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話題_【一場有關教育的訪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教育芯理學》的芯老師,是我在經營podcast期間在IG上認識的朋友,
一開始就是被老師的許多教育經驗分享給吸引,
老師這個名詞,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具有威嚴且不太容易親近的名詞,
雖然有時應邀前往授課時,我還是很開心能被稱為老師,
但我知道,想成為一位可以傳授知識成為榜樣的老師,在我的腦海中,還是圍繞著拿著教鞭不斷要求我們要好好念書,考一間好學校的那個老師形象。
而芯老師是一位講話非常可愛的朋友,也是一位國小老師,
但卻在跟她的訪談中,我感受到了不同於只講教育道理的氛圍,
而是自己參與並經歷過的教育感受。
我們該主動幫孩子解決問題嗎?
我記得她在接受我的訪談中說到,她不會主動替孩子解決問題,但她會引導孩子前往解決問題,並引導她得到解決問題的技能,這對於一位國小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打翻茶杯了,水灑了,小朋友也許會著急著跑去找老師說:老師水灑了,
我想一般而言,甚至連我應該都會順手去拿抹布就前往清理了吧,
但芯老師的作法是,先讓小朋友想一想在家裡是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結果小朋友的回答是:爸爸媽媽會擦乾淨,這個回答我自己聽了覺得有趣,
不過,現在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了,那該怎麼辦呢?
一來一往的師生腦力激盪,最後成功引導孩子自己解決了問題,
我在職場中的經驗
這個分享,也讓我腦中開始打轉,
在職場多年,也跟許多同事或是部屬一起合作,我常遇到許多人來問我事情發生了,該怎麼辦?
但卻很少有人來說,事情發生了,我這樣處理是不是恰當?
有時候我們常缺少了一點自主思考的能力,感覺從別人身上得到解答是最好的途徑,
甚至在職場中,最好是由別人處理解決,自己可以省掉許多麻煩,
這樣的好處是,在工作中也許可以省掉許多麻煩事跑來身上,
但我想,這樣的心態不但造成他人對你的不信任,也耽誤了自己成長的速度,更多人也只想收成他人處裡完的結果,而覺得自己賺到了,這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作法。
孩子們並不想被當成孩子
接著芯老師的這段分享,讓我找到另一個思考的位置,
我一直以為孩子想當孩子,是因為可以被保護、被照顧,但我卻忘了,我們小時候都曾經立下的志願,就是,「我想快點成為大人」,
成為大人這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自主與受到尊重的一個展現,
芯老師在教育的經驗中,讓孩子不在認為自己只是孩子,
讓他們得到尊重與理解,甚至還能顧照顧老師呢!你說這不是很棒的事情嗎。
我成為我心中理想的大人了嗎
曾幾何時我們都還認為孩子都還小,講了他們也不懂,
但,卻都忽略了,也許他們想懂也願意懂,只是我們沒有給孩子機會一起了解,
大人們在小時候也是小朋友,我們其實都一直期望成為一個心中理想的大人,
但,隨著社會歷練、人情世故,我們慢慢忘記了,現在眼前的孩子,都有我們曾經的樣子,
我們看待孩子的角度,也容易只用我們的想法套用在孩子身上,
當我們小時候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會說,自己長大以後絕對不要變成這個樣子?但現在的我們呢?
西方有句話說:
「北歐才養的出偉大的海盜」,
對於教育,我想不該只有好好讀書,好好考上大學,你們還小長大以後會知道,
身為一個我心中理想的大人,我們應該教給孩子面對逆境的勇氣與堅持下去的毅力,
芯老師說到,她期望能成就每一個孩子,這是一個很不容易但卻很偉大的想法,
而這場訪談,也重新讓我對教育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思考與看法。
想知道這場訪談的完整內容嗎?歡迎來到我的Podcast頻道「交心餐桌」,
繼續聆聽這場輕鬆又有意義的訪談內容吧。
本文封面:Image by 14995841 from Pixaba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an/艾玩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研究所時期,我的教授推薦了我們一本書,書名是: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這是一堂企業管理的策略課程,我們時常研讀著HBR中的各項案例, 也探討每一個企業案例所帶來的啟發與策略思維, 而這本書是由一位哈佛商學院教授也是全球知名管理大師-
我是一個超愛買書的人,問題是我永遠看不完 買書應該是我這個人除了攝影、講話、吃美食以外最大的樂趣, 我偏愛自我成長、商管以及技術提升的書籍, 每次只要去書局我就會失心瘋, 剛開始要自己多讀書,是因為想考研究所的時候, 畢竟一個土木工程背景要去考企業管理的研究所, 根本毫無背景能力可言阿,不但要念基本
我擁有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 但,我的身體狀況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三高還不夠高嗎,哈), 最近突然發現得到痛風,開始吃藥控制,醫生說,肥胖與焦慮都讓我有機會引發這些病痛, 而前陣子,竟然又突然發生牙齒下排劇烈疼痛,我一直以為是蛀牙,直到去牙醫檢查沒發現是問題,才被告知可能是心理因素, 一經詢問醫師,這
研究所時期,我的教授推薦了我們一本書,書名是: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這是一堂企業管理的策略課程,我們時常研讀著HBR中的各項案例, 也探討每一個企業案例所帶來的啟發與策略思維, 而這本書是由一位哈佛商學院教授也是全球知名管理大師-
我是一個超愛買書的人,問題是我永遠看不完 買書應該是我這個人除了攝影、講話、吃美食以外最大的樂趣, 我偏愛自我成長、商管以及技術提升的書籍, 每次只要去書局我就會失心瘋, 剛開始要自己多讀書,是因為想考研究所的時候, 畢竟一個土木工程背景要去考企業管理的研究所, 根本毫無背景能力可言阿,不但要念基本
我擁有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 但,我的身體狀況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三高還不夠高嗎,哈), 最近突然發現得到痛風,開始吃藥控制,醫生說,肥胖與焦慮都讓我有機會引發這些病痛, 而前陣子,竟然又突然發生牙齒下排劇烈疼痛,我一直以為是蛀牙,直到去牙醫檢查沒發現是問題,才被告知可能是心理因素, 一經詢問醫師,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