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三餐,早.午.晚+日日物事》

《日日三餐,早.午.晚+日日物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日物事

想要的東西這麼多,空間和預算卻老是不夠?

簡約擇物,也能用出富足。

看葉怡蘭的「細節生活哲學」與「用即美」的用物心得。

餐食器皿、杯壺飲具、廚事用品、花物盆器……

人與物之間的情致,如君子之交細水長流。

什麼是簡約但不簡單的基本款?老物=好物?

什麼是能走入日常、豐富生活,真正需要的好器物?

數十年因工作所需、生活所愛,必須時時與風格潮流保持同步敏感,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對匠人工藝、名家逸品如數家珍,而身為研究茶飲的專家,也曾對研究茶具、咖啡器具很是迷戀,但就如同《日日三餐,早•午•晚》書中出現的每日餐桌畫面,數十年來始終堅守一器一物都珍重緣分的態度──

選物、用物,是長年反覆實踐的生活美學,也是根源自文學、歷史、工藝設計、飲食風土的涵泳與思省;不貪多、不追高,而是有道理、有美感地把每一個物件的功能發揮至極大化。


raw-image
  • 書名:《日日三餐,早.午.晚+日日物事》套書
  • 作者:葉怡蘭
  • 出版社:寫樂文化
  • 出版日期:2021/01/15

作者簡介

葉怡蘭很早就決定以「享樂」做為終身職志。並堅持相信,真正的「享樂」,不是短暫的炫惑聲色之娛,也不是一味金錢或地位的堆積;而是需得認真的涉獵、深度的累積,需得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每一種感官,都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感到喜悅與歡愉。

2013年10月獲頒全球威士忌界最高榮耀「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 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獲《講義》雜誌「2004年度最佳旅遊作家」。 2005年9月推出個人設計茶具《讀飲》,並入圍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6創意生活‧陶瓷新品評鑑展」。2007年與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合作拍攝《生活采風-葉怡蘭篇》短片,並入圍該年電視金鐘獎「頻道廣告獎」。曾連續7年擔任台灣農產品產銷履歷與多項生活品牌代言人、政府各公部門諮詢顧問,以及美食、茶、酒、咖啡、設計、金鐘獎與金鼎獎等國際和國內競賽評審。

avatar-img
寫樂文化 Souler book 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鄉下辦活動,怎麼吸引國際注目?群馬縣嬬戀村「只有高麗菜田,什麼都沒有」,但愛妻家協會以古地名「戀妻」的典故,創造「在高麗菜田的中心呼喊愛妻活動」,國際媒體爭相報導,帶動景點熱潮,也促銷高麗菜產品。
「這樣做更好。在家工作這件事,二十多年來,我從沒懷疑過……」—作家 侯文詠 推薦
文:韓嵩齡(寫樂文化 總編輯) 危險本身並不危險。 人事物之所以被冠上危險,並非因為他的本質,而是對全體或某些人所帶來的威脅,嚴格來說,會讓人感到危險的並非危險本身,而是因為生物本能所產生的恐懼。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危險,對於生命的發展不見得有利,科學家曾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進行一場實驗,構築出一個
鄉下辦活動,怎麼吸引國際注目?群馬縣嬬戀村「只有高麗菜田,什麼都沒有」,但愛妻家協會以古地名「戀妻」的典故,創造「在高麗菜田的中心呼喊愛妻活動」,國際媒體爭相報導,帶動景點熱潮,也促銷高麗菜產品。
「這樣做更好。在家工作這件事,二十多年來,我從沒懷疑過……」—作家 侯文詠 推薦
文:韓嵩齡(寫樂文化 總編輯) 危險本身並不危險。 人事物之所以被冠上危險,並非因為他的本質,而是對全體或某些人所帶來的威脅,嚴格來說,會讓人感到危險的並非危險本身,而是因為生物本能所產生的恐懼。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危險,對於生命的發展不見得有利,科學家曾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進行一場實驗,構築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