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一次出國,去了香港(同場增映:《香港彈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二十五歲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旅行」,不論是台灣或是國外,我很少想出門走走,除了女友邀約外,我甚少起念出發去到哪裡,就連每回公司的員工旅遊我都因為無法跟不是那麼親密的人一起出門,也沒有辦法負擔太昂貴的旅費,所以只參加過一次澎湖的員工旅行。

(現在想來也許當時透過員工旅遊去看見或被看見生活上的彼此,可能會扭轉一些我在群體的格格不入的情境也說不定。只不過學生時期的旅行,我都很不開心,後來也就排斥跟其他人一起旅行。)

認識兔兔不久,她就離開原來我們一起工作的公司,我沒熬過那個文案怎麼都寫不好每天都想逃、想哭的工作,沒多久就離職隨即找了另一個教科書出版社當編輯。編輯需要做一堆繁瑣的溝通事項,要去學校外拍,要找老師溝通,要準備教具⋯⋯我幹了一個月又不想幹了,整個人了無生氣,像洩了氣的皮球,每天在沙發上癱成一片;兔兔見我沒什麼氣息,有點存款的她還沒去找工作也閒得很,便問我:「一起去香港?」

我沒什麼存款,也沒有收入,還是擔憂著手上的錢夠不夠?我沒有護照,英文很破,但想著兔兔的英文夠好,又能找些兩人負擔起來不會太花費的旅店、交通方式,就賴著她讓她帶我出國見見世面。

那是2005年。沒有智慧型手機,出國如果要互相打電話,那電話的漫遊可是驚人的費率。那時的香港還是一個「講普通話沒有太多人會回應你」或是「要聽著帶著濃濃廣東話的普通話」的地方,要流利一點溝通需要說廣東話或是英文。

我寸步不離的待在兔兔身邊,害怕跟她一走散就迷失了方向,回不了原來的地方。年輕的時候,不曉得為什麼膽子這麼小,在那個全是中文的香港,會這麼害怕自己被拋棄在某個街角?為此我一路焦慮急躁地跟兔兔在香港的街頭爭執了數回,無數次在我回頭看不見她的時候,都會像身上被偷走了什麼而大聲嚷嚷了起來!

廣東話的發音和節奏特別大聲、特別快,從前跟一個香港來台的朋友說話時,我常會覺得她是不是什麼事都那麼著急?她母親是不是不知道自己說話快又急?常搞得我有點毛躁。

我在香港街頭把所有的不安,以超過身邊的音量吼向兔兔。那時我們都很年輕,也還不算很認識對方,我無法開口跟她說:「不要離我太遠。」她沒辦法明白我的焦慮不安,只需要待在我身邊就可以。那次的旅行,就在那樣每天一大吵、無數小吵中結束。

也許是第一次出國所以對香港留下了深刻的喜愛?也許是那是跟戀人一起去的地方,也是第一次離開台灣,所以對香港有了什麼特殊的記憶?也許是第一次感覺自己走進了電影場景的街頭,那些在腦中的電影畫面都立體了起來,我如何也無法說明為什麼後來我會跟其他人說:我還滿喜歡香港的。

兔兔熟門熟路帶著我走了許多街道:廟街、油麻地、彌敦道、太平山、蘭桂坊⋯⋯有時我以為我在更遠的其他國家,有時我抬頭看著那些「就算在那條街待上一下午」也沒有辦法看完整條街的樓、招牌,那街上好擠好擠,我沒感壓迫,只想一眼望完所有映入眼簾的畫面究竟有哪些細節沒被看見,貪心地想要全都收進腦海裡;我們在香港的HMV、百老匯電影中心,以及沿路買了許多許多的DVD、VCD,也想把那些東西全都搬回台灣。

那是一個數位相機還不盛行的年代,沒有手機拍照,也沒有太好的數位相機可以記憶什麼(若有,畫素很差)全憑著腦袋記憶和回想,那個我第一次出國的地方,很吵很擠,有點太快的香港。是那樣一個香港,打開了我對世界的想像,但我就是說不上來,為什麼我喜歡這個地方(明明就是一個怕擠、怕吵的人。)

第二次再出國,是2008,也是到香港,還多了澳門。那時已經與兔兔分開,回到高雄。那時父親剛過世,我和姊姊一起出國散心,跟著她的同學,重新更新了我的香港記憶。不曉得是不是經歷過那樣的死別,我的膽子變得比較大些,開始脫隊自己在香港的街頭走著,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因為有了前一次的旅行,第二次還稍微有記憶,也就敢走自己的路,之後才開啟了我自己的自由行。

回頭再看兩次到香港的文字和照片記錄:首次離境香港行香港的記憶更新。再憶起香港,香港已不再是當時的香港。

不知為何,在香港蘋果停刊的今日20210624,會想起第一次去香港的事。也許也想悼念那個曾經讓我眼界大開,快速、擁擠、吵雜的香港,新鮮、目不轉睛、有著電影裡最好的時光的香港!

《香港彈起》:一次在書展看到就很想買入手,一直到很後期才連同《台灣彈起》買入。

20210624。高雄。日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 1997 年第一次出國旅行就是去香港,也是因為朋友邀約,在香港回歸前去看了一下香港的繁榮與進步,但對於香港真的沒有太多的印象,也不會覺得那是一個我會想再去的地方。多年以後再次回到香港 (2006),我發現香港變了好多,有種惆悵感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6/26
我想香港吸引我的是建築、空間、人與空間的關係。哈哈。(我最近回留言好慢。不好意思啊,懶懶的。)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8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1/10
年終與尾牙,在未來零社交的接案人生中,應該還是會與我無關,但日子是自己的,沒人鎬賞自己的時候,也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Thumbnail
2025/01/10
年終與尾牙,在未來零社交的接案人生中,應該還是會與我無關,但日子是自己的,沒人鎬賞自己的時候,也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Thumbnail
2024/12/27
這一年是非常溫暖的一年,在心裡感到萬分溫暖的一年!無論如何,感謝與我相伴的,網路上的朋友、工作上的戰友。
Thumbnail
2024/12/27
這一年是非常溫暖的一年,在心裡感到萬分溫暖的一年!無論如何,感謝與我相伴的,網路上的朋友、工作上的戰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Manman,香港人,中學曾休學遠赴雲南旅行,意外來臺,在埔里讀書邁入第五年。香港,臺灣,在她心裡各有意義,各有眷戀,僅止於此,沒有牽絆。 逃學少女的旅行 十四歲開始到麥當勞打工,十九歲搬出來自己住,或許是骨子裡存有的一股叛逆,在外獨立生活的那一年,她常常不去上學。「可能是還有點叛逆吧,雖然老師有打
Thumbnail
Manman,香港人,中學曾休學遠赴雲南旅行,意外來臺,在埔里讀書邁入第五年。香港,臺灣,在她心裡各有意義,各有眷戀,僅止於此,沒有牽絆。 逃學少女的旅行 十四歲開始到麥當勞打工,十九歲搬出來自己住,或許是骨子裡存有的一股叛逆,在外獨立生活的那一年,她常常不去上學。「可能是還有點叛逆吧,雖然老師有打
Thumbnail
她問我:你喜歡山還是海?我輕輕答著:海呀!
Thumbnail
她問我:你喜歡山還是海?我輕輕答著:海呀!
Thumbnail
香港現在很亂對不對?每當我不小心要把香港人的身份亮出來時。「還是待在台灣比較安全啦。」其實我不只一次這樣聽到。 我不是為了移民到台灣讀書。有時候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反應。我在享受台灣的留學生活,無疑,但是心中的痛感如何解決,其實我自己也是空白的。
Thumbnail
香港現在很亂對不對?每當我不小心要把香港人的身份亮出來時。「還是待在台灣比較安全啦。」其實我不只一次這樣聽到。 我不是為了移民到台灣讀書。有時候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反應。我在享受台灣的留學生活,無疑,但是心中的痛感如何解決,其實我自己也是空白的。
Thumbnail
時間倒流到大概2016年,完成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全職工作後,我就到北京玩了一個星期左右,這是其中一篇遊記。幾年過去,沉澱了好些感覺之後,終於動筆了。
Thumbnail
時間倒流到大概2016年,完成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全職工作後,我就到北京玩了一個星期左右,這是其中一篇遊記。幾年過去,沉澱了好些感覺之後,終於動筆了。
Thumbnail
不知為何,在香港蘋果停刊的今日20210624,會想起第一次去香港的事。也許也想悼念那個曾經讓我眼界大開,快速、擁擠、吵雜的香港,新鮮、目不轉睛、有著電影裡最好的時光的香港!
Thumbnail
不知為何,在香港蘋果停刊的今日20210624,會想起第一次去香港的事。也許也想悼念那個曾經讓我眼界大開,快速、擁擠、吵雜的香港,新鮮、目不轉睛、有著電影裡最好的時光的香港!
Thumbnail
自我審查的可怕在於,它是非常幽微的、發生在你的每一刻思考與日常裡的瞬間。哪些話可以講,哪些話不能說,都會開始出現篩檢機制。在這個思考運行的過程裡,你並不是因為很清楚知道會受到什麼懲罰,譬如被抓去關個十年或者消失不見,所以才這樣做。沒有,當你啟動自我審查時,腦海裡並沒有這些清晰的東西,它比較像是有人在
Thumbnail
自我審查的可怕在於,它是非常幽微的、發生在你的每一刻思考與日常裡的瞬間。哪些話可以講,哪些話不能說,都會開始出現篩檢機制。在這個思考運行的過程裡,你並不是因為很清楚知道會受到什麼懲罰,譬如被抓去關個十年或者消失不見,所以才這樣做。沒有,當你啟動自我審查時,腦海裡並沒有這些清晰的東西,它比較像是有人在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1.  我小時候,家庭並不富裕。 雖然小學六年級時去了美國,但對家人來說,也只是個工作機會。 我和母親在美國待了四年,認識了一個香港阿姨,叫Amy,回台灣後我們兩家人仍保持聯繫。 十九歲時,Amy阿姨回香港開服裝店,我媽帶我去探望她,還在她店裡買了幾件衣服。 那是我第一次到香港,雖然從小看港劇長大,
Thumbnail
1.  我小時候,家庭並不富裕。 雖然小學六年級時去了美國,但對家人來說,也只是個工作機會。 我和母親在美國待了四年,認識了一個香港阿姨,叫Amy,回台灣後我們兩家人仍保持聯繫。 十九歲時,Amy阿姨回香港開服裝店,我媽帶我去探望她,還在她店裡買了幾件衣服。 那是我第一次到香港,雖然從小看港劇長大,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199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幾乎是每兩三個禮拜都要到香港。 關於散步,是無敵的中環石板街。關於闢室密談所,沒有檀島咖啡的千層派皮,怎麼開的了口?"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199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幾乎是每兩三個禮拜都要到香港。 關於散步,是無敵的中環石板街。關於闢室密談所,沒有檀島咖啡的千層派皮,怎麼開的了口?"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