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苗,打不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來我也是不想打疫苗的。

原因和很多觀望的人一樣,一方面覺得自己平時不需要接觸大量人群、沒必要,另一方面,同時也是主要原因,就是不信任它的安全性──以往耗費多年才研製成功的疫苗,怎麼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上市?打了之後,會不會變喪屍?

然而,疫苗開始施打至今快半年,僅在美國就有一億五千人打過第一劑疫苗。路上沒見過喪屍,倒是不戴口罩魔人見過不少。

Photo by The Duchess MeowMeow

Photo by The Duchess MeowMeow

看來打疫苗是不會變喪屍。那安全性呢?


疫苗發展時程

經過小小的研究,我學到安全性和疫苗發展時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一般疫苗從研發到正式上市之間,有五個階段的把關:

  1. 前臨床實驗:將新研發的疫苗先注射於細胞,然後是動物身上,測試反應。
  2. 安全實驗:將經過前臨床試驗的疫苗施打於一小群自願受試者,測試人體的使用劑量與安全性,同時確認疫苗可以有效觸發免疫反應。
  3. 擴充實驗:受試人數增加至數百人,並區分其年齡分佈。此階段不只測試疫苗在不同年齡層是否有不同的反應,也是進一步確認疫苗的安全性。
  4. 效能實驗:將數千受試者分成兩個群體,一個群體施打疫苗,另一個群體施打安慰劑,觀察疫苗是否確實有較高的保護力。由於這個階段的受試者群體數量龐大,若疫苗有一些較為少見的副作用,也更多的機會可以在此時揭露。
  5. 審查:各國主管機關審查該疫苗的實驗記錄與產製計畫,通過者即可正式產製施用。
Photo credit: Unsplash

Photo credit: Unsplash

這次 covid 疫苗可以快速問世,有兩個關鍵因素:

  1. 重疊前面說過 2-4 階段的實驗,爭取時間。
  2. 病毒提取技術的大突破。

病毒提取技術突破,尤其是決定性的原因。


疫苗技術突破與原理

以往研製疫苗,多半是提取改良的病毒,例如死掉的病毒、低活性的病毒,或是病毒的觸角。這類病毒的毒性較弱,不至於產生太大威脅,但是又足以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這有點像是演習,先放一個比較弱的假想敵,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敵人之後,開始聯合起來打爆它,之後身體會把這個敵人的長相做成通緝告示,如果他們又來了,就可以根據之前的演練經驗,打、爆、它。

提取病毒聽起來像是用滴管取水一樣簡單,卻是整個疫苗研發過程中最費時的階段。所以現在最常見的幾種疫苗:Moderna、Pfizer、AstraZeneca、Johnson & Johnson 都不是提取改良病毒,而是使用病毒的 mRNA 或 DNA。

蛋白質是細胞運作的必要成分,細胞需要持續生產蛋白質才能維持它的機能。但是細胞要怎麼生產它所需要的蛋白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好說明書,發給細胞自行製作。mRNA 就是這個說明書。當細胞拿到這份說明書開始在人體內組出蛋白質之後,很快被免疫系統發現、包圍、打爆,順便做成追緝逃犯的告示到處張貼,防堵病毒四處作亂。

Moderna 和 Pfizer 用病毒觸角的 mRNA 做成疫苗,然而 mRNA 很脆弱,必須保存在極低溫的環境,對於疫苗儲存、甚至是全球配送的挑戰性都比較高。

所以另一種方式,是將說明書放進比較堅固的信封,讓郵差快遞。這個信封就是DNA。將病毒的 DNA 放在別的比較無害的病毒身上,一樣可以促使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反應,而且這種形式的疫苗保存的較簡單,降低世界各國取得疫苗的障礙,更有利配送全球,AstraZeneca 和 Johnson & Johnson 即是以病毒 DNA 製造的疫苗。

由此看來,這次疫苗能在短時間內出現,關鍵就是突破從前的技術限制,使用病毒的 mRNA/DNA 做原料。


從曙光到清晨

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早日終結疫情,這是最後我決定打疫苗的動力。

根據臨床實驗結果,注射疫苗對個體而言,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力,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免於中鏢,至少也能避免重症或死亡。也就是說,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每個注射疫苗的人都有機會在他身上停止一次病毒傳播的機會。正因為我們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受到病毒侵襲,或是不知不覺間成為無症狀者,這個機會就像是黎明前的曙光,越是光亮,我們與晴朗清晨的距離越近。

天亮以後,飛機又能載滿旅客在天上飛,郵輪在海上行,路上人聲鼎沸,不用再忍受乾洗手臭臭的味道和澀澀的觸感,不用再戴口罩,空氣中的各種香氣可以安心地充斥在鼻腔裡。

Photo credit: Unsplash

Photo credit: Unsplash


👉🏻 追蹤 The Duchess MeowMeow:臉書Instagram 👈🏻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Duchess MeowMeow的沙龍
7會員
16內容數
2022/03/05
這是戰爭中兩位新娘的故事。 清晨,星期四,婚禮倒數兩天。純白婚紗掛在衣櫥門上,一塵不染,等待著後天的婚禮。
Thumbnail
2022/03/05
這是戰爭中兩位新娘的故事。 清晨,星期四,婚禮倒數兩天。純白婚紗掛在衣櫥門上,一塵不染,等待著後天的婚禮。
Thumbnail
2022/02/26
阿伯帕佛有著灰灰的頭髮,圓圓的身材,胖胖的肚子。 第一次見到帕佛是初看房子的時候。我們進到未來的新家,聽見房間裡傳來不知是東歐某國語言的喧嘩,聞聲走近,帕佛一手托著圓圓的腦袋,臥佛似地橫躺在白白的地毯上視訊,鏡頭裡是個頭髮灰白的女人,背景像是在家裡一角,旁邊還有大人小孩的聲音。
Thumbnail
2022/02/26
阿伯帕佛有著灰灰的頭髮,圓圓的身材,胖胖的肚子。 第一次見到帕佛是初看房子的時候。我們進到未來的新家,聽見房間裡傳來不知是東歐某國語言的喧嘩,聞聲走近,帕佛一手托著圓圓的腦袋,臥佛似地橫躺在白白的地毯上視訊,鏡頭裡是個頭髮灰白的女人,背景像是在家裡一角,旁邊還有大人小孩的聲音。
Thumbnail
2021/03/17
太子人選接連過世,乾隆皇帝死亡筆記本的威力比他那懷疑自己剋皇后的祖父還強大。但是,國不可無本,隨著年事漸長,乾隆皇帝還是得拼死一搏。
Thumbnail
2021/03/17
太子人選接連過世,乾隆皇帝死亡筆記本的威力比他那懷疑自己剋皇后的祖父還強大。但是,國不可無本,隨著年事漸長,乾隆皇帝還是得拼死一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COVID-19竟然會影響到DNA?! 疫苗現在大家都打得差不多了,對於疫苗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信任的態度,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對疫苗還是有部分疑慮....
Thumbnail
COVID-19竟然會影響到DNA?! 疫苗現在大家都打得差不多了,對於疫苗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信任的態度,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對疫苗還是有部分疑慮....
Thumbnail
那是放在小瓶子裡的透明溶液。透過針筒,輕輕地戳入皮膚,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我已經打完了自己的第一劑。同樣的程序,接下來還有第二劑、第三劑…… 來聊聊疫苗的故事吧! 1. 2. 3. 4.
Thumbnail
那是放在小瓶子裡的透明溶液。透過針筒,輕輕地戳入皮膚,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我已經打完了自己的第一劑。同樣的程序,接下來還有第二劑、第三劑…… 來聊聊疫苗的故事吧! 1. 2. 3. 4.
Thumbnail
疫苗開發除了科學以外,還有許多關鍵影響力,像是資金,政府還有媒體。利用「同步進行」,才能在最短時間裡面做出疫苗,但「同步進行」也代表了加倍的人力與資源,而大量的資源會在這過程中被浪費。媒體是現代社會的雙面刃,它們讓大眾更認識過去門檻很高的疫苗開發,卻也常常利用負面消息製造大眾恐慌。
Thumbnail
疫苗開發除了科學以外,還有許多關鍵影響力,像是資金,政府還有媒體。利用「同步進行」,才能在最短時間裡面做出疫苗,但「同步進行」也代表了加倍的人力與資源,而大量的資源會在這過程中被浪費。媒體是現代社會的雙面刃,它們讓大眾更認識過去門檻很高的疫苗開發,卻也常常利用負面消息製造大眾恐慌。
Thumbnail
“癌症疫苗” 、 “萬用流感疫苗 ” 、 “瘧疾疫苗 ”  對COVID19 病毒疫苗,很大貢獻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類開始採用了最新的“mRNA疫苗”技術作為疫苗生產。 大家都一定以為“mRNA疫苗”技術,只作為COVID19 疫苗使用而已,我們才只有了Moderna 和BNT疫苗,你們都錯了! “
Thumbnail
“癌症疫苗” 、 “萬用流感疫苗 ” 、 “瘧疾疫苗 ”  對COVID19 病毒疫苗,很大貢獻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類開始採用了最新的“mRNA疫苗”技術作為疫苗生產。 大家都一定以為“mRNA疫苗”技術,只作為COVID19 疫苗使用而已,我們才只有了Moderna 和BNT疫苗,你們都錯了! “
Thumbnail
既然近代醫學界的重點在發展藥物,自然在研究時也就是放在如何消滅微生物了。這讓免疫系統在多數科普文章中被形容為身體的防禦機制,為抵抗外來病原而努力。然而,健全的免疫系統運作其實可能需要古老病原體的參與。在決定要不要施打疫苗前,先請相關決策者以國民健康安全為重,就疫苗論疫苗吧!
Thumbnail
既然近代醫學界的重點在發展藥物,自然在研究時也就是放在如何消滅微生物了。這讓免疫系統在多數科普文章中被形容為身體的防禦機制,為抵抗外來病原而努力。然而,健全的免疫系統運作其實可能需要古老病原體的參與。在決定要不要施打疫苗前,先請相關決策者以國民健康安全為重,就疫苗論疫苗吧!
Thumbnail
本來我也是不想打疫苗的。原因和很多觀望的人一樣,一方面覺得自己平時不會接觸大量人群,另一方面,同時也是主因,就是不信任它的安全性。以往耗費多年才研製成功的疫苗,怎能不到一年就上市?打了之後,會不會變喪屍?然而,美國至今已經有一億五千人打過第一劑疫苗,路上沒見過喪屍,倒是不戴口罩魔人見過不少。
Thumbnail
本來我也是不想打疫苗的。原因和很多觀望的人一樣,一方面覺得自己平時不會接觸大量人群,另一方面,同時也是主因,就是不信任它的安全性。以往耗費多年才研製成功的疫苗,怎能不到一年就上市?打了之後,會不會變喪屍?然而,美國至今已經有一億五千人打過第一劑疫苗,路上沒見過喪屍,倒是不戴口罩魔人見過不少。
Thumbnail
如果一個群體中部份人口對病毒具部分免疫力,但同時這個病毒也不停地複製、傳染,這兩件事同時發生會讓這個病毒潛在的傳播力或致命性更高的變異種出現。 整篇文章就是在提出資料,說明這段話的合理性與基礎。
Thumbnail
如果一個群體中部份人口對病毒具部分免疫力,但同時這個病毒也不停地複製、傳染,這兩件事同時發生會讓這個病毒潛在的傳播力或致命性更高的變異種出現。 整篇文章就是在提出資料,說明這段話的合理性與基礎。
Thumbnail
一般疫苗或藥物的研發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想完成新藥前期開發,往往需要花費 【1~10 年】。這期間,研究人員不僅要尋找各種有療效的化合物,還要逐一確認試劑和反應序列。 但完成研究開發還不夠,之後新藥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又會耗費數年。總體來看,每個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上架,基本耗時都在
Thumbnail
一般疫苗或藥物的研發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想完成新藥前期開發,往往需要花費 【1~10 年】。這期間,研究人員不僅要尋找各種有療效的化合物,還要逐一確認試劑和反應序列。 但完成研究開發還不夠,之後新藥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又會耗費數年。總體來看,每個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上架,基本耗時都在
Thumbnail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昨(14日)公布了一項數據結果,Moderna的新冠肺炎疫苗能讓病患產生抗體中和新冠病毒,預計7月底進行3萬人的第三階試驗,但大多數病患對疫苗皆出現副作用。各界擔心因為疫情的迫切性,壓縮研發的時間,恐導致預料外的問題。
Thumbnail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昨(14日)公布了一項數據結果,Moderna的新冠肺炎疫苗能讓病患產生抗體中和新冠病毒,預計7月底進行3萬人的第三階試驗,但大多數病患對疫苗皆出現副作用。各界擔心因為疫情的迫切性,壓縮研發的時間,恐導致預料外的問題。
Thumbnail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不停地工作,以開發covid19 疫苗來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很明顯,疫苗將是限制傳播和感染的關鍵工具。 大家常常期待下半年,疫苗出現,我們的的疫情,就可以馬上獲得控制?其實,所有的専家,已經開始憂慮,這些疫苗相關接種大問題,大困難: 1.有了疫苗,還要有安全 在一般情況下
Thumbnail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不停地工作,以開發covid19 疫苗來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很明顯,疫苗將是限制傳播和感染的關鍵工具。 大家常常期待下半年,疫苗出現,我們的的疫情,就可以馬上獲得控制?其實,所有的専家,已經開始憂慮,這些疫苗相關接種大問題,大困難: 1.有了疫苗,還要有安全 在一般情況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