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生活|有互動就有摩擦

黎納-avatar-img
發佈於納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1年5月15日週六,雙北正式升級為第三級防疫警戒。

當時還在劇本寫完後的「神遊期」,低速思考方格子的寫作計畫,像是在沒有車的河堤道路,駕駛開久了,難免都會「半離線」的狀態。

室友A突然打開我的房門,「喂!你有沒有看line?」我緩慢地轉頭看他,「啊?」他忽然大叫,「一百八了啦!」
手機資訊忽然顯現:本土確診數180。
座椅被我的驚訝彈開,「一百八?一百八!」

瞬間,腦中的飄忽狀態被減損一半,我打開新聞直播,開始第三級防疫生活。

防疫生活第一步,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由於前陣子都在家寫作,外出也僅止採買、飲食,幾乎沒有娛樂活動,最近的一次就是母親節聚餐……等一下,室友B是不是出門有點久?

「等等我們來看《火神的眼淚》吧。」我說。室友A立刻傳來「真是有默契。」沙發上等著廣告,我提起勇氣:「室友B,不回來嗎?」
「不知道啊。」

我開始緊張,不知道話題是否該繼續下去,所幸《火神的眼淚》繼續播映,一直到結束,我才又開口。

「今天升第三級,還是問他要不要回來吧?」
「在升之前,我已經跟他講過了,兩次。他還是要去啊。」
「那如果真的怎麼了,我們怎麼辦?」
室友A臉色凝重,「我已經跟他講過了。」

室友B的嗜好是打麻將,但地點跟麻將友,我跟室友A都不曉得。

睡前,我傳訊息給室友B,詢問麻將友的人數是否超過五人,如果有的話,這樣我們大家都很危險,不久後被已讀不回。心中的恐懼與焦慮像是渲染的布,一下子鋪張開來。

確診數應該是以級數跳的方式攀升,如果今天已經180,代表之後幾天肯定都會破百,無法確定對方的環境是否超過室內五人,即便是四人,也無法確定是否整天都戴口罩,究竟該如何自我防護?

最糟的情況,難道我要開始找房子嗎?

整夜輾轉難眠。睡眠不足、負面情緒的累積達到高峰──過了整夜,室友B還是沒回來。

「他說那邊四人。」室友A說。
「好吧,我會自己小心注意。」

我開始執行半夜思考的防疫措施:只要出房門就戴口罩。

首先避免飛沫傳染,第二,儘量把自己關在房間內。雖然平常寫作生活就是如此,但是為了預防而做的情況,精神壓力仍然很大。

外出回來,一進門噴酒精消毒手部跟物品,再去好好洗手;若是長時間出門,回來必定洗澡洗衣服,避免病毒殘留。物品方面,一定會消毒紙鈔跟硬幣、保鮮盒、環保袋、鑰匙及外套口袋,安全帽也要一併處理。

執行三天之後,確診數持續增加,精神壓力也愈來愈大,因為有很多無症狀確診者,一方面擔心室友B的健康,另一方面也開始懷疑自己。即便我這段期間都在家寫作,仍不免有這樣的想法:

會不會其實我早就已經確診了?只是我沒有症狀?如果我早就確診,其實在家戴口罩也是保護其他人。畢竟現在沒有人可以確定地說:我不是確診者。

這麼想來,心中忽然釋懷許多,也不再埋怨室友B的作為。

老實說,換位思考,平常辛苦工作,好不容易周末時間,跟朋友串門子打麻將,也是正常的事情;平心而論,疫情爆發來得太突然,沒有太多戒心、警惕,確實是我們都應該檢討自己的防疫生活。

室友B在週日當晚回來,雖然沒有碰到面,只聽見衝去洗澡的聲音。這個周末(截至目前),也是好好待在家,沒有出門玩,這對他來說,肯定是壓抑跟痛苦。

有互動就有摩擦


從前聽見這句話,以為是互動久了,會有摩擦是自然,然而經歷過此事之後,突然間明白了──互動必有摩擦。摩擦,並不是負面詞,詞彙永遠都是中立,只是因應文化、各人解釋不同,逐漸有了刻板印象。

我從這次的事件看見了新的角度。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樣的摩擦,我們是否有同理心,去理解對方的想法與作為。

如果我無法肯定的說,自己的防疫措施做得滴水不漏,那麼我也要保留一些彈性,讓其他還未跟上第三級防疫警戒的人,多一點時間讓自己適應。

這當然不是替違法者開脫罪名。只是在模糊地帶之間,人心惶惶的時刻,人與人的摩擦發生了,提醒自己,如何看待對方與自己,如何共存而已。

疫情當前,必須保持社交距離,但人與人之間應是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也互相提醒與警惕,一起走過嚴峻的時刻。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納樣如何
34會員
62內容數
【納格劇魂】 故事性格像是鬼魂軀殼,納入其中體察、分析影像作品的絕妙與可惜之處,即是我的日常。歡迎不怕劇透,喜歡影像、劇情分析的讀者。 【納涼】 寫作之餘的生活小篇,分享趣事與各種觀察疑問。涼爽心態過輕盈生活,好好過人生。 【納津】 小創作的渡口。
納樣如何的其他內容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0
我站在中間的休息區,忽然明白到榮格所說的「共時性」就在這一刻。
Thumbnail
2024/09/10
我站在中間的休息區,忽然明白到榮格所說的「共時性」就在這一刻。
Thumbnail
2024/09/03
我真的可以不用付出努力就有好事發生嗎?
Thumbnail
2024/09/03
我真的可以不用付出努力就有好事發生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疫情以下,生存以上。 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疫情以下,生存以上。 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2022年疫情大爆發,在職婦女如何度過政策下的居家隔離 看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心想家中小孩大的疫苗打了3劑,小的也打了2劑,至於我個人因職場要求也打了3劑,有打有保佑平常也有注意衛生,確診這2個字找上門機率不大。 就在5月3號大的PCR檢驗為陽性,報告主管後要我【馬上】回家隔離。
Thumbnail
2022年疫情大爆發,在職婦女如何度過政策下的居家隔離 看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心想家中小孩大的疫苗打了3劑,小的也打了2劑,至於我個人因職場要求也打了3劑,有打有保佑平常也有注意衛生,確診這2個字找上門機率不大。 就在5月3號大的PCR檢驗為陽性,報告主管後要我【馬上】回家隔離。
Thumbnail
就是這兩天的事情,宿舍出現確診者啦~而且是我們這一層的。
Thumbnail
就是這兩天的事情,宿舍出現確診者啦~而且是我們這一層的。
Thumbnail
這幾週疫情仍不見趨緩,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曾經有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經驗。 前幾週媽媽的同事的家人快篩陽性,隔週哥哥的同事的家人確診,當下我們家立刻決定讓媽媽和哥哥一人一室,沒想到...
Thumbnail
這幾週疫情仍不見趨緩,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曾經有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經驗。 前幾週媽媽的同事的家人快篩陽性,隔週哥哥的同事的家人確診,當下我們家立刻決定讓媽媽和哥哥一人一室,沒想到...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