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後,怎麼知道自己又被染疫?

打完疫苗後,怎麼知道自己又被染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常常一直問,醫生打完疫苗後,會不會再染疫

請參考一下:我的這篇

「打了COVID - 19 疫苗,還會確診嗎?」

今天説的是:打完疫苗之後,你什麼時候要懐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呢?

先說:疫苗接種的時間

1.接種疫苗前,你已經染疫了

疫苗接種太慢了,例如你已經得疫了,你不知道,才去接種疫苗

典型例子:臺灣的1183病例。4月28日和病例1153互相接觸染疫了而不知,且在4月29日的時候去接種疫苗,已經太遲了!

也就是

打疫苗接種前,你必須不能染疫!

2.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後,未滿12天!

在臺灣典型的例子,就是1153病例了,他在第一劑的第九天發病了!

一般民眾,錯誤認為有打就有效了!

其實,在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後,在12天之後,抗體才能有效發揮作用,而他偏偏在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後,在12天內,染疫發病了,因為這段時間內,其體內抗體尚未有效發揮作用。

3.接種疫苗第二劑之後,未滿14天!

當你打完接種疫苗第二劑之後,不是代表你已經「完成疫苗」接種了!

美國的CDC都有一直強調【fully vaccinated,完整的疫苗接種 】,是訂在接種疫苗第二劑之後,滿了14天後,才能算你這個人,才完成了COVID19 疫苗接種,不然你就是「末完成疫苗接種」的人!

國外很多人,以為打完了「第一劑」或「第二劑」在等待抗體出現前,忘了自己仍然是要有防疫的尊守,而就在這些「等待時間內」,容易感染病毒🦠了!

那打完疫苗後,怎麼知道自己又被染疫?

任何人,在打完第一劑之後的12天內,在打完第一劑之後的14天內,你如果發生了,COVID19 常見的症狀:

冠狀病毒和流感的症狀,則傾向於全身性,會感到非常疲倦、非常疼痛,基本上只能在床上睡覺。

新冠肺炎的症狀

發燒:常見

咳嗽:常見

呼吸困難:常見

打噴嚏:沒有

頭痛:常見

腹瀉:較少

喉嚨痛:常見

你記得向你的醫師或附近的衛生習慣報告,因為你可能仍然需要立即馬上要檢疫措施,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有過打疫苗,不怕!結果到處趴趴走,傳播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了!

別忘了,還有少見的「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

請參考一下我的這篇:

「打了COVID - 19 疫苗,還會確診嗎?」

當你 " 打滿了劑量 " (Pfizer 、Moderna 、AZ )的第二劑,嬌生公司的疫苗(只打一劑),也 " 滿了14天 " 之後,然後,你又被確診,那叫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

在美國,超過8700萬 " 完成接種疫苗 " 的人中,仍有7157名美國人感染了COVID-19,這一比例很小 才有 0.008 % 。

在臺灣,目前並沒有一個人已經真正的「完全接受疫苗接種,fully vaccinated 」

所以如果你出現疑似任何症狀,在臺灣,請先打電話📲1922或你接受疫苗的醫療機構,諮詢一下。在你未去看醫生之前,讓醫護人員可以提前防疫措施的準備,這樣對你才會更安全,安心的。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國:單劑 COVID-19 疫苗,有效率為86.6%  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為5200萬人口中,的6.7%接種了covid 19疫苗。 韓國制定了目標,在今年的9月,會向全人囗70%的人注射疫苗,並期待在11月前,實現群體免疫。 從今年2月26日開始的兩個月內,針對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其中包括
臺灣華航機師,同住在一起的家人之中,已經有多位遭到感染,這樣感染率高嗎?有沒有醫療証實呢? 有!真的有! 而且在今年1月份,我已經一直提醒「哪些家人容易傳播病毒🦠」, 今天再次整理提醒大家: 1.三大冠狀病毒🦠,哪種易引起家庭傳播? 2.誰是家庭傳播的高危險族群? 3.如何避免家庭傳播? 先説
這幾天一直被問,為什麼飛機✈️機,又有人被感染到病毒🦠? 其實,我常常上節目說,有「4大師團」,最容易被病毒🦠或細菌傳播:醫師/護理師、機師/空組人員、廚師/運輸人員、教師/軍警人員 這些師團,有共同點:那就是“接觸”外界的人物會很多,他們工作地點“狹窄”或必需“群聚”在一起,才能完成艱鉅的任
1個人,天天三餐,你活到80歲 你共吃了87,600次的三餐 ( 8萬次的三餐 ) 你因為吃東西,吃壞肚子的機率 可比打疫苗的過敏反應 ( 每百萬人口 ) 機率高出很多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 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 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1.產生抗體的時間 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
旅行禁令 COVID-19大流行,導致幾乎全球所有跨境旅行停止,經濟影響,也相對的是空前的。 在封鎖期間,伴隨的是旅行禁令。據估計2月初從中國大陸到其他國家入境確診病例也減少了77%,而出境確診病例更減少了81.3%。在澳州硏究模型顯示,全面禁止旅行令自己國內確診病例減少了86%,嚴格遵守在邊界,
韓國:單劑 COVID-19 疫苗,有效率為86.6%  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為5200萬人口中,的6.7%接種了covid 19疫苗。 韓國制定了目標,在今年的9月,會向全人囗70%的人注射疫苗,並期待在11月前,實現群體免疫。 從今年2月26日開始的兩個月內,針對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其中包括
臺灣華航機師,同住在一起的家人之中,已經有多位遭到感染,這樣感染率高嗎?有沒有醫療証實呢? 有!真的有! 而且在今年1月份,我已經一直提醒「哪些家人容易傳播病毒🦠」, 今天再次整理提醒大家: 1.三大冠狀病毒🦠,哪種易引起家庭傳播? 2.誰是家庭傳播的高危險族群? 3.如何避免家庭傳播? 先説
這幾天一直被問,為什麼飛機✈️機,又有人被感染到病毒🦠? 其實,我常常上節目說,有「4大師團」,最容易被病毒🦠或細菌傳播:醫師/護理師、機師/空組人員、廚師/運輸人員、教師/軍警人員 這些師團,有共同點:那就是“接觸”外界的人物會很多,他們工作地點“狹窄”或必需“群聚”在一起,才能完成艱鉅的任
1個人,天天三餐,你活到80歲 你共吃了87,600次的三餐 ( 8萬次的三餐 ) 你因為吃東西,吃壞肚子的機率 可比打疫苗的過敏反應 ( 每百萬人口 ) 機率高出很多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 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 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1.產生抗體的時間 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
旅行禁令 COVID-19大流行,導致幾乎全球所有跨境旅行停止,經濟影響,也相對的是空前的。 在封鎖期間,伴隨的是旅行禁令。據估計2月初從中國大陸到其他國家入境確診病例也減少了77%,而出境確診病例更減少了81.3%。在澳州硏究模型顯示,全面禁止旅行令自己國內確診病例減少了86%,嚴格遵守在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