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心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平日我們大家都有自勉做一個好人的觀念,但是因為有很多積非成是的知見,往往會影響我們實踐做好人的準則,這一些錯誤的知見,都是因為心性受貪瞋痴念所污染,才會以錯誤的理念作為待人接物的處世觀念。
比如︰有人認為只要我心地善良就夠了,不必要信奉什麼宗教。這種觀念似是而非,這是被「愚痴」的思想所蒙蔽。其實「心地善良」是作人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智慧可以透視事理的真偽,只憑一顆善良的心,是不能莊嚴生命的,所以生命力的發揮,還需要許多精神上的增上緣。
在宗教的信仰中,能夠得到很多精神上的增上緣,可以加強生命的動力,如果你認為自己擁有「善良的心地」,應該要努力耕作這塊良田美地,使你播種在心地上的善種子,能夠在你的生命中結出纍纍的果實。佛法的信仰情操,可以幫助你栽培善根,使你的善心有更加深遠的善根,生命才會有更加莊嚴的光輝。
為了要鼓勵大家在佛教的信仰中探求佛法,作為耕耘自己「善良心地」的增上緣,今天師父要和大家共勉如何來「耕耘心田」,希望用佛法來淨化我們的思想,讓大家在佛教的信仰中,深植善根,發揮善心,莊嚴生命。「耕耘心田」要有正確的知見,下面我提供二點佛法觀念,給大家作為耕耘心田的正知見。

一、將順逆境轉作道業增上緣
楞嚴經上有二句經句︰『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這二句經句裡面的「聖性」是指我們本來無染的心性。
經句的提示,是指導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順逆境遇,如果知道以佛法來淨化心念,將一切順逆境遇當作道業的修行方便,在順逆境中超越苦樂的執情,就能回歸無沾染苦樂情緒的本來無染心性。也就是說:以「無我執罣礙」的自在心態,通行在順逆境中,順逆境就可以轉作修道的增上緣,不管是苦或樂的經歷,都是修道者在水月道場上的空華佛事。
在禪宗的「景德傳燈錄」上,有一個公案﹐描寫參禪的人,在我執中面對順逆境的心態,以及參禪者解除我執乃至法執以後,面對順逆境的心態,我引用這個公案,來說明一個人一旦有放下我執乃至法執的無罣礙心態,一切的順逆境遇,就不會構成他的修道障礙。
臨濟玄義禪師在黃檗希運禪師座下參學,因為有我執,經過三年,一直都不敢進入黃檗禪師的方丈室參問佛法,後來經由首座師父的鼓勵,才提出勇氣,進入方丈室向黃檗禪師請教佛法。
臨濟禪師請教黃檗禪師:『請問師父,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黃檗禪師一句話也沒回答,突然香板拿起來,朝臨濟禪師的身上猛打,臨濟禪師嚇了一大跳,轉身就逃出方丈室。
後來臨濟禪師又鼓起勇氣,再次進入方丈室參問佛法,又被黃檗禪師打出方丈室,如是三進三問三打,打得臨濟禪師心情非常難過。
臨濟禪師對這種逆境,產生苦逼的煩惱執情,心有罣礙,不敢再進方丈室參問佛法,便決定辭別黃檗禪師的法座,下山去他處參訪遊學。辭別時,黃檗禪師不阻止臨濟禪師的離去,並指引他往江西去親近大愚禪師的法座。
臨濟禪師依照黃檗禪師的指引,心事重重去到江西拜見大愚禪師。大愚禪師問明臨濟禪師的來處和師承法緣以後,就問臨濟禪師:
『你親近黃檗禪師法座的時候,他有什麼法語教導你?』
臨濟禪師就將自己向黃檗禪師問法的經過,說給大愚禪師聽,心情非常難過向大愚禪師表示說︰
『可能我的資質太差,不堪受教,但是至今我還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差錯?』
大愚禪師聽了,禁不住哈哈大笑,向臨濟禪師說︰『你師父未免太「老婆心切」,他要徹底解除你的自我束縛,你卻是懵懵懂懂四處去求問自己的過錯!』
臨濟禪師聽大愚禪師這樣說,剎那間好像撥雲見日,心想︰原來自己並沒過錯,香板逼打只是幫助我解除執情的方便法,師父的逼打是向我直指「祖師西來意」的無染風光,我竟然不知從逆逼中超越方便法,自己障礙向上參悟師父直指的「祖師西來意」。
體悟出黃檗禪師的法教以後,臨濟禪師向大愚禪師表示︰『哦!我今天才知道黃檗禪師的佛法原來不在多言。』
大愚禪師聽臨濟禪師這樣表示,知道他領悟出黃檗禪師的法教了,當下就給臨濟禪師一個考驗,突然向前伸手抓住臨濟禪師的衣襟,大聲喝問︰『你這個孩子,剛才說不懂,現在又說知道,到底你知道箇什麼?快說!快說!』
臨濟禪師被逼問,馬上搬出黃檗禪師「不多言」的方便法,握拳向大愚禪師的左肋打三拳,大愚禪師被打,笑吟吟,將臨濟禪師推開,對他說︰『快回去感謝你師父的老婆心切。』
臨濟禪師回到黃檗禪師座下,黃檗禪師問他︰『你來來去去,為何這樣忙碌奔波?』
臨濟禪師合十回答說︰『是跟師父學到老婆心切。』
黃檗禪師一聽,知道大愚禪師的多言順導,已經幫助臨濟禪師領悟出他施設逆逼方便的玄機了,便對著臨濟禪師笑罵大愚禪師︰『這個多事的大愚,我下次見到他時,一定也要打他。』
臨濟禪師聽黃檗禪師這樣說,立刻就接下這個話頭,向黃檗禪師說︰『還用等到以後見面﹐不如現在就打啦!』
說完伸掌就向黃檗禪師打去,黃檗禪師被打,不但不生氣,反而高興得呵呵大笑。
這個公案,聽起來大家一定覺得不倫不類,天下那有弟子不尊禮師父,出手冒犯師父的道理?要瞭解這個公案的禪機向我們所傳達的消息,如果不能從解除「我執」擺脫「法執」的無染心性作領會,是悟不出黃檗禪師的逆逼和大愚禪師的順導所傳達的禪機。
我再以一個比較平凡的事例來作說明︰
寄養在我們道場的那位阿妹,從國小三年級的時候送來寄養,現在已經是高職的學生了,這段時間每逢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給她回家過年,過去除夕那一天的下午,阿妹的爸爸就會來道場載她回家過年,最近幾年阿妹的爸爸都沒來載,因為她家就在附近舊社里而已,離普門很近,我們就叫孩子自己騎腳踏車回家過年。
去年,孩子回家過年,經過二天,不見孩子回道場,打電話去阿妹家查問,才知道孩子除夕那天有回到家,但是沒在家過年,沒有人知道孩子去那裡,孩子也沒有打電話回道場做交待,我們開始打電話到處找孩子,到第四天,仍然沒孩子的消息,孩子也沒打電話回道場報平安,我們的心都很不安,急得要發狂了。
第五天晚上,阿妹回來了,由她的同學以及這位同學的媽媽陪同她回道場,當時我看到這種情形,非常生氣,很不客氣向那位媽媽說︰『孩子去你家住了四、五天,你做大人的怎麼沒有跟我們知會,讓我們找孩子找得要發狂。你也是為人父母的人,應該知道大人找不到孩子的著急心情,如果你真的這麼關心這個孩子的話,你就把這個孩子帶回你家養吧!』後來經過一番的道歉,這個媽媽在得不到我的諒解情形下,帶著惶恐的心情離開道場。
經過幾天,我的心裡還是很不痛快這個媽媽的作為,又在幾位晚輩面前,提起我對這件事情的不滿﹐我對他們說︰『我到現在還沒辦法諒解那位媽媽,她明知道孩子寄養在我們道場,要把孩子留住在她們家中,至少也要跟我們作禮貌上的知會,好像只有她有愛心,別人都沒有在關懷這個孩子。』
這時,小徒圓融師講出一句啟發我反省的話,她說︰『我們不要一味責怪別人,應該要慚愧自己沒能力將孩子教好。』
這句話,幫助我超越出不滿的執情。那天,我反省自己的言行,認為自己向一個不曾在佛門結過緣的人,發這一場脾氣,等於豎一道牆,成為阻礙她親近佛教的因緣,實在說這樣也是罪過。當天放下心中不滿的執情以後,我就打電話去向那位媽媽道歉,化解那位媽媽心中的惶恐。
阿妹寄養在普門六、七年了,因為她一直都困陷在幼稚的觀念中,被無知的我執,障礙自己接納幫助他上進的因緣,也帶給我們為她的成長掛念。進入高職以後,好像有一點開竅。已經有看到她自勉上進的表現了,但是一樣還沒跳出幼稚的觀念,也是有障礙自己上進的我執,一樣還會帶給我們為她的行為操心。
我舉這個事例,要向大家表達的義意,是︰一個人如果困陷在我執乃至法執的觀念中,就沒辦法轉化順逆境中的現實因緣,作為自利利他的增上緣。
像前面的公案,臨濟禪師困陷在我執的觀念中,心境就有種種罣礙,所以他在黃檗禪師座下參學三年,我執的罣礙,就成為阻擋他參學的障礙,使他一直都沒勇氣進入方丈室參問佛法,經由善知識的鼓勵,突破我執的心理罣礙,便有勇氣進入方丈室,但是黃檗禪師的逆逼法教,又再使臨濟禪師困陷入法執的觀念中,放不下香板的逆逼苦惱,才辭別黃檗禪師,往他處求問自己的過錯。大愚禪師的順導法教,幫助臨濟禪師突破法執以後,逆逼的法教對臨濟禪師就不會構成心理罣礙的壓力,所以大愚禪師的考驗,他馬上就有直下承當的勇氣;黃檗禪師的話頭﹐他即刻就有應對的方便。
因為在順逆境中,如果不會借境修心,我們就很容易放逸自己的心念,荒廢心田的耕作,心田的雜草一旦蓋覆自己的善心,善根就無法深植在心田中。所以平日在生活中面對順逆境,要學習借境修心,才能夠將順逆境轉作善行道業的增上緣。

二、將因果建立在三世觀念中
在佛教成立以前,各種哲學思想、宗教理論,對因果早就有不同的說法,但是都沒將因果理論建立在三世的關係上。
佛經上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說︰過去種什麼因,現在就受什麼果;現在造什麼因,未來就結什麼果。佛教就以三世的因果關係,來顯示現在因果的重要性,給人知道過去惡因惡果,可以利用現在的因緣作改善;未來的善因善果,也可以依靠現在的因緣去掌握。
平常我們常提到的「命運」這兩字,實際上「命運」就是代表「過去因、現在果」及「現在因、未來果」的行為因果反應。過去因地的行為叫做「命」,現在是過去因的果地也是未來果的因地,所以現在以及未來的行為叫做「運」。換一句話說︰現在的「命」,是過去一切善惡行為所造作出來的結果,佛法稱作業報;「運」是從現在的命中,又再造作的一切善惡行為,佛法稱作業行。
了解這個意義,就知道「三世」的定義,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段,「過去」是指「現在」一秒鐘之前的時段,「未來」是指「現在」一秒鐘之後的時段,所以這三個時段,過去、未來二個時段的因果,都與現在這個時段有連鎖性的因緣關係,也就是說︰現在這個時段有承受過去「命」的因緣,也有運起未來「命」的因緣。
既然現在的命是承受過去行為的結果,現在命就是「定命」,定命不能改,如果定命不好,要改「命」的話,就要改造未來的命,從現在的行為去運轉未來的命。
以佛法來看命運,命確實可以改,但是改命的主宰,不是交給別人,是交給自己。
譬如︰有兩個孩子在準備升學考試,一個很努力的在讀書,另一個並不很用功讀書,結果不用功的那個孩子考上了。這種情形,如果我們只看兩個孩子面對考試時的用功情形,不去了解前因,必定會為考不上的孩子抱不平。
其實那個很努力在準備考試的孩子,平時讀書並不用功,只是在面對考試的數月中,才拼早拼晚的在準備考試,他的基礎本來就不好,單憑考前數月的努力,考上這是因地的「命」。又考前沒努力讀書的那個孩子,平常就已經很認真在讀書,有很好的基礎,考前特別用功拼讀書,也影響不到他的考試成績,考得上,這也是因地的「命」。
反過來說,如果考上的那個孩子,從此放鬆,不再用功讀書,這個孩子現在因地的放逸行為,就會運造出未來「留級的命」;另一個沒考上的那個孩子,如果從此立志努力準來年的升學考試,這個孩子現在因地的努力行為,就會運造出未來「金榜題名的命」。
人的命運也是如此,要改造未來命,主宰者不是別人,是自己,所以希望改造未來命的人,求人不如求己,問卜不如問心。
暸解人的命運就是行為因果的反應以後,對過去因地的命,除了要知命信命以外,也要認命。認命就是承認自己過去因地善惡行為的結果,認真去面對現在命中的現實生活,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要以三世因果觀念來引導自己的腳步,一步一步踏實去面對現實生活的因緣際遇。
很多人追求佛教的信仰,對佛法的因果論,認識錯誤,所以才會在信仰中作不知命、不信命、不認命的要求。譬如︰
曾經有一位信徒向我表示︰『師父!我打算不要吃素了。』
我問他︰『你素食二十多年了,為什麼現在忽然間想要吃葷。』
他說︰『我吃那麼久了,佛祖都沒有保佑,身體照常一大堆毛病。』
這種觀念就是不知命、不信命、不認命的要求﹐因為他不知道吃素的意義,他吃素只是希望佛祖做他的主治醫生,保護他的身體健康。我們要知道,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財富有財富的因果,我們希望得到健康,現在的因地,除了信仰宗教以外,也要具足有調心養生的保健條件,這樣才會運作出未來心安體泰的命。吃素是信仰上的因,自有信仰上的果,如果只有吃素的因,沒其他調心養生的保健條件,就要向佛祖要求健康的果,這就是不知命、不認命的妄求。
佛經上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際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為善為惡的種子,播入我們心田,不管歷經多少歲月,一旦因緣聚合,時機成熟,種子得到陽光、水份、肥料等成長的條件,很快就會發芽、成長、結果。所以我們要耕耘心田,絕對不可以沒三世因果的觀念,這樣才能夠知道「過去和現在」以及「現在和未來」所耕作的因果關係,在現世中將自己的善根深植在心田中,使善心有一份良好的成長基礎。

結語
有一首勸世詩,意義發人深省,我念出來與大家共勉從生活上的起心動念耕耘我們心田︰
天地覆載我,多生消不得;父母養育我,終生報不得。
人人願百歲,這個求不得;個個要富貴,勉強要不得。
終日事煩忙,要閑閑不得;直待老來時,凡事做不得。
道理十分明,說得行不得;頭髮白茫茫,要黑黑不得。
好事都該做,錢財捨不得;騙積起家財,子孫守不得。
切莫結冤仇,累世解不得;咽喉三寸氣,斷了接不得。
心下千般氣,對人說不得;無常來臨時,半刻拖不得。
大小哭啼啼,有耳聽不得;骨肉欲團圓,要留留不得。
冤家相遇時,有路躲不得;相識若干人,有眼認不得。
氣斷不多時,容顏看不得;四大冷如冰,渾身動不得。
六片棺材板,人人少不得;家財千萬貫,臨行帶不得。
空手見閻王,有錢用不得;思念眷屬情,要回回不得。
未曾過七日,鼻孔聞不得;閻王不順情,佛也救不得。
靈前好供養,起來吃不得;從前不肯修,如今說不得。
經典積如山,無緣看不得;黃泉獨自行,兒女伴不得。
不孝忤逆兒,天地容不得;酒醉打死人,醒了悔不得。
王法重如山,犯了饒不得;自作還自受,別人替不得。
爾若做好人,他人分不得;修行證果時,六親俱度得。
這首勸世詩,最後幾句︰『爾若作好人,他人分不得;修行證果時,六親俱度得。』這是我要向大家強調的昭題,做人如果只是要求做好人,別人分不得你的好處,如果做好人又知道修行,生命就會結出纍纍的果實,不只利益自己,也可以造益自己的六親眷屬。
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擁有「善良的心地」,就應該努力耕作一塊良田美地,使你播種在心地上的善種子,能夠得到成長的條件,在你的生命中結出纍纍的果實,去造益自己的六親眷屬,乃至一切眾生。
感恩三寶的加被,感恩龍天護法的護持,感恩每一位信眾的護法,在普門祈安觀音法會中,我以虔誠的心,為每一位信者祝福,願祈觀世音菩薩慈光垂護,每一位信者平安如意,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民國87年我們這邊太原路地下道的機車道,發生一椿打人致死的命案,一個小孩騎腳踏車,走在機車道上,後邊有兩位騎機車相載的年輕人,他們以喇叭示意,叫前面騎腳踏車的小孩讓路,小孩沒讓路給機車先過,到了機車道的盡頭,騎機車的人就超前攔住小孩的去路,把小孩拖下腳踏車,你一拳我一腳,二人活活的把小孩打死在路上。
近年來,豐原有一位張永樹居士,時常來我們普門修補房舍,他是一位木匠,過去還在工廠上班的時候,都是利用假期,去需要他幫忙的佛教道場,做結緣工,道場的房舍有漏雨的現象,他就去找漏雨的地方,進行修補;道場的房舍天花板或家具有壞損的現象,他就去找相同材料來換修。 我們普門的房舍,已經老舊了,每逢下大雨的時候
佛經說我們居住的國土危脆,說我們的人命活在呼吸間,在這次的地震都得到事實的印證,也深深給我們感受到生與死的恐怖與痛苦。世間就是有這麼多的恐怖和痛苦,所以面對無常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去培養適應無常的忍耐修養,這樣生活才會減輕被無常逼害的心理負擔。因此今天師父要跟大家共勉的,是培養適應無常的忍耐修養。
最近有一件人人注目的社會新聞,就是罪惡滿貫的陳振興已經伏法槍決了。從陳振興為眷屬脫罪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這樣凶惡的人,也有一份很深厚的人倫眷屬愛,只是他的人生觀一直都是以自私的觀念在建立錯誤的生活習慣。這些錯誤的塵勞執情,一層一層的累積,最後就障礙他的理智去探求道德真理,所以犯下這種人神共憤的滔天罪
我們普門前面有一條四十米的太原道路,這條道路開好以來,時常在天未亮以前,聽到青少年在太原路飆車的機車聲,有一日,我特地起床走去路邊看這一些青少年飆車,發現他的機車上都載一位同伴,有一些機車的駕駛人,還在路上做特技表演,將機車的前輪拉高,只用後輪走路。這一些飆車的青少年,好像對生命都沒尊重的意識,怪不
時常在佛門走動的信徒,一定都有聽過信眾互稱「菩薩」,你我都是凡夫,為什麼佛門會以「菩薩」來互稱呢?因為我們中國佛教弘揚的是大乘佛法的行持,所以站在鼓勵和尊重的立場上,中國佛教的道場對信眾才會有這種稱呼
民國87年我們這邊太原路地下道的機車道,發生一椿打人致死的命案,一個小孩騎腳踏車,走在機車道上,後邊有兩位騎機車相載的年輕人,他們以喇叭示意,叫前面騎腳踏車的小孩讓路,小孩沒讓路給機車先過,到了機車道的盡頭,騎機車的人就超前攔住小孩的去路,把小孩拖下腳踏車,你一拳我一腳,二人活活的把小孩打死在路上。
近年來,豐原有一位張永樹居士,時常來我們普門修補房舍,他是一位木匠,過去還在工廠上班的時候,都是利用假期,去需要他幫忙的佛教道場,做結緣工,道場的房舍有漏雨的現象,他就去找漏雨的地方,進行修補;道場的房舍天花板或家具有壞損的現象,他就去找相同材料來換修。 我們普門的房舍,已經老舊了,每逢下大雨的時候
佛經說我們居住的國土危脆,說我們的人命活在呼吸間,在這次的地震都得到事實的印證,也深深給我們感受到生與死的恐怖與痛苦。世間就是有這麼多的恐怖和痛苦,所以面對無常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去培養適應無常的忍耐修養,這樣生活才會減輕被無常逼害的心理負擔。因此今天師父要跟大家共勉的,是培養適應無常的忍耐修養。
最近有一件人人注目的社會新聞,就是罪惡滿貫的陳振興已經伏法槍決了。從陳振興為眷屬脫罪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這樣凶惡的人,也有一份很深厚的人倫眷屬愛,只是他的人生觀一直都是以自私的觀念在建立錯誤的生活習慣。這些錯誤的塵勞執情,一層一層的累積,最後就障礙他的理智去探求道德真理,所以犯下這種人神共憤的滔天罪
我們普門前面有一條四十米的太原道路,這條道路開好以來,時常在天未亮以前,聽到青少年在太原路飆車的機車聲,有一日,我特地起床走去路邊看這一些青少年飆車,發現他的機車上都載一位同伴,有一些機車的駕駛人,還在路上做特技表演,將機車的前輪拉高,只用後輪走路。這一些飆車的青少年,好像對生命都沒尊重的意識,怪不
時常在佛門走動的信徒,一定都有聽過信眾互稱「菩薩」,你我都是凡夫,為什麼佛門會以「菩薩」來互稱呢?因為我們中國佛教弘揚的是大乘佛法的行持,所以站在鼓勵和尊重的立場上,中國佛教的道場對信眾才會有這種稱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Thumbnail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Thumbnail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