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健談+樂於助人=適合當諮商心理師?跨不過現實與想像的落差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期追蹤的社群內,許多網友表示自己未來渴望轉職為諮商心理師,不只社群主持人好奇為什麼,我也覺得好有意思,接著多位現役諮商心理師浮出水面,表示「這一行和大家想像得不一樣,要很有愛才做得下去」--想像和現實究竟有多不一樣?所謂對職業的「愛」又是怎麼一回事?

近年來媒體捧紅了不少職業名人,讓諮商心理師這門專業廣為人知,我的幾位朋友是現職,也有多位熟識與點頭之交曾動念要入行。當然問題很多的我都會提問,為什麼他們有這份起心動念?

raw-image

想入行的理由,通常是他們曾經傾聽陪伴過朋友,喜歡那份幫助人的感覺,或者受益於諮商想要回饋,若能在明亮舒適的空間中傾聽、解決更多人糾結大半生的煩惱,想必對社會很有貢獻。現代有煩惱需要訴說的人非常多,願意為一個鐘點付出幾千元,外語流利掛牌接受外語諮商的,鐘點費可以翻倍,彷彿擁有這張證照後就會名利雙收,最起碼也溫飽無虞、受社會景仰。

面對未知想得太美

進入實踐的細節才體會水有多深

進一步訪問現役人士,我所理解到的業內實況是,影響別人的思考與內在茲事體大,必須建立明確的職業規則,有志此道的人需要經過多年修課、考試、訓練、檢定、無酬實習,才有辦法獲取證照,時間成本與金錢投入都相當可觀--全職準備加上天賦異稟,最快也要四年才能拿到證照。

有了證照只是入行的敲門磚,事業起步時並不會有穩定收入,通常得掛名在既有的諮商中心內按件計酬,在適應體制的同時,努力經營讓個案願意定期回診,而且每一名心理師擅長的領域不同,必須建立自己的口碑,讓外界能夠在諮商的茫茫大海中,一眼辨認出你的專長領域是適合他們的。

配對諮商師不是簡單的事情,從供給面到需求面,大眾常困惑諮商「有用」嗎?

就醫都不能藥到病除了,面對錯綜複雜的現實困境,諮商一次難道人生從此一掃陰霾?但不少人如此期待,畢竟他們付了錢,金額足以去宮廟問事點光明燈,跟命理老師求籤求符恭請法門,好像都比「跟有執照的人純聊天」多做了一點事。

諮商心理師不是萬事通,也不是個案的朋友,不會留私人聯絡方式給個案,不能積極「做什麼」來解決個案人生的疑難雜症。他們花大量的時間傾聽在困境中迷走的人,幫忙梳理出個案遺憾與匱乏的真實原因,然後嘗試接受不想接受的現實--個案願不願意向前走,或是被似曾相識的陰影一刺激又退縮回去,和諮商心理師付出的時間心力是另一碼事,這種狀況會讓人很挫敗,而不是產生「我今天真棒,對社會好有貢獻」的正向情緒。

尊重專業從認知別人的不容易開始

一位曾經認真研究過考取諮商心理師執照的朋友蕭刻庭這麼說:

真正的問題是我是否具備所需的心理素質。
那段時期正好有一個重度憂鬱的朋友,狀況不是很好,很常找我說話,那段時間我開始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後來大概在三個禮拜左右耗盡,已經無法再聽對方說話,無法控制自己。雖然沒有打算從業,但當時確實是理解到,這是一個異常沈重的情緒勞動,而且面對的都是最困難的案子。
我在這邊也建議那些想要從事心理諮商師的小夥伴們,可以先認真評估一下自己是否具備足夠強健的心理素質。因為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而是非常高強度,負擔很大的工作。

我很感謝他分享這一段情緒勞動的親身經歷,通常人有很糾結的心事,會先找親朋好友吐苦水或諮詢意見,當親友的人情緣故都無法負荷時,一般人才會想要去付費諮商,畢竟錢太多卻不知道怎麼生活,沒什麼急迫的壓力,只是想找人聊聊天心情便會很好的個案是少數。

因此進入諮商室的個案多數是慢性重症,甚至已經到了快變成要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的駱駝,此時諮商心理師得先想辦法請個案說出心事脈絡,同時避免過度刺激對方,接下來才有辦法談到未來。

光透過採訪,身為外行人的我就得知了這麼多的不一樣,相信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更是點滴在心頭。

及早發現及早判斷,避免被「別半途而廢」綁架

成為任何專精領域的職人都是很花時間的,到了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此時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了,於是大半生與「由愛生恨」的工作勾勾纏
raw-image

現實有這麼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依舊相信有自己可以著力之處,一步一步移動到比較理想的位置,透過每一次免對個案找到能讓雙方都進步一點點的方法,並且從苦澀中品味出回甘來,而有了繼續努力的動能,以上複雜的感受總結一個字,大概就是「愛」了吧?

羨慕別人光鮮亮麗的身分很正常,發現背後的責任與陰暗面而不「愛」了,也是人之常情。

甚至我認為,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得知想像和現實的一些落差,發現自己不能接受便放棄是很好的事情,不用覺得被別人說幾句,放棄原本很有興趣、很迷戀的某件事很可恥,會被貼上意志不堅定的標籤。

大部分的文化都不鼓勵人半途而廢,有些事情的確是「撐下去就是你的」,另一層顧慮是,都已經拚到50、60%的完成度,放棄的沉沒成本就是以上通通作廢,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可惜,不如持續加碼40、50%的投入,先完成目標,完成之後再想辦法打平原本的投入,所以堅持下去說不定能打平投入,甚至賺回一筆。

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發現「達成目標比想像中困難」就放棄的沉沒成本,可能只有5~20%左右,甚至是0%,這時很難被放棄產生的可惜感綁架。

其實不只是諮商心理師,成為任何專精領域的職人都是很花時間的,比起承受一連串業內訓練後,到了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這時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了,於是大半生與「由愛生恨」的工作勾勾纏……於是,只好每天做著要當貓的白日夢。

體驗到困難,人才會思考到更深一層,也才懂得尊重--尊重專業從認知到別人的不容易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陶曉嫚創作閱讀聊天室
1.7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2024/05/08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2024/05/08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2024/04/29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2024/04/29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2024/04/23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2024/04/23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在接觸諮商前,不免有很多人對諮商抱持著疑問:「這些人為什麼不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就好,還要特別花錢找一個心理師談呢?」,另一些人則覺得「心理師收那麼貴,是有比較厲害嗎?」,但更多人則困惑「阿聊天和諮商是有什麼差嗎?」針對一些諮商與普通聊天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的不同吧!
Thumbnail
在接觸諮商前,不免有很多人對諮商抱持著疑問:「這些人為什麼不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就好,還要特別花錢找一個心理師談呢?」,另一些人則覺得「心理師收那麼貴,是有比較厲害嗎?」,但更多人則困惑「阿聊天和諮商是有什麼差嗎?」針對一些諮商與普通聊天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的不同吧!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Thumbnail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Thumbnail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發現這樣的想法有所不同。
Thumbnail
生涯諮詢師的定位就不能只有職涯,除了探索自身的天賦興趣、價值觀和能力,需要包含人際溝通、情緒釐清、親密關係等議題,而生涯諮詢師所能做的是藉由【人生設計卡】、【愛情設計卡】和其他卡牌等,以及各種專業測評工具、練習,依照個人問題量身訂做練習。
Thumbnail
生涯諮詢師的定位就不能只有職涯,除了探索自身的天賦興趣、價值觀和能力,需要包含人際溝通、情緒釐清、親密關係等議題,而生涯諮詢師所能做的是藉由【人生設計卡】、【愛情設計卡】和其他卡牌等,以及各種專業測評工具、練習,依照個人問題量身訂做練習。
Thumbnail
如果你一定要當心理師:你要找"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這個職稱,那就是全台目前20左右不超過30。但這屆考上照的有三百多。
Thumbnail
如果你一定要當心理師:你要找"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這個職稱,那就是全台目前20左右不超過30。但這屆考上照的有三百多。
Thumbnail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Thumbnail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Thumbnail
  也許你的諮商師並非甚麼值得效仿學習的典範,要看見自己吹的泡泡開始破滅了嗎?但也許你更進一步的想像,諮商師好偉大,好有勇氣,好不容易阿,那也隨你...(放棄溝通貌)
Thumbnail
  也許你的諮商師並非甚麼值得效仿學習的典範,要看見自己吹的泡泡開始破滅了嗎?但也許你更進一步的想像,諮商師好偉大,好有勇氣,好不容易阿,那也隨你...(放棄溝通貌)
Thumbnail
聊起心理師的培訓過程與結果,我單單的敘說起我在全職實習的歲月,就勸退了起碼一打的人了,這個行業、這樣的訓練是否值得?撇開過度辯證的心理效應,我會說它值得,但這個社會有太多的選擇,它終究是一個職業...
Thumbnail
聊起心理師的培訓過程與結果,我單單的敘說起我在全職實習的歲月,就勸退了起碼一打的人了,這個行業、這樣的訓練是否值得?撇開過度辯證的心理效應,我會說它值得,但這個社會有太多的選擇,它終究是一個職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