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與再度升溫的疫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來忽略的,又開始留意了
這幾天,每到了下午兩點,大家又開始非常留意指揮官報數字。
今天本土來到了14例,境外51例,而死亡1例,比昨天的本土4例、前天的本土12例,算是節節高升。
如果這些數字是手上的股票價格,那該是多好。

人性

猶記得去年5月爆發時,人人恐慌、足不出戶,每家公司都開始實行遠距工作,搶疫苗比搶演唱會門票還認真、各種想方設法,甚至還有出現各種利用各種管道、資源,想盡辦法就是為了能成為前三類的人員,能首先打疫苗。
每天2點的線上直播,大夥都聚精會神的守在直播前,只想知道每天的數字如何。
後來隨著大家守好防疫紀律,政府該篩檢的篩檢、該隔離的隔離、該買疫苗的搶不到,但民間團體、公司為大家拿到了那麼多BNT,彌補了不足。
時間流逝,疫情逐漸趨緩,到了10月、11月大家也逐漸打好打滿了2劑疫苗,大家小巷開始恢復了原本應有的作息。
甚至前一陣子,大家在進便利商店時,其實已經沒有很認真在用實名制、量體溫了,有些人就是大剌剌的直接走進去。
雖然,大家都還有繼續戴著口罩,但不小心拿下也毫不在意了。
大家,都鬆懈了。

擋不住

前一陣子那些在機場的第一線人員,都是打好打滿兩劑的人,還是敵不過Omicron,這兩個星期,又開始了當初搶打疫苗時的狀況,台北市剛開始預約第三劑,一下子就滿了。
沒有很樂觀,因為只要這個病毒沒有被消滅、人性還是一樣,那可以預想,將來一樣會上演同樣的戲碼。
認真防疫→疫情好轉→大家鬆懈→突變出現→感染再起→大家緊張→認真防疫...
歷史證明,歷史會不斷重演。

共存

之前看相關報導,越致命的病毒,傳播方式往越單一,相反的越容易傳播的病毒,相對沒有那麼致命,這個新冠病毒最後可能會變得跟一般感冒一樣,和人類一起共存著。
我不是相關科系出身,對於這些知識也是隨處聽大家講,就收了進來,所以對於這個病毒那塊不置可否,但對於共存這個想法卻是認同的。
雖然晚別的國家一年多,所以在爆發初期大家很慌亂,但其實過了三個月之後,大家就慢慢的習慣那樣的生活,學會與病毒共存,尤其前幾個月。
只要保持那些好的防疫習慣,我們是可以很好跟病毒共存的,吧?

後話

最後只想說,幸好再去年底,有幫自己和家人再補了一張防疫保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Domo的沙龍,各種文章的匯集地 日常、評論、政治、趨勢、時事、職場、工作、創作、小說等。 都是我寫作的內容! 歡迎加入,Domo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有考慮是不是一次就介紹完畢,但有些細節可能截圖比較好,加上不確認大家喜不喜歡,所以大家還喜歡的話,再來一篇詳細的截圖操作篇(絕對不是因為太懶)。 NFT簡單來說,是基於區塊鍊技術上的一種產物,每一個NFT都是一個獨特的數位資料。 前提簡單講完,馬上來進入正題,如何上架自己的NFT。
"...那些事情真是受不了" 下午五點半左右,正值會議方才結束,正在和同事三兩閒聊正熱時,嘴上的話還沒說完,忽然一個聲音傳出。 "地震!"另一位同事此刻說道。 "喔,那當然是上PTT發一下地震文啊" "我們5樓就搖成這樣,那些高樓層的應該更晃吧" 隨後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中,結束了相關話題。
其實有考慮是不是一次就介紹完畢,但有些細節可能截圖比較好,加上不確認大家喜不喜歡,所以大家還喜歡的話,再來一篇詳細的截圖操作篇(絕對不是因為太懶)。 NFT簡單來說,是基於區塊鍊技術上的一種產物,每一個NFT都是一個獨特的數位資料。 前提簡單講完,馬上來進入正題,如何上架自己的NFT。
"...那些事情真是受不了" 下午五點半左右,正值會議方才結束,正在和同事三兩閒聊正熱時,嘴上的話還沒說完,忽然一個聲音傳出。 "地震!"另一位同事此刻說道。 "喔,那當然是上PTT發一下地震文啊" "我們5樓就搖成這樣,那些高樓層的應該更晃吧" 隨後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中,結束了相關話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愛情的本質、矛盾與表現,從人性的需求與渴望出發,剖析愛如何讓人幸福也讓人脆弱,並在矛盾中成長。文章深入探討愛的生物學基礎、心理需求、靈魂渴望,以及在兩性關係中理想化投射與真實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性在社交中的複雜性,提醒讀者注意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由於社交環境中的熱情與冷漠,讀者需要審慎觀察他們的反應,並判斷誰是真正值得深交的人。此外,文章還討論了低調不合群的人可能擁有清晰的生活目標,相較於表面親切的相處,他們更重視質量而非數量的社交關係。
Thumbnail
讓人們以暴力代替思考,以服從代替反抗。壹個失去自尊的民族,在強權的誘導下,開始相信力量就是正義,侵略就是榮耀。他們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惡開始,比如沈默地接受鄰居的消失,比如冷眼旁觀不公的施加。逐漸地,這種麻木與縱容匯聚成滔天巨浪,最終吞噬了良知的最後防線。
Thumbnail
道德當前,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 美劇: 無照律師 The suits (文中無雷)
Thumbnail
偶然間看到《邊水往事》,發現這部劇不僅劇情深刻,還充滿了對情感的細膩描寫。並非僅僅依靠其緊湊的劇情,更在於它深刻地探討了人性與時代的交錯,帶來了強烈的情感衝擊。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部值得深入追看的劇集,《邊水往事》絕對不容錯過。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愛情的本質、矛盾與表現,從人性的需求與渴望出發,剖析愛如何讓人幸福也讓人脆弱,並在矛盾中成長。文章深入探討愛的生物學基礎、心理需求、靈魂渴望,以及在兩性關係中理想化投射與真實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性在社交中的複雜性,提醒讀者注意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由於社交環境中的熱情與冷漠,讀者需要審慎觀察他們的反應,並判斷誰是真正值得深交的人。此外,文章還討論了低調不合群的人可能擁有清晰的生活目標,相較於表面親切的相處,他們更重視質量而非數量的社交關係。
Thumbnail
讓人們以暴力代替思考,以服從代替反抗。壹個失去自尊的民族,在強權的誘導下,開始相信力量就是正義,侵略就是榮耀。他們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惡開始,比如沈默地接受鄰居的消失,比如冷眼旁觀不公的施加。逐漸地,這種麻木與縱容匯聚成滔天巨浪,最終吞噬了良知的最後防線。
Thumbnail
道德當前,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 美劇: 無照律師 The suits (文中無雷)
Thumbnail
偶然間看到《邊水往事》,發現這部劇不僅劇情深刻,還充滿了對情感的細膩描寫。並非僅僅依靠其緊湊的劇情,更在於它深刻地探討了人性與時代的交錯,帶來了強烈的情感衝擊。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部值得深入追看的劇集,《邊水往事》絕對不容錯過。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