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Sugar Life 》-定義愛情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3 分鐘
(左/鹽 右/砂糖)

(左/鹽 右/砂糖)

《Happy Sugar Life》(日語:ハッピーシュガーライフ)為日本漫畫家鍵空富燒漫畫作品,於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發行的雜誌《月刊GANGAN JOKER》2015年6月號開始連載。該作品單行本全10卷,截至2018年3月總計發售70萬冊。2018年3月22日決定改編為電視動畫,並於同年7月至9月播出。(摘自維基百科) 本作主要講述的是女高中生松坂砂糖與小女孩神戶鹽的故事。在劇情上,本作相當大的篇幅都有極為黑暗的描寫,殺人在本作中已經是家常便飯,本作同時也以極扭曲卻又現實的角度來描寫各角色,甚至有人開玩笑稱本作為「人均心理疾病」。在黑暗之外,本作的另一賣點是砂糖與鹽之間的同性戀情。然而,多數人在評價本作時都只能看到其中一個層面,而這也使本作普遍的討論都極為膚淺。相對的,筆者則認為本作最為人所知的兩項元素實際上是互相交織且輝映的。同樣是描寫同性愛情,本作獨特之處在於其以黑暗的基調側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而此二要素結合後所帶出的核心主題就是對於愛情的定義。在與鹽相處的過程中,砂糖的心境以及她對愛情的定義經歷了三階段的變化,本文的目的在於以針對砂糖的細緻心理分析來爬梳出三種愛情的模式。

在分析人物前必得先提及劇情,以下將以一定篇幅介紹本作劇情。本作的主角是名為松坂砂糖的高中生。自小被愛情價值觀扭曲的叔母帶大的她不認同叔母那無差別的愛,她認為愛情是獨一無二的特別事物。然而她卻無法從不斷尋找伴侶的過程中得到所謂的「愛」,她得到的只有虛偽的情感與空虛。這樣的她竟對有一天在路上撿到的神戶鹽一見鍾情,她由是便產生了跟鹽一起生活的想法。這份愛過於巨大,以至於砂糖為了達成目的而殺掉了一間公寓的屋主,進而佔據房屋。失去記憶的鹽也就這樣跟著她一起生活。而後砂糖在打工的過程中拒絕了另一位同事三星的告白,她也因此被老闆惡意針對,三星更是被老闆非禮而從此對年長女性產生恐懼症。這一切使砂糖十分厭煩,因此她以極為成熟甚至冷酷的方式解決了自己受到的職場霸凌與救下三星。之後她也遇到想藉機染指她的惡質教師,這些扭曲的愛情觀都使砂糖感到不舒服,但每每能被鹽治癒。在她發現鹽的哥哥正在找她與三星對鹽的癡戀後,她決定與三星合作使神戶旭遠離鹽。然而砂糖的朋友翔子卻發現了砂糖遭捲入麻煩事且事後又與神戶旭相遇並決定合作。在偶然下她發現了鹽就被砂糖藏在屋中因而被砂糖所殺,死前將照片傳給了旭。在結局中,砂糖因為錯誤的選擇而被神戶旭追殺,兩人本來依叔母計畫的要逃走,卻不想情緒不穩定的她竟在公寓放火而使砂糖與鹽無法逃離,砂糖本來要與鹽一同跳樓自殺,但在死前發現了愛情的真義,因此選擇讓鹽活下去。事後鹽平安的活了下來並決定繼承砂糖的想法。

由是進入本作。筆者認為砂糖在最一開始所展現出的愛情實際上是一種「共依存」。砂糖與鹽所體現的就是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顧名思義共依存指的是在關係中彼此共同依賴,但卻造成負面影響的狀態。並稱在關係中以對方為焦點、失去自我,依賴關係才得以生存的人為共依存者(codependent),將此視為一種心理疾病或病態的依賴關係。後來共依存的定義擴大到其他方面,表示一個人失去了自己內在的真實世界,而對外界事物形成一種耽溺上癮不能自拔的狀態,彷彿是依賴外界的事物以求生存,而對那些事物所引起的問題反而漠視的沉溺其中。這些人追求一種糾纏不清或過分親密的關係,彼此都相信沒有對方,自己就活不下去了。」(莫麗文) 比起說依賴人,說是依賴「關係」對於共依存的形容更加精確。而從失去記憶的鹽之視角來看,沒有之前家庭記憶的她無法正確理解自己的定位,在記憶上從未得知「他者」存在的她根本連「我」的概念都無從劃定。以拉岡的主體三層論來看,鹽甚至連最基礎的「想像層」都未建構完整,而拉岡所謂的「想像層」則是來自他另外提出的鏡像理論: 「它揭示了每個人都必須先依賴一個想像的、期望的、扭曲的、異化的與被誤認了的對象來認識與形塑「自我」。例如,一方面,我們從小到大都需要依賴周遭人們眼光(鏡子)裡的自己,來認識、建構與修改「我是誰」的內容。」(《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125) 藉著拉岡理論可得知個人最初的主體建構仰賴的是他者的存在,我們必須要藉著他人的評價才能得知「自己」是什麼概念。由此可知失去家庭記憶的鹽對於「自己」這個概念是全然模糊不清的。而此時全心愛著鹽的砂糖將她給帶回家去,砂糖這個「他者」的存在使鹽獲得了「被砂糖愛著」的「自我」。因為除砂糖之外鹽並無接觸到其他的「他者」,因此她將砂糖認知為所知的全部是很合理的。若是她與砂糖分離,她除了失去生活依靠之外更是會迷失自我,因此鹽必須依賴著「與砂糖同居」這段關係才得以生存。而砂糖對於鹽的依存則更加明顯直接。在一般時日中,砂糖雖然表面上能熟練地融入群體,但她的心靈事實上極為容易陷入焦慮與排斥的不穩定階段,這是因為她所持的愛情觀堅定的常與他人碰撞,若是太久沒見到鹽更是會使她陷入焦躁甚至崩潰邊緣的狀態,以下文可知,當砂糖被店長刁難而經常性的加班後,她不得不每天都焦急的趕回家,但鹽早就睡著了,這使她無法獲得平日的治癒: 「不行啊,我心中的玻璃瓶會逐漸破碎,甜蜜的碎片都會撒出來的。不要走,這都是我愛的顆粒。」(動畫第一話13:33-13:42) 藉上引文可知砂糖將她的甜蜜與美好定義為與鹽的相處時光,因為與鹽相處的時間愈發減少,這些甜蜜才會「溜走」。而「不要走」則是顯示出了砂糖對這些時光的依賴性,正是因為這些時光有著不可或缺性,砂糖才會希望它們不要離開。從這一段可看出砂糖對於這些時光的依賴,而這些時光在定義上就是一種「她與鹽的特別關係」。

而這個階段砂糖與他人的愛情觀發生的衝突主要是針對店長: 「不說教授就無法傳達的,以追求回報為前提的那種苦澀到難以下嚥的東西,我不認為那是愛。」(動畫第一話18:43-18:53) 砂糖以自己所堅信的愛情觀為本而向店長說教了一番,然而她自己卻還沒能真正實踐那些東西。不過與自己價值觀全然背道而馳的愛情觀確使砂糖感到了不適,其在離開店後所不斷念叨的「好苦」二字可做例證,扭曲的愛情使砂糖感到憤恨不平,這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衝突,亦即兩人在詮釋世界的方式上本就不同。若是利益上的衝突只要處理好利害關係便有辦法調解,但當對方從根本上就持不同價值觀時,他對個體來說無異於一個「他者」,也就是完全不同且難以理解的族群。在這個標準上所產生的憤怒是極難化解的。但理論上不可解的憤恨卻被鹽輕鬆的消去: 「心中的憤恨不平瞬間都煙消雲散了,這樣的還是第一次。」(動畫第一話20:14-20:18) 藉上引文可得知與鹽的相處對於砂糖的情感來說是最上級的存在,不論多糟糕的情緒都可以被輕鬆的蓋過。這一方面凸顯出鹽對砂糖的重要性,同時也反面的再次證實了砂糖對她的依賴。在這個階段的砂糖對於鹽的欲求不多,她只是單純的渴求著與她相處。不過須注意的是砂糖在這份簡單的要求背後其實是依靠鹽在支撐自己的心理狀態,而鹽同樣也仰賴著砂糖才得以生存與定義自我,兩人都確實無法在脫離對方的狀況下以正常的心理狀態活下去,這段同居的關係對兩人來說已是不可或缺。在由雙方共同構築的前提下,筆者認為稱此階段的愛情為共依存應屬恰當。

在第二階段中,砂糖對自己的情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一次晚班中,同事三星撿到了在路邊被圍毆的神戶旭並將其帶回店上靜養。砂糖在去探視患者時偶然聽到了旭竟在誦念她與鹽的結婚「誓言」。心中莫名的黑色感情使砂糖差點當場就要以鐵棍打死眼前這個可能與鹽共享過那個「儀式」的旭。幸虧她及時收手。這次經歷使砂糖開始恐懼自己的情感,並努力的嘗試去定義它: 「無法忍受喜歡的人和別人在一起,忌妒?」(動畫第三話7:43-7:49) 以情感來精確定義的話,筆者認為此種情感確實可稱之為忌妒: 「然而,忌妒是以妒羨做為基礎。忌妒是恐懼失去所擁有的東西,那是一種保護的心態……忌妒涉及的是忌妒者感到自己應得的愛被對手奪走或有被奪走的可能,日常所見的就是一個男人或女人感到被別的甚麼奪走了所愛之人。」(陳忠岳) 在最根本的定義上,現在是由砂糖享有著鹽的愛,因此她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的事物而感到痛苦。而她其實也並非是對旭感到憤恨而對其產生殺意,實際上是恐懼在驅使著她。旭在唸誦「誓言」意味著他與鹽必然有相關聯,「誓言」的親密性更凸顯出旭極有可能是鹽的至親之人,而所謂的至親便表示他在未來的某一天或將帶走鹽。基於上一段分析已可知與鹽分離是砂糖最深層的恐懼,那鹽愛上自己以外的人並與其在一起自然更加無法容忍。若是普通人將鹽帶走,那砂糖可以毫不猶疑地殺掉對方,且鹽也不會因為跟砂糖分開就使對她的情感變淡。然而神戶旭的身分並非只是單純有可能將砂糖帶走的人,他做為可能鹽在失去記憶前與其擁有「情感連結」的身分是非常有可能使鹽對其產生情感的。簡而言之,神戶旭做為一個人完全有可能在物理上與心理上剝奪掉砂糖與鹽的「愛」。面對自己難以抑制的恐懼情感,筆者認為砂糖下意識想殺害旭的舉動除了直接詮釋為排除威脅外還能將其解釋為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人類為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有意無意間使用各種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來面對與降低這些層面的情緒。」(《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105)由上文可知心理防衛機制的產生是為了避免負面情緒,那麼此機制自然不會放任像砂糖這般被負面情緒吞噬的狀況。

然而砂糖所展現出的心理防衛機制卻與佛洛伊德的定義稍有出入。佛洛伊德所謂的心理防衛機制至多只在心理與精神狀態的範圍內運行,但砂糖卻選擇了實際的攻擊行為作為消除恐懼的方法。筆者認為這是由於砂糖特異的人格而形成的特異行為。筆者承認「本我」的存在: 「「本我」以滿足生來便有的本能衝動為目標,如飢餓、憤怒、性慾等。它是我們做為生物的一種原始基本慾望…」(《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98) 本我確實掌控了人的一部分行動,但在更多時候人是靠著與「超我」調節過後的「自我」在主宰行動的,換句話說就是自我意志。而筆者認為構成砂糖以自我意志做出極端行為的因素之一多少是因為她受到自己所不認同之叔母的影響。根據資料描述,她認同的愛情觀是無差別的接受他人所有的行為,其背後所透露出的敘事邏輯在於傳遞了一種「愛可容許一切」的價值觀,砂糖縱然不認同叔母的「無差別」,她的行為卻時刻展現出她受到了此價值觀的影響。而這個現象筆者認為可以紀傑克的「幻見」做解釋: 「幻見以想像層建構的整體性遮蔽了人們對於真實層固有之對立與衝突的恐懼。然而,紀傑克卻強調,此種對於恐懼的壓抑涉及了一種弔詭的關係:一方面,真實層的恐懼被想像層幻想的整體性壓抑;但另一方面,正是此些幻想在想像層的層次上創造了本該被壓抑的事物。」(《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135) 簡而言之,砂糖以叔母與自己的想像層間建構出了「絕不會成為叔母」的自我主體。然而,她對叔母愛情觀的厭惡與恐懼卻使她恐懼的事物在自己身上發生。因為她極力防止自己變得像叔母那樣,她對於跟鹽那唯一的愛也變得更加執著。正是因為她努力的以自己的「唯一」來與叔母的「無差別」區分,她在自己都還沒意識到的時候早就因為自己積極尋求差異的努力而使「唯一的愛」成了自己的全部,砂糖於是便成了與自己最討厭甚至是恐懼的叔母一般的極端之人。

而在此階段中,筆者認為砂糖在情感上已經無法再以共依存來解釋。所謂的共依存所指稱的是一種病態的、失去自我界線的依賴關係,在這之中缺乏個人主體性,因為個人傾向於去為了維繫「關係」而活。更精確來說,在共依存關係中人所依賴的是由現有狀況構成的「關係」而非人。就像在第一階段中,砂糖需要的其實只是鹽客觀的存在而不是鹽。在心靈上維繫砂糖穩定的是與鹽的相處。筆者認為這充其量只是一種「偽物」。在第一階段中的砂糖面對鹽時所感受到的喜悅並非是鹽本身帶給她的情感,而是她又得以沉浸在這段同居關係中所產生的滿足。以下文可證實上論述: 「雖然和鹽醬在一起的時間減少了,但是我全都忍住了。」(動畫第一話18:05-18:07) 砂糖所講的忍受單位並非是鹽,而是「和她在一起」,故而可得知她是以這段同居關係做為忍受的判定單位。此階段砂糖最大的轉變在於獨佔欲的產生。在她發覺鹽被帶走或對他人產生情感的可能性時,她所產生的感情是意圖排除所有他者的忌妒,另一方面也是不將鹽讓給任何人的獨佔欲。這份感情產生的重要性在於砂糖終於針對「鹽」這個個體持有了情感,她不再將鹽視為「一段可依靠的關係」來對待,而是一個被她自己所渴求獨享的個體。在第三話之前砂糖雖然常常在說自己對鹽的愛有多深,但事實上她根本沒有去定義那到底是什麼,真正的事實也就是她對鹽並沒有一個能明確描繪的情感。直到第三話她才有辦法去明確的講述她的情感到底是什麼,因為這一次她終於有了屬於自己對鹽的獨特感受,也就是一種在普世價值中能得到觀測的「真物」。以下文可證: 「好高興!因為這份感情、這份痛楚,正是因為我愛著鹽醬才會誕生的吧?屬於我自己的第一次的感情!」(動畫第三話8:04-8:19) 對於神戶旭的忌妒就是砂糖在所謂的戀愛中第一次從己身感受到的情感,因此她才會歡喜的去珍惜它。在這個階段中,砂糖恐懼著神戶旭將鹽帶走的威脅,並直到十二集最後都還努力的嘗試排除旭,背後推動她的情感就是想要獨佔鹽的慾望,因此筆者認為砂糖在此階段透露的是一種獨佔的愛情觀,她認為愛情就是對方的一切皆為自己所獨有。

在最後一個階段中,砂糖的情感再次經歷了蛻變。在一開始的她並沒有以正確的方式將鹽觀測為一個人,她眼中所見的只有與她共度的時光,而其原因是她那極不穩定的心靈需要這段關係的存在來修復。而砂糖卻將這稱之為愛情。以此為接點,筆者認為砂糖的愛情觀經歷了如同鏡像理論初期般的「錯認」。「而「想像」雖然是在腦中孕育出對於自己的「完整」概念,卻也是一種「誤認」(misrecognition) (Sarup 102)。這種誤認是「想像」的一體兩面,除了讓人感到「完整」,也讓人產生「分裂」。在鏡像階段時,孩童發現自己與鏡中影像同步,當四肢擺動,鏡中影像也跟著擺動,因此產生了一個認知:認為鏡中的影像與自己是相同的。這個認知其實並非完全正確,因為是靠鏡中影像才知道自己的樣子,所以就拉岡的觀點來說,鏡中的影像不是自己,而單純只是鏡中的影像,是「他者」(other) (Glowinski et al. 88)。正因孩童把鏡中影像和自己劃上等號是中間透過一個他者來進行,所以腦中完整的自己,乃是依賴他者形構而成,與他者密不可分。中間的他者既是助力,也是阻礙,因為我們只能透過影像才能了解實體,但影像終究並不等於實體,只能呈現片面而非全面的認識,例僅限於視覺而非全部感官經驗等,也因此主體的自我認同始終是一種「誤認」,在既是且非、既非且是的吊詭之間擺盪;主體形成之際即註定了主體的恆久分裂。」(英美文學文化資料庫) 此理論所謂的誤認原先是在講述孩童形塑自我主體時必然會遇到的障礙,拉岡主要是想講述孩童必然要透過鏡中影像的「他者」來定義自己,孩童必然要先在鏡中認出自己的影像才能定義自己到底是什麼,然而鏡中影像並不是自己,因此孩童對於自我的認知不會是正確的。筆者認為砂糖的愛情觀經歷了同樣的過程。在一開始砂糖並不懂所謂的愛情是何物。因此她才會感到好奇並探求。而她對於愛情的認識則來自於叔母與周遭他人的愛情觀構成的鏡像。不過稍有不同之處在於砂糖愛情的形成並非是來自於她對這個鏡像的認同,而是藉著對其的認知與排斥來進一步認識到自己渴望的愛情觀是甚麼。她從叔母含其他人在內那浮濫的愛中進而將自己渴望的愛定義為「唯一」。然而,藉著從對他人的厭惡中所得到的相對定義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愛」。那只是一種相對的感受。而無法察覺這塊問題的砂糖才會錯將自己在鹽身上尋求的「特別關係」稱之為「愛」。她這麼做的關係並非是因為她知道愛為何物,那只是因為這份感情中有唯一性就使她見獵心喜的去宣稱與定義。而接著砂糖則在這份模糊情感上產生了獨佔的慾望。本來的她只是單純維持這段關係就很滿足了,但在察覺鹽被哥哥帶走的可能性後砂糖才體認到自己並不想只與鹽維持所謂的「特別關係」,她還要使自己成為鹽的愛之唯一佔有者,她無法去想像一個自己以外的人擁有鹽的愛的可能性,光是去想就會使心情變得苦澀,這已經是足以稱之為愛的心情,唯有對於一個人的愛戀才能衍生出看見其離己遠去時的苦澀,否則在根本上鹽與砂糖本就是毫無交集的個體。

直到最後,砂糖與鹽被逼上絕路,兩人雙雙跳樓殉情時,砂糖在對於兩人回憶的思念與一切沒能成真的未來中發現了自己對鹽真正的情感是愛同時也是「感激」,以下文可證: 「溫柔究竟為何物,疼愛別人的定義到底是甚麼。還有,最重要的,所謂愛,那時的我並沒能理解。這一切都是鹽的功勞,正是因為那時候鹽握住了我的手,鹽指引了我的前路。」(動畫第十二話19:28-19:58) 就算一開始的感情不是砂糖苦苦追尋的愛,但她能在這段時光中發現各式各樣的情感直到最後的愛都是鹽的緣故,這是由鹽開啟的故事,是鹽讓砂糖得以經歷這段名為「感情」的故事,因此砂糖才會在最後回顧人生時對鹽湧出強烈的感謝。在這份感謝之情以及強烈的愛意之下,砂糖對於愛情這個命題的最終答案是「無私」。一開始她要鹽陪在自己身邊,再來她想要鹽的一切為己所有,最後她才發現她真正的願望是鹽的活的幸福。此處引用《re從零開始的世界生活》二期動畫第四集的一段。昴的母親對於因沒能報答親人而自責的他是這樣講的: 「我們不是為了要你做些甚麼才把你生下來的吧,是想為你做些什麼才把你生下來的。」(動畫第四話25:38-25:45) 是的,真正的愛情是不索取回報的,最真切的愛不需要對方付出甚麼回報和理由,愛只是一個純粹的想要讓對方幸福的願望。筆者認為砂糖正是因為體認到了這點才會在將要墜地時選擇用身體保護鹽,讓她活下去。在跳樓的當下砂糖仍是想藉著與鹽的一同逝去將她的愛獨佔到最後,墜地前一刻醒覺的她才做出了犧牲自己使鹽存活的決定。這個階段的砂糖帶給觀眾的就是一種無私的愛情觀。存活下來的鹽意外的並沒有因為砂糖的逝去而感到悲痛,因為她和砂糖已經是心靈相通到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砂糖死前感激的心意有確實的傳達過來。同時,既然讓自己活下去是砂糖的願望的話,那麼同樣對她感激的鹽就該活下去以完成這心願。而鹽終究是被砂糖特異的價值觀給影響了,因此在最後旭承諾要給她幸福時,她才會說幸福已經存在於心中了。簡而言之,她變得跟砂糖一樣成了一個唯意志論的信奉者,也就是認為意志是進行行為和達成價值的必要基礎,因此她才得以宣稱所謂幸福是存在於自己心中,亦即自己得以用意志去定義它。這段劇情巧妙之處在於其同時藉著鹽的話語來顯示她的思考模式已極度接近砂糖,一方面也藉著砂糖與她面容的重疊來為鹽所說的「重獲新生」做出更隱晦的暗示以使觀眾衍生出更多元的想像。

本作的核心價值在於對「愛情」二字定義的追求。為了將觀眾們帶至作者為我們準備的最終答案,在最後一集前的劇情作者盡其所能的為我們展示了黑暗的人性。多數人或許會覺得那些情感過於扭曲且不真實,但是所謂的「愛」就是這樣。與人們常掛在嘴邊的其他情感不同,「愛」是人類情感的極致,它並不像其他情感能以正常的標準來測量,它同時也不受普世道德觀束縛。「愛」其實就是一個不被任何客觀規則束縛的感情,它只會隨著使用它的人改變型態。每個不同的個體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情感的頂點,而這也是本作想要傳達的一個訊息。最終砂糖給出的答案未必就是正確的,但是本作的觀眾與本文的讀者不妨藉此為由來重新審視自己現在所身處的感情關係,並用心去追求自己真正認同的定義。
































參考資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Happy_Sugar_Life

2. https://blog.xuite.net/mollymo/counselling/147625746-%E6%88%91%E7%9A%84%E4%B8%96%E7%95%8C%E7%82%BA%E5%A6%B3%E8%80%8C%E6%B4%BB%EF%BD%9E%E5%85%B1%E4%BE%9D%E5%AD%98

3.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125

4.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1 13:33-13:42

5.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1 18:43-18:53

6.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1 20:14-20:18

7.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3 7:43-7:49

8. 陳忠岳(2017) 。「嫉妒」的社會分析-嫉妒、妒恨、怨恨、妒羨。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9.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105

10.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98

11.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135

12.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1 18:05-18:07

13.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3 8:04-8:19

14. 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TheoristsIntro.asp?T_ID=46

15. https://www.agefans.net/play/20180126?playid=2_12 19:28-19:58

16. https://ani.gamer.com.tw/animeVideo.php?sn=16434 25:38-25:45

17.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12394



作者:李佾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佾學的沙龍
89會員
70內容數
李佾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本作的劇本是武田綾乃負責,這也是她第一次擔任這個職位,她自己也提過她認為漫畫更適合表現朗讀的情境。本作與她另外一部百合小說《細數藍色青春》高度相關,除了主角春山花奈將其選為朗讀文本之外,書中許多人物都可以視為《群花綻放、彷如修羅》角色們的原型,本文因此有非常大部分對這兩部作品的比較。
Thumbnail
2025/04/10
本作的劇本是武田綾乃負責,這也是她第一次擔任這個職位,她自己也提過她認為漫畫更適合表現朗讀的情境。本作與她另外一部百合小說《細數藍色青春》高度相關,除了主角春山花奈將其選為朗讀文本之外,書中許多人物都可以視為《群花綻放、彷如修羅》角色們的原型,本文因此有非常大部分對這兩部作品的比較。
Thumbnail
2025/01/24
本文是針對入間人間這部未完之作的解說,角角者的網站可以看到完整的本作。本文主要是解釋入間人間這部作品與他其他百合作品的關聯,還有它在文學描寫上的特色與價值,特別是與日本古典文學的關聯。當然,本文在討論這部以悖德為主題的作品時也一定會觸及跟這相關的幾個哲學思考,以及對於劇情伏筆和特徵進行預測和分析。
Thumbnail
2025/01/24
本文是針對入間人間這部未完之作的解說,角角者的網站可以看到完整的本作。本文主要是解釋入間人間這部作品與他其他百合作品的關聯,還有它在文學描寫上的特色與價值,特別是與日本古典文學的關聯。當然,本文在討論這部以悖德為主題的作品時也一定會觸及跟這相關的幾個哲學思考,以及對於劇情伏筆和特徵進行預測和分析。
Thumbnail
2025/01/16
註:本稿是關於一次有關百合之訪談所擬的講稿,訪談只會深入討論兩題因此本稿也僅回答這兩題。本稿回答的是百合這個文類在討論時經常會遭遇的種種迷思與一些外人容易有錯誤印象的區分。它在節目時未必能完全講述出來,故而仍先放出全文以供參考。 1.為何迷上百合?: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目
Thumbnail
2025/01/16
註:本稿是關於一次有關百合之訪談所擬的講稿,訪談只會深入討論兩題因此本稿也僅回答這兩題。本稿回答的是百合這個文類在討論時經常會遭遇的種種迷思與一些外人容易有錯誤印象的區分。它在節目時未必能完全講述出來,故而仍先放出全文以供參考。 1.為何迷上百合?: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茶飲友達的整體心得 片中大量劇情著重在兩位角色身上,松子與真菜,他們也剛好分別代表老人與年輕人,並且各自繞著電影主題「孤獨」與「歸屬感」,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失去歸屬感感受到孤獨,再為了找回歸屬感行動。今天這篇針對松子這位角色在電影中不同階段的背景描述,重新整理及分析,如何在孤獨與歸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茶飲友達的整體心得 片中大量劇情著重在兩位角色身上,松子與真菜,他們也剛好分別代表老人與年輕人,並且各自繞著電影主題「孤獨」與「歸屬感」,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失去歸屬感感受到孤獨,再為了找回歸屬感行動。今天這篇針對松子這位角色在電影中不同階段的背景描述,重新整理及分析,如何在孤獨與歸
Thumbnail
  生命裡常會下起像夏日的驟雨,例如爭吵,例如戀愛。   在那之前可能是無處可逃的陽光普照,或者連續不散的陰雲。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生命裡常會下起像夏日的驟雨,例如爭吵,例如戀愛。   在那之前可能是無處可逃的陽光普照,或者連續不散的陰雲。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論述這兩種觀點如何的影響讀者觀眾們的感受。本文的目標在於藉著兩部對於大眾算的上是冷門的作品來介紹這兩種日式美學觀點。筆者將從「陰翳」的觀點開始,而後再推進到「物哀」。
Thumbnail
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論述這兩種觀點如何的影響讀者觀眾們的感受。本文的目標在於藉著兩部對於大眾算的上是冷門的作品來介紹這兩種日式美學觀點。筆者將從「陰翳」的觀點開始,而後再推進到「物哀」。
Thumbnail
於純粹喜歡這類荒誕而恐怖的懸疑劇情故事的人,本書總歸算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於純粹喜歡這類荒誕而恐怖的懸疑劇情故事的人,本書總歸算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壹拾壹07 最近Holo運動會剛結束 Youtube首頁遍布著發佈時間以分鐘數記的剪熟 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這次EN, ID大量成員的加入讓活動格外盛大 感覺看完要花很多時間呢 今天先看了Pekora的完美降落 Fubuki的RTA 和哈恰馬將隊伍領向勝利的三分等等10幾個剪輯 順道去找個人戶的新影片
Thumbnail
壹拾壹07 最近Holo運動會剛結束 Youtube首頁遍布著發佈時間以分鐘數記的剪熟 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這次EN, ID大量成員的加入讓活動格外盛大 感覺看完要花很多時間呢 今天先看了Pekora的完美降落 Fubuki的RTA 和哈恰馬將隊伍領向勝利的三分等等10幾個剪輯 順道去找個人戶的新影片
Thumbnail
拾10 上午將所有日記發佈完畢 還真是大工程 我很意外寫日記能夠收到讚 可能在大批探路客難民湧入讓社群變得活躍的時期 大量發佈文章曝光度很足吧 無趣 令人不悅的對話 為什麼今天要跟昊子出門呢 上次台中行已經被他的無禮徹底激怒 過了一陣子氣消就忘記了是嗎? Happy Sugar Life 01~
Thumbnail
拾10 上午將所有日記發佈完畢 還真是大工程 我很意外寫日記能夠收到讚 可能在大批探路客難民湧入讓社群變得活躍的時期 大量發佈文章曝光度很足吧 無趣 令人不悅的對話 為什麼今天要跟昊子出門呢 上次台中行已經被他的無禮徹底激怒 過了一陣子氣消就忘記了是嗎? Happy Sugar Life 01~
Thumbnail
今天推薦的動漫是《happy sugar life》 動漫分類:GL(百合)、驚悚
Thumbnail
今天推薦的動漫是《happy sugar life》 動漫分類:GL(百合)、驚悚
Thumbnail
愛情的面貌雖然有千百種,但愛情是否存在,位在關係中的兩人是可以清楚的感覺到的。然而,有些情侶之間的關係總是模模糊糊的,無論外界是否霧裡看花,處於關係之中的當事人或敏銳察覺、或自欺欺人,不安的種子早已埋在心底、生根發芽。
Thumbnail
愛情的面貌雖然有千百種,但愛情是否存在,位在關係中的兩人是可以清楚的感覺到的。然而,有些情侶之間的關係總是模模糊糊的,無論外界是否霧裡看花,處於關係之中的當事人或敏銳察覺、或自欺欺人,不安的種子早已埋在心底、生根發芽。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以砂糖的人物分析為寫作模式,側重於以她為主體所闡述的三種愛情概念。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以砂糖的人物分析為寫作模式,側重於以她為主體所闡述的三種愛情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