幻學術旅程上的所見所聞,會盡量不清議時事(我說盡量),並保持理智而幽默的書寫,若鬱期來襲,則文字可能會極度感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捲|Y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太確定這題目會不會直接指涉新疆的再教育營,畢竟台灣現況很危險,萬一有個萬一,家人都在台灣。」「很多對新疆議題有興趣的人最後都這樣說,」教授一副瞭然的神情,又補一句:「結果還是沒什麼人願意寫相關論文。」
本篇讓我們來談談如何第一次申請名校就上手。儘管我們常把美加並列,但申請加拿大人文社會科學碩士班還是有些獨特的眉眉角角和申請美國學校不同喔。
「我不太確定這題目會不會直接指涉新疆的再教育營,畢竟台灣現況很危險,萬一有個萬一,家人都在台灣。」「很多對新疆議題有興趣的人最後都這樣說,」教授一副瞭然的神情,又補一句:「結果還是沒什麼人願意寫相關論文。」
本篇讓我們來談談如何第一次申請名校就上手。儘管我們常把美加並列,但申請加拿大人文社會科學碩士班還是有些獨特的眉眉角角和申請美國學校不同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收到你的來信,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那段徘徊於學習的時光。學習英語,這個過程猶如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讓人既期待又畏懼。 如今,你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擇——是否需要去上英文補習班?還是自學就可以?讓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最近有位他校外籍研究生來尋求合作的協助。原本對她的印象是人是聰慧的,英語程度還不錯,到台灣也有被要求修中文,並考試通過。上學期proposal 也已經通過。 可能是下學期比較急了,她想找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只要做一節課的實驗,再分析當天實驗的資料就可以了。(這論文也挺輕鬆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大學畢業十年後,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並簡述我決心提升英語能力的過程與方法。 比較意外的是我回國後,意外挖出大學時的交換計劃簡章,這個插曲好像在對我說:「有些事不管過多久,即使久到足以被遺忘,仍會在另一種契機下完成。」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人生第二次出國當交換學生,這次選擇的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在這趟經驗裡,我覺得參與當地組織的志工服務是對我來說最深刻和最有價值的體驗之一,在這裡分享我在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服務失智長者的志工經歷,同時提供一些申請管道與注意事項,希望能為有志於參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收到你的來信,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那段徘徊於學習的時光。學習英語,這個過程猶如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讓人既期待又畏懼。 如今,你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擇——是否需要去上英文補習班?還是自學就可以?讓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最近有位他校外籍研究生來尋求合作的協助。原本對她的印象是人是聰慧的,英語程度還不錯,到台灣也有被要求修中文,並考試通過。上學期proposal 也已經通過。 可能是下學期比較急了,她想找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只要做一節課的實驗,再分析當天實驗的資料就可以了。(這論文也挺輕鬆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大學畢業十年後,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並簡述我決心提升英語能力的過程與方法。 比較意外的是我回國後,意外挖出大學時的交換計劃簡章,這個插曲好像在對我說:「有些事不管過多久,即使久到足以被遺忘,仍會在另一種契機下完成。」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人生第二次出國當交換學生,這次選擇的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在這趟經驗裡,我覺得參與當地組織的志工服務是對我來說最深刻和最有價值的體驗之一,在這裡分享我在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服務失智長者的志工經歷,同時提供一些申請管道與注意事項,希望能為有志於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