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已上檔將近一個月,在口碑傳播下,有愈演愈熱的態勢,許多朋友也包場邀請偏鄉學生,希望能藉由電影激勵他們。
其實對於我們這群十多年前就認識他們的荒野志工來看,真實故事比電影還感人,也更神奇,不過我也知道劇情片跟紀錄片不同,導演已經將這兩種表現方式轉換的很好了,畢竟他也是原聲教育協會的志工,十多年來看著這群孩子長大,更是之前兩部紀錄片的導演。
十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來自玉山的聲音(收在「迷路原為開花開」這本書裡),就描述了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附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來自玉山的歌聲(寫於2011年)
曾經多次在現場聆聽這群小朋友唱歌,也買了他們錄製,獲得去年金曲獎評審團獎的「唱歌吧」CD,每次聽到這來自玉山的歌聲,也彷彿聽到屬於自己內心深處的原聲,那種來自心中對大自然,對生命、對土地的呼喚。
這個合唱團來自於中央山脈與玉山山脈上,比桃園縣彰化縣還大的南投信義鄉十一個原住民部落的孩子,這幾年來,在一群愛作夢的大人陪伴下,這些布農族的孩子透過歌唱,重新感受自己血脈的驕傲,重心體會祖先的生命智慧與情韻,同時也超越了語言文化的藩籬,感動了無數的都市人,喚起內心失落已久的心靈故鄉。
十多年來一直在信義鄉任教的馬彼得校長,曾經帶領過三個得到兒童合唱團冠軍的團隊,可是每當他輪調到不同學校,原先的合唱團就只好解散,而且各種行政資源的匱乏,也不是他長期能獨立負擔的。幸好他遇到一些也同樣愛作夢的老師,包括從建中資優班導師退休的廖達珊老師與孫蘭芳老師等人,在三年前成立了原聲教育協會,借用信義鄉的東埔國小成立了假日住宿原住民音樂學校,從十多個部落裏的十多個小學甄選出優秀的原住民學童,利用假日住宿在東埔國小,除了練合唱之外,還給予長期的語文閱讀、數學、英語及藝術人文教育,希望能培育出對族群文化有所體悟與使命感的原住民菁英。
馬彼得校長認為,部落所需要的菁英是能在生活態度、價值觀與文化認知正確的菁英,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滿足自己權利慾望的菁英。常常看到馬校長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提醒孩子,「要改變態度、改變思惟、改變習慣….」因為馬校長認為,如果不改變自己,如何改變幾近崩解的原住民部落呢?
改變從建立自信開始,自信的建立可以從發展他們的天賦與提供他們機會著手。去年大年初一,在我家首映紀錄他們籌組合唱團的影片「唱歌吧」,幾十個朋友看了都非常感動。布農族是天生的歌唱民族,從生命的誕生到終結,不管是慶典或儀式,或喜或憂,他們都以歌聲來表達情緒,而且每唱必有合聲。對布農族而言,唱歌是對上天的敬虔,是天人合一的互動,是人己心靈的溝通,所以唱歌不只是唱歌,而是來自祖先的智慧、期盼與叮寧。
的確,唱歌不只是唱歌,今年五月原聲教育協會成立三周年時,發表了第二部紀錄片「不只是唱歌」,對於協會的理事長廖達珊老師或是原聲音樂學校阿蠻校長或馬彼得校長而言,他們真正想達成的是長期培育原住民菁英人才,促進部落典範的養成,重新建構原住民新的價值體系,族群才能持續的存在與發展。因此,廖老師動員了她這數十年教過的建中資優班的學生以及所有人脈,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包括現在還在讀資優班的建中學生利用寒暑假上山教這群孩子功課。當然,在平常的日子裏,原聲教育協會也請了十多個老師與動員許多志工,輔導他們進行各種學習。
我曾經問過廖老師這些年來的感觸,她說:「當我看到這些孩子努力地學習,我知道,他們未來的一生,絕對跟我們還沒來這裏不同!」
馬彼得校長也曾自嘲說:「幹嘛沒事找事,好好的日子不過,現在弄得一年365天,天天忙,起早趕晚的,真是自找罪受。」但是,我知道,他們肉體雖然辛苦,可是只要看到孩子們的改變,心裡的滿足與快樂是無可取代的。
人的一生似長卻又很短要把握當下,找到可以獻身的理想,當我們關心這個世界,並願為自己的夢想而行動時,我們個人的生命意義也才能夠得以實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