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04】臨時起意看見人心的美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叭!叭!兩聲短而急促的喇叭聲從我們耳後傳來,在我們在烈日下走了將近一個小時之後。這喇叭聲不像平常在大馬路所聽到的那麼刺耳和討厭;相反地,這兩聲悅耳的喇叭聲成為了我們的一道光,因爲我們的手作板子發揮功效了。一台非常舊型的土黃色轎車停在我們前面,它的窗戶沒加裝任何有色貼片,一眼望去,便可看到駕駛座。「Blagaj? Come!」一位來自澳洲墨爾本的Thomas一面在我們靠近詢問時,說道 ,一面將右手伸到後座儘快的把雜物挪到副駕駛座。也許他真的很突然的看到我們的路牌,又或者是我們那累又無助的背影。

徒步走出莫斯塔路上 / Photo by 布萊恩

徒步走出莫斯塔路上 / Photo by 布萊恩

稍早,我們在的民宿裡討論要怎麼去Blagaj,走路或搭公車,顯然地,搭公車是更輕鬆的選擇,畢竟如果要靠雙腳抵達,要兩個半小時,而公車,三十分鐘。然而,即使我在網路上找了將近一個晚上,還是無法了解莫斯塔地區的公車是如何營運,稍早詢問警察的答案更是沒幫助。即使找到了時刻表和搭車地點,到了時間點和上車地點,完全找不到時刻表可以再次確認,就連公車站牌也只有一塊藍色鐵片。因此,我們決定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等待,而是邊走邊等,直到下一個公車站牌。不過,計畫總趕不上變化,上路後約莫半小時,巴爾幹半島的烈日將我們的走路計畫融化了。腦海突然迸出舉牌搭便車的想法,我們便在周遭尋找是否有被遺棄的紙箱或木板,好讓我們能寫上目的地 Blagaj,尋覓許久卻還是無法找不到,最後在快離開市鎮中心的時候,發現一家類似五金行的商家,便毫無考慮地走進詢問,畢竟,一旦走出城鎮中心,我所能看到的只有一片田地和零星的工廠。

顯然的,五金行內兩位正在聊天的爺爺,對於兩位亞洲臉孔而且冒然踏入店裡的舉動,感到狐疑和驚訝。一番解釋後(當然是靠肢體語言),他們終於認知到我們需要一塊寫上Blagaj的板子,此時其中一位爺爺已經從後方倉庫舉著一個諾大的紙箱走出來,大小還差點遮擋住他的視線,他割了一片紙板給我們,並為我們寫上地名,一開始只以普通原子筆,但他後來可能意識到,如此細小的筆跡如何能讓駕駛看到呢,便又從抽屜拿來一支較粗的奇異筆,這一次,我跟Wei對於板子的完整性又更加有信心了。對於兩位爺爺的熱心幫助,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他們道謝後便繼續踏上旅程。

後來一路上,我跟Wei一直回憶起我們在大學時期參加系學會時所做的事情,那時,我們忙碌奔波於向無數的店家詢問是否有不要的紙箱可以提供給我們辦活動,這也因為此事,讓我們現在能毫無顧慮的走進商家詢問紙板,也才有之後的故事。邊走邊笑說「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尋找參加系學會的意義,這不就是了嗎?」。

離開老城區的路上,公車站牌即在不遠處 / Photo by 布萊恩

離開老城區的路上,公車站牌即在不遠處 / Photo by 布萊恩

有了這塊板子後,我們又走又跳的終於來到下一個公車站牌,不過舉目一看,都沒有公車開過來的跡象,反正我們可以搭便車,我們有板子!又不知道過了多久,背包裡的水似乎又減輕了一些,經過了無數的工廠,就在看到我們於波赫發現的第一家麥當勞時,口又渴了,但喝水時還不忘把紙板向外舉起,一刻都不容錯過!我們站在麥當勞對面的汽車銷售公司前面,正準備要將幾乎盡空的寶特瓶放回背包時,悅耳的兩聲喇叭聲響起。

在車上,Thomas說道,他其實是要回阿姨家,而就剛好在 Blagaj。一路上,他跟我們介紹莫斯塔周遭的環境、歷史等,還提到這附近的葡萄園,而車子越往城外開,建築和樹木的遮蔭也顯得越少,心想,我們何等有幸能夠在這相對荒涼的地方遇見他,還兼附導覽解說;如果還堅持步行,可能補給、體力都會在這太陽下顯得不足,也不能對這座城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重點是,還不一定走得到,因為開車足足花了十多分鐘。

Blagaj鎮上最特殊的地方是有一座建造在岩石下方的清真寺,一旁則有清澈見底的溪流,『小橋、流水、人家』應該就是用在這裡吧。進入社區後,Thomas完全理解我們的目標就是那座清真寺,他以一個成熟的技巧駛入清真寺外頭類似於收費的閘口,但與其說是閘口,它更像私人設立的收費亭,但完全與清真寺無關,或許更像是某種斂財的商人故意設置的收費站,不得而知。只見這位墨爾本帥哥逕自的忽略他們,直到看見清真寺後讓我們下車。

謝謝路上遇到的你們 / Photo by 布萊恩

謝謝路上遇到的你們 / Photo by 布萊恩

稍早的暑氣在這裡稍微消失了,大片的綠蔭為我們提供良好的遮蔽,走進這個區域迎面而來的是從溪流吹來的涼風,我們走上木製橋後來到一個正中心的位置,完全的把自然景觀和清真寺盡收眼底,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淡季的關係,僅有零星的遊客,在這裡感覺到放鬆、清幽,如果說是世外桃源也非常貼切,更適合打坐冥想。

中午時分,我們往回走到鎮上尋找吃飯的地點,不過在主大街上僅有少數咖啡廳有開,完全不見餐廳的跡象,放眼望去,遊客好像只有我們,更多的是早已坐在咖啡廳門口聊天的當地人。我們在幾乎空無一人的街上選擇一家面山谷的咖啡廳,它為我們提供了最佳的位置,因為在另一側則是面向街道,而街道上有搭回莫斯塔公車站牌,雖然說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公車什麼時候會駛來(即使公車牌上有張貼時刻表),與其站在公車站乾等,倒不如找間鄰近的咖啡廳吃飯。

我們選擇坐在Cafe Bar Alea的戶外座位,頭頂和一旁的花草正由翠綠轉向秋紅,遮蔽了午間的烈日,而帶有點年代感的紅色座位,恰如萬綠叢中一點紅般的點綴整體戶外的氛圍,可惜的是,在我們到訪那天,這家咖啡廳似乎僅提供少數餐點,或者說只有一種鹹食及少數甜點可選擇,不過,這家的麵包或許是我近期吃過最好吃且划算的了,諾大的棍型麵包,從中切開後夾著稍有調味的起司片、火腿和番茄片,僅需1歐元,這如果在西歐等國家,少說也要花上5至7歐元。我接著又點了土耳其花茶和土耳其咖啡,而土耳其咖啡是我這趟旅行最想要嘗試的事情之一,有別於我平常喝咖啡的習慣,這次我將方糖沾著咖啡後,被咖啡染色的白色方糖被我咬下一角,入口後那巧妙地結合感在口中化開,形成一杯完美的午後咖啡。正當我沈浸在這來來回回的品咖啡時光,也還不忘留意表訂的公車發車時間,下午3點,然而,當錶上時針走到3後,仍未見公車開來的跡象,即便我們再多等待他時至二十分鐘。

等車時不忘來杯咖啡 / Photo by 布萊恩

等車時不忘來杯咖啡 / Photo by 布萊恩

不過,船到橋頭自然直,一直是這趟旅程的核心,我們又往回走到清真寺附近的攤販,詢問可能的公車班表,語言的隔閡使我們更加難以得知對方想表達的內容,就當我們還在討論是否要往回走到莫斯塔或再回咖啡廳點一杯咖啡等公車時,後方剛從清真寺園區走出一位情侶,用華語跟我們說「你們要回莫斯塔嗎?我們可以載你們,剛好順路。」

在回程的車上,得知他們是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情侶,他們租了一輛車從南邊往北開,順路造訪Blagaj。一路上除了感激之外,我們還分享了早上也是搭便車抵達,後來仔細想想,真是瘋狂,因為我們竟然忘記在那片紙板另一面寫上莫斯塔,不然想搭便車回到正確的地方只有渺小的機會,幸好有他們載我們一程。

道謝後,我跟Wei趕在莫斯塔裡一間清真寺關門前趕緊造訪,因為該清真寺的宣禮塔裡提供了鳥瞰城市的絕佳地點,我也是到這時才得知,原來宣禮塔是有樓梯可以直通頂樓的,原以為它是做排煙用。走上約半身寬的階梯,除了需時長留意頭頂會撞牆外,更要專心聽著是否有人從上方下樓,因為根本無法交會,只能待一人先行。頂樓開闊地景色完全與稍早狹窄又陰暗的樓梯成為對比,晚霞為遠方的山丘和鄰近的莫斯塔老成抹上一層層的顏色,這時,耳邊傳來叫拜聲和清真寺人員在下方喊叫的聲音,原來是要到關門時間了,接著,小心翼翼地走下階梯。

晚餐點了幾杯帶有高單寧酸的紅酒,搭配巴爾幹的烤肉料理,隨後在這寧靜的夜晚,帶有酒意的走在被暖色調路燈點亮的古城中,靜靜地感受在莫斯塔的最後一晚,結束這沒有特別安排卻又收穫滿滿的一天。

從清真寺宣禮塔望去的莫斯塔 / Photo by 布萊恩

從清真寺宣禮塔望去的莫斯塔 / Photo by 布萊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萊恩通行證的沙龍
13會員
11內容數
西遊記,敘述唐僧前往西方取經路上的奇事。不過此專題不是要寫唐三藏,而是想鉅細靡遺的記錄我在西方國家旅行的記憶(還有取經啦,我在英國念研究所,應該算取經吧),但回憶真那麼可靠,記得住嗎?所以此專題除真實紀錄外,偶爾將參雜想像部分(虛實整合啦),但回過頭我又如何確定這世界為真?在虛無飄渺中,就當作是連載的章回流水帳吧。
2024/11/08
從清晨的蒙馬特出發,享用“法式”早餐後攀上聖心堂俯瞰全景,並漫步在藝術氛圍濃厚的街區。中午陽光灑滿城市,我們繞道經過葡萄園和紅磨坊,隨後登上艾菲爾鐵塔高處,再從老佛爺百貨頂樓一覽巴黎的壯麗。傍晚遊歷巴黎歌劇院,夜幕時分,在Rue Mouffetard的希臘餐廳享受晚餐,為這趟充滿魅力的旅程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4/11/08
從清晨的蒙馬特出發,享用“法式”早餐後攀上聖心堂俯瞰全景,並漫步在藝術氛圍濃厚的街區。中午陽光灑滿城市,我們繞道經過葡萄園和紅磨坊,隨後登上艾菲爾鐵塔高處,再從老佛爺百貨頂樓一覽巴黎的壯麗。傍晚遊歷巴黎歌劇院,夜幕時分,在Rue Mouffetard的希臘餐廳享受晚餐,為這趟充滿魅力的旅程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4/11/01
這篇文章描繪了作者在前往英國留學前,在巴黎旅行的經歷,深入探討了法國的L'Apéro文化,尤其是乾醃香腸的享受。透過與朋友Jean的相遇,作者體會到法國人對生活的態度及平等的觀念,並分享在聖母院和龐畢度中心的旅遊經歷,展現了美食以及文化的交織之美。
Thumbnail
2024/11/01
這篇文章描繪了作者在前往英國留學前,在巴黎旅行的經歷,深入探討了法國的L'Apéro文化,尤其是乾醃香腸的享受。透過與朋友Jean的相遇,作者體會到法國人對生活的態度及平等的觀念,並分享在聖母院和龐畢度中心的旅遊經歷,展現了美食以及文化的交織之美。
Thumbnail
2021/07/21
儘管位於需要展現英國紳士風度的國家,但我們仍採用最原始、野蠻和粗獷的方式啃著它,做為晚餐的開胃菜,所幸,巴士裡的燈光陰暗,其他人看不到我們野蠻的吃法和滿足的笑容,而我們也不想與他們分享,只想沉靜在這個巴爾幹半島帶給我們的,最後回憶。
Thumbnail
2021/07/21
儘管位於需要展現英國紳士風度的國家,但我們仍採用最原始、野蠻和粗獷的方式啃著它,做為晚餐的開胃菜,所幸,巴士裡的燈光陰暗,其他人看不到我們野蠻的吃法和滿足的笑容,而我們也不想與他們分享,只想沉靜在這個巴爾幹半島帶給我們的,最後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要到北港,除了公車以外,真的很難抵達啊!開車的話,因為周圍太過熱鬧而不好停車,而徒步,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在大學期間,曾經想要從嘉義民雄到鄰近的北港去走走,沒有想到地圖上相近的距離,實際上卻如此遙遠……。
Thumbnail
要到北港,除了公車以外,真的很難抵達啊!開車的話,因為周圍太過熱鬧而不好停車,而徒步,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在大學期間,曾經想要從嘉義民雄到鄰近的北港去走走,沒有想到地圖上相近的距離,實際上卻如此遙遠……。
Thumbnail
安息日前往了巴勒斯坦-伯利恆,意外的在高速公路上了路人上幫我攔下的便車
Thumbnail
安息日前往了巴勒斯坦-伯利恆,意外的在高速公路上了路人上幫我攔下的便車
Thumbnail
跟著當地人搭巴士是個很棒的體驗,只要路線規劃好,時間足夠,還有不錯的腳力!勇敢的帶著大膽的心上路去吧!
Thumbnail
跟著當地人搭巴士是個很棒的體驗,只要路線規劃好,時間足夠,還有不錯的腳力!勇敢的帶著大膽的心上路去吧!
Thumbnail
當運氣來臨時,搭便車真是件無比自由的事。唯一需要的,是敞開你的心。永遠記得人生至今,搭便車最順利的那天。
Thumbnail
當運氣來臨時,搭便車真是件無比自由的事。唯一需要的,是敞開你的心。永遠記得人生至今,搭便車最順利的那天。
Thumbnail
儘管位於需要展現英國紳士風度的國家,但我們仍採用最原始、野蠻和粗獷的方式啃著它,做為晚餐的開胃菜,所幸,巴士裡的燈光陰暗,其他人看不到我們野蠻的吃法和滿足的笑容,而我們也不想與他們分享,只想沉靜在這個巴爾幹半島帶給我們的,最後回憶。
Thumbnail
儘管位於需要展現英國紳士風度的國家,但我們仍採用最原始、野蠻和粗獷的方式啃著它,做為晚餐的開胃菜,所幸,巴士裡的燈光陰暗,其他人看不到我們野蠻的吃法和滿足的笑容,而我們也不想與他們分享,只想沉靜在這個巴爾幹半島帶給我們的,最後回憶。
Thumbnail
雖然我順利的到達公車站,但真正的考驗才正要開始。依照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到丹布拉最快的方式就是先乘坐公車到內貢博,再轉車到丹布拉。不過當我到達公車站時,沒一個字是我看得懂的,當然也不可能告訴我要搭哪一台車。我一頭霧水的站在公車站,還好這時一旁坐著一位小哥,我趕緊上前詢問。
Thumbnail
雖然我順利的到達公車站,但真正的考驗才正要開始。依照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到丹布拉最快的方式就是先乘坐公車到內貢博,再轉車到丹布拉。不過當我到達公車站時,沒一個字是我看得懂的,當然也不可能告訴我要搭哪一台車。我一頭霧水的站在公車站,還好這時一旁坐著一位小哥,我趕緊上前詢問。
Thumbnail
原本要靠雙腳走到鄰近的小鎮,後來發現天氣太熱且路途遙遠,隨意走進五金行詢問紙板,尋找搭便車的可能,臨時起意的點子卻為我們帶來這趟旅程最感動的時刻,看見人心的美,謝謝一路上遇到的你們。
Thumbnail
原本要靠雙腳走到鄰近的小鎮,後來發現天氣太熱且路途遙遠,隨意走進五金行詢問紙板,尋找搭便車的可能,臨時起意的點子卻為我們帶來這趟旅程最感動的時刻,看見人心的美,謝謝一路上遇到的你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