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努力還有用嗎?中產階級的相對剝奪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回提到頂層社會富過三代、擁有雙重國籍、就讀世界一流名校的天篷人故事,我都會收到詢問:「要怎樣才能接近天篷人?打入他們的社群?」

我覺得這是一個態度很積極的問題,因為融入任何一個陌生的群體都需要努力,例如要在ACG愛好者中找到同溫層,得先看漫畫、動畫或是打電動,透過追蹤訂閱分享、按讚留言討論、PO評論或攻略、展示作品集、參加實體活動的初步交流,了解別人的愛好取向和熱衷程度,接著要做更多凝聚人群的實際行動,從揪團進電影院看劇場版、去參加CWT場次、Cosplay出角色、找夥伴做衣服道具感稿子、製作並販售同人誌、投稿遊戲/設計/漫畫等比賽……人與人的情感和認同將在這些過程中形成,原本以為輕輕鬆鬆玩ACG就可以了,沒想到要從中建立起人際關係,竟然可以忙成這樣?!

想打入高位階的社群必然有更多條件,並且要面對社群成員給的入會試煉,如果沒有先天或是繼承來的資產或特質,就必須努力、努力、不斷的努力,甚至努力到人生的最後一刻,可能都還在爭取其他人的認同。

光是想像要努力一輩子就累了,卻距離那些成功的標籤還是這麼遠,於是忍不住對不存在但又偷偷期待它存在的解救者喊出幹話:「某某,我不想努力了!」

raw-image

幫資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的相對剝奪感最嚴重,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換一份還可以支撐生活品質的薪水,但是一天過後,通常就累得無法經營其他人際關係,如果要置產買房,必須縮衣節食放棄休閒娛樂,經濟學界會形容這是對人生的前期進行過度徵稅來儲蓄,才能支應老年的需求。

也有人認為,爭取階級晉升太辛苦了,不要東想西想放手躺平,這不是輸了,而是懂了--努力換到的實質成果並沒有追上我們真實的欲望,於是令人深感挫折。

強力放送的個人努力文化vs.期待別人進步帶上我的搭便車文化

我在財金媒體工作時,每一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產出各種包裝成功學的努力文化,在這條生產線上,有幾種主流的規格:

一:工具書:由成功人士告訴你努力的具體方法,照專家說的去做就對了

二:產業趨勢分析:告訴讀者要跟怎樣的風才能站在時代尖端,例如讀怎樣的科系最有前景?誰是企業最愛用的人才?

三:如何在現行制度下巧妙努力?這個規格有兩種分支:

  1. 投資學:如何分配你的金錢與時間,累積薪水之外的收入,培養現職之外的其他技能
  2. 厚黑學:在封閉環境裡面、如何無所不用其極去競爭內部的有限資源?也就是最近俗稱的「內捲」,百年前的暢銷書《厚黑學》老師祖李宗吾表示成功的領導者是臉皮厚於無形、心腸黑於無色,簡單來說就是宮廷鬥爭的學問。

長期服用上述三種規格的努力文化,人會產生諸多身心不適需要排毒,或是質疑努力沒有用、這不是我想要的努力,於是近代衍生出努力文化的題材:

四:愛自己:呼籲讀者在處理現實生活外,也要努力關注精神層次。例如沒有達成目標和期望的人要如何撫慰自己,如何精神充電、心靈馬殺雞等。

五:總體社會問題檢討:從大局分析哪些傳統的競爭讓個體絕望,以致不願意再努力了?我們要如何去修法、改變社會體制解決問題,才能讓多數人繼續努力下去?

raw-image

認真分析下來,第五種可謂是對第三之2種規格的報導題型的強烈反動,也是最接近我們叩問「努力還有用嗎?」的形式,這類題型採訪到的人們,甚至是執筆的記者,都期待有誰去舉起人民的法槌,捶倒現行體制的高牆,終結對我們的剝削--然而,人民的法槌要怎麼舉?誰要去舉呢?網路上大聲靠北慣老闆的ID,恐怕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支持並參與勞工運動。

勞工運動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期待搭便車的人太多了。我曾經在2015、16年歷經了一段「媒體基層強制組工會」的時期,也去競選了勞工代表,但為什麼這項由政府官方推動的改革會失靈?

更多故事歡迎收聽:

包養=不用再努力?

人性一方面渴望自己能搭便車,但自己在努力時,就會痛恨別人搭便車,會極盡所能地攻擊搭便車的人,例如生活不順遂時喊著「好想被包養喔~啊我開玩笑的啦」,說起某人真的被誰包養時,各種難聽的揶揄就會萬箭齊發。

猶如都市傳說的包養,真的像外界以為的那樣「輕輕鬆鬆、不用努力」嗎?

我在幾個狀態很不同的被包養者的對話中,扒梳出他們的共同心聲:「當個好女孩/好青年有什麼屁用?看之前單純善良的我受到什麼傷害、遇到什麼破事、過的是什麼爛日子?我現在有人給錢請吃飯送禮物管接送,是因為我與眾不同。」

這份與眾不同的自傲背後,往往是自卑和極度的不安全感,包養社群沒有領養不棄養這回事,大家都不知道爽日子可以持續多久,乾爹乾媽的心會不會變,這種內外狀態下,誰有定力踏實圓夢?至少我的訪談經驗裡,一個也沒有,即使經濟壓力舒緩了,想的都是如何能撈則撈、能混則混。

被包養者身處一般社會不同理的位置,他們的焦慮難以訴說,除了自己為自己開脫,有時會變成全方位的攻擊,攻擊不認同他們的人是道德魔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也攻擊包養他們的人不是好東西,除了會給錢之外一無是處。

加碼收聽:EP8:包養故事:依附、圓夢、糖果爸爸

為了滿足一場財富自由的幻夢,甘願成為好折好凹的娃娃,用角色扮演換取酬勞;值得思考的是在這場遊戲中,真正賺到的誰?

我個人的選擇是,比起搭便車,我會頑強地努力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陶曉嫚創作閱讀聊天室
1.7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2023/10/07
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社群時代的地獄前所未有地接近你我,不僅千變萬化而且業力無邊。借加密貨幣為題發揮的網紅生態系,也是其中的產物。
Thumbnail
2023/10/07
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社群時代的地獄前所未有地接近你我,不僅千變萬化而且業力無邊。借加密貨幣為題發揮的網紅生態系,也是其中的產物。
Thumbnail
2023/01/20
《蓬萊仙山》收錄我一度好奇,但不曾在網路上留下系統資訊的人事物,幸虧有兩位作者黃郁仁、倪瑞宏的仔細爬梳消化,把差點被時代吞沒的傳奇歷史還原到讀者面前,重新思考這塊土地的文化脈絡
Thumbnail
2023/01/20
《蓬萊仙山》收錄我一度好奇,但不曾在網路上留下系統資訊的人事物,幸虧有兩位作者黃郁仁、倪瑞宏的仔細爬梳消化,把差點被時代吞沒的傳奇歷史還原到讀者面前,重新思考這塊土地的文化脈絡
Thumbnail
2022/12/03
世界盃足球賽在卡達開打,牽涉複雜的中東情勢、美國政治與近代的認知作戰模式,為什麼不該小看趣味型的假消息呢?
Thumbnail
2022/12/03
世界盃足球賽在卡達開打,牽涉複雜的中東情勢、美國政治與近代的認知作戰模式,為什麼不該小看趣味型的假消息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不要這樣了,我的努力在長輩眼中就是他們的作品,必須打破這個該死的循環。
Thumbnail
我不要這樣了,我的努力在長輩眼中就是他們的作品,必須打破這個該死的循環。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這本書,非散文、非小說,非連貫的著作,實際上是許多莫名其妙的提問與回答的集結。 我並不熟悉這樣的風格,從八月開始斷斷續續、反反覆覆讀著,看的兩次之後,剔除一些重點低的問答,方慢慢汲取到一些作者的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非散文、非小說,非連貫的著作,實際上是許多莫名其妙的提問與回答的集結。 我並不熟悉這樣的風格,從八月開始斷斷續續、反反覆覆讀著,看的兩次之後,剔除一些重點低的問答,方慢慢汲取到一些作者的想法>
Thumbnail
第二款「躺平族」,則是曾想在人生中發光發熱,不甘於只是平凡度過一生,也因此付出過很多心力,是別人眼中很認真打拼的一群,但他們在工作幾年後,卻也越來越有一種不知為何奮鬥的茫然感,覺得大環境就是很時不我予,覺得再怎麼努力好像都只是為人作嫁,再怎麼辛苦,反正薪資報酬永遠匹配不了想完成的那些人生目標。這樣的
Thumbnail
第二款「躺平族」,則是曾想在人生中發光發熱,不甘於只是平凡度過一生,也因此付出過很多心力,是別人眼中很認真打拼的一群,但他們在工作幾年後,卻也越來越有一種不知為何奮鬥的茫然感,覺得大環境就是很時不我予,覺得再怎麼努力好像都只是為人作嫁,再怎麼辛苦,反正薪資報酬永遠匹配不了想完成的那些人生目標。這樣的
Thumbnail
錢夠用就好 經常在親朋好友之間聽到這句話「錢夠用就好」,且通常出現的場景會是在一系列攀比之後所帶出來的結論。譬如: 某A最近又跳槽了年薪150起跳、某B最近投資又賺了一大筆買雙B...等。 ●詞句光明面 ●覺察詞句黑暗面 ●深入剖析黑暗面 ●掙脫「囚牢」的曙光
Thumbnail
錢夠用就好 經常在親朋好友之間聽到這句話「錢夠用就好」,且通常出現的場景會是在一系列攀比之後所帶出來的結論。譬如: 某A最近又跳槽了年薪150起跳、某B最近投資又賺了一大筆買雙B...等。 ●詞句光明面 ●覺察詞句黑暗面 ●深入剖析黑暗面 ●掙脫「囚牢」的曙光
Thumbnail
幫資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的相對剝奪感最嚴重,究竟努力還有沒有用?又要從哪努力起?
Thumbnail
幫資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的相對剝奪感最嚴重,究竟努力還有沒有用?又要從哪努力起?
Thumbnail
中產階級倡議1:中產階級是個脆弱的階級,現在貧富差距激化,逐漸消失的中產階級們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中產階級倡議1:中產階級是個脆弱的階級,現在貧富差距激化,逐漸消失的中產階級們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在華人世界之中,傳統文化要我們不斷努力,努力之外還要更努力,我們也常常活在一個必須得拚了命努力往上爬的世界裡。
Thumbnail
在華人世界之中,傳統文化要我們不斷努力,努力之外還要更努力,我們也常常活在一個必須得拚了命努力往上爬的世界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