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普篩、封城與方艙醫院:台灣何須效法中國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武漢肺炎疫情,中國國民黨一開始吵著要「大規模普篩」,但是耗費成本實在太高,醫療檢疫系統的資源人力恐也無法負荷,重點是疫情根本沒有嚴重到「隨便撈都有一堆人確診」的程度。香港去年社區普篩,178.3萬人只找到10名確診病例和32名隱形患者,花了港幣5.3億元(約新台幣20億元)。反而台灣採取匡列篩檢,有效擋了一年多的武漢肺炎疫情,現在仍然持續有效抵禦疫情大規模擴散。

再來又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定在「蓋牌」,長期隱匿疫情美化數字。可是連每日確診人數都有新聞記者如周玉蔻搶先洩漏精準預測了,台灣新聞媒體有數十間,在野黨也都嚴格在監督政府,中央要如何瞞過大眾,放任疫情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我不知道。

接著又問為什麼不開放「中國國藥疫苗」。我們和美國、德國、荷蘭等高端藥廠簽約收購的疫苗就快要到了,而台灣自行研發的國產疫苗也預計七月底要問世(最近才有自願受試者分享心得)。智利大規模施打中國疫苗後確診數字仍然持續飆升,其他國家也有施打中國疫苗後再度感染確診的情況。

國防部證實,疫情期間中國軍機仍舊持續擾台;國安會也警告,中國正對台灣發動擾亂疫情的假訊息認知作戰;中國國民黨和中華統一促進黨要求政府開放中國疫苗;外媒報導中國施壓疫苗需求國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先前放豬瘟漂流豬來,現在又放詭異偷渡客測試台灣海防巡守;台灣爆發180例確診時,中國微博熱搜字「武統台灣趁現在」;好了不需要再補充了。這種「祖國的善意」台灣人心領了。

然後又吵什麼時候蓋「方艙醫院」。首先中國叫方艙,在台灣我們稱作鐵皮屋,那是疫情猛爆性發生,確診數字指數性成長,且遠遠超過醫療系統所能負荷才不得已採行的下下策。

學校體育館擺上百至千張床,彼此間隔兩公尺中間僅用布簾隔開,放任輕中重症患者在大型室內空間群聚交叉感染,這是中國政府的作法,雷厲風行,但疫情數字受外界嚴重質疑。

台灣光大台北地區就有至少十家醫學中心,現在中央正整合全國資源,指示各縣市地方政府開設專責醫院、徵調防疫旅館、廣設集中檢疫所和快速篩檢站,甚至社區診所也可能會投入防疫作戰行列。現在我們已經預備了多少間防疫旅館,規劃多少張專責病床,每天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記者會都會公布數字,也持續在擴大徵集中。先前一堆熱心民間人士在捐救護車,現在前線醫護則希望可以改捐正壓採檢亭。

退一萬步講,真的真的再不濟,我們還有野戰醫院或組合式緊急部署簡易醫院。台灣最近才有建築師開發出 QurE(移動式緊急部署簡易醫院原型),是可以快速組裝拆卸的單人套房式負壓隔離病房。無論如何,都不會是泛藍媒體在記者會上不斷逼問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的「方艙醫院」。

再來是問什麼時候要「封城」。5月15日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宣布雙北市當天下午4點進入三級防疫警戒,那天傍晚我從台北騎車回新北三重,沿路車輛大概只剩平常的1/4,更不用說隨後幾天網路上大家廣傳分享捷運站和鬧區空蕩蕩的各種照片。

台灣是個進步的文明社會,人民普遍水準也高(至少和中國相比啦),台灣人「怕死」的真實意義是對災害具有相當程度的警覺性。地震、颱風、傳染病和各種地動山搖的天災人禍都遇過了,要怎麼應對這次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侵襲,大家都有經驗,也都願意配合中央的指揮調度。台灣人展現彈性的「自主封城」已有成效,雙北市政府若下令硬性規定的全面封城,恐怕會引起民心浮動造成逃難潮,更可能因此將疫情擴散至其他縣市。

前台北市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張裕泰認為,封城是真正疫情徹底蔓延時才不得已的做壞打算,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也說,採行封城措施的國家後來證實對於阻止疫情是失敗的。所以台灣需不需要像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那種「把人民當小孩子嚴厲管教」的封城作法?大家心裡都已有定數。

中國國民黨和立場親近的新聞媒體們不斷質問著政府,為什麼不大規模普篩?中央是不是蓋牌隱匿疫情?為什麼不接受中國疫苗?什麼時候要蓋方艙醫院?什麼時候要宣布封城?誰知道呢?或許比起台灣,隔壁的中國是更美好的地方吧。

本文已刊載於《新公民議會》:
普篩、封城與方艙醫院:台灣何須效法中國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承憲的沙龍
39會員
21內容數
莊承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4
民進黨在2022年地方選舉遭逢挫敗,僅守住南台灣6個縣市,黨主席蔡英文引咎辭職,行政院長蘇貞昌也率領內閣總辭。副總統賴清德接任黨主席旋即展現改革決心,連續三週召開中執會,推動黨務革新以回應社會民意。 包括全新任命的黨務主管名單,以及中央黨部組職部門的整併改造,並對涉及重大違紀爭議的台南正副議長祭出停
Thumbnail
2023/02/24
民進黨在2022年地方選舉遭逢挫敗,僅守住南台灣6個縣市,黨主席蔡英文引咎辭職,行政院長蘇貞昌也率領內閣總辭。副總統賴清德接任黨主席旋即展現改革決心,連續三週召開中執會,推動黨務革新以回應社會民意。 包括全新任命的黨務主管名單,以及中央黨部組職部門的整併改造,並對涉及重大違紀爭議的台南正副議長祭出停
Thumbnail
2022/12/15
「有些政客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馬祖變好,他們只想要維持現狀,維持我們離島好像一直很窮很可憐的現狀。然後自己就可以出來當那種看起來苦民所苦的官員民代。說要幫鄉親跟中央討補助、要預算,結果呢,其實都是在經營自己的政治事業,鞏固自己的人脈,壟斷我們馬祖的發展。」計程車司機如此說道。
Thumbnail
2022/12/15
「有些政客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馬祖變好,他們只想要維持現狀,維持我們離島好像一直很窮很可憐的現狀。然後自己就可以出來當那種看起來苦民所苦的官員民代。說要幫鄉親跟中央討補助、要預算,結果呢,其實都是在經營自己的政治事業,鞏固自己的人脈,壟斷我們馬祖的發展。」計程車司機如此說道。
Thumbnail
2022/12/15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2022/12/15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Taiwan can help or Taiwan need help.
Thumbnail
Taiwan can help or Taiwan need help.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有一說:若將此地的確診人數「校正回歸」之後,應當超過三萬多人,死亡率就正常了。這個說法迄今並無官方證實。不大規模做篩檢,得到漂亮的確診統計數字,一旦疫情爆發死亡率猛飆,顧此失彼所為何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有一說:若將此地的確診人數「校正回歸」之後,應當超過三萬多人,死亡率就正常了。這個說法迄今並無官方證實。不大規模做篩檢,得到漂亮的確診統計數字,一旦疫情爆發死亡率猛飆,顧此失彼所為何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台灣是個進步的文明社會,人民普遍水準也高(至少和中國相比啦),台灣人「怕死」的真實意義是對災害具有相當程度的警覺性。地震、颱風、傳染病和各種地動山搖的天災人禍都遇過了,要怎麼應對這次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侵襲,大家都有經驗,也都願意配合中央的指揮調度。
Thumbnail
台灣是個進步的文明社會,人民普遍水準也高(至少和中國相比啦),台灣人「怕死」的真實意義是對災害具有相當程度的警覺性。地震、颱風、傳染病和各種地動山搖的天災人禍都遇過了,要怎麼應對這次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侵襲,大家都有經驗,也都願意配合中央的指揮調度。
Thumbnail
讓時間回推到2020年疫情才剛被發現時,那時的台灣才剛結束一場驚心動魄的選舉,連任的總統蔡英文在還來不及開心時,一名醫師在網路上發現了中國出現「非典型肺炎」,立即做出回報。 中國由李文亮醫師為首的專業人士做出呼籲,卻成為優先被開刀的對象,在中國政府不斷地掩蓋下,許多人選擇相信了中國政府,壓根不把
Thumbnail
讓時間回推到2020年疫情才剛被發現時,那時的台灣才剛結束一場驚心動魄的選舉,連任的總統蔡英文在還來不及開心時,一名醫師在網路上發現了中國出現「非典型肺炎」,立即做出回報。 中國由李文亮醫師為首的專業人士做出呼籲,卻成為優先被開刀的對象,在中國政府不斷地掩蓋下,許多人選擇相信了中國政府,壓根不把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15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增2例確診病例,均自美國返台,其中1例個案曾在3月30日搭乘已有多起確診病例的紐約返台班機,該班機累計已有12人確診。目前台灣累計確診數為395例,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其中6人死亡,137人解除隔離。 駁WHO對
Thumbnail
撰寫:吳卓遠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15日14時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增2例確診病例,均自美國返台,其中1例個案曾在3月30日搭乘已有多起確診病例的紐約返台班機,該班機累計已有12人確診。目前台灣累計確診數為395例,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其中6人死亡,137人解除隔離。 駁WHO對
Thumbnail
不久前我們還在嘲笑英國首相的佛系防疫政策,沒想到台灣清明連假墾丁大街、個光觀景點、夜市人山人海的景象,這才讓全地球人驚訝台灣人的「乎死」(請原諒我府城腔的「台灣國語」,英國版的佛系到了台灣變「乎死」)防疫,完全不打嘴砲,直接身體力行的驚人效率。
Thumbnail
不久前我們還在嘲笑英國首相的佛系防疫政策,沒想到台灣清明連假墾丁大街、個光觀景點、夜市人山人海的景象,這才讓全地球人驚訝台灣人的「乎死」(請原諒我府城腔的「台灣國語」,英國版的佛系到了台灣變「乎死」)防疫,完全不打嘴砲,直接身體力行的驚人效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