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劉邦更艱難的下半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平民出身的劉邦,憑藉著自己的奸詐狡猾,擊敗了人生最大的對手項羽,建立了漢朝。
一般的認知就是這樣了。

不過建國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光榮的三國志遊戲,在進入「角色化」之前,早期通常全破只有兩種方式。
一,你所選擇的勢力,征服了地圖上所有城池。
二,你和你的同盟,征服了地圖上所有城池。

秦始皇的路線是一,所以他一統天下之後,主要面對國家經營。
劉邦的路線其實是二。

在劉邦的面前,還有著許許多多的「同盟國」。
這樣的情況,比較接近「提前稱帝」。

也就是三國時代,袁術、劉備、孫權等人的行為。
只是因為劉邦跟曹丕類似,是一個曾經接受過前朝獻降的人。

同時劉邦又打敗了真正的道統繼承人:項羽。

即使有了正統性,有了盟友的支持,劉邦還是不可避免的要面對他的「朋友們」。
項羽敗亡的時候,不算劉邦,天下尚有七王一侯。

齊王韓信。
淮南王布。
燕王臧荼。
趙王敖。
衡山王吳芮。
韓王信。
臨江王驩。

以及建成侯彭越。

劉邦首先面對的問題,是項羽的楚國該如何處理。
理論上,劉邦本身是楚人,漢直接併吞楚,很好很強大。

但這樣其他的七王允許嗎?

劉邦首先找來了跟他最要好的韓信,把楚國交給韓信,並架空齊國。
齊國人民風剽悍直爽,說難聽點,腦子不好使,很容易就被策動打仗。
封誰去當齊王,劉邦都不安心。

然而,北方的燕王臧荼就覺得不對了。
臧荼其實是被韓信勸入同盟的,後期沒出什麼力,但大家出來混不是講禮義廉恥的。
你劉邦怎樣也應該給我點湯喝吧?

比方說,齊國既然不封王,就在我燕國底下,分個幾座城讓我犒賞一下弟兄們也好啊。
沒有。

劉邦稱帝後十個月,不算上為了項羽跟漢軍作戰的臨江王,臧荼果然第一個舉起了反抗漢朝的大旗。
事實上,臧荼大約是趁著趙王張耳過世,想去把趙國北方的代地納入版圖。
結果臧荼不但沒分到羹湯,自己的燕國還被新漢軍分食了。

才打敗臧荼,劉邦就收到韓信即將造反的消息。
如果你認為,韓信是被誣告的,那臧荼同樣是被陷罪的可能性也不小。

但以當時大多數人的視角:臧荼造反,連結韓信才是事所必然。

雖然在陳平的獻計下,劉邦不費吹灰之力就擒下了韓信。
但劉邦心裡明白:大漢的根基,要動搖了。

劉邦決定不殺韓信,並且與諸列侯剖符立誓:你們保我劉家,我保你們爵位世世不絕。

這時候很妙的是,其實大多數的列侯,都是留在長安。
封地則由朝廷派出的官員去管理收稅。

這就是我們常讀到「郡國制」的真貌。

要特別注意的是,「郡國制」的國,指的是王國,非列侯國。
列侯國其實跟郡縣沒有太大差別了,都是由中央指派控管。

但王國則還是維持著一定的自治水準。

為什麼不是完全?因為這時候有兩個王國:齊國跟燕國,是官派國。
是大漢朝廷能夠對其指手劃腳的半自治王國。

這就是劉邦蕭何等人在進行的移轉……他們到最後就是要廢掉自治王國。
而這個時候,只是轉換的過程。
稍稍劇透一下,後來劉邦打敗了各個異姓王,封自己未成年的兒子為新王。
於是造就了藩王到任率低,實際各藩國仍然掌握在中央派出去的「國相」手中。

原本只要劉邦再多活幾年,就可以順利把封國問題都處理掉才是。
但人算永遠不如天算。

同樣這個時候,當封王仍以異姓為主的時候,劉邦的削藩之意,也不會沒有人察覺到。
上有政策,下面永遠有對策。

韓王信就上書朝廷:「我們韓國,是邊塞的前線,對抗匈奴的先鋒,但是我的首都晉陽實在離前線太遠,不容易掌握戰情。我想要把首都遷往馬邑。」
合情合理對吧?劉邦准奏。

劉邦心裡想著,你不想躲在後面,自己要上前線送死,我也是樂得輕鬆。
誰知道,到了秋天,匈奴就來包圍馬邑了。

司馬遷是這樣寫的:韓王信根本沒打算跟匈奴對決,而是立刻求和。
但他同時也向漢廷要求援軍。

漢軍出發的路途上,跟韓王信的溝通,也發現到他似乎在遮掩著什麼。
漢軍的使者就責罵了韓王信。
韓王信怕漢軍到了會誅殺他,便投降匈奴,獻上馬邑城,並且帶著匈奴大軍一起攻打太原。

這千迴百轉中充滿了不自然。
那是司馬遷想要盡量客觀的描述這段變化。

更簡單來說,或者說,用陰謀論來看。
韓王信早就跟匈奴達成協議,遷都馬邑,是為了去匯流。
並且引誘漢軍前來。

劉邦果然動怒了,立刻帶兵親征。
作為將軍出身的皇帝,劉邦打過的大小型戰役數量,在歷代皇帝中絕對是排行相當靠前的。

韓王信與劉邦的初次交鋒,以漢軍勝出告終。
信本人逃往匈奴,而其他人立了一個新趙王,繼續與漢軍纏鬥。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當時韓國跟趙國的領地,有些曖昧不清。

韓王信的韓國,並不是戰國末年韓國的領土,而是跟戰國趙在分食著代趙之地。

匈奴冒頓更再次集結兵力,與韓王信一同發起第二次衝鋒。

匈奴大聯軍仍然不敵漢軍。
但事實上,匈奴開始拿出他們的看家本領,游擊戰了。

漢軍貪勝不知輸,一路追擊。劉邦本人更是放大膽子前進。
為了追擊機動力極高的匈奴騎兵,劉邦的車騎隊跟步兵隊之間,逐漸拉開了距離。

終於,在平城附近的白登,沒有步兵隊的漢軍,被寒冷的天氣跟匈奴大軍包圍了。

非常有西伯利亞戰術的既視感。

漢軍的士兵,大幅喪失作戰能力,但劉邦並沒有坐以待斃。
他還有縱橫之策這步棋可以下。

是的,我們敬愛的縱橫家殘兵,陳平先生這時,也在白登之圍的漢軍中。

陳平獻計,派人去餽贈冒頓的妻子厚禮,要她跟冒頓說,雙方本來並沒有仇怨,且就算殺了劉邦,匈奴也不可能進佔中國。
反而會引起無窮無盡的兵禍。

冒頓遲疑了,匈奴鐵騎也停止了進攻。
白登之圍持續了七天,突然一場大霧,陳平立刻建議以弩弓手開路,撤入平城。

原來,冒頓打算把「殺劉邦」這個仇恨值,送給新趙王那邊。
但雙方連繫不順暢。
冒頓也在懷疑,是不是新趙王設計要陷害匈奴?
於是就稍微放鬆了一角的包圍。

聽某嘴,大富貴。
冒頓單于終於還是決定不要背這個「殺害漢帝」的大黑鍋。

劉邦等人撤出平城後,步兵隊也終於趕到。
冒頓看看自己的援軍反而沒半點消息,悍然撤退。

說到底,論打架,講戰術,匈奴或許更強。
但要比耍心機,合縱連橫之術,匈奴人還不是漢人的對手。

脫困的劉邦,留下哥哥劉仲跟樊噲繼續征戰北方,並派出「劉敬」與匈奴談和,自己急急忙忙的逃回關中了。

北方錯綜複雜的局勢,一直持續了五年。
如果不是劉敬,漢朝的歷史可能會短命到直逼秦朝。

這個劉敬到底是誰?
他不是劉邦的叔叔伯伯哥哥弟弟。
也未曾在楚漢相爭中,建立尺寸之功。

但他卻有著許許多多重要的「策略發明」,被後代奉為圭臬。

劉敬的身分,他的高瞻遠矚,且待下回分解。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1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消滅項羽之後,劉邦如此評斷張良的功績。 這句話也從此成為對於謀士最高的讚賞。 不過今天我們看最後一句:「自擇齊三萬戶。」 齊國,不是韓信跟曹參的封國嗎?
漢五年,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畔戰死。 諸侯將相共尊漢王劉邦稱帝。 看太多天命所歸,水到渠成的故事,還以為這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有得到諸侯王的支持,劉邦才有可能稱帝。 而當時最大的兩個諸侯王,韓信跟彭越,與劉邦的關係,其實是十分曖昧的……
有勇無謀。 近年來,由於陳某的《火鳳燎原》,讓大家對於這個成語有了全新的認識。 三國演義中也有一個猛張飛,普遍的被認為有勇無謀。 也普遍的被翻案。 而在各種戲劇跟衍生作品中,楚漢相爭的樊噲,向來也被當作張飛的原型。 司馬遷筆下的樊噲,是有勇無謀的屠狗莽夫嗎?
周勃。 在楚漢相爭篇中,我其實很少提到這個人的名字。 某方面來說,他的兒子周亞夫可能更為一般人所知。 周勃本身是一個木訥敦厚,擅長打仗的大將。 周亞夫更有著中國史上治軍第一嚴謹的美名。 在劉邦過世後,周勃跟陳平挽救了漢朝。 這讓周勃在史記中,有著直追蕭何曹參與張良的地位。
在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士隨著時間的演變,慢慢的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即使在三國時代,領有將軍職跟行政官位也經常不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不過在先秦年代,出將入相幾乎是基本款了。 楚漢相爭時,大將軍兼丞相的第一人,其實就是鼎鼎有名的韓信。 原則上,曹參只是給韓信打下手的……
大漢天威的楚漢相爭篇,已經告一個段落了。 隨著項羽死亡,劉邦稱帝,大家的一舉一動,就開始有了許許多多比戰功還重要的記事。 蕭何,是戰爭時,漢軍最重要的後勤指揮官。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所學的並非儒學與方術:擅長這兩種學問的人,原則上避不開焚書坑儒的迫害。 除非你躲進桃花源隱居了。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消滅項羽之後,劉邦如此評斷張良的功績。 這句話也從此成為對於謀士最高的讚賞。 不過今天我們看最後一句:「自擇齊三萬戶。」 齊國,不是韓信跟曹參的封國嗎?
漢五年,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畔戰死。 諸侯將相共尊漢王劉邦稱帝。 看太多天命所歸,水到渠成的故事,還以為這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有得到諸侯王的支持,劉邦才有可能稱帝。 而當時最大的兩個諸侯王,韓信跟彭越,與劉邦的關係,其實是十分曖昧的……
有勇無謀。 近年來,由於陳某的《火鳳燎原》,讓大家對於這個成語有了全新的認識。 三國演義中也有一個猛張飛,普遍的被認為有勇無謀。 也普遍的被翻案。 而在各種戲劇跟衍生作品中,楚漢相爭的樊噲,向來也被當作張飛的原型。 司馬遷筆下的樊噲,是有勇無謀的屠狗莽夫嗎?
周勃。 在楚漢相爭篇中,我其實很少提到這個人的名字。 某方面來說,他的兒子周亞夫可能更為一般人所知。 周勃本身是一個木訥敦厚,擅長打仗的大將。 周亞夫更有著中國史上治軍第一嚴謹的美名。 在劉邦過世後,周勃跟陳平挽救了漢朝。 這讓周勃在史記中,有著直追蕭何曹參與張良的地位。
在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士隨著時間的演變,慢慢的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即使在三國時代,領有將軍職跟行政官位也經常不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不過在先秦年代,出將入相幾乎是基本款了。 楚漢相爭時,大將軍兼丞相的第一人,其實就是鼎鼎有名的韓信。 原則上,曹參只是給韓信打下手的……
大漢天威的楚漢相爭篇,已經告一個段落了。 隨著項羽死亡,劉邦稱帝,大家的一舉一動,就開始有了許許多多比戰功還重要的記事。 蕭何,是戰爭時,漢軍最重要的後勤指揮官。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所學的並非儒學與方術:擅長這兩種學問的人,原則上避不開焚書坑儒的迫害。 除非你躲進桃花源隱居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劉邦,本名劉季,漢朝開國皇帝,他的背景和官職選拔制度有著重要關聯。本文探討劉邦的成長歷程,解析秦漢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尤其是察舉制和徵辟制,並討論劉邦是否真正屬於平民。透過對歷史文獻的解讀,我們重新審視劉邦的社會地位,揭示他背後可能的世襲文吏血統,並分析他在當時社會的影響力和聲望。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漢高祖叫劉邦,呢樣嘢大家都知道,但係大家又知唔知出處係咩呢?大家可能覺得《史記》或者《漢書》有記載,其實唔係,我地睇下呢兩本書既記載。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漢書.高帝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史記》同《漢書》都係無記載漢高祖叫咩名,《漢書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綠林軍在接連大勝後,犯了見識格局上的問題,這幫連一個郡的省會還沒弄下來的起義軍要成立自己的政權了。 所幸大錯中蒙對一步,綠林軍上下對新皇帝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個皇帝還得是劉家的。 既然興復漢室,就要立老劉家的後裔,但這個後裔卻並非是呼聲很高的劉演。 新市、平林兩軍,軍紀放縱,一直害怕劉演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劉邦,本名劉季,漢朝開國皇帝,他的背景和官職選拔制度有著重要關聯。本文探討劉邦的成長歷程,解析秦漢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尤其是察舉制和徵辟制,並討論劉邦是否真正屬於平民。透過對歷史文獻的解讀,我們重新審視劉邦的社會地位,揭示他背後可能的世襲文吏血統,並分析他在當時社會的影響力和聲望。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漢高祖叫劉邦,呢樣嘢大家都知道,但係大家又知唔知出處係咩呢?大家可能覺得《史記》或者《漢書》有記載,其實唔係,我地睇下呢兩本書既記載。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漢書.高帝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史記》同《漢書》都係無記載漢高祖叫咩名,《漢書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綠林軍在接連大勝後,犯了見識格局上的問題,這幫連一個郡的省會還沒弄下來的起義軍要成立自己的政權了。 所幸大錯中蒙對一步,綠林軍上下對新皇帝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個皇帝還得是劉家的。 既然興復漢室,就要立老劉家的後裔,但這個後裔卻並非是呼聲很高的劉演。 新市、平林兩軍,軍紀放縱,一直害怕劉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