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游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兩個他都看不起。但一般是為人稱道的。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郭靖想出了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其實俠就是「義士」。

只是「義」這件事,未必符合當代價值觀。

不是「正義」。

但游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靠杯,游是什麼?游是「不拘」。

簡單說,游俠是沒有老闆,沒有歸屬的俠。

啥意思呢?比方戰國四公子,孟嘗君什麼的就是俠,但他們不是游俠。順帶一提,他們的門客則叫做「俠客」。

回過頭來,俠就是「信守承諾,扶危助困」的人。

但是單人的俠,大多會消失在記錄上,司馬遷也找不到,甚恨。所以到頭來,他還是只能記一些漢初的黑幫老大來做游俠列傳。糟糕說溜嘴了。

第一個是魯國,山東的朱家(漢人角度看做姓朱名家)。

魯是儒家的大本營,朱家不與之同道,本身就是很俠的一件事。

在嚴峻的秦法之下,朱家藏匿使之活命的豪士,數以百計。而且朱家是傾盡所有在幫助大家,自己吃不好穿不好,出門也只能騎腳踏車,不是,是牛車啦。

他最有名的事蹟,就是曾經幫助季布。

季布是項羽的將領,項羽敗亡後,劉邦就通緝他。下令要是有人藏匿季布,罪及三族。於是季布逃去濮陽投靠了周氏,但周氏認為很快劉邦的人就會追來,就跟季布商量,把他混在奴隸中,賣給了朱家。

朱家認得季布,買下來之後就跟自己的兒子說,田裡面的工作都聽他指揮,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與他同席。

然後,朱家就自己前往洛陽,求見劉邦的大臣夏侯嬰。

兩人應該是舊識啦,朱家試著探夏侯嬰口風,與其追殺季布,不如納為己用。

但夏侯嬰也很快察覺不對:朱家俠名通人知,現在哪壺不開專提季布……夏侯嬰當下表示,你說得很對,我這就去跟劉邦說要招募季布,不該殺他。

季布從此成為劉邦重臣,想要答謝朱家,朱家卻從此不再與季布相見。而朱家以下,還有田仲、劇孟、王孟、瞷氏、周庸等等大俠。

欸我有讀書的,我知道劇孟,劇孟涉及了七國之亂。當時周亞夫搶先去跟劇孟搭上線,奠定了勝機。

問題是,漢景帝可是個賤人啊。

要是以後有別的豪俠站在造反方怎麼辦?漢景帝就來了個掃黑行動,派人誅殺了不少豪俠。

殺得盡嗎?越殺就越多了。

再來,是郭解的故事。

郭解是軹人,跟幾百年前的聶政是同鄉,也是許負的外孫。許負是漢初很擅長看相的那個人,很多政界名人都被她預言過。欸對,根據漢晉人的考證資料,許負有可能是女性,更被封明雌亭侯。

三國志注裡面提到,許負可能是方言「許母」的意思。但封亭侯的部份顯得奇怪:西漢沒有亭侯這個爵位。

郭解家的俠氣,那是從他爸就開始了,很不幸的,他爸在漢文帝掃黑就死了,看來漢初是代代誅俠。

郭解身材短小精悍,不喝酒,還小的時候就快意恩仇,動不動就殺人。長大一點,有朋友要報仇他就兩肋插刀,甚至私鑄錢,盜挖墳墓,整一個不法分子。

也是命不該絕,官府要抓他或是被仇人圍攻,郭解通常都能逃脫,甚至碰到大赦。就這樣上了年紀後,郭解才慢慢理解到「俠」之真義,不再跟人逞兇鬥狠,而是傾盡心力幫助他人且不居功,不收回報。

「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金故云。」

不過司馬遷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郭解的內心深處,依然是那個兇狠的黑道大哥,只是他現在都是使個眼神而已。

傾慕郭解的少年仔,只要知道郭解「瞪過誰」,就會私下代替他「處理」對方。

郭解真的是任俠道歷史研究的標竿啦。

有一次,郭解的外甥跟人喝酒,仗著舅舅的勢欺人,結果被人殺了。

郭解的姐姐,外甥的老母很生氣:「我弟弟的義名如此,居然連殺他外甥的兇手都找不到?」就不收葬兒子的屍體,丟在路邊,讓人知道郭解只是徒負其名。

郭解也不動聲色,讓人去找到兇手,勸兇手自己來向郭大俠認錯。

當著面,郭解就說:「是我們家的孩子不對,你殺得很好。」把人給放走,並且收葬了外甥。

哇,郭大俠如此公平公正公開,誰還管他私德有什麼問題,民眾都要來加入他的黨派了。

郭解聲威至此,平時外出可比縣官還威風,那是一個生人迴避。偏偏又有一回,有個人不但不躲避,還坐得很囂張在看。

懂黑道的都知道要出事了,郭大俠的小弟們也要準備出手了。

郭解卻說:「他對我不恭敬,一定是我品德不好,他能有什麼罪呢?」

大哥的氣魄,就是說一套做一套。郭解把治安官給叫來,叮囑之後有勞役召集時要好好「照顧」一下這位弟兄。

當時是可以花錢請人代替自己服一種叫「踐更」的勞役。而治安官每次都不問這位弟兄,直接就要他去報到,不准請人替代。

正當弟兄不知如何是好時,郭大俠的使者就來幫助了他,他這才明白是自己衝撞了土地神,趕忙前去謝罪。

連地方官都要聽郭解的,郭解的名聲能不更旺嗎?

郭解的老家軹縣,在洛陽的北面。

有一天,一個洛陽人到軹縣來請人公親。找了幾十個豪戶,都沒人敢插手,只有郭解接見了他。

是這樣,大家各自有自己的地頭,軹縣的黑道,你不應該去干涉洛陽的事情。那大致也可以推斷,這個人的仇家,在洛陽比較有頭有臉,所以洛陽黑道都不挺他。軹縣黑道也不敢插手。

而郭解插了手,解決了這件事。

這個狀況就很像東漢末年,孫堅身為長沙太守,卻跨郡攻打零陵與桂陽的賊人那樣。

但郭解可沒有孫堅那麼牛氣,他還特地叮囑雙方要再演一下,等他離開後再請洛陽當地大哥們來擺個酒再和解,免得讓洛陽黑道沒面子。

即使郭解在「地下世界」這麼大牌,但他表面上對於官府那是很恭敬的。可洛陽這事之後,誰不知道郭解的影響力不僅止於軹縣,連周遭郡國都要賣他面子?

後來,漢武帝要強制各地有錢人搬去茂陵,當時的標準是家產三百萬。

郭解因為經常幫助別人,名下的財產其實不多,但誰都知道他連結出去的勢力不可小覷。官員也只好把郭解列上了名單。

在朝廷上,衛將軍卻出來說話了:「郭解家貧,應該不用遷徙。」

衛將軍在西漢基本就是大司馬兼領,漢武帝的大司馬衛將軍雖然沒有記錄,但基本上就還是衛將軍,衛青。

漢武帝聰明絕頂,當下表示:「一個平民能讓衛將軍出來幫他講話,怎麼可能是窮人?」

溫馨提示,最後這個詔命就變成「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

原本漢武帝對於黑道(豪傑)是沒有認識的,謝謝衛青喔。

郭解搬家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軹人出來送別。

司馬遷額外記了一筆,當時「護送」郭解家族的縣掾楊氏,被郭解的姪兒給殺了,雙方自此世仇,史記大概哪邊有用到這條吧。

大概可以想像,楊小哥認為郭家離了土要囂張不起來了,沒想到人家還是沒在怕的。

總之,郭解進入關中,當地的黑道啦長老啦先搬來的後到的,大家都忙著要跟郭解攀個交情。

郭解雖然行事低調,但因為姪兒殺了楊氏,人家可是命官,家裡頭一狀告到漢武帝那,漢武帝立刻下令要逮捕郭解。

漢武帝聰明絕頂耶,這人居然可以透過衛青在朝廷發聲,何其可怕。

郭解也不是傻,就展開了亡命生涯,往太原逃竄。要度過黃河時,守關的人不認識郭解,就放他過去了。神秘的是,後來朝廷的人追捕到這,卻發現守關的人已經自殺了,就此失去郭解的蹤影。

好啦看那麼久了哪有什麼神秘的,郭解不殺人,自有代勞者。

不過,惹到漢武帝就沒有逃得了的。

郭解最後不但被抓回來,過去的所有犯罪事蹟也都被挖出來。但郭解會怕嗎?我不知道啊,人又不是我殺的。

怎麼辦?儒家代表公孫弘站出來了。

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

是不是開頭就說了,儒跟俠雖然都被法家歸類成同一種壞蛋,但儒跟俠從來也不對盤。

而漢武帝?那是支持儒跟法的男人。


【俠客三國】

了解了俠客的定義,就找三國來玩玩,我第一個想到就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也。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漢末,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

一開始許褚是保鄉衛土,大家都來幫忙,很正常很OK。但「太祖徇淮汝,褚以衆歸太祖」的這個眾是誰呢?

「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

定義會隨時代轉移,但這邊看起來就是司馬遷說法。

許褚是個「養俠」的黑道大哥。

相比之下,典韋才是跑單幫的俠客:「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

我覺得陳某應該沒抓這個點,但《火鳳燎原》兩人的背景設定卻是對的。

頂多就是許家的黑幫由許褚的哥哥「許定」來帶領。

所以說,很多時候拚的不是考證多詳細,內化到一個程度信手捻來便是。

然後看到竹林七賢的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

他自己是俠,然後熟的都知道,雖然阮籍是紅戰士,但大家是來嵇康家聚會的。問題在於嵇康養的這些人,一來他不當人家是客,二來那些人也不俠,所以竹林幫並不是一個黑道組織(笑)。

同樣用「俠客」切入,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有個部下叫史渙。

少任俠,有雄氣。太祖初起,以客從。

也是俠客,曹操的俠客。也可以看出曹操不是小混混,真的是有自己的「孟德組」。

孫策也是「好俠養士」的雙料老大,講真比曹劉都有「遠見」,一切還是要歸功於周瑜啦。

三國從黑幫起家,不是新聞。

曹操所在的中原河北山東歷史悠久,人慕任俠也很正常。《劉曄傳》則說:「揚士多輕俠狡桀」。有點歧視但也符合整本三國志的調性。

揚州的分類很有趣,這邊不是「豪俠」或「游俠」,而是輕俠。

輕俠是什麼呢?我們看幾個《漢書》用法。

「朱雲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
「郡中盜賊,閭里輕俠,其根株窟穴所在。」
「陽翟輕俠趙季、李款多畜賓客,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姦人婦女,持吏長短,從橫郡中,聞並且至,皆亡去。」

有些解釋說是「輕生重義的俠客」,那不會是對的,那就是「俠」的意思而已。

從《漢書》的第二個案例首先我們知道,盜賊是大型團夥,為禍等級是郡。輕俠則不是過是「閭里」。

但到了第三的趙季等人,為什麼就縱橫郡中呢?因為他們有養賓客。

我想這個「輕」跟「豪」應該是相對的,也就是輕俠沒有「那麼嚴重」的在違法犯紀。以趙季李款來畫一條線的話,看起來可以抓「不害人命」。

但三國志裡面有名的輕俠,也就是凌操跟甘寧兩個,別無分號。而甘寧有「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的記錄。

但陳壽不是這樣寫,陳壽只寫甘寧「好游俠」,也沒有寫殺人。

因為「俠」並不只是一個品德,大部分時候是指一種身分。

你知道,在漢朝確定姓名結構之前,身分是一個重要的指稱。甚至剛開始大家都還會用身分來做表字。

可身分其實是會改變的。

甘寧很多行為都是「非一般規範」。也許他本來只是輕俠,但卻殺了人,一下子名聲就大開了。

甚至揚州還有一種「山俠」。

你要是懂山越,山俠這字眼看起來就特別可愛了不是嗎?我相信那是同一個指稱,只是幫助你的叫俠,反抗你的叫越而已。

比起俠客,三國更多的是豪傑。

應該說,豪傑比較能用在「不特定指向」,要拿來一次性囊括游俠、世族、盜賊,軍閥……都沒問題的。

大概就說到這裡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9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27
司馬相如,一個出身蜀郡成都,文采逼人,擅長音樂,又充滿心機的縱橫家。 這一年,漢武帝打算出奇策討伐南越:從蜀地南部的「西南夷」進攻。這就牽回到華陽國志的西南夷故事:唐蒙與司馬相如。 詳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4/03/27
司馬相如,一個出身蜀郡成都,文采逼人,擅長音樂,又充滿心機的縱橫家。 這一年,漢武帝打算出奇策討伐南越:從蜀地南部的「西南夷」進攻。這就牽回到華陽國志的西南夷故事:唐蒙與司馬相如。 詳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大家好,上回的韓非篇是否讓你收穫滿滿呢?今天說話藝術課的儒家代表,是於戰國學術中心稷下學宮擔任祭酒(註),還教過辯論高手韓非、李斯的思想家——荀子!筆者將透過他的〈解蔽〉分析荀子的辯論技巧,帶領大家窺其堂奧!   Step 1: 「引」人入文——大佬的話就是香,「引用」是加乘說服力的幫手。
Thumbnail
大家好,上回的韓非篇是否讓你收穫滿滿呢?今天說話藝術課的儒家代表,是於戰國學術中心稷下學宮擔任祭酒(註),還教過辯論高手韓非、李斯的思想家——荀子!筆者將透過他的〈解蔽〉分析荀子的辯論技巧,帶領大家窺其堂奧!   Step 1: 「引」人入文——大佬的話就是香,「引用」是加乘說服力的幫手。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Thumbnail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Thumbnail
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化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但是管理政策,更是是治國理念,不但鞏固漢室統治,更塑造了整個中國政治與文化傳統。 漢武帝為甚麼
Thumbnail
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化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但是管理政策,更是是治國理念,不但鞏固漢室統治,更塑造了整個中國政治與文化傳統。 漢武帝為甚麼
Thumbnail
這首詩寫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當時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抱著極高的熱忱去了心目中的理想聖地———長安,可惜事與願違,希望“出將入相”的李白在長安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只是一個被唐玄宗用來寫詩的弄臣,嚮往個性自由的李白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日子,於是,李白離開
Thumbnail
這首詩寫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當時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抱著極高的熱忱去了心目中的理想聖地———長安,可惜事與願違,希望“出將入相”的李白在長安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只是一個被唐玄宗用來寫詩的弄臣,嚮往個性自由的李白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日子,於是,李白離開
Thumbnail
Day (45) 2022 7/06 昨天媽媽問了個很夢幻的問題, 她說,韓非和韓非子有何不同? 我也很雲淡風輕地回答說,黃雲耀和黃雲耀先生不就是同一個人嗎?
Thumbnail
Day (45) 2022 7/06 昨天媽媽問了個很夢幻的問題, 她說,韓非和韓非子有何不同? 我也很雲淡風輕地回答說,黃雲耀和黃雲耀先生不就是同一個人嗎?
Thumbnail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Thumbnail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Thumbnail
韓國公子,名非。為人口吃,善著書。 史記非常巧妙的把韓非跟老子並做一傳,為啥呢? 根據太史公考證,韓非雖然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師從大儒荀況。但韓非的根本,卻是黃老之術。 韓國在戰國時代的崛起,始於申不害變法。 在太史公的論述中,申不害就是學黃老喜刑名,合併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富國強兵之術。同時也主導了
Thumbnail
韓國公子,名非。為人口吃,善著書。 史記非常巧妙的把韓非跟老子並做一傳,為啥呢? 根據太史公考證,韓非雖然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師從大儒荀況。但韓非的根本,卻是黃老之術。 韓國在戰國時代的崛起,始於申不害變法。 在太史公的論述中,申不害就是學黃老喜刑名,合併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富國強兵之術。同時也主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