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人怎麼看待風險?

2021/05/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核心字:靠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從小到大我們得到長輩很多觀念都是靠別人
什麼時候才學會靠自己?
為什麼爹媽那年代(大概民國50.60年代)大多數靠別人
就可以養大我們?
就可以小有成就?
就出現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這些觀念?
(現在戲棚下站久了,你都要擔心棚子是不是快倒了?怎麼我能站這麼久XD)
本質上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是一種內卷的思維模式
彼此互相競爭,比的是誰晚下班?誰早上班?誰更拚?
待久了總會被人看到。
他們是一群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周圍的人口多、市場需求大
早一批出社會的那些人(50年代)趕上了十大建設
晚一點出社會的那批人(60年代)趕上了大陸改革開放
一次是靠政府拉動的內需建設市場;
一次是靠天時地利的機運財,不管是主動進去還是被人找進去打工的,即便自己沒有補上最後的人和,也能在台灣這戲棚下待久,成為他人機運財下的國內合作夥伴選擇/消費選擇/習慣性選擇
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給自己的成家立業打好基礎。
說了這麼多背景介紹,什麼才是靠自己的強勢文化代表?什麼又是弱勢文化的表現?
==>弱勢文化的人想著靠別人、靠公司發展上去自己跟著升職、靠著別人大腿帶自己一把
這種人在期待靠一把保險公司,領到本來不該領的保險金,當業務員跟他舉例:
XXX發生XXX病例,領到的保險給付比實際花出去還多的時候
他會想......得這種病的機會大不大?多買幾家多得幾次,是不是就能賺不少錢?
把保險當作他賺外快的方式。
==>強勢文化的人想的就是靠自己,成就目標靠自己、成事之後反問這事有多少因素是自己能力完成的?有多少是運氣成分?
這種人在和銷售對話的時候,首先清楚雙方是平等的,諮詢銷售在專業上的建議
結合自身可負擔的醫藥成本,詢問哪些風險是發生之後自己目前無法負擔的?才透過正確的工具把不可知的風險轉移掉
正確看待保險
非必要時它是費用、必要時它就是資產
你呢?
認為自己是強勢文化的代表?還是弱勢文化的代表?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差異點在,面臨突如其來的事件,弱勢文化的人總是習慣性說
"怎麼會是我啊?/憑什麼要我去做啊?/怎麼我那麼衰?/都怪他導致的結果拉"
而強勢文化的人會考慮
"該怎麼解決?這回解決之後有什麼預防措施?"
會上來對這議題感興趣的人,相信你們都是強勢文化的代表
自己找解決辦法,找到之後能力不夠怎麼辦?
補齊啊。
(應徵面試的話,可以套用看看我兩年前在用的心法「能力不夠,動機來湊」)
PS:喜歡本文的話,收藏轉發分享,讓朋友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文森
    陳文森
    把我會的、經歷過的,總結發上來。能被看到就運氣好囉,跑業務還是主要靠地推、臉書、賴、網路行銷、或者稍有積蓄後可以有時間做個人網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