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操他人課題未必是愛,而是自我陶醉

2024/04/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聽聞一些財務鬼故事,其中之一來自兩名正在約會的成年人,另一則是富裕的父母和成年的孩子。兩者脈絡完全不同,內在的根源問題卻頗相似。

前者的狀況是:主角和年近五十的熟齡男子約會,熟齡男對主角很溫柔,但他沒房沒車沒存款沒保險,還欠了不少債,出門約會的開銷常由主角埋單。熟齡男對於負債的解釋,是他的收入都拿給前任管,前任認列的開支借貸他完全不清楚,結果就欠了一屁股債。

主角覺得熟齡男很可憐,四處問朋友該拿這段感情怎麼辦?

後者的狀況是:富裕的父母供應成年的孩子出國念書,孩子的主修是財金管理學門,兩三個月就把一整年的生活基金花光光,解決之道是聯絡父母拿錢。

父母當然逼問學費繳了房子租了,為了讓孩子不用花時間打工好專心唸書,生活基金可給得寬裕得很,當然前提是正常支用。孩子解釋,有了交往對象後就關不緊荷包,人在異鄉得互相扶持外,約會出去玩還摳門也太沒意思。

父母匯錢後拉同溫層討論,要怎麼把關孩子的結婚對象?家產要是給奢侈的姻親揮霍光怎麼辦?

放生≠見死不救,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多數人還沒聽完這兩個故事,就會衝口說出「放生」。

叫主角放生熟齡男,叫當事父母放生成年的小孩。

前者年過半百,即使不擅長投資理財,累積的人生閱歷也該了解收支平衡的重要性。後者專業就是財務,怎麼可能不曉得花錢該編列預算和記帳?即使他們的交往對象有財務上的毛病,當事人也不能完全開脫,應該為負債沒錢負起絕大多數的責任。

所以我覺得兩則鬼故事最可怕的地方,是當事人與他們親近的人都把問題「外部化」。

當事人的視角是:

  1. 會欠一屁股債是前任卑劣,「我」是可憐的受害者。
  2. 會一下子花光生活基金是交往對象奢侈,「我」是被灌迷湯、給人牽著鼻子走的。

親近當事人的人的視角是:

  1. 會欠一屁股債是前任卑劣,熟齡男是可憐的受害者,只有「我」懂他的溫柔。
  2. 會一下子花光生活基金是交往對象奢侈,孩子是被灌迷湯、給人牽著鼻子走的,「我」這做父母的不能不幫自己的孩子。

當事人不想反省、自欺欺人還能理解,畢竟cosplay成被害者,扮演得越像,就越不需要為現況負責。怎麼連親近的人也跟著昏頭,不要求當事人負責,反倒同一個鼻孔出氣?

難道不怕以後對方藉口欠債,就理所當然地寄生要錢?孩子吃定父母會收拾善後,以後花錢更大手大腳不用顧忌?

誰都害怕面對核心問題

今天把問題外部化開脫,更艱辛地活下去是明天的事

這群親近當事人的人們,不僅智力正常,甚至高於平均,他們怎麼會被鬼遮眼呢?!

或許比起深思「這個人擺明有嚴重的問題,我為什麼還跟他在一起?」「孩子都成年也具備財務知識,花錢卻毫無自制力,是我沒教好,還是他不受教?」然後覺得痛不欲生、自我感覺超級不良好,用「他好可憐,被其他人害慘了,都是they的錯。只有我懂他的好,只有我能幫他」,便能開脫罪惡感,心情上好過得多。

如此代操他人的課題未必是出於愛,而是自我陶醉。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誰都害怕面對核心問題,當下已經這麼辛苦了,今天把問題外部化開脫,更艱辛地活下去是明天的事,只是在這類的關卡前選擇繞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1.6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