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2 我的快樂與 money 之間的曖昧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話嘮不用錢

在上一集,我提到關於「愛」:如果沒有,就給不出來。
能不能對物質世界感到幸福,是很容易用個人感受衡量的。我成長的環境裡並不缺吃穿用,若真要說沒有滿足的原因,也是因為沒有什麼彈性可言。
我記得有次高中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和同學閒嗑,突然問到我說:欸你永遠穿的就都那幾件,跟同學出去有時候還會穿學校衣服,你沒衣服穿了嗎?
在以前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讀書身上的我來說,還真的沒有多注意穿著給人的觀感。我可以二、三年就兩雙襪子輪替,一年到頭,一雙鞋子從開學穿到畢業也不是問題,要嘛說我對時尚沒有感覺可以,也可以說我無欲無求,當時沒這麼需要。
直到現在 24 歲,雖然還沒大學畢業,但也都自己住在外面,想說如果一週才打算投幣洗一次衣服的話,衣服必定都幾套、幾套的,內著當然更不用說,比起從前在家,也都是數件在買的 ... 好像這樣就「正常」多了。
懂得用錢,是自我實現的第一步;
溢滿的愛能夠給予,給予卻不能代表愛的涵義。

本週優質節選

錢很重要啊,但我會晚點再來啦 XD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成年?一個強迫自己要馬上懂得很多的年紀
  • 獨立?你就是你,無須證明
你覺得你和小時候的差異很大嗎?什麼才是一個人長大的證明呢?如果我們做一件事只是為了取得別人的認可,那麼如果我說:愛我沒有如果
別人怎麼看,真的很重要嗎?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追蹤當鬧鐘用就可以了 XD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成年?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我變了呢?
叛逆還要講什麼理由 XD
後來仔細想想這麼短短一段文字,其實隱含了非常大量的個人意識訊息在裡面。
最早認為我和小時候差距最遠的就是我家人,已經不知道多久之前,偶爾我爸去接我媽下班的時候,就會在車上多聊天;其次則是我過往的同學,見面次數不多,但見到我有時候像見到鬼一樣:你也差太多了吧!(感受上就是氣質有變化)
在我的視角,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我想說的,但因為小時候很不會表達內心想說的東西,所以不管把我放到哪個環境,看起來都像個異類;而成績的崛起變相給了我話語權,若要說是這時候才開始「學習說話」,其實是很合理的事。
讀大學後的我沒有歸家的習慣,只記得後來幾次短短的對話,充斥著「我長大後就變了」的內容。
其實我沒有變,只是一直以來人們都只願意浸泡在自己的想法裡吧?
分享一個我生活比較特別的歷程。
我的求學過程沒有很順遂,主要是有「被人分類」的感覺存在。成績真的都不差,但人際關係每個年紀都有狀況。不論老師也好、同學也好,通常都不願意和我有進一步的相處。
所以我就衍伸出一個感覺:我必須要做人心目中「乖」和「懂事」的樣子。
在內建這種想法之後,我覺得就是再認真一點、再不給人添麻煩一些,或許我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
然後我確實做到了,也過了一段舒服的日子,但依然不長久。只要我必須離開原本的環境,這些為自己爭取到的紅利就會消失。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這是當然,因為一看就知道那不是你原來的樣子
只是現在要突然問我說,所以我是什麼樣的人呢?我自己也不十分清楚,所以才要透過寫作慢慢尋找吧!

重考是必然?

有一種說法叫「課題」,每個人一生當中或許會碰到數個、大大小小的課題,只是有的人察覺的早、改變的早,過上一個和別人截然不同的人生。
用我的例子來說,在我當初預設:讀大學是一個追尋自我的過程,如果這間大學、這個環境沒辦法提供我想要的東西,也當然我沒辦法和這個地方有很好的互動,離開就是必然。
那很顯然,尋找自我這件事,在近幾年內就是一個課題,而我察覺到了,所以才需要逐步改變自己的思維和生活習慣。
畢竟,人越老,真的會越固執,也越難改。
重考後我選擇讀經濟,上成大之前,因為涉及「選擇」的觀念我都覺得很有趣,讓我覺得這充滿人性;我不必再特別以別人的需求為優先,先想想自己做了什麼選擇,對自己才有幫助的一種感覺。
雖然寫文章的此刻,還是因為已經厭棄了無聊的學術課程,真的是每到考試都泡在點、線怎麼移動,這東西邏輯合不合理的情形 ... 已放棄跟課程內容溝通了 XD。
那講起選擇,是促成我長大開始「叛逆」的緣由,與其說我變了,倒不如說是「我」正在成形中:小時候的我講話不尖銳,長大了有什麼就說什麼;小時候的我什麼都由別人決定,長大了當然不允許蠻橫、霸道又無理的干涉。
一方面深刻的覺得,一路走來我沒有什麼選擇的機會,我覺得自己像是實驗品一般地被拿來做社會性的實驗,試試看到底所謂的好好讀書,能不能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可是後來發現這一切都假到不行,急著替你生活做決定的人很多。
在我恢復理智之前,還沒有察覺這些人沒辦法替自己承擔責任。
清醒之後,迎面而來的是一連串我對人的不信任。因為我把我的相信和真心交到別人手上,換來的是我必須要認清楚:只有我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不知道你覺得這算不算人的惡意?
有的人,給了你好意,你不僅要收下,還得笑著、恭敬的收下;禮數做足了還不夠,這一刻盯著你用了沒、下一刻一臉「反正你也不會聽」的失望表情,搞得我生出來就是在滿足別人似的,這樣的好意真的還稱得上是好意嗎?
好險長大還是給了我一份領悟:
有了認知,可以抱怨,然後要改變。
所以即便今天的我被上上了那些:不聽話、叛逆、我怎麼會這樣的標籤,時至今日我已經不以為意。
因為無論我今天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在知道我說過什麼、做過什麼的前提下,就算被討厭,也總有人會喜歡;就算有人喜歡,也還是有人會討厭。
我還是那個調調:拿出自己對於事情的品味,細細篩選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好了。

獨立?

大學時期就經濟獨立有沒有必要?
不過累積跳板資本好像更實在點
上一段的文章沉了點,大致上就是在講被道德綁架的感覺。
第二部分要講的觀點是參照《大學不迷茫》這本書。
由於大學時期要能區隔出人的不同,關鍵在於課後生活的排定。
以前讀師大的時候有做過家教,以當時想當老師的我來說,這屬於「本分」的投資;如果我不做,對想當老師的我來說,會少掉很多該有的經驗值。而且經驗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嫌少,可以越早開始當然也是越好的,畢竟有興趣。
重考那年,看完全書之後,發現非常多論點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直覺的想像一下現在讀經濟的我,一路做家教三年到接近畢業,可以為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效益?
涉及選擇的議題大家都聽過。同時段選擇了一個勢必得不到另外一個,除非我有兩倍的時間。
換句話說,在課後生活選擇家教的當下,我就會少了很多探索其他領域的機會,這還不只,機會成本則是踏出校門那一刻可能會發現:過往的財富自由完全只是暫時的
因為同時段別人或許很熟悉如何在職場上跳板,然而我卻生不出第二段同等的時間做一樣的學習。
這裡要註解一下
對於生涯議題我一向態度都是:
沒有對錯,但有好、壞之分。
所謂的好、壞是基於自我在成長過程中的認知,也就是做一件事情得到的結果好、壞如人飲水,然而有些結果卻未必會在做的當下就顯現。
若以今天本文的角度要來談:我贊不贊成課後去打工?
我一定會跟你說我贊成,但是我不會去做。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
另外以前有的人會分享說,有錢人是如何看待他們的錢?或者有錢人是如何推動錢滾錢的?諸如此類的文章。
顯然我們對於有錢人的金錢觀念,是有意識的認為和普通人不一樣。
那同樣的想法我們可以說,為什麼同樣的四年,有的人可以把自己活成「爆發戶」?有的人卻學習看人臉色過日子?
我認為關鍵在於:你想把自己當成誰?
在以前那個年代,很多長輩認為存錢就可以過好人生、努力打拼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薪水,為什麼現在看來是危險的?
除了現代人比較有「斜槓」的觀念之外,所謂的有錢、成功,都是少數,而把自己活成「多數人」就是埋沒自己的開始。願意屈人之下,即便想起身對抗體制,行動卻跟不上,而通膨率也一直高過政府訂定的儲蓄利率很久了,各種無力早在一開始的思維就已經決定好了。
放到現在來看,把培養自己的時間拿去做時薪工,不就等於向別人宣告學歷以外,我們的價值就只剩這些了嗎?
早早的被人定價,也是早早的陷自己於不義呀。

錢真的很重要嗎?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時至今日我還是覺得很重要,但能力也必須要跟的上心眼。
要的越多,是透過做的越多;做的多還不夠,還必須聰明點的做。
當然有的人會想問說:
  • 那些家裡有困難的人,對他們而言工作是必須的
  • 如果說想為家裡盡一份分擔的心意,這樣有不對嗎?
以前我在師大上過一門「教育社會學」,這門課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如果你能認同這社會打從出生就不公平的話,這件事就算到大學畢業也不會有多少改變
換言之有資本的家庭,他們有的是資源,為自己的後代鞏固繼承資產的能力;在《大學不迷茫》一書中則會鼓勵這些金援不夠豐厚的學子,如果連努力都輸給人了,那還要拿什麼來翻轉自己的地位?這個給回答給第一題。
第二題則是要重申:所有生涯的決定都有好、壞之分,好或壞都是由本人自己感受;那好意出於自願,若說付出沒有得到人的認可,它依然是一件好事,無可挑剔。
作為選擇的主體,你只需要知道做這份決定,對不對得起將來的自己,就可以了。
只是我的答案相當明確:不急
16會員
282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花時間賺取這些富麗堂皇、值得褒獎的標籤,可是這些標籤不會貼著自己一輩子。
當我們花時間賺取這些富麗堂皇、值得褒獎的標籤,可是這些標籤不會貼著自己一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我的人生有沒有想過「要靠寫作賺錢」呢?當然是有的!後來我知道「寫作」不會是我的職業,也不會是我的收入來源,更不是我擁有的才能,但我總還是可以起身動手去做那些「沒有人會幫我完成的事」,而我只是想完成它而已!
Thumbnail
透過Zapier建立出「思考自動化工具」真的很有意思。 透過將語音轉換為文字,每個人都可以更輕鬆自在地記錄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透過GPT4等AI,幫助我們找出自己談話逐字稿中的重點,並且根據生成文章的大標題與段落的小標題。
Thumbnail
目前我使用Zapier的方式,是先上傳一個我在手機上錄的聲音檔(m4a格式)到Googl Drive,然後把聲音檔案串接到OpenAI的Whisper API作為語音辨識的手段,將手機上錄的聲音黨轉換成
Thumbnail
TTXC 2023 Takao Rock打狗祭 策展也是必應創造主要業務,花錢看人打狗應該很爽,幫高雄觀光做個宣傳,十月不是吃冰季,再想想如何盡地主之誼,呃,怎樣人狗盡歡。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81611629692219393 呃,狗兒子跑哪去了
Thumbnail
寫作就像任何一項技能一樣,需要不斷刻意練習。有邏輯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寫下成為文章,是現在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相信大家都聽過批評性思考,首爾大學朴注勇教授即時將這套方式運用在寫作上。能夠讓大家,邏輯正確,有憑有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發表個人主張之前,應該先參考前人思考的脈絡 教授說:在開始
Thumbnail
你好,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為了成為多產的數位寫作者, 從2022年4月開始,實踐原子短文(Atomic Essay) 已經有7+個月。這段期間我輸出了120+篇原子短文,幫助我很有效率地完成平日作為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我也
今天的標題好像比以往更為聳動了:) 其實也不是說我想成為什麼很偉大的作家,而是在看完「午夜。巴黎」後,內心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只是我心裡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替換成「人生」。
Thumbnail
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習慣被一種思維受限:別人怎麼做有效果,我們就照著做,應該會有用吧? 對,我相信有些適用,但事實上,事情不完全是這樣子運作。 在未知的道路上,你也可以發揮創意,彈性的嘗試不同的方法,因為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單一制式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我的人生有沒有想過「要靠寫作賺錢」呢?當然是有的!後來我知道「寫作」不會是我的職業,也不會是我的收入來源,更不是我擁有的才能,但我總還是可以起身動手去做那些「沒有人會幫我完成的事」,而我只是想完成它而已!
Thumbnail
透過Zapier建立出「思考自動化工具」真的很有意思。 透過將語音轉換為文字,每個人都可以更輕鬆自在地記錄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透過GPT4等AI,幫助我們找出自己談話逐字稿中的重點,並且根據生成文章的大標題與段落的小標題。
Thumbnail
目前我使用Zapier的方式,是先上傳一個我在手機上錄的聲音檔(m4a格式)到Googl Drive,然後把聲音檔案串接到OpenAI的Whisper API作為語音辨識的手段,將手機上錄的聲音黨轉換成
Thumbnail
TTXC 2023 Takao Rock打狗祭 策展也是必應創造主要業務,花錢看人打狗應該很爽,幫高雄觀光做個宣傳,十月不是吃冰季,再想想如何盡地主之誼,呃,怎樣人狗盡歡。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81611629692219393 呃,狗兒子跑哪去了
Thumbnail
寫作就像任何一項技能一樣,需要不斷刻意練習。有邏輯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寫下成為文章,是現在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相信大家都聽過批評性思考,首爾大學朴注勇教授即時將這套方式運用在寫作上。能夠讓大家,邏輯正確,有憑有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發表個人主張之前,應該先參考前人思考的脈絡 教授說:在開始
Thumbnail
你好,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為了成為多產的數位寫作者, 從2022年4月開始,實踐原子短文(Atomic Essay) 已經有7+個月。這段期間我輸出了120+篇原子短文,幫助我很有效率地完成平日作為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我也
今天的標題好像比以往更為聳動了:) 其實也不是說我想成為什麼很偉大的作家,而是在看完「午夜。巴黎」後,內心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只是我心裡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替換成「人生」。
Thumbnail
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習慣被一種思維受限:別人怎麼做有效果,我們就照著做,應該會有用吧? 對,我相信有些適用,但事實上,事情不完全是這樣子運作。 在未知的道路上,你也可以發揮創意,彈性的嘗試不同的方法,因為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單一制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