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公園-祇園夜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平安時代這一代稱作真葛ヶ原(まくずがはら),江戶時代建立慈圓山安養寺(じえんざんあんようじ)取開頭圓山二字命名。

1886年(明治19)開設的圓山公園是京都市最古老的公園,面積9萬平方公尺,利用自然丘陵打造小河溪谷、種植草木,1912年(大正元)由七代目小川治兵衛設計回遊式庭園為中心,距今百年的悠長歷史,前有八坂神社,後有長樂寺,料亭、茶館分散四周,四季皆美。
raw-image
raw-image

其中「祇園夜櫻」名聞遐邇,正式名稱為「一重白彼岸枝垂桜(ひとえしろひがんしだれざくら)」樹齡200年指定為天然紀念物,在昭和22年枯死。

十五代佐野藤右衛門氏採取初代櫻花的種子,培育後寄贈,昭和24年移往現地,二代目枝垂櫻茁壯成現在高12公尺的壯觀美麗。

祇園顏值擔當的盛世櫻花,越是欣賞越情不自禁心飄往本滿寺,又想去探望姐妹櫻樹,年年百看不厭。

raw-image

圓山公園晚上永遠是商販吆喝喧囂、人潮洶湧、酒香四溢,全被現在這一刻的黑夜抹殺,經過長樂館的樹上還掛著聖誕節氣氛的燈串,錯季的游離怪異,又像是森林夜晚闖入格林童話裡的宅邸。

疫情期間冷冷清清無人問津,夜晚失去柔美點燈妝效的輪廓現形,枝垂櫻白天的風情萬種、此刻回想起彷彿是場幻覺,無數凌亂枝條壓彎脊梁的駝背,隨著眨眼次數昏聵不清的掩上黃土,無聲息成了一副掛在夜色裡的妖異骨骸。

不遠處只有一位保全,手持經警棍不時反射螢光,他站在那裡大概是為了勸導不要群聚賞花,好在他不用單心,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位騎自行車的老伯經過,停車拿起手機拍幾了張後很快離開,反正公園放眼望陷入沈沈漆黑也無人敢多逗留。

我仰頭凝望風華絕代的枝垂櫻,她向來在盛開時節受盡讚嘆追捧,四周人潮往來燈火通明的熱鬧,怎想會淪落到連背後的長樂館也滲出森然,我琢磨花兒還是多少有些傷心的,邊想邊不自禁以櫻花為中心、徐徐繞轉了幾圈,算是表達讚美之意,與月色斟酌出幾分陰翳美學。

raw-image



【你們的支持鼓勵,是我前行的動力】https://liker.land/riverbankflo/civic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7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泉 燈行的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Thumbnail
2024/11/30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Thumbnail
2024/09/28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2024/09/28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2022/05/17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Thumbnail
2022/05/17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上碧山巖的椿寒櫻花樹因2月限定的美麗粉紅色而吸引眾多遊客,是一個值得一訪的景點。遊客在此可以一覽臺北市的風景,並且在寺廟拜拜,感受內湖的悠閒氛圍。然而,我們也應該保護樹木,避免攀折櫻花樹枝。以保持這美麗景點的原始風貌。
Thumbnail
上碧山巖的椿寒櫻花樹因2月限定的美麗粉紅色而吸引眾多遊客,是一個值得一訪的景點。遊客在此可以一覽臺北市的風景,並且在寺廟拜拜,感受內湖的悠閒氛圍。然而,我們也應該保護樹木,避免攀折櫻花樹枝。以保持這美麗景點的原始風貌。
Thumbnail
心懷一分閒情,隨地可賞可遊,人生無處不光景。
Thumbnail
心懷一分閒情,隨地可賞可遊,人生無處不光景。
Thumbnail
2018.04.06 半木之道, 京都植物園, 上賀茂神社, 京都御苑近衛邸跡 這天一早就先搭乘市營地鐵到烏丸線的北山站,出站後就會看到京都府立植物園的北山門,但是我先不進植物園,而是沿著植物園旁邊直接直走到賀茂川(鴨川),途中還會經過植物園的賀茂川門,看到鴨川(賀茂川)的標示牌後,就
Thumbnail
2018.04.06 半木之道, 京都植物園, 上賀茂神社, 京都御苑近衛邸跡 這天一早就先搭乘市營地鐵到烏丸線的北山站,出站後就會看到京都府立植物園的北山門,但是我先不進植物園,而是沿著植物園旁邊直接直走到賀茂川(鴨川),途中還會經過植物園的賀茂川門,看到鴨川(賀茂川)的標示牌後,就
Thumbnail
2月20日一早趁著寒流來襲,前進中正紀念堂賞櫻花與杜鵑花,搭乘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在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出站,一分鐘便抵達,先看到的是國家劇院與旁邊的櫻花樹,一如預料中,天雨加上寒流來襲,賞花遊客很少,一路可以很自在地賞花與拍花,而水滴在花瓣上的景象,別有另外一種風韻,賞心悅目又浪漫淒美。
Thumbnail
2月20日一早趁著寒流來襲,前進中正紀念堂賞櫻花與杜鵑花,搭乘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在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出站,一分鐘便抵達,先看到的是國家劇院與旁邊的櫻花樹,一如預料中,天雨加上寒流來襲,賞花遊客很少,一路可以很自在地賞花與拍花,而水滴在花瓣上的景象,別有另外一種風韻,賞心悅目又浪漫淒美。
Thumbnail
2022醉美櫻花季!櫻花季的粉色浪漫!-邱允文 昨日南園新雨後,櫻桃花發舊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唐 張籍 和裴僕射看櫻桃花 曉來露井看櫻桃,羅袖迎風不柰飄,轉向碧窗還小立,再吹簫。 簫咽春愁愁正劇,自拈香在博山燒,日暮闌干楊柳外,落紅敲。——明 陳繼儒 攤破 浣溪沙
Thumbnail
2022醉美櫻花季!櫻花季的粉色浪漫!-邱允文 昨日南園新雨後,櫻桃花發舊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唐 張籍 和裴僕射看櫻桃花 曉來露井看櫻桃,羅袖迎風不柰飄,轉向碧窗還小立,再吹簫。 簫咽春愁愁正劇,自拈香在博山燒,日暮闌干楊柳外,落紅敲。——明 陳繼儒 攤破 浣溪沙
Thumbnail
每年從一月下旬到四月,從樂活公園開始,一路沿著樂康步道、內溝溪、五分埤步道一路上行到內湖白馬山莊,有多款不同品種的櫻花陸續開花,內溝溪兩岸沿途山光水色空氣清新,不只賞花還可以賞鳥與其它動植物,生態一整個豐富多樣,樂活公園的櫻花經過有心人幾年下來的用心種植,如今已有2000株,沿著內溝溪畔種植,形成一
Thumbnail
每年從一月下旬到四月,從樂活公園開始,一路沿著樂康步道、內溝溪、五分埤步道一路上行到內湖白馬山莊,有多款不同品種的櫻花陸續開花,內溝溪兩岸沿途山光水色空氣清新,不只賞花還可以賞鳥與其它動植物,生態一整個豐富多樣,樂活公園的櫻花經過有心人幾年下來的用心種植,如今已有2000株,沿著內溝溪畔種植,形成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