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間,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議題,一直都是美國政治圈的熱門議題,幾個科技巨頭的執行長都已經成了國會山莊的常客。當然,在拜登政權上任之後,由於民主黨的整體政治傾向,當然就會更向科技巨頭開刀。無論是任用了反壟斷學者吳修銘擔任白宮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科技與反壟斷顧問,又或者是成功任命了以批判亞馬遜壟斷成名的學者 Lina Khan 擔任聯邦通訊委員會的主席,都意味著科技巨頭未來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了。而就在上個禮拜,由眾議院反托拉斯委員會主席 - 民主黨眾議員 David Cicilline 帶頭包裹提出的五個完全針對科技巨頭而來的反壟斷提案,則是民主黨對科技巨頭出手的最新動作。
雖然這五個法案,到底能不能通過,會以怎樣的形式通過,都還在未定之天,因為這些法案如果要通過,必須得到部分的共和黨議員支持,勢必會有折衷與妥協的調整。但是,這五個法案的大方向,是非常值得被注意的,因為這象徵著民主黨內部,對於科技巨頭動刀的主要路線 – 等於就是科技巨頭們未來幾年最大的政治風險。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來理解這些法案到底所為何來 -
五個反壟斷法案重點
美國創新與線上選擇法案 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hoice Online Act – 要求科技巨頭在自己掌控的平台上,不能對第三方產品或服務提供者祭出不合理的限制,以及不能夠讓自己的產品得到不公平的優勢。當然,這邊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案例,就是 Spotify 控訴 Apple Music 在蘋果平台上的不公平競爭。蘋果與亞馬遜,是這個法案主要開刀的兩大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