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後,怎麼知道自己又被染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常常一直問,醫生打完疫苗後,會不會再染疫

請參考一下:我的這篇

「打了COVID - 19 疫苗,還會確診嗎?」

今天説的是:打完疫苗之後,你什麼時候要懐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呢?

先說:疫苗接種的時間

1.接種疫苗前,你已經染疫了

疫苗接種太慢了,例如你已經得疫了,你不知道,才去接種疫苗

典型例子:臺灣的1183病例。4月28日和病例1153互相接觸染疫了而不知,且在4月29日的時候去接種疫苗,已經太遲了!

也就是

打疫苗接種前,你必須不能染疫!

2.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後,未滿12天!

在臺灣典型的例子,就是1153病例了,他在第一劑的第九天發病了!

一般民眾,錯誤認為有打就有效了!

其實,在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後,在12天之後,抗體才能有效發揮作用,而他偏偏在接種疫苗第一劑之後,在12天內,染疫發病了,因為這段時間內,其體內抗體尚未有效發揮作用。

3.接種疫苗第二劑之後,未滿14天!

當你打完接種疫苗第二劑之後,不是代表你已經「完成疫苗」接種了!

美國的CDC都有一直強調【fully vaccinated,完整的疫苗接種 】,是訂在接種疫苗第二劑之後,滿了14天後,才能算你這個人,才完成了COVID19 疫苗接種,不然你就是「末完成疫苗接種」的人!

國外很多人,以為打完了「第一劑」或「第二劑」在等待抗體出現前,忘了自己仍然是要有防疫的尊守,而就在這些「等待時間內」,容易感染病毒🦠了!

那打完疫苗後,怎麼知道自己又被染疫?

任何人,在打完第一劑之後的12天內,在打完第一劑之後的14天內,你如果發生了,COVID19 常見的症狀:

冠狀病毒和流感的症狀,則傾向於全身性,會感到非常疲倦、非常疼痛,基本上只能在床上睡覺。

新冠肺炎的症狀

發燒:常見

咳嗽:常見

呼吸困難:常見

打噴嚏:沒有

頭痛:常見

腹瀉:較少

喉嚨痛:常見

你記得向你的醫師或附近的衛生習慣報告,因為你可能仍然需要立即馬上要檢疫措施,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有過打疫苗,不怕!結果到處趴趴走,傳播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了!

別忘了,還有少見的「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

請參考一下我的這篇:

「打了COVID - 19 疫苗,還會確診嗎?」

當你 " 打滿了劑量 " (Pfizer 、Moderna 、AZ )的第二劑,嬌生公司的疫苗(只打一劑),也 " 滿了14天 " 之後,然後,你又被確診,那叫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

在美國,超過8700萬 " 完成接種疫苗 " 的人中,仍有7157名美國人感染了COVID-19,這一比例很小 才有 0.008 % 。

在臺灣,目前並沒有一個人已經真正的「完全接受疫苗接種,fully vaccinated 」

所以如果你出現疑似任何症狀,在臺灣,請先打電話📲1922或你接受疫苗的醫療機構,諮詢一下。在你未去看醫生之前,讓醫護人員可以提前防疫措施的準備,這樣對你才會更安全,安心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Thumbnail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Thumbnail
希望在不斷重演的歷史中,大家能記取教訓, 我們要記得,在上戰場前就要準備好武器,不要到了戰場才到處找槍; 至於目前沒有戰力的人們,請待在安全的地方, 保護好自己,不要給社會添亂。
Thumbnail
希望在不斷重演的歷史中,大家能記取教訓, 我們要記得,在上戰場前就要準備好武器,不要到了戰場才到處找槍; 至於目前沒有戰力的人們,請待在安全的地方, 保護好自己,不要給社會添亂。
Thumbnail
終於在上周六,10/23打了Covid-19 AZ疫苗第二劑,有個小確幸是本來預約下午一點半,可是早上就去打,沒想到沒有人攔,一下子就打到了(可能跟下雨打氣沒有很強吧?) 話說好不容易打了第二劑,有了完整的保護力,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呢?還有為什麼回國還要14天"集中"檢疫呢?連在家檢疫都不行(其實根
Thumbnail
終於在上周六,10/23打了Covid-19 AZ疫苗第二劑,有個小確幸是本來預約下午一點半,可是早上就去打,沒想到沒有人攔,一下子就打到了(可能跟下雨打氣沒有很強吧?) 話說好不容易打了第二劑,有了完整的保護力,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呢?還有為什麼回國還要14天"集中"檢疫呢?連在家檢疫都不行(其實根
Thumbnail
打了嬌生疫苗會怎樣呢?疫苗認證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呢?
Thumbnail
打了嬌生疫苗會怎樣呢?疫苗認證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呢?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AZ第一劑接種後,像是被卡車撞到一樣。雖然我自己沒有到卡車撞到這麼誇張,但是該有的症狀也不少於其他人。這次的自主觀察,只要有不舒服,我就會量體溫並記錄自己的症狀...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AZ第一劑接種後,像是被卡車撞到一樣。雖然我自己沒有到卡車撞到這麼誇張,但是該有的症狀也不少於其他人。這次的自主觀察,只要有不舒服,我就會量體溫並記錄自己的症狀...
Thumbnail
尷尬了,台灣目前「疫苗接種」原則,兩支不一樣的疫苗之間,是需要間隔14天的。今天會用30秒解釋「最棒的順序」、「如果阿公阿嬤不想間隔會有什麼壞事」、「各縣市措施總整理」
Thumbnail
尷尬了,台灣目前「疫苗接種」原則,兩支不一樣的疫苗之間,是需要間隔14天的。今天會用30秒解釋「最棒的順序」、「如果阿公阿嬤不想間隔會有什麼壞事」、「各縣市措施總整理」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常常一直問,醫生打完疫苗後,會不會再染疫 請參考一下:我的這篇 「打了COVID - 19 疫苗,還會確診嗎?」 今天説的是:打完疫苗之後,你什麼時候要懐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呢? 先說:疫苗接種的時間 1.接種疫苗前,你已經染疫了 疫苗接種太慢了,例如你已經得疫了,你不知道,才去接種疫苗 典型例子:
Thumbnail
常常一直問,醫生打完疫苗後,會不會再染疫 請參考一下:我的這篇 「打了COVID - 19 疫苗,還會確診嗎?」 今天説的是:打完疫苗之後,你什麼時候要懐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呢? 先說:疫苗接種的時間 1.接種疫苗前,你已經染疫了 疫苗接種太慢了,例如你已經得疫了,你不知道,才去接種疫苗 典型例子:
Thumbnail
臺灣日前,出現了一個特殊案例,個案在台灣住了83天,才被診斷出來是COVID-19,這個會說特別,是因為存在太多讓人不解的問題,等待我們專家來一一解釋。到底這該算是個境內案例還是境外案例呢?
Thumbnail
臺灣日前,出現了一個特殊案例,個案在台灣住了83天,才被診斷出來是COVID-19,這個會說特別,是因為存在太多讓人不解的問題,等待我們專家來一一解釋。到底這該算是個境內案例還是境外案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