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選劇|《火神的眼淚》:當戲劇成為社會的良心

2021/06/0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隨著串流平台興起,小螢幕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此趨勢也反應在近年來台灣戲劇的大突破幅度上,單就 2021 年而言,先有《大債時代》暖場,接著《天橋上的魔術師》於萬眾矚目下闖出新高度;而後,一齣罕有的職人劇《火神的眼淚》,於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真正引領了主流話題,再度拓展本土戲劇的廣度與深度,不僅映照現實、敢於批判、直面社會議題、還針砭官僚體制,這都是過去鮮少有投資方與製作公司願意放膽嘗試的類型。最重要的是,事實更證明,如此超乎預期的熱烈迴響,在在象徵著觀眾的接受度遠比想像中高出許多。
故事會成形,都有其契機。冥冥之中牽引導演蔡銀娟一頭栽入消防員的世界,導火線就是 2015 年在十分鐘之內造成六名消防隊員罹難的新屋保齡球館大火,導演深入了解才發覺,其實台灣近二十年來高居不下的消防員殉職率是何等驚人。我們都知道,真正的英雄不會身著披風,但這也是《火神的眼淚》所叩問的──一般人口中的「打火英雄」,真的被認知為所謂的「英雄」嗎?
當我們期許一群沒有裝備、沒有盔甲、沒有超能力的凡人,來回鬼門關前出生入死、捨己救人,則上面說的殉職率問題,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也因此,本劇的英雄主義路線無可厚非,因其來自創作者的敬意與珍視,且不是針對個人,而是整個群體;其實他們既非英雄,又得付出不亞於英雄必須付出的代價,承擔不亞於英雄必須承擔的心理壓力,二十四小時和驚心動魄的生活節奏共存,日復一日和社會階級的敵意與審視目光為伍,橫亙在這群總是報喜不報憂的消防員與家人、與父母、與妻兒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只剩下更加脆弱的人性,以及裡裡外外的質疑聲音。
首集開端就是祝融肆虐民宅,緊緊揪住觀眾的目光,同安消防隊全副武裝各司其職,於濃煙滿布的舊大樓衝鋒陷陣,圍觀民眾有的只為看熱鬧,有的外行指導內行,導致衝突、滅火、救人同時上演,好不容易火勢撲滅,灰頭土臉的消防員才露出疲倦的笑容,事情卻並未因此落幕。也是看到後來才發覺,此為整齣劇集最關鍵的一場戲,迅速交代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各自的理念及困境;更像在無意間點燃的火種,不知不覺,心魔於四位核心角色的身後愈燒愈烈,等待著一一將他們吞噬殆盡。
其一,張志遠是由戲路漸趨寬廣的林柏宏飾演,看似家境富裕且教養良好,這位清新陽光的大男孩幾乎可以說是整個同安分隊最不像消防員的消防員,他抱著不為人知的殊死意念走上這條路,原來長期驅動著他的,是幼時痛失手足的愧疚與罪惡感,迫使他不停於一次又一次的救人行動裡尋找救贖。「就算再痛苦,只要她想活下去,我們都應該要救她」,說得斬釘截鐵,總是不遺餘力將人拉出火場,卻未曾看見活下來的人面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諸多難題;而後,錢小姐一躍而下前的神情,成為一句「你在救人的時候,有想過那些人有想要被你救活嗎?」讓他走到後來,只剩啞口無言,身心日漸被無能為力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蠶食、鯨吞。
劉冠廷所詮釋的林義陽,是沒有讀太多書,為了家中經濟而報考警消的孩子。正直善良,敢傻敢衝,他的世界不大,只願做好一個兒子、哥哥、同事、消防員應盡的本份,阻止更多憾事發生,便足矣。其個性會帶來困擾,也處處展現難以掩蓋的美德,尤其拋磚引玉為同事募資,以及面對浪費公帑的酒醉大叔時,從充滿嫌惡的眼神轉為側隱與理解,帶領我們從人性層面去包容不同困境的邊緣族群。再者,很多事情不容妥協是有原因的,就如義陽打從一開始就道出「火勢猛烈時不能直接射水」的基本鐵則,萬萬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得獻出生命教導這個始終無法記取教訓的社會。
但是,也因他的樂觀,他的體貼,直至生命盡頭還能綻放光芒,還能笑著安慰「我是壯烈犧牲,是很帥的,沒有比這更值得的事了」。
或許,子伶的心動並非無跡可尋,這對「伶陽 CP」本質上有著極其相似的優點。陳庭妮頂著一頭俐落短髮,將同安分隊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她演繹得堅毅不失溫柔。置身男性佔大多數的職場環境,做為一位現代女性,在社會期待與傳統觀念侷限之下,她必得獨立自主,表現更為突出。因此,一反「女性總是感情用事」的刻板印象,被塑造得臨危不亂,冷靜果敢,且見義勇為,情勢愈是緊急,她愈能當機立斷,過程不居功亦不強出頭,好比在救護車上為人接生,好比帶著老爺爺老奶奶前往去看海,彷彿只要跟隨這位高級救護技術員的指示聲便能慢慢化險為夷。
同樣在同安分隊裡,溫昇豪的邱漢成一角,則象徵著再年長一輪,且已經晉升人父的中年男性:同事眼中,他是盡忠職守、值得信賴的好隊友,但在妻子及孩子眼中,他卻成為失職的丈夫與缺席的爸爸,永遠來不及參與家人間的每一個重要時刻,折射出消防員難以兼顧家庭與工作的無解處境。但是,不停掙扎於去與留、生與死、大我與小我、挫折與初衷的夾縫之間,他終究相當清楚自己為何無法背棄良知、安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所以義正言詞告訴學弟:只要有人渴望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生機,都必須為他們伸出援手──遙相回應著志遠一度萌生的自我質疑,「一定有某些東西埋在我們心裡,像種子一樣,那是我們當消防隊員的天職,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榮耀」,此番振奮人心的精神喊話,更襯托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不凡胸襟。
故事盡頭,沒有皆大歡喜,也並未讓所有死結迎刃而解,還有各自的生命課題需要長期抗戰,然而,世事的無常同時加深了這群消防隊員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革命情感。見證此刻的旁觀者如我們,也漸漸開始留心經過身邊的救護車、消防車鳴笛聲,真正意識到,看似極具戲劇張力的情節,其實就是多數無名英雄的生活縮影與真實寫照。
回歸戲劇本身,《火神的眼淚》的巨大成功確實有其美化和冒險之處,明顯顯示主創團隊在戲劇表現方式上的權衡。先就劇情而論,「影以載道」的目的性於此更加強烈,每一場戲的首要重點幾乎都是為了傳遞特定教育意義,因此出場人物都有自己代表的社會角色符號,配合劇情需求,將合適的性格、背景放在剛剛好的位置,於該憤怒的時間點憤怒,該消沉的時間點消沉,該回憶的時間點回憶,以外在因素推動劇情轉折;到收尾兩集之前,幾乎完全捨棄從角色的內在情感進行鋪陳,導致敘事不夠流暢,取而代之的,是透過訴求直接的鏡頭語言,去加強觀眾跟人物之間的共鳴與連結。
因此可以說,雖然做足田調、所有元素皆取材自社會事件,但這部戲就像一個懶人包,刻意將種種刁民行徑、體制弊病截取出來,造成一種美中不足──情節真實,卻不那麼寫實,角色鮮明,卻不那麼立體──的感覺。
此為敘事方式的取捨,也是這齣戲劇的架構使然,拉遠來看會是個隱憂。但是整體而言,《火神的眼淚》依舊可圈可點,情感真誠飽滿,剪接無比出色,首尾呼應且環環相扣,數度營造天人交戰箭在弦上的緊繃狀態,清楚反省階級思維、菁英主義,深刻融合現實觀點、人性百態,以崇高的敬意喚醒大眾對社會議題的重視與良知,更為未來臺灣戲劇的類型、質感、深度立下一個必須被超越的新標竿。
全文劇照來源:《火神的眼淚》官方粉絲頁
版權:公共電視、myVide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