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天篷權貴與他們的產地

10免費公開
26付費限定

獨立記者的台灣頂層階級田野筆記:「富過三代」、「雙重國籍」、「世界名校」三位一體的「天蓬人」,他們的思維邏輯、行動方案與階級故事大觀園。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陶曉嫚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2024/03/07
自己也是升學國中畢業,看過被逼到整個人後來廢掉的例子也有幾個。廢掉不一定是升學方面,我覺得國中讀男生班在男女關係方面廢掉的人也不少⋯40歲再回頭去看,感觸良多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東京裏物語 我國高中時感受到家長老師對於異性關係這題,態度光譜幾乎是從積極嚴厲禁止到消極「別給我找麻煩」,很少看到鼓勵引導的,不曉得現在這一點有沒有改善
avatar-avatar
陶曉嫚
社會階級的真相一旦被說出來,經常是是無法簡單處理的,也因此,我著迷人們對社會階級的態度,透過比較,反而能清晰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後拿出勇氣去面對真實和差異,進一步找到自己的歸屬。
Thumbnail
感謝您這一系列的寫作讓我更多一點理解上層階級的生活和思考! 規劃生涯的時候想遠一點是值得學習的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05
非常開心你的回饋,我會繼續創作~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任何細膩的交易、談判和藝術都一樣,就是完成它們的過程都麻煩到極點,想鍛鍊自己耐煩、在人生最深重的緊張和焦慮中找到出路,就去追尋偉大的藝術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藝術品最大的天敵是戰亂、政治整肅,在生存之前,美感與文明灰飛煙滅,此時就需要極為有心又有非常多資產的人才能將藝術品留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陶曉嫚
天篷人邀約去參觀在曼哈頓的藝術拍賣會前置展,百聞不如一見,我立馬敲定交通住宿,蘊含各種閃耀事物與機會、人人都想咬上一口的大蘋果紐約市我來了!
Thumbnail
黃淑真-avatar-img
2022/03/15
有新篇~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15
連載再開!
avatar-avatar
陶曉嫚
我開始採訪書寫天篷人的題材後,對於社會階級的流動性有更深刻的體會,在和「為何八大人對感情格外患得患失」的問題直球對決之前,不妨先思考哪些可尋求的途徑,能讓人向上流動。
Thumbnail
D-avatar-img
2024/05/05
資源的競爭帶來階級,階級也反過來創造更多競爭以回頭來鞏固階級。享受階級的好處的人同時也仍是階級的受害者,某種程度上反之亦然。其實整系列讀下來覺得道理在理性上都不難理解,但人對損失或缺乏往往比擁有敏感。所以雖然直觀上擁有更多資源肯定是擁有更多優勢,但在這種階級意識下無止盡的競爭中其實天篷人「感受到」的痛苦可能也沒有比較少,只是痛苦的理由不一樣而已。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5
D 是的,無論什麼社會階級,都有他們競爭的戰場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平民與權貴聯姻是省下八輩子的努力,還是要在短時間內補上普通人八輩子的奮鬥?所有的衝突最終都回到一個叩問:你願意為階級晉升付出多少?
Thumbnail
九方思想貓-avatar-img
2022/12/16
我現在明白,現實比小說還離奇,主要是因為人的視野究竟不是全知。 天篷的世界就是個現實世界的異世界。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6
想像未必是真相,真相往往超乎想像~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沒體驗過熱力四射、情緒激昂的戀愛,人難免有一種生命追尋未竟的失落。跨越階級的戀愛是怎麼一回事?在轟轟烈烈之外,現實將會提醒人什麼?
Thumbnail
yl chang-avatar-img
2021/11/01
黑布丁比較是地方食材,不是普遍全英國都有的。另外英式早餐會這麼油膩高熱量是因為一開始是勞工階級需要熱量所以有大量的培根、香腸和炸物等等不算健康的加工肉品。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1
各國食物的歷史都超有趣的,請問有推薦的書可以更加理解英國餐點的流變嗎?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育兒的方法論隨時代流變,到了講究多元性的今天更是沒有一套標準範本,天篷父母看似擁有許多輔助母職的資源,心情上卻絲毫不感輕鬆,因為他們必須成為模範。
Thumbnail
陶農-avatar-img
2021/10/26
天篷人不敢脫隊,不敢特立獨行,因為自己是萬中選一,搞砸了說不過去,與『爛命一條』相反,喝醉就可以拿磚頭砸朋友的頭,砸死為止,不過「好命一條」也因此有更多拘束,公司主管就是如此,爬到主管的位置,每一句話都會影響自己的部門,自己的仕途,因此任何決策就不會憑直覺,靠感覺。 爛命一條看起來很不值,但活在無懼中(或白目中)。 貴命一條看起來值得羨慕,但活在脫隊的恐懼中,認為自己牽一髮動全身,像巨星一樣,怎麼能用自己的思考來判斷事情? 希望有錢人能找到自己。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拉拔出天才兒童、將孩子送進世界一流大學的父母不能讓圈內人感受到過多的驕矜,否則大家就會用顯微鏡檢討你的育兒腳本哪邊有瑕疵,貼虎爸虎媽的標籤……
Thumbnail
Kuo Camilla-avatar-img
2021/11/05
忍不住追平進度,看天蓬人的世界實在有趣。最近在猶豫英國研究所和台灣的研究所,不知道如果是天蓬人會給什麼樣的建議。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6
很謝謝你的支持,「忍不住追平進度」是最鼓舞一名寫作者的回饋。 關於天篷人在你的疑惑上會怎麼抉擇,相信讀完所有連載進度的你心中已浮現了答案,我個人的偏見是,進修要扣合人生的最終目標,以終為始來決定這一步該怎麼走。
avatar-avatar
陶曉嫚
要擁有多少財產,會讓人有誘因利用離岸金融進行避稅?合法地讓資本利得享有低稅率或零稅率,到底要怎麼辦到?進入權貴的思考領域請看《巴拿馬文件》、《金錢密界》
Thumbnail
子穎-avatar-img
2021/10/18
感謝分享心得!👍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無論是窮困還是富裕,專業的主戰場在哪裡,人性都渴望自己能「被人記憶」,若能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常駐在眾人的心中,則是至高無上的不朽,足以成為一輩子最有成就感的事。
Thumbnail
陶農-avatar-img
2021/10/05
渴望自己能「被人看見」,然後「被人記憶」==>完全沒問題, 阿卡西記錄通通記好記滿毋免煩惱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大富豪提起童年時期獲得的壓倒性勝利,是要印證他從小就立定大志向,要成為「懂做生意的有錢人」。這和「有錢人」有甚麼差別?又怎麼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呢?
Thumbnail
麟左馬-avatar-img
2021/09/29
天篷人的暴怒時刻是不是可以出番外篇了啊?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30
仔細想來,天篷人在人前暴怒是偶然不是常態,笑笑過去但顯然有事不開心的情境比較多,另一個原因是我沒必要去激怒對方,所以本篇的橋段我才會印象深刻XD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金錢、地位、榮耀與權力都能誘使人豁出去拼命,不動凡心想要這些很難,但通通不要的最大--「當你無求於人時,你最大,那時就可以盡情做自己了。」
Thumbnail
陶農-avatar-img
2021/09/21
那部電影最後變成電視劇了,我有看過,好像叫做斯卡羅……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21
影視作品的環節太多,每個地方都有可能卡關,還有殺青完卻沒辦法上映的案例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有些談判可以找到雙贏策略、結束得簡單明瞭,而要完成越偉大的計畫與夢想,附隨的談判複雜度與決策難度也會等比級數上升,於是我使用天篷人傳授的談判心法來突圍。
Thumbnail
陶農-avatar-img
2021/09/21
你的文很棒的地方是,「作者」就在故事中,不會讓人覺得距離感、在炫耀,能打動人心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認真記錄每次閒聊乍聽之一點也不悠閒,而往後的人生想必有更艱鉅的關卡,膝反射式的處理方式不會有所進步,留心觀察眼前的人與事,練習更精準的應對進退,找到更好的立足點,也會有更精彩的故事可以說。
Thumbnail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2022/01/03
初入方格子一週,選擇了貴專欄付費閱讀。看了幾篇非常佩服您能把身邊這些關乎個人隱私的內容信手捻來化為如此生動的文字,在同樣關注階級議題的人看來,某些部分頗有共鳴。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3
謝謝你的回饋,我會努力寫出更多有趣的內容~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對能夠獨立思考的十七八歲青年而言,沉默地忍耐大人們自以為美好的安排,或許才是最難捱的。多年後,這則五味雜陳的陪榜經驗變成打開人心與話匣子的鑰匙⋯⋯
Thumbnail
陶農-avatar-img
2021/09/03
「如果是你,捐不捐這一百萬美元?」==>明年再來不能嗎?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要閒聊什麼才符合天篷人的胃口?聽故事的誘因,在取得生存優勢、獲得資源和規避風險,天篷人的目光總是向上看齊,而自在舒適地開啟話題聊天,是一門需要恆久鑽研的學問。
Thumbnail
予晞🌸-avatar-img
2021/08/26
「人間輾轉不相見,堅持分辯出個是非對錯只是白花力氣」近一兩年才開始修行這套人生哲理,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不過度參考他人的意見真的好重要!因為大多數時候人們也只是說說而已……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26
很謝謝你喜歡,我也是出社會幾年才悟出這個道理,也一直提醒自己去鍛鍊這項修行,不必對所有人都說盡心底話,必須表態時看場合調整用詞,不當那種不請自來給自以為高明意見的人,相對的,我也盡量不給別人這樣對待我的機會。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品味的養成和進化必須花功夫琢磨、學習系統化的知識,有脈絡地理解歷史底蘊,才能分析現在的流行吹得是什麼風,讀書和體驗皆不可或缺。
Thumbnail
陶農-avatar-img
2021/08/16
送禮大不易啊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陶曉嫚
英文有句俗諺說「You are what you eat」,衍生涵義是選擇吃什麼食物、如何採買、作何料理、怎麼品嘗,在在反映出一個人的身材、儀態、品味乃至於精神內涵,而天篷社群關於吃的常識,有說不完的講究。
Thumbnail
idayj wang-avatar-img
2021/08/13
有幸吃過一次果凍便當,份量七分,吃完還有點餓喔啊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4
我跑政治線時吃過的極端值,是一個便當(有上下雙層)的份量等於兩個一般便當,而聽說候選人一次吃了兩個,讓我瞬間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