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昇歌情事|青春成長記事:〈如風的少年〉與〈狗臉的歲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果有機會,讓你回到年少輕狂的歲月,你要做什麼?如果有一天,讓你回去跟18歲的自己說句話,你要說什麼?
每個人都經歷過十來歲時的青春歲月,那是混和著朝氣、狂放與活力的年紀,卻也經常伴隨著徬徨、苦澀與挫折的複雜情緒,或許還有一點稚嫩的氣息,卻又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已經成熟長大。在文學裡,描繪青少年時期徬徨曲折歷程的小說,稱之為「成長小說」,是一種典型的啟蒙記事文類,不管是沙林傑《麥田捕手》、托爾斯泰《童年·少年·青年》,或是臺灣的朱天文《小畢的故事》、袁哲生《西北雨》......世界文壇中,總是不乏以青少年成長與意識啟蒙為背景的作品。至於臺灣流行音樂,則無法錯過天團「五月天」的諸多經典歌曲。
相較之下,陳昇幾首有關青春印記的作品,則有著比較強烈的個人色彩,可以稍加留意。當然這並不是說接下來要介紹的歌,是陳昇自己的青春故事,但我們仍可從這些有點自傳調性的歌曲中,窺見陳昇年少時候的記憶,包含了自己與身旁朋友的故事,有一些男子氣概的粗獷感,也有著盡在不言中的柔長情感,一樣深刻動人。
在1991年《私奔》專輯中,收錄了這首旋律清朗的〈如風的少年〉,或許是陳昇第一次以自己的青春模樣為主題的歌:
1958年聯考結束的那天 吉米騎著摩托車來找我
他穿著褪色的卡其長褲 臉上帶著靦腆的笑容
我們一起躲在鳳凰樹的背後 看著蔚藍無比的天空
偷偷地學抽著新樂園香煙 卻是一句話也沒有說
一直鬼混到太陽西斜 弟弟跑來叫我回家吃飯
他才說對不起 不能跟你一起實現那些少年癡狂的夢
DON'T CRY, JIMMY JIMMY DON'T CRY 我們是如風的少年
這首歌有非常強烈的敘事性格,歌裡有兩個人物角色,分別是「我」和「吉米Jimmy」,並以旋律相近的兩段,堆疊了兩次告別的場面,時序與事件都有所推進,慢慢鋪陳一個簡單情節的故事。
第一次的場景,發生在「聯考結束的那天」,大約是七月初,兩個高中生無所事事地躲在樹下偷抽煙,看著天空發呆。一直到回家前,吉米才說「對不起 不能跟你一起實現那些少年癡狂的夢」。歌到最後,都沒有唱出那個夢是什麼,但我們大概不難猜想,是兩個鄉下男孩對未來的種種幻想、憧憬與遠大計劃,等著兩人一起去打拼創造。
第二段的場景,轉換到北上火車的月台,吉米「穿著綠色的軍用夾克」來對我送別,很顯然吉米選擇入伍服役,而我則要去臺北闖蕩天下,兩人必須在月台上分別,此後命運或許將天南地北了。與第一段「看著蔚藍無比的天空」相對應的,卻是「對著北瘋狂吼」,季節推移了,兩人的命運也交錯而過。但男兒有淚不輕彈,吉米只是酷酷的說,賺一台「四輪ㄟ」回來找我,大有將那些美好希望寄託在自己兄弟的身上,既是託付,也是祝福。
像風一樣狂狷的少年 懷抱著無比偉大的夢想
如今只在起風的夜晚 我才想起那張靦腆的面孔
DON'T CRY, JIMMY JIMMY DON'T CRY 如風的少年
〈如風的少年〉並沒有具體交代兩人後來的發展,而是以這些告別的場景來表現兩個青春少年的命運交錯,相信也是許多人曾經歷過的故事。然而歌曲末端,陳昇用拉高的嗓音反覆唱著「OH~如風的少年」,這個在每一段結尾時都會出現的詞彙,象徵了那個在月台上對著風狂吼的少年,或許在命運擺佈中浮沈著,他有著緬靦的面孔,和懷中偉大的夢想,而「我」,或許就是陳昇自己,則無形中背負著吉米的夢想前進著,並不時會想起他與兩人之間的約定。如風的少年可以是吉米,也可以是每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少年吧。
另一首則是故事線更強烈的歌:〈狗臉的歲月〉,收錄在2006年《這些人,那些人》專輯中。這個奇特的歌名,與1985年瑞典經典電影《狗臉的歲月》(My life as a dog相同,也有著相近的主題;另外,臺灣漫畫家李鴻欽也有一系列以軍中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並以《狗臉的歲月》為系列作品名稱。不知道陳昇這首歌,是借用了那一部作品來呈現,只能說兩者都有一點連結度,或許英雄所見略同吧。
狗臉的歲月啊 沒有人可以停止成長
單純的阿呆心理很不明白 年輕的身軀為何要有這麼大的夢想
狗臉的歲月啊 屬於我們的夢都要飛翔
我只想要回老家 去看我的爹娘 你的Virgin Island在哪裡
〈狗臉的歲月〉跟前一首〈如風的少年〉相似,都是在場景轉化之間,訴說兩個少年的告別與分離。〈狗臉的歲月〉裡的少年,從軍中退伍後各奔前程的兩人,「阿呆」是敘事者我的名稱,而被描述的這位主角,沒有名字,卻有著各種奇異想法,想逃離臺灣,去天涯海角闖蕩,尋找心中的美麗新世界,或許是遙遠的Virgin Islands,或者哪裡都可以是他的paradise,只要能夠離開,哪裡都可以實現他的理想。這兩人看似命運線曾經重疊,卻在後來各奔前程,有著各自的人生。
這首歌裡,不斷出現晴朗的天空、閃亮的夜空、藍天,和MV裡出現的寬闊大海,似乎要將這位主角的美好未來呈現在我們眼前。然而與此同時,「狗臉的歲月啊 沒有人可以停止成長」也反覆地唱著,彷彿要給我們的情緒潑冷水,美好的新世界或許不會輕易到來,也或許永遠不會到來......歌曲的最後,給了我們這樣的悵然曲調:
狗臉的歲月啊 他拒絕了自己的成長
那一年的藍天 狗一樣的歲月 永遠都不會再回來
雖然前面說,沒有人可以停止成長,但這位主角卻「拒絕了自己的成長」,連同藍天和狗臉一般的歲月都結束前進,嘎然而止。歌詞沒有交代兩人的後來,特別是這位要出發尋找美麗新世界的「他」,究竟為何停止了成長,或許MV裡的畫面暗示了些許線索,這位少年雖然出發探索,最終卻用刀片在手腕上劃下切痕,終結了自己生命,當然也就拒絕了成長,生命停留在永恆的那一刻。
當然這樣還是留下了未解之謎,不容歌曲往下說,畢竟他可能是某個具體的生命故事,一場悲劇,或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往事,留在陳昇心中久久不散,只能將這些情懷與往事,寫成歌唱著。它既是一個陳昇生命中難以忘懷的故事,寫成歌曲後,則成為一則刻畫青春成長印記的苦澀旋律,那個過不了生命關卡的少年,最終沒有抵達心中的理想國,也將自己的人生停留在某個最輝煌璀璨的片刻,雖然悲傷,誰能說她不是蔚藍而美麗的呢?
後來,無意間我重讀了陳昇在1998年《鹹魚的滋味》這本小說集裡,讀到了〈黑光〉這篇,我無法辨別是虛構的小說,或是陳昇真實的生命故事,文章裡提到了他在當兵時期一位同袍「上帝」的故事,陳昇當時的綽號是「阿呆」,而「上帝」則是他軍中認識的朋友,裡頭的故事與〈狗臉的歲月〉裡敘述的情節有諸多相近,更加讓人相信這首歌所描述的,正是陳昇身邊某個親近朋友的故事。
再後來,偶然讀到這篇記憶書寫的文章,陳昇再次訴說了與「上帝」有關的種種往事,令讀者與聽者對〈狗臉的歲月〉這首歌有了鮮明的畫面感,歌裡的種種敘事,正是陳昇那位朋友的記憶化身,現實世界裡的「上帝」,因為種種因素,沒有去成美國維京群島,卻在某個生命關卡中過不去,以刀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歌曲及MV畫面中所表現的那樣。
那一年的藍天 狗一樣的歲月 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作者自攝。
無法想像這個故事對陳昇個人的記憶衝擊有多強烈,那肯定是深刻難以忘懷的,既是陳昇生命的裂痕,也是那位沒能走過來的年少朋友,拒絕成長的句號,陳昇能做的,就只有將他們寫成歌,放入專輯,以資紀念那些永恆不滅的臉孔。
我甚至難以想像大小場合的演唱會裡,陳昇總會唱起〈如風的少年〉與〈狗臉的歲月〉這兩首歌,彷彿只是一首旋律風揚而詞曲動人的歌曲,作為聽者的我們,實在難以體會演唱著這些曲目時,陳昇內心是否仍有著青春歲月時的激動?又或者,歌中的這些人物,早已通過歌曲,將最珍貴而鮮明的青春身影,永遠停留在記憶之中,不會老去,依舊青春如昔。
如果我有機會,回去跟18歲的自己說句話,我想我會說:謝謝你沒有放棄自己,沒有停止自己的成長,現在的我才能如此堅定地活著。謝謝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3內容數
生活是如此的艱難,那麼就來聽歌吧!陳昇的歌曲陪伴我們超過30年,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應該有一首昇歌,收容了不同時刻的感動、悲傷、開懷、歡樂與嬉笑怒罵。這個專題試著將陳昇的歌曲加以整理介紹,訴說每首昇歌背後深刻或不為人知的故事。斟一杯酒吧,讓我們把悲傷留給自己,讓昇歌走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簡弘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禁想著,這些都是華語寫作、演唱情的歌,難道就沒有台語的男子情歌嗎?台式的男人浪漫,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今天,我想介紹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第狗集》裡的最後一首歌〈路途〉,堪稱老派男人的台式浪漫代表作:
對照著來自同樣家鄉,卻逐漸找到自己歸屬的老爹,當異鄉人的身分逐漸清晰之後,顯現出來的,正是那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拒於自己國家之外的異議份子身分,而顯得「無家可歸」,其悲劇性格恐怕高於一般的異鄉遊子。祖國與異鄉、模糊與清晰,何處才是我的家....這些對照與質問,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比王丹,更加了然於胸。
今天的中國,「六四」與一系列名詞,成了真正的敏感詞,難以言說卻又如芒刺在背。曾經以香港為核心,年復一年舉辦紀念六四事件的活動,如今也隨著一國兩制的瓦解,香港再也沒有公開紀念的可能性。而臺灣,則成為華人世界唯一仍能自由談論、紀念六四的國家。
在5月的最後一天,我們來聽一首輕快流暢的歌吧,作為充滿希望的未來,當然要適時送上這首恰如其份的〈六月〉!這首歌節奏輕盈,歌詞也很簡單口語,非常朗朗上口。至於MV畫面,則是充滿沙灘、海浪的場景,哇,果真是一首適合在六月哼唱的歌啊。
作家張拓蕪在《代馬輸卒手記》的一系列作品中,為眾多的底層老兵刻畫永恆的時代形象,可說是老兵文學的代表。陳昇的前期作品中,也有幾首以小人物形象來描寫的老兵身影,作為一系列的作品,有著相近的表現手法與關懷視角,分別是:〈溫柔的迪化街〉、〈老爹的故事〉、〈爸爸的年代〉,我姑且稱之為「老兵三部曲」。
說到「公路歌曲」,在上一篇文章曾提過的〈路口〉,可以算是接近這類形式的陳昇歌曲,不過今天要來介紹兩首歌,從歌名到內容都具體的以兩條公路為背景,或者更具體地說,是一條公路的兩種面貌,他們分別是台灣的台17線與台61線省道。
我不禁想著,這些都是華語寫作、演唱情的歌,難道就沒有台語的男子情歌嗎?台式的男人浪漫,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今天,我想介紹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第狗集》裡的最後一首歌〈路途〉,堪稱老派男人的台式浪漫代表作:
對照著來自同樣家鄉,卻逐漸找到自己歸屬的老爹,當異鄉人的身分逐漸清晰之後,顯現出來的,正是那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拒於自己國家之外的異議份子身分,而顯得「無家可歸」,其悲劇性格恐怕高於一般的異鄉遊子。祖國與異鄉、模糊與清晰,何處才是我的家....這些對照與質問,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比王丹,更加了然於胸。
今天的中國,「六四」與一系列名詞,成了真正的敏感詞,難以言說卻又如芒刺在背。曾經以香港為核心,年復一年舉辦紀念六四事件的活動,如今也隨著一國兩制的瓦解,香港再也沒有公開紀念的可能性。而臺灣,則成為華人世界唯一仍能自由談論、紀念六四的國家。
在5月的最後一天,我們來聽一首輕快流暢的歌吧,作為充滿希望的未來,當然要適時送上這首恰如其份的〈六月〉!這首歌節奏輕盈,歌詞也很簡單口語,非常朗朗上口。至於MV畫面,則是充滿沙灘、海浪的場景,哇,果真是一首適合在六月哼唱的歌啊。
作家張拓蕪在《代馬輸卒手記》的一系列作品中,為眾多的底層老兵刻畫永恆的時代形象,可說是老兵文學的代表。陳昇的前期作品中,也有幾首以小人物形象來描寫的老兵身影,作為一系列的作品,有著相近的表現手法與關懷視角,分別是:〈溫柔的迪化街〉、〈老爹的故事〉、〈爸爸的年代〉,我姑且稱之為「老兵三部曲」。
說到「公路歌曲」,在上一篇文章曾提過的〈路口〉,可以算是接近這類形式的陳昇歌曲,不過今天要來介紹兩首歌,從歌名到內容都具體的以兩條公路為背景,或者更具體地說,是一條公路的兩種面貌,他們分別是台灣的台17線與台61線省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如承諾,張敬軒在除夕夜為樂迷送上了全新作品《青春告別式》,MV選在23:59分上架,亦是團隊的小浪漫,好讓歌詞中的「要在大除夕中 將你抱緊 狠狠倒數」能夠在踏入2024前的一刻實現。究竟告別青春的心態該當如何?看著自己從風華正茂慢慢變得年老色衰,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離去,無疑是痛苦的過程,人永遠敵
Thumbnail
青春歲月的標記之一,是1994年好友送的《魔鬼的情詩》精選輯(1994/4/26發行),其中的新歌 "不再讓你孤單" 清新的吉他配唱,令人特別感動。 曾幾何時,2024,整整30年過去了。今天才知道,去年2023陳昇(1958年10月29日出生)發生被控性騷擾事件,浪漫專情的形象,出現裂紋。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張曉風曾經說過,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我們總是在人生不經意處悄悄地懷念青春,而最能刻劃這般心境的,莫過於舒曼的兒時情景系列,這次推薦的是霍洛維茲最常在安可曲表演的夢幻曲,從大師手下流瀉出的琴音,靜靜的體會...青春,小時候,那悄悄的惆悵與感慨,但也伴隨著甜美的回
Thumbnail
他不知自己是怎麼著,青春愣是燃燒得比人還要快、還要急,溫吞人成風火事,有種他家花開正好,他這廂卻在邊上葬一地殘花敗柳的戚然。 久而久之他已經習慣作一匹孤狼。 周森從沒忘記,自己為什麼會需要那麼一大筆錢、為什麼來到港都。 因為青春。 時隔多年他應該作個訂正,是因為初戀。或者說,初戀的亡靈。
昨天拍謝少年上架了他們在大港開唱表演的新歌《踅神夢》。那天看直播時就覺得這首歌真的很好聽了,現在上了字幕有了歌詞,意境體會進一步深刻許多。 很久沒為了拍謝少年寫文章了。這次會寫,是特別被幾句歌詞打動;尤其是那句被反覆唱起的「你敢會孤單」,不免把我的記憶拉回到2021年前,還沒搬離北部的時候。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
Thumbnail
聽著聽著,心緒瀰漫著一片感傷。似水年華,可憶不可追,但彷彿青春欠了我什麼?抑或,我欠了青春什麼?好久了,我不曾有過鄉愁。
隨意揮灑青春的過往 走過他人無法比擬的瀟灑 青春將盡的時候 我該走向何方 獨自徘徊孤獨街口 徬徨不知所措 當一夜狂飲浪拓的烈酒 宿醉醒來 猛回頭 這才發覺 俠少原來也只是一場夢 學庸78.01.29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如承諾,張敬軒在除夕夜為樂迷送上了全新作品《青春告別式》,MV選在23:59分上架,亦是團隊的小浪漫,好讓歌詞中的「要在大除夕中 將你抱緊 狠狠倒數」能夠在踏入2024前的一刻實現。究竟告別青春的心態該當如何?看著自己從風華正茂慢慢變得年老色衰,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離去,無疑是痛苦的過程,人永遠敵
Thumbnail
青春歲月的標記之一,是1994年好友送的《魔鬼的情詩》精選輯(1994/4/26發行),其中的新歌 "不再讓你孤單" 清新的吉他配唱,令人特別感動。 曾幾何時,2024,整整30年過去了。今天才知道,去年2023陳昇(1958年10月29日出生)發生被控性騷擾事件,浪漫專情的形象,出現裂紋。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張曉風曾經說過,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我們總是在人生不經意處悄悄地懷念青春,而最能刻劃這般心境的,莫過於舒曼的兒時情景系列,這次推薦的是霍洛維茲最常在安可曲表演的夢幻曲,從大師手下流瀉出的琴音,靜靜的體會...青春,小時候,那悄悄的惆悵與感慨,但也伴隨著甜美的回
Thumbnail
他不知自己是怎麼著,青春愣是燃燒得比人還要快、還要急,溫吞人成風火事,有種他家花開正好,他這廂卻在邊上葬一地殘花敗柳的戚然。 久而久之他已經習慣作一匹孤狼。 周森從沒忘記,自己為什麼會需要那麼一大筆錢、為什麼來到港都。 因為青春。 時隔多年他應該作個訂正,是因為初戀。或者說,初戀的亡靈。
昨天拍謝少年上架了他們在大港開唱表演的新歌《踅神夢》。那天看直播時就覺得這首歌真的很好聽了,現在上了字幕有了歌詞,意境體會進一步深刻許多。 很久沒為了拍謝少年寫文章了。這次會寫,是特別被幾句歌詞打動;尤其是那句被反覆唱起的「你敢會孤單」,不免把我的記憶拉回到2021年前,還沒搬離北部的時候。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
Thumbnail
聽著聽著,心緒瀰漫著一片感傷。似水年華,可憶不可追,但彷彿青春欠了我什麼?抑或,我欠了青春什麼?好久了,我不曾有過鄉愁。
隨意揮灑青春的過往 走過他人無法比擬的瀟灑 青春將盡的時候 我該走向何方 獨自徘徊孤獨街口 徬徨不知所措 當一夜狂飲浪拓的烈酒 宿醉醒來 猛回頭 這才發覺 俠少原來也只是一場夢 學庸7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