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剛剛好練習_EP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是一個超愛買書的人,問題是我永遠看不完
買書應該是我這個人除了攝影、講話、吃美食以外最大的樂趣,
我偏愛自我成長、商管以及技術提升的書籍,
每次只要去書局我就會失心瘋,
剛開始要自己多讀書,是因為想考研究所的時候,
畢竟一個土木工程背景要去考企業管理的研究所,
根本毫無背景能力可言阿,不但要念基本科目,還得讓自己熟習商管內的相關知識,
漸漸的,培養了一些念書的興趣,可問題就來了,
過往沒有自己安排好時間,買了許多書與雜誌都沒看完,
然後去了書店又抱了一堆書回來,房間的書越塞越多了,搞得自己的書房搞得像二手書店,
所以我開始做了一項決定,先看看有那些書已經過時了不會再用到以及一些我失心瘋亂買的書,把這些書挑出來以後,
能賣給二手書店就賣,再不行就回收,剩下的書才是我比較長期想持有或是仍然想繼續讀完的,就區隔成知識學習與技術學習類別。
關於知識學習類別:
我覺得「認識自我」與「自我成長」這兩件事情太重要了,
我自認自己不是一個遵守傳統規章的人,
但我也不想天馬行空地進行毫無根據的自我定義人生,
所以我超愛買相關的書籍,有時候甚至只講到一點點我心裡的疑惑,我也把書給帶回家,
不過,過段時間我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議題跟疑問產生,我也順理成章地帶了新的書回家,
那舊的問題與體悟我通曉了嗎? 答案是,還沒有,因為我搞不好連書都還沒翻開呢,
思考這件事情,我做了簡化的動作。
關於技術學習類別:
很多人以為做工程的人不太讀書,我只能說,認真要讀的話,這書可多了,
老闆、客戶、業主永遠不會只問你一種問題,而且那些問題你都會,
而一個專業的工程人,最終就是要練到可以把複雜的工程專業解釋給不懂的人聽,
認識我的人知道我有許多工程案場的建置經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
但,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把複雜專業簡單說給人懂得工程師,所以我需要透過不一樣的技術書籍與經驗搭配,
但,可想而知的是,我的書房也充滿了我覺得我想讀的書,當然瞜,我仍然需要簡化一下。
買書其實是快樂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把書內的知識轉化成自己所用。
當我發現我這越來越像二手書店的書房,還有一堆躺在哪尚未完成閱讀的書,我用了三個方法來調整我這失心瘋舊買書的個性:
  1. 先向圖書館借閱:有很多好書圖書館都有,如果市立圖書館沒有,就往大學圖書館找,多數的書籍基本上都有機會借閱的到,而因為借閱是需要按時歸還的,有時間壓力,所以你會需要安排時間閱讀完,變相的是一種要求建立閱讀習慣的方法,當你閱讀完,你會發現是不是值得長期收藏,若是,再去書局購買,若不是,就建立一下自己的書單,有需要再借閱就好。
  2. 先問問Google大神:有很多知識或是教學在網路其實非常多,尤其是現在電腦技能的教學,其實你多花點時間去找,也許能找到更豐富的教學資源,我之前因為要寫論文的關係,word排版真的是我的大罩門,當然,我一定可以到書局買一本word使用教學的書籍回來,不過,我既然只用到排版,我為什麼不就使用的內容去學習就好,而不得不說,網路上的影片教學甚至手把手教你學到會,有一些工具書花點時間在網路找找,你會發現寶藏真的是太多了。
  3. 釐清我需要這本書的最終目標:我常常會有這些我都要學的盲區,例如我之前想開始製作podcast,我就跑去買了一堆書,podcast經營、podcast教學、口語表達、粉絲增加,因為我每次到了書店,就會把周圍相關的書都翻一下(我想這也是書店擺放的經營策略啦,哈),我就覺得,挖喔,這個我需要,那個我也得學,這個我未來會用到,可是,往往你會發現,其他多買的書你仍然沒有翻閱,所以,我自己在下手買書以前,我還是會再問自己,為什麼要買這本書?是不是有借閱的方式可以先閱讀?這些書真的能讓我解決我現在的問題嗎?
有時候 多 這個表象,只能慰藉自己,我常要求自己,先好好讀完一本書吧,太多選擇反而使自己分神增加焦慮。
封面來源:Image byNino CarèfromPixaba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an/艾玩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擁有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 但,我的身體狀況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三高還不夠高嗎,哈), 最近突然發現得到痛風,開始吃藥控制,醫生說,肥胖與焦慮都讓我有機會引發這些病痛, 而前陣子,竟然又突然發生牙齒下排劇烈疼痛,我一直以為是蛀牙,直到去牙醫檢查沒發現是問題,才被告知可能是心理因素, 一經詢問醫師,這
我擁有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 但,我的身體狀況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三高還不夠高嗎,哈), 最近突然發現得到痛風,開始吃藥控制,醫生說,肥胖與焦慮都讓我有機會引發這些病痛, 而前陣子,竟然又突然發生牙齒下排劇烈疼痛,我一直以為是蛀牙,直到去牙醫檢查沒發現是問題,才被告知可能是心理因素, 一經詢問醫師,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是一門藝術,關鍵在於了解自己的動機。每個人閱讀的動機各不相同,有人為了學習新知識,有人為了娛樂放鬆,也有人為了自我提升。因此,了解自己的閱讀動機是選書的第一步。 首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想讀書。如果是為了學習新知識,選擇專業領域的書籍會是最好的選擇。例如,想要提升職場技能,可以選
每當我學習新東西,總是感到無比的興奮。相較於買車出遊,我更喜歡透過摸索新事物來擴展自己的眼界。 ▋透過閱讀擴展視野 我主要透過購買書籍來進行探索,這也多虧父母從小到大提供的經濟支持。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我大概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一個鐵皮屋,專門用來存放我各式各樣
我自己很喜歡同時讀多本書。 而且我會先比較每一本書的目錄, 來學習每個作者編排內容的方式。 例如機器學習就有很多的書都在教, 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可以差異很大。 有的書可能整本都是理論, 有的書整本都是程式碼, 而理論仔細去比較, 有的又更側重其計算複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一直都很喜歡學習新東西。 各種新東西摸一摸,擴展自己的眼界,對我而言比起買車出遊更加有趣。 摸新東西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買書。 也感謝父母從小到大的經濟支持,基本上有興趣的書我就會買下來讀讀。 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大概也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 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鐵皮屋放我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閱讀時選擇各式各樣的書籍,這樣才會讓自己狹隘的思維變得稍微寬闊一點。有個人曾這麼說我,你啊~每件事都很好奇,但卻沒有一件事專精。 我,原來在別人眼中是這樣的。 其實自己也是頗好奇自己最專精的是什麼?又會什麼? 因為不了解自己,所以想從各式各樣的書籍來理解自己(這是藉口嗎?哈哈)。 每天都在摸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是一門藝術,關鍵在於了解自己的動機。每個人閱讀的動機各不相同,有人為了學習新知識,有人為了娛樂放鬆,也有人為了自我提升。因此,了解自己的閱讀動機是選書的第一步。 首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想讀書。如果是為了學習新知識,選擇專業領域的書籍會是最好的選擇。例如,想要提升職場技能,可以選
每當我學習新東西,總是感到無比的興奮。相較於買車出遊,我更喜歡透過摸索新事物來擴展自己的眼界。 ▋透過閱讀擴展視野 我主要透過購買書籍來進行探索,這也多虧父母從小到大提供的經濟支持。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我大概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一個鐵皮屋,專門用來存放我各式各樣
我自己很喜歡同時讀多本書。 而且我會先比較每一本書的目錄, 來學習每個作者編排內容的方式。 例如機器學習就有很多的書都在教, 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可以差異很大。 有的書可能整本都是理論, 有的書整本都是程式碼, 而理論仔細去比較, 有的又更側重其計算複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一直都很喜歡學習新東西。 各種新東西摸一摸,擴展自己的眼界,對我而言比起買車出遊更加有趣。 摸新東西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買書。 也感謝父母從小到大的經濟支持,基本上有興趣的書我就會買下來讀讀。 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大概也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 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鐵皮屋放我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閱讀時選擇各式各樣的書籍,這樣才會讓自己狹隘的思維變得稍微寬闊一點。有個人曾這麼說我,你啊~每件事都很好奇,但卻沒有一件事專精。 我,原來在別人眼中是這樣的。 其實自己也是頗好奇自己最專精的是什麼?又會什麼? 因為不了解自己,所以想從各式各樣的書籍來理解自己(這是藉口嗎?哈哈)。 每天都在摸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