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分離

含有「課題分離」共 9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dvsdvsdvs-avatar-img
7 分鐘前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384-escorts-in-serene-residence-03081633338-serene-residence-escorts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209-escorts-in-a-18-03070433345-a-18-escorts-contact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214-escorts-in-b-17-03274100048-b-17-escorts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220-escorts-in-b-18-03250114445-b-18-escorts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234-escorts-in-bhara-kahu-03081633338-bhara-kahu-escorts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242-escorts-in-burma-town-03255523555-burma-town-escorts
上週未我見證了一場「孩子復刻媽媽的課題分離式日常教養」的magic。 雖然手足起了衝突,在沒有媽媽介入的情況下,他們自己解決了—— 還是用我跟宏爸平常很看重的:培養孩子自信與自立的方式。 小露實在被孩子們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來看看那天發生了什麼: | ●事件背景是這樣的 週日早上,燁主動
Thumbnail
閱讀《被討厭的勇氣》的心得分享,探討人生的意義、價值與人際關係,並著重在書中核心概念「課題分離」的應用與誤解。
Thumbnail
越是能說清楚自己不喜歡什麼,就越能把自己的事說明白,你也就越能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說什麼----伊麗絲 桑德 『高敏感是種天賦』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家與保姆之間半年相處的點滴,以及保姆離職後作者夫婦的反思。文章探討了親密關係中情緒邊界,與原生家庭課題分離的議題,並分享了作者童年經驗及對未來親子關係的期許。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2025/03/26
也許未必是你們沒有課題分離跨越邊界 如果是我,可能會覺得遺憾,難得覺得合得來 但原來是認識不夠深 我認同真正的親密關係,是要尊重他人邊界的,就算出於善意
樂樂多多的爸爸-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7
Alfreda 謝謝分享你的觀點,我們也常在想,或許育兒某些觀念合得來,但是與保姆的關係是建立在合約之上的,終究還是不能感情用事。
孩子上學遲到,總是怪罪媽媽?一位媽媽分享如何透過「事後修補關係」、「課題分離練習」、「引導孩子思考」、「事先預告準備」等方式,逐步改善親子衝突,並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從博恩與Bryan的訪談獲得啟發,分享培養核心能力的兩大關鍵認知。 劃清界線與洞察根本的能力至關重要,能理解人性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Thumbnail
石頭哥-avatar-img
2025/03/03
我也相當認同「斯多葛學派提的二分法,將生活中可控與不可控想清楚,就不容易焦慮不安😕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3
石頭哥 沒錯,分清楚能幫自己減少消耗~
學習課題分離,卸下歉疚感,做個體貼但有原則的人
Thumbnail
收到學習者來訊提問: 「Lulu老師有個疑問不知道能不能請教您~看了前幾天孩子心中排行榜的文章後,我就在思考,如果主要照顧者因為孩子最愛的不是他而覺得很受傷,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肯定上嗎?要如何照顧自己呢?」 看到這個提問後,很是欣賞學習者的覺察和省思呀。 這是一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