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

含有「諮商心理師」共 2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釐清心靈課程與心理諮商的迷思,說明心理諮商的實際效益,並非只有身心疾病患者才需要諮商,任何想了解自己、紓壓、或尋求改變的人皆可尋求諮商協助。
敘事治療是一種基於後現代觀點的治療方法,其知識背景融合了心理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文章推薦多本相關書籍,並根據難易度分為入門款、進階款和地獄款,方便讀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敘事治療。
Thumbnail
諮商並非有錢人的專利,但某些情況下並不適合進行傳統諮商。本文列出五種不適合諮商的人:1. 年齡過大或過小,例如記不清事情的老人或不會說話的幼兒;2. 患有嚴重疾病或先天障礙,例如失智症、嚴重精神病、植物人或智能嚴重不足者;3. 酒醉者;4. 毒癮發作中的人;5. 處於會影響意識的藥物作用下的人。
探討諮商過程中,諮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關係,是否總是平等的?文章指出,雖然現代諮商強調平等關係,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早期心理治療或諮商師扮演教練角色時,平等關係可能會有例外。文章也探討了個案將諮商師視為神或偶像,以及諮商師自身需求對諮商關係的影響,並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議題。
本文探討實證主義與後現代生涯輔導的差異。實證主義生涯輔導強調特質因素論,透過量化工具協助個人生涯決策。然而,後現代生涯輔導則重視個人生命故事與主觀經驗,強調敘事與對話,協助個人探索自我價值觀、動機、能力與興趣,創造屬於自己喜愛的人生藍圖。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生涯教育現況,說明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生涯的六大特性:方向性、時間性、獨特性、現象性、主動性及向死而生。
Thumbnail
森林療癒帶來的益處涵蓋身心靈層面,從舒緩壓力、提升免疫力,到增強專注力及社交能力,都能在與大自然的連結中獲得提升。現代人應重視森林療癒,讓身心靈回歸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理師是否應關心政治事件,並從女性主義的角度重新定義政治的涵義。強調個人問題往往是社會結構問題的延伸,心理師在社會中擔任重要角色,需提高對政治與文化的敏感度。文章進一步探討心理師通過發表言論、寫文章、參與活動等方式參與政治,呼籲心理師更深入地思考在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
Thumbnail
想在激烈競爭中通過國北諮商所筆試?日日風無私分享通過筆試的秘訣!善用官網書單和《心理學導論》等高頻考題來源,並聚焦研究法中的質性研究與常考的個案概念化題型,讓你的準備事半功倍。特別是心理動力相關學派的靈活運用,更是致勝關鍵。現在就加入日日風的衝刺班,讓專業的指導與扎實的練習,助你踏上上榜之路!
Thumbnail
5/5日日風與快樂的備考夥伴
請問:國北是哪一 所學校?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嗎? 前身是臺北師範學院,對嗎?
森林療癒是一種透過接觸森林環境,促進身心健康的自然療癒方式。它源自日本的「森林浴」,強調與大自然的互動來達到身心的放鬆與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森林療癒的理念和實踐方法,幫助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寧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