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抬頭看天上的星星,
你的夢就不會跟你走到天邊;
如果你怕冒險,
你就不會知道你的心是如何在跳舞;
如果你不相信奇蹟,
世界上的事,
就多半與你無緣。
我們因有夢想而偉大。所有的偉人都是夢想家,他們在春日的秋風裏,或是冬夜的爐火邊作夢。有些人讓自己的偉大夢想枯萎而凋謝,但也有些人灌溉它們,保護它們,在顛沛困頓的日子裡細心培育它們,直到有一天見天日。
這一段話是美國前總統威爾遜所說的,其中「因夢想而偉大」這數十年來不斷被引用,也鼓勵了無數在困頓中的人們。
的確,有夢想的人,不會被自己當下身處的現實所侷限住,能激發出自己的熱情與鬥志,因此,我們會鼓勵年輕人,鼓勵孩子,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做起,不管是不是可以達到世俗的所謂成功,但是我們的生命會因為實踐的勇氣而活得精彩而且值得!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也必須克服來自於周遭世界帶給我們的影響,因為環境的改變,在現在這個物質太過豐盛的時代裏,反而很難產生在匱乏且單純時代裏的專注力。的確,現代人選擇太多,理想太少,同時能夠堅持下去的力量也不夠。我們可以發現,活得熱情且充滿活力的人,他們所做的都是自己的夢想,而且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應該被改變,同時也願意相信社會是能被改變的,這種相信所產生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克服困境,讓我們覺得只要再往前走一點點,就可以把事情變得更好一點。
這些年除了政府部門之外,也有許多民間的基金會提供各種獎金幫年青人圓夢,我曾經擔任過幾個不同單位的甄審委員,在與孩子們的問答中,的確也看到他們眼中的光芒。
不過後來我比較關心的,反而是當一個人有了夢想,但是若遭遇挫折能不能堅持下去?當他們經驗到真實社會的現實或無情時,還能不能繼續保有純真的夢想而不致於變成憤怒青年?
記得很多年前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史英教授在推動人本教育的過程,也曾遭遇許多挫折、許多阻力,許多會令人氣得牙癢癢的人,但是有一次森林小學的學生看見史英似乎有點討好地向那些他們很不屑的,總是架勢十足的官僚鞠躬,於是史英教授向學生解釋:「他們不是壞人,他們只是無知的人。他們也是成長經驗不佳的人,他們在幼年沒有經過愛與尊重的環境,因此,他們會不自覺的把幼年的經驗拿來複製,因此,就這個觀點來看,他們的威權心態,他們做的所有不講理的事情,都是值得同情的。」因此,史英在對即將進入普通國中的森林小學畢業生說:「如果你們真的有信心,真的有自主性,你們就不會痛恨一個人,比較會同情他,這種同情就是關懷,就是人本主義的最重要根基。」
年輕人會在追尋理過程中把不同意見的人都妖魔化嗎?在這言論愈來愈極端的時代裏,我有點擔心。
另外,雖然鼓勵一個人追求遠大的理想是一件好事,但假如一個人真的沒有什麼天賦才能,或者現實條件實在不可能達到任何我們想像中的偉大成就時,我們能不能讓他們知道即便平凡也可以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十多年前曾經看過一篇採訪林懷民老師的報導,他說:「如果我有夢想的話,我想做個台灣工廠的女作業員,她很年輕祇有二十六歲,住在一個十坪大小租來的房子裡面,一個月的薪水不多祇有二、三萬元,但是當他戴上耳機來聽貝多芬時,她的內心是無限寬廣」,我非常感動,一直銘記在心。我們是不是在物質名利的追求之外,能提供給孩子一個精神世界,那麼當他們萬一在真實世界不斷挫折、不斷失敗,還可以在音樂、閱讀或大自然裏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
而且也要提醒追夢的年輕人,夢想像孩子一樣,要養才會大,而且要好好養,才會長得好,長得壯,經得起風吹雨打。
我們要相信夢想,因為夢想雖然似乎很抽象,但是隨著自己年齡愈來愈大,卻覺得夢想反而是生命中最實在的東西。若是把夢想養成信念,這就是實踐的力量。只要是夢想,體力上就算再疲憊再辛苦,也不算是工作,它是充滿興奮和喜悅,帶你走過更過癮、更充實、更精彩的人生旅途。
有一首我很喜歡的小詩,我把它擺在案頭,隨時提醒自己,在此也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不抬頭看天上的星星,
你的夢就不會跟你走到天邊;
如果你怕冒險,
你就不會知道你的心是如何在跳舞;
如果你不相信奇蹟,
世界上的事,
就多半與你無緣。
傳奇不是大人物才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循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