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延延聊電影|《聽見歌再唱》|你也要愛你的與眾不同|院線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聽見歌再唱》要我們張開耳朵仔細聆聽,這群山上孩子們所經歷的故事。學校老師為了即將廢校而苦惱,為了找回學校的「特色」,校長與老師們決定創建「合唱團」,徵選一群小阿妹們來唱歌,他們相信只要拿下比賽冠軍,就能夠擺脫廢校的命運。
劇本分為上下兩段,前半段是孩子們下山獲得了鼓舞的掌聲,聚焦在他們如何學會開口歌唱,就連原本湊人數對嘴的排球隊員「也有偷偷唱」,然而第一場比賽卻因為他們試圖模仿都市孩子,失去原有的「特色」而敗北。電影的後半段則是他們在家園中「找自己」,讓孩子成為山林裡迴盪的樂音,經過了部落族長的指導,學會了「先聆聽身旁的聲音再唱」,才有了第二場比賽,他們穿著族服唱著母語歌,臉上洋溢著愉悅滿意的笑容。筆者最愛的片段也全集中在了孩子身上,他們接連哼起了《知足》的歌,配上他們等待山下工作的父母回家,將那股思念之情浸入了曲中,聽得很是鼻酸,另一段則是方老師在教會發起的募款活動,從原住民語的《媽媽頌》融入閩南語的《心肝寶貝》,大聲唱著父母養育的之恩,也改變了幾位家長強硬的態度,轉而幫助他們圓夢。
片中馬志翔飾演的方老師如一盞夜裡的燈,儘管忽明忽滅仍要盡全力燃燒,他展現出一位體育老師跨領域當合唱團指揮的難處,沒有音樂背景知識,他靠著自己的理解構建出獨ㄧ無二的訓練方式,被黃老師指正後他開始埋頭從零學起,藉此克服曾經過不去的難關(中央Do),而Ella飾演的代課老師則做足了陪襯的角色,沒有搶走指揮的主導權,而是從旁協助,私下點出方老師的問題,彼此教學相長,兩位老師一搭一唱的互補都成了學生們歌唱的動力,沒有加入這對教師的感情戲模糊焦點,而是激盪出火花,繼續各自的教學道路。不僅是孩子們,片中的每個角色都在尋找自己「五線譜上對的位置」。
《聽見歌再唱》發自內心真誠的歌聲,拋出了幸福飽滿的弧線。我由衷地讚佩這部作品,它是如此純淨,用笑聲填滿夜的寂寞,用父母親的祈禱回應孩子們曲中的愛,祝福孩子們比賽順利。曲終人不散,反倒凝聚了觀眾的心,電影沒有淪為說教,而是誠懇地詮釋他們的生命。筆者進戲院時,正巧碰上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們進場觀看,直到電影播放完畢,影廳的大燈亮起,我看見了隔壁排兩個孩子伸手擁抱彼此,那一幕完整了電影所要傳達的意旨,片中的孩子們擁有了屬於他們的彩虹,影廳裡的孩子們也學會擁抱一夏天的風,不僅是「知足的快樂」,而是珍惜身旁觸手可及的你和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2會員
384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販膚走卒》是影像與藝術交融成一片漩渦,我也陷入這不自由的沼地,赦罪的流亡者不再執著於「是否為難民」的身分,置之死地而後生,嚐著自由的滋味,他的皮則會繼續禁錮在畫框裡,如塗在了畫紙上的孔雀羽毛一樣絢麗。
載畫入霧的少年是莉莉周的樂迷,他打造一座逃離現實的綠洲論壇,沈浸在乙太滿佈的旋律,迷失在白與黑錯落的文字,誰是菲莉雅?誰又是青貓?青蘋果的誓約戳破了虛實的泡泡,現實中的二人與網路上主客錯置,「我見你,你也見了我」,無從相認,也無處傾訴,更無人哀悼。
《父親》的劇本讓我打從心底讚佩,模糊了「時與空」的虛實交界,好似《#飼養烏鴉》那一個回眸即是過去,一個轉身便回到了現在,我們隨著安東尼步入生命最終的迴光隧道裡,《父親》確實足以成為影史經典。關於「記憶」的論述,讓我想到《#王牌冤家》中記憶的「刪去法」,在不斷崩落的回憶裡尋找曾經相愛的足跡,而《#愛在
《阿飛正傳》裡的「一分鐘」是情的烙印,隨著時針進入難以遺忘的此刻;《當男人戀愛時》裡的「一分鐘」是緊抓住愛的餘燼,只為了還回「欠下」的感情債,兩部電影裡的「一分鐘」皆是一見鍾情的心意,在午休趴睡的夢裡,在腿上枕著男人的髮裡。
手中那枚戒指的空是無窮的黑洞,召喚著生者回憶裡的一瞬之光,人們用一生的愛去填滿這寂寞的圓,如岩壁上飛燕築起一顆顆完滿的巢,也是迷失惡地公園裡,那顆任憑時間風化的穿心石,因為太過美麗,所以我們忍不住拾起,將之鑲嵌在打火機上頭,來點燃下一道生命的火。
席地而坐的象嶼是南面而泣的老獸,淚訴著被大巫師操縱的過往。牠吸乾了馬泰暹羅文化的血水,含著國族期待的種子入肚,掏空了象體的肉身隨風向外播撒,長成「吉打」一整片綠色稻田,這沃野竟是困住泉州公主的結界,公主在村民口耳相傳的故事裡,成了傳說中的山神婆婆。
《販膚走卒》是影像與藝術交融成一片漩渦,我也陷入這不自由的沼地,赦罪的流亡者不再執著於「是否為難民」的身分,置之死地而後生,嚐著自由的滋味,他的皮則會繼續禁錮在畫框裡,如塗在了畫紙上的孔雀羽毛一樣絢麗。
載畫入霧的少年是莉莉周的樂迷,他打造一座逃離現實的綠洲論壇,沈浸在乙太滿佈的旋律,迷失在白與黑錯落的文字,誰是菲莉雅?誰又是青貓?青蘋果的誓約戳破了虛實的泡泡,現實中的二人與網路上主客錯置,「我見你,你也見了我」,無從相認,也無處傾訴,更無人哀悼。
《父親》的劇本讓我打從心底讚佩,模糊了「時與空」的虛實交界,好似《#飼養烏鴉》那一個回眸即是過去,一個轉身便回到了現在,我們隨著安東尼步入生命最終的迴光隧道裡,《父親》確實足以成為影史經典。關於「記憶」的論述,讓我想到《#王牌冤家》中記憶的「刪去法」,在不斷崩落的回憶裡尋找曾經相愛的足跡,而《#愛在
《阿飛正傳》裡的「一分鐘」是情的烙印,隨著時針進入難以遺忘的此刻;《當男人戀愛時》裡的「一分鐘」是緊抓住愛的餘燼,只為了還回「欠下」的感情債,兩部電影裡的「一分鐘」皆是一見鍾情的心意,在午休趴睡的夢裡,在腿上枕著男人的髮裡。
手中那枚戒指的空是無窮的黑洞,召喚著生者回憶裡的一瞬之光,人們用一生的愛去填滿這寂寞的圓,如岩壁上飛燕築起一顆顆完滿的巢,也是迷失惡地公園裡,那顆任憑時間風化的穿心石,因為太過美麗,所以我們忍不住拾起,將之鑲嵌在打火機上頭,來點燃下一道生命的火。
席地而坐的象嶼是南面而泣的老獸,淚訴著被大巫師操縱的過往。牠吸乾了馬泰暹羅文化的血水,含著國族期待的種子入肚,掏空了象體的肉身隨風向外播撒,長成「吉打」一整片綠色稻田,這沃野竟是困住泉州公主的結界,公主在村民口耳相傳的故事裡,成了傳說中的山神婆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應該許多人都聽過,但事真的這樣嗎?從放牛班的提琴手這部電影中可以找到很深刻的解答。
Thumbnail
一天當中,作息的轉銜及過程,老師都會有計畫性地將不同種類的音樂帶入, 不僅能夠增加語感、熟悉度,也可以提高孩子對於音樂變換帶來指令的敏感度。 而大班這階段對於專屬的畢業歌也有著深厚的情感, 早上轉銜聽~下午起床聽~哼哼唱唱中也將歌詞唱得朗朗上口了, 這一天下午,孩子們到了歌詞張貼的地方,
Thumbnail
法國電影,講述一位失業的音樂家來到輔育院擔任代課老師,透過成立合唱團來改善院童生活的故事。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合唱團成員有 21 位,佔了全校將近 6 成的人數,在112 年獲得第一次參加全國賽的機會。影片為 113 笨港國小合唱團的孩子代表桃園參加的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Thumbnail
這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溫馨互動故事,描述了教師如何與不易互動的學生建立連結,並由音樂與歌唱開啟了他們之間的溝通渠道。
Thumbnail
每天早會時,孩子們都會聚在廣場上一起唱著早會歌, 即使不是每天都能上台唱歌, 在台下的大家,也一樣開心的唱著; 這天老師利用等待吃水果的時間,撥放了早會歌, 孩子們輕輕地跟著音樂唱著, 時而大聲,時而小聲,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啊!是還不太熟悉歌詞,或是有些歌詞比較困難, 但可愛的孩
Thumbnail
合唱團。 年輕的女老師。 我和另一名女生正唱著副歌部分。 本來以為我不會唱, 但夢中跟著夥伴, 似是輕聲的吟唱, 竟然唱完了整首。 唱完之後,氣氛有點怪異。 旁邊的同學,似乎要我們安靜點, 有點不知所以然, 看來是有事情發生。 一名女同學, 手持著半身高有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應該許多人都聽過,但事真的這樣嗎?從放牛班的提琴手這部電影中可以找到很深刻的解答。
Thumbnail
一天當中,作息的轉銜及過程,老師都會有計畫性地將不同種類的音樂帶入, 不僅能夠增加語感、熟悉度,也可以提高孩子對於音樂變換帶來指令的敏感度。 而大班這階段對於專屬的畢業歌也有著深厚的情感, 早上轉銜聽~下午起床聽~哼哼唱唱中也將歌詞唱得朗朗上口了, 這一天下午,孩子們到了歌詞張貼的地方,
Thumbnail
法國電影,講述一位失業的音樂家來到輔育院擔任代課老師,透過成立合唱團來改善院童生活的故事。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合唱團成員有 21 位,佔了全校將近 6 成的人數,在112 年獲得第一次參加全國賽的機會。影片為 113 笨港國小合唱團的孩子代表桃園參加的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Thumbnail
這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溫馨互動故事,描述了教師如何與不易互動的學生建立連結,並由音樂與歌唱開啟了他們之間的溝通渠道。
Thumbnail
每天早會時,孩子們都會聚在廣場上一起唱著早會歌, 即使不是每天都能上台唱歌, 在台下的大家,也一樣開心的唱著; 這天老師利用等待吃水果的時間,撥放了早會歌, 孩子們輕輕地跟著音樂唱著, 時而大聲,時而小聲,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啊!是還不太熟悉歌詞,或是有些歌詞比較困難, 但可愛的孩
Thumbnail
合唱團。 年輕的女老師。 我和另一名女生正唱著副歌部分。 本來以為我不會唱, 但夢中跟著夥伴, 似是輕聲的吟唱, 竟然唱完了整首。 唱完之後,氣氛有點怪異。 旁邊的同學,似乎要我們安靜點, 有點不知所以然, 看來是有事情發生。 一名女同學, 手持著半身高有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