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還需心藥醫,改變命運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煩惱與愚癡:

「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恆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學佛之後,知道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也知道因果業報,絲毫不差;但道理懂歸懂,要真正付諸實行,可說是難上加難。因心性層次還有待提升,還有執著放不下,所以內心始終沒有感受到真正的快樂。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真正的快樂源自於自己的這念心,求人不如求己,在心上努力,把自己的心修正,修清淨才是上策。

貪瞋癡慢疑為五毒,沒有正確的知見,就容易讓自己修偏。雖然我有在誦經持咒,但內心深處的貪嗔痴始終根深蒂固,無法根除;所以一直以來,即使我在外相上有誦經持咒和放生,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學佛的人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正所謂「刮別人的鬍子之前,先刮自己的鬍子」,但我們總是習慣往外看,看到別人的種種善與惡,看到善覺得矯蹂做作,看到惡覺得忿恨怨懟,甚至別人不好的知見、觀念、習慣等小地方都看不順眼,沒有包容心,進而起心動念,身口意三業便隨之造作,認為是別人的習性差,業障重,久之,讓自己的心蒙蔽,讓自己的心不清淨,心性更是傲慢和自大,不懂得謙卑與包容。

容易因為別人一句隨意的口頭禪或習慣性的批評語言而感到憤怒。明知道對方就是這種性格、說話就是這種態度,卻仍執意去糾正對方的缺失,指責他,希望他改正,而對方一旦我行我素、不聽勸,就會起瞋恨心,用暴戾的言語謾罵或揶揄回擊,表面上是為他好,實際上是我執心太重。有時也會因為自己言語上有過失的地方,對方給我的忠言逆耳而覺得惱羞成怒,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還狡辯回嘴,不僅在無形中造了無數的口業而不自知,讓事情搞砸,關係鬧僵,也讓別人看了笑話。現在想想,在這場紛爭中,自己只是讓心中的不爽不吐不快,讓心因發洩而得以暫時舒暢外,並沒有得到什麼收穫,反而失去了該有的禮貌、修養及福德,失去了修行學佛最重要的「忍辱」。

長久累積下來,習慣性把別人的不好拿來煩惱,心中滿滿的都是別人的不是,對別人曾經給的恩惠拋諸腦後,殊不知自己一味的往外看,卻不懂得檢討自己的內心問題所在,其實皆源於自己的愚癡,沒有智慧。所謂「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糞,所見皆化為牛糞」,是自己的心修得不夠清淨,不夠定心、靜心,不知道修行的真正定義即是忍辱。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等到我們嚐到苦果報應,經歷一切苦難之後,我們才會去思考問題的真正根源在哪,才知道要從內心去改進。時時警惕自己,財色名食睡都是貪婪的欲望,也都是苦果,但我們卻樂於追求苦果,把它當作是追求人生快樂的重要指標,不知道苦因其實源於自己複雜的這念心,把這些無謂的煩惱當作是理所當然,而跳脫不出這個惡果輪迴中。

我在每日的誦經定課中,慢慢地了解經義,如精舍所說,《金剛經》及《六祖壇經》的確是可以慢慢的提升心性、開智慧,讓自己在面對每日所遇到的不順心、不順眼的人事物,都能先想到經文給我們的教誨,進而要求自己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善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修行就是在修忍辱,修正自己的行為,修自己的耐性,是在修理自己,而不是在修理別人。任何給予我們的一切,不論是逆境或是順境,都會有巧妙安排的磨鍊與考驗,都要用歡喜心、感恩心去接受它,事事忍耐、事事感恩、事事圓滿,時時提醒督促自己反省檢討改正,讓自己在修行的路上能夠更加進步!

(分享完畢)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無明習氣、執著、盲點與不善之處。這世間沒有十全十美、完美無瑕的人,每個人都要透過修行,透過長期持誦大乘經典,學習經典上的智慧,慢慢地矯正心性、改變惡習、突破盲點、放下執著,如此,心性才能漸漸提升,起心動念才能漸漸光明、清淨。

貪嗔痴會產生黑氣,黑氣會障蔽、阻塞、染污腦識,起心動念有所偏差,言行舉止就會外顯成為不善,加上自身的慾望和執心,就會變成造業的根源。眾生的業障之所以那麼多,都是自身的貪嗔痴和無明在作祟,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不必怨天尤人。

心裡想什麼,言語和行為就會呈現出什麼,人生的軌跡就會隨著起心動念和言行舉止運行。修行,才能真正地提升心性,內心改變了,外在的一切才會改變,命運也才能改變。

沒有人天生就是淒慘潦倒的,現在所承受的一切都是自身的善惡造作,有過去世的,也有現在世的,現在的人生就是過去的起心動念、善惡累積。若您的人生不順遂,想要改變現狀,唯有修行可以做得到。向佛菩薩請示您的問題,依照佛菩薩的開示持誦大乘經典來消業障、消修偏入外道業力、消自身的黑氣魔靈、修正習氣、放下執心,如此才能由內而外一點一點地去除各種不善,找回本來清淨、光明的自性。如此,人生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改變,從黑暗轉變成光明、從不順遂轉變成順遂,業消福生。

有些人過去世做了很多善事,累積很多福報,所以本世機緣成熟了,就會享受過去累積的福報。但享福即是耗福,如果沒有惜福、培福再造福,福報就會很快地用光光,沒有福報支撐,人生很難過的順心愜意。所以若是現在的人生過得還不錯,只有些許小煩惱,但也不要太掉以輕心,福報享完就沒有了,但業障還是要償還的。每個人累生累劫都可能因無明、貪嗔痴造下業力,有句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業障討報是需要機緣的,待機緣成熟時,無論躲到天涯海角,業主菩薩都能找到您,當討報機制啟動後,要怎麼討,都由業主菩薩說了算!

人生只有短短地數十年,不要讓人生在無明塵勞中浪費掉了,也不要在享樂中虛度光陰,更不要在業障討報中悽慘度日。「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專治人生的各種疑難雜症,且絕對會藥到病除,請您務必要試試看。人生的各種不平在於心,心病還需心藥醫,佛法就是最好的心藥,也是去除無明、貪嗔痴的法藥。珍惜短暫的寶貴光陰,好好修行,這才是人來到這世間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最有價值的意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六祖壇經精選》:「多尊重其他的人,而提供自己的智慧,我們關懷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關懷的時候就要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自己的知能、技能來關懷人。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其他的人,這個樣子的話,大概跟這個原則不相違背;否則的話,可能就是我執。因為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六祖壇經精選》:「多尊重其他的人,而提供自己的智慧,我們關懷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關懷的時候就要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自己的知能、技能來關懷人。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其他的人,這個樣子的話,大概跟這個原則不相違背;否則的話,可能就是我執。因為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
Thumbnail
妄念成幻想,這是多數人的記憶,也是我的記憶。我們常常會起很多妄念與幻想,比如說:發大財,工作上位,等等。當一個人能力不足時,這些妄念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一路走來坎坎坷坷,最後受傷的是自己。因此消除這些妄念是最重要的功課,如何消除這些妄念,就是消除過多的慾望,當慾望不在了,自然就心寬了,心寬就坦蕩了,
Thumbnail
妄念成幻想,這是多數人的記憶,也是我的記憶。我們常常會起很多妄念與幻想,比如說:發大財,工作上位,等等。當一個人能力不足時,這些妄念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一路走來坎坎坷坷,最後受傷的是自己。因此消除這些妄念是最重要的功課,如何消除這些妄念,就是消除過多的慾望,當慾望不在了,自然就心寬了,心寬就坦蕩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煩惱與愚癡: 「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恆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學佛之後,知道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煩惱與愚癡: 「眾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癡是假的,不是永恆的。然而就是因為眾生不知道愚癡是愚癡,才把苦當成樂,一直在愚癡顛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癡為何,就不會以苦為樂,而佛法就是當眾生遇到煩惱時,讓我們提高警覺的良方。」 學佛之後,知道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六祖壇經》是我的每日定課,雖然每天都會唸經,卻都沒有做到,遇到挫折與磨難時,就會開始抱怨責怪,執著他人的是非對錯,厭惡看不慣的言行舉止,甚至產生嗔恨心,沒有做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六祖壇經》是我的每日定課,雖然每天都會唸經,卻都沒有做到,遇到挫折與磨難時,就會開始抱怨責怪,執著他人的是非對錯,厭惡看不慣的言行舉止,甚至產生嗔恨心,沒有做到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時常因為工作壓力大而無法釋懷很多事,在聽完開示之後反省自己,喜歡和不喜歡就是一種分別心,不管開心或不開心都要過一天,考驗隨時都有,遇到了就勇敢面對,若是有逃避退縮的心態,就一定考不過。 蔡師兄曾說:「精舍的義工們,幾乎每天都會被考試,考試的內容有大有小。」 分享二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時常因為工作壓力大而無法釋懷很多事,在聽完開示之後反省自己,喜歡和不喜歡就是一種分別心,不管開心或不開心都要過一天,考驗隨時都有,遇到了就勇敢面對,若是有逃避退縮的心態,就一定考不過。 蔡師兄曾說:「精舍的義工們,幾乎每天都會被考試,考試的內容有大有小。」 分享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尚未接觸牟尼精舍,尚未開始誦經修行前,我老是感覺自己的人生過得很不順,做什麼都受阻礙,壞習慣也很多。後來,在因緣際會下遇到精舍,因為當時真的太痛苦,已經處於人生低潮很久了,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改善,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到牟尼精舍請示我所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尚未接觸牟尼精舍,尚未開始誦經修行前,我老是感覺自己的人生過得很不順,做什麼都受阻礙,壞習慣也很多。後來,在因緣際會下遇到精舍,因為當時真的太痛苦,已經處於人生低潮很久了,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改善,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到牟尼精舍請示我所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