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宣帝奪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西元前74年,太初曆七月,漢宣帝劉詢正式即位。
八月,丞相楊敞過世。

漢昭帝一共用了三任丞相,第一個是爸爸留下來的田千秋。
田千秋沒什麼專長跟施政經驗,但是德高望重,不管漢昭帝還是霍光都很敬重他。

後來田千秋老了,腿腳不利索了,漢昭帝還特許他可以乘車入宮。
這可是茯苓花雕豬才有的待遇。

所以田千秋的渾號又叫「車千秋」。
史書上大量使用的,通常都是這個人死前最後一個名字,所以其實車千秋是比田千秋更常見的說法。

車千秋一共當了十二年丞相,前面大約三年是漢武帝年號。
卒於漢昭帝元鳳四年正月。

繼任者為王訢,但他當年十二月就過世了。

王訢是御史大夫暴勝之的派系。
這個暴勝之,就是當年巫蠱之禍,阻止丞相劉屈氂追殺太子劉據的人。

也因為這件事被漢武帝法辦。

王訢當時是右輔都尉,並未捲入巫蠱之禍,搞不好還是漢武帝本身徵調的部隊之一。
後來才被徵召擔任車千秋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監察官,也是相當於副丞相的職務。
王訢升上去之後,楊敞就遞補上御史大夫。

所以王訢過世,自然就是楊敞補丞相。

不過,楊敞就是霍光派系出身了。

楊敞本是大將軍府軍司馬,當時大將軍大司馬仍是軍職,應該不設長史。
軍司馬就是霍光手下第一號人物了。

霍光覺得楊敞實在太能幹,後來又推薦他為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據說,上官桀等人要謀反之時,楊敞第一個收到消息,但他覺得自己不應該涉入,就轉告諫大夫。

導致他在當時並無平亂之功,無侯。

特別要說這一段,是當時霍光要決定是否廢劉賀改立新帝時,仍是「需要」與楊敞討論。

楊敞傳更說,霍光跟張安世田延年討論完,才派田延年通知楊敞。
聽到消息的楊敞嚇得不知所措,滿身冷汗,之後才由妻子告知田延年,丞相這邊同意照辦,唯大將軍是從。

事後,楊敞馬上就掛點了。

有趣的是,楊敞是司馬遷的女婿。
他的次子楊惲,母親就是司馬遷的女兒……司馬遷被處宮刑時已經五十七歲左右了,有後代正常。

作為司馬遷的親外孫,搶先讀《史記》也是剛好而已。
而這位飽讀史書的楊惲同學,後來就參與了剿滅霍氏。

且讓我們回到楊敞過世。
接任的蔡義,原本是個給漢昭帝教授「詩」的學者。
他身材矮小,接任丞相時也有八十多歲,經常需要兩人攙扶才能上朝。

大家都在議論,說霍光一定是故意安排這個沒用的老頭當丞相,好讓自己能夠掌控全局。
霍光跟親信們說:「讓皇帝的老師擔任丞相,本來就是應該的……不過這些話你們可不要傳出去。」

這也是有典故的,戰國以前沒有丞相這個職務,相國倒是有。
但其實相國的權責沒有那麼大。

我印象中有被拜為國君之師的兩大名人,就是孫臏跟管仲。

事情一直是多面性,最少兩面啦。
你可以看作霍光找藉口,故意找個好理由讓自己可以獨攬大權。
也可以看作霍光就是一直這麼守規矩的人,而且他並沒有大張旗鼓開記者會辯解。

可現在是漢宣帝,不是漢昭帝。

但不論如何,丞相塵埃落定,對於一個新天子最重要的,就是皇后了。
複習一下,皇帝,皇后,丞相,是西漢政體的三大招牌。

因為漢武帝把這個招牌卸下來過,所以重提一下。

當臣子們提出要立皇后時,十八歲的漢宣帝卻說,他想要下詔尋找以前在民間時使用的舊劍。
西漢開國至今,從來沒有這樣一個皇帝。

一般面對臣子的上書,當皇帝的要不然就事論事開始辯論。
要不然繞開話題說,我們先作一些輔助性的動作。
再不然就是翻桌給你各位看。

霍去病上書的時候,漢武帝一開始是一巴掌打回去的。

可誰會這樣回答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不過大家到底都受過高等教育,很快就有人覺得,新皇帝是要表示他眷念舊情,於是大家就在皇后推舉名單的第一波,推出了漢宣帝未入朝廷之前的髮妻:許平君。

許平君成為了皇后,接下來就是封賞外戚。
她的父親,過去管冷宮的許廣漢立刻表示自己不應任大官,於是封爵了事。

當一切新皇手續都有了初步安置後,也正好過年了。
漢昭帝的年號正式結束,大將軍霍光表示,朝政應該還給宣帝。

漢宣帝連忙拒絕。
「國家大事我一竅不通,大將軍應該繼續負起責任來。」

正面看是漂亮戲一場,反面看呢?
霍光的兒子霍禹跟霍去病的孫子霍雲,正在擔任中郎將。
霍雲的弟弟霍山,則是擔當霍光之前的皇帝心腹:奉車都尉侍中。

霍光的兩個女婿,分掌東西宮衛尉。

更不要說其他霍氏宗親,親戚五十的,全部都在朝廷各個部門上班。

整個球場都是霍光的人,他下不下場踢球,有差嗎?

有,怎麼沒有?
上面還漏了一個內朝最重要的職務:光祿大夫。
隸屬於光祿勳,可以進出禁中。

少了這個職務,霍光就不可能完全封鎖皇帝。

漢昭帝最後的光祿大夫,可以查到四個:王遷,韓增,于定國跟丙吉。

這時候,漢宣帝還不知道丙吉是他的大恩人。
王遷跟于定國比較沒資料,只知道這兩個人「也」是列在《外戚恩澤侯表》中的。
沒錯,丙吉也是。

這張表裡面的人,並不是全是我們常說的皇帝后妃公主親屬。
主要是一種「特別封侯詔」,一些雞拔毛理由很是不少。

而這三位的封侯,就來自於參加了霍光廢帝的定策行動。

唯獨沒有韓增。
韓增就是韓王信一系,韓嫣的弟弟韓說……的兒子。
這個時間點上,你只知道他跟霍光等人一起廢除劉賀。
但拉遠一點看,霍光死後,張安世當政。

張安世之後,便是韓增。
可見得韓增絕對是霍光派系的中流砥柱。

張安世跟韓增當然也有參加定策,不在表中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本就是侯爵,不是因著霍光而封侯。
不是霍光的鐵桿粉絲。

如果霍光派鐵桶一片,那沒什麼好說,可張安世真的這麼安於室嗎?
當時光祿大夫們的老闆光祿勳,就是張安世。

張安世的兒子們,現在也是一堆中郎將侍中。
定策封侯中,張安世功次霍光,實得萬戶。
比霍光還多了三千。

暗潮湧動的時候,檯面上就會平靜。
就像那風平浪靜的漢昭帝時代。

而漢宣帝名尊霍光,實則提拔張安世的行為,只是一個開端。
隔年,本始二年,大司農田延年有罪。自殺。

田延年是霍光廢除劉賀時,最重要的行動派。
除了上面提到的去拜訪丞相,更在會議中拔劍威嚇群臣。

在班固的分類中,田延年也是一個執法嚴苛的酷吏派。
更因此得罪了許許多多的有錢人。

富人們紛紛出錢出力,要蒐集田延年的不法證據告死他。

可田延年背後是大將軍霍光,有什麼好怕?
又有誰會想到,分明是個擺設的丞相蔡義,這時候居然收了大家搜集的證據,上書漢宣帝,田延年舞弊不法。

而這個制度大壞的時期,詔書必然要過霍光。
霍光看到了,就把田延年叫來一問:「你有貪污否?」
田延年表示:「絕無此事。」

霍光點點頭,「既然沒有這件事,那我們就徹查還你個清白。」

我真的很喜歡霍光這個充滿一致性的人設……固執到好笑。

霍光下令徹查,事情就緊張了。
御史大夫田廣明請太僕轉告霍光,說田延年定策有功,是大大的勇士,怎麼會貪這點小錢?

霍光聽了,一手撫心露出西施的模樣:「真的,這件事我現在想起來還是怕怕的,感謝你們的提醒……還是應該先把田延年關起來,免得他又衝動。相信法律一定會還他清白。」

整個越幫越忙,田延年眼看不能善了,不願下獄「受辱」,就自殺了。
隔年,蔡義過世。

原本按規矩,應該是御史大夫田廣明接任。
但本始二年的下半年,烏孫國派來使者,希望能跟大漢朝一同討伐匈奴。

霍光安排了五大將軍,由田廣明為帥,於本始三年正月出征。
就在遠征軍出發之前,漢宣帝的皇后,許平君過世。

而田廣明在前線接受敵軍投降了,把人家的寡婦召來睡了(曹操是你?)。
然後就被人舉發,自殺身亡。

由於御史大夫在前線死亡,緊接而來的丞相過世,就變成了有所空缺。
在商議之下,由漢昭帝的另一個詩經老師:韋賢接任。

看起來很符合霍光一貫的作法?

問題是,韋賢這個人在漢宣帝即位時,對於重新整頓帝王宗廟有功。
也就是說,韋先生是宣帝派的。

這一段漢宣帝史,其錯綜複雜的程度,光是把記錄直接呈上來就夠嗆的了。
看表面想要釐清並不容易,但像我們這樣一連串推估下來,就變成有脈絡可循。

張安世安排了一個新的皇孫,來接替皇帝的位子。
並且和新皇帝一同,開始拔除霍光的勢力。

一般認為,漢宣帝仍是相當尊敬霍光,直到霍光過世才動手消滅霍光的親族。
但其實這樣看起來,漢宣帝從繼位之後,就展開剪除霍光黨羽的舉動。

利用霍光的頑固。

而漢宣帝的夥伴,就是跟霍光分庭抗禮的車騎將軍張安世。
以及丞相系統。

漢宣帝之前,車騎將軍只是征討用重號將軍之一。
而朝廷第一軍職,本是大將軍大司馬(或太尉)。

宣帝之後,或者我們說霍光之後的西漢更精準:大司馬變成跟車騎連動的職務。
後來更成為平定內亂專門的重號將軍職。

一切的起點,恐怕正是張安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3會員
92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Thumbnail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Thumbnail
西漢自景帝之後,繼位最順利的,就是漢宣帝的太子了。 景帝武帝都曾經更換過太子,漢昭帝本身更是沒有兒子。 想要讓太子順利上位,比起太子本身的品德,太子背後外戚派系的穩定度,或許更加重要。 漢元帝雖然是「唯一太子」出身,但不表示他爸漢宣帝沒動過換掉他的念頭。 在五日京兆事件後,漢元帝跟老爸說過:
Thumbnail
西漢自景帝之後,繼位最順利的,就是漢宣帝的太子了。 景帝武帝都曾經更換過太子,漢昭帝本身更是沒有兒子。 想要讓太子順利上位,比起太子本身的品德,太子背後外戚派系的穩定度,或許更加重要。 漢元帝雖然是「唯一太子」出身,但不表示他爸漢宣帝沒動過換掉他的念頭。 在五日京兆事件後,漢元帝跟老爸說過:
Thumbnail
丙吉,原本只是一個小官員。 即使在西漢第一的白色恐怖事件中,試圖保護無辜的小生命,那其實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升遷。 漢宣帝成為漢宣帝,還在很多年之後。 但丙吉究竟接觸到了皇家的機密。是漢武帝一直到死,都要三君子查個水落石出的機密。 檯面上,霍光透過鬥爭中興漢室。 檯面下,丙吉的戰鬥,正要開始。
Thumbnail
丙吉,原本只是一個小官員。 即使在西漢第一的白色恐怖事件中,試圖保護無辜的小生命,那其實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升遷。 漢宣帝成為漢宣帝,還在很多年之後。 但丙吉究竟接觸到了皇家的機密。是漢武帝一直到死,都要三君子查個水落石出的機密。 檯面上,霍光透過鬥爭中興漢室。 檯面下,丙吉的戰鬥,正要開始。
Thumbnail
漢宣帝消滅霍家之後,終於真正重新掌握了政權,改年元康。經過一番勵精圖治,中興漢朝,之後使用的年號為: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甘露三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歸順,是漢室自古未有的重大勝利。 漢宣帝很開心,畫下了十一名大臣的樣貌,標註官爵姓名,掛在麒麟閣中。 後世稱為「麒麟閣十一功臣」。
Thumbnail
漢宣帝消滅霍家之後,終於真正重新掌握了政權,改年元康。經過一番勵精圖治,中興漢朝,之後使用的年號為: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甘露三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歸順,是漢室自古未有的重大勝利。 漢宣帝很開心,畫下了十一名大臣的樣貌,標註官爵姓名,掛在麒麟閣中。 後世稱為「麒麟閣十一功臣」。
Thumbnail
漢朝歷史上,有兩個人可說是「忠奸莫辨」的代名詞: 東漢獻帝時代,把垂危的獻帝政權變成北方第一強國的曹操。 以及西漢武帝之後,匡扶兩幼主,史稱昭宣中興的第一功臣,霍光。 曹操死後,其子篡漢成功,世人皆謂奸。 霍光死後,其子篡漢失敗,世人多說忠。 這是霍家的結局,也是劉家的再次偉大。
Thumbnail
漢朝歷史上,有兩個人可說是「忠奸莫辨」的代名詞: 東漢獻帝時代,把垂危的獻帝政權變成北方第一強國的曹操。 以及西漢武帝之後,匡扶兩幼主,史稱昭宣中興的第一功臣,霍光。 曹操死後,其子篡漢成功,世人皆謂奸。 霍光死後,其子篡漢失敗,世人多說忠。 這是霍家的結局,也是劉家的再次偉大。
Thumbnail
漢宣帝地節二年,大漢第一權臣霍光病逝。 上官皇太后跟漢宣帝本人都親自出席,賜給各種奇珍異寶作為陪葬,已經達到了帝皇級的水準。 更派出北軍五校列陣,一路送霍光靈柩到漢武帝的陵寢。 意思就是霍光是以漢武帝大臣身分下葬。 舊恩已盡,新仇當報。 漢宣帝的奪權計劃,就以「魏相」這個人作為起點……
Thumbnail
漢宣帝地節二年,大漢第一權臣霍光病逝。 上官皇太后跟漢宣帝本人都親自出席,賜給各種奇珍異寶作為陪葬,已經達到了帝皇級的水準。 更派出北軍五校列陣,一路送霍光靈柩到漢武帝的陵寢。 意思就是霍光是以漢武帝大臣身分下葬。 舊恩已盡,新仇當報。 漢宣帝的奪權計劃,就以「魏相」這個人作為起點……
Thumbnail
西元前74年,太初曆七月,漢宣帝劉詢正式即位。 八月,丞相楊敞過世。 這是前任漢昭帝留下的丞相,也是霍光所準備的丞相。 西漢的政治,以皇帝、皇后、丞相為三巨頭。 如今多了霍光這個宰相大將軍,漢宣帝要如何把權力收歸手中,完成歷史課本上所謂的「漢宣中興」?
Thumbnail
西元前74年,太初曆七月,漢宣帝劉詢正式即位。 八月,丞相楊敞過世。 這是前任漢昭帝留下的丞相,也是霍光所準備的丞相。 西漢的政治,以皇帝、皇后、丞相為三巨頭。 如今多了霍光這個宰相大將軍,漢宣帝要如何把權力收歸手中,完成歷史課本上所謂的「漢宣中興」?
Thumbnail
漢昭帝劉弗陵,漢武帝劉徹的繼承人。 八歲即位,在位十三年,二十一歲過世。 西漢自建國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平安皇帝」。 到底是誰的功勞呢? 事實上,漢昭帝時代,對於誰在治理國家這件事,只能用撲朔迷離四個字來形容。 霍光,終於從三分之一,成為足以決定皇帝廢立的「唯一」。
Thumbnail
漢昭帝劉弗陵,漢武帝劉徹的繼承人。 八歲即位,在位十三年,二十一歲過世。 西漢自建國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平安皇帝」。 到底是誰的功勞呢? 事實上,漢昭帝時代,對於誰在治理國家這件事,只能用撲朔迷離四個字來形容。 霍光,終於從三分之一,成為足以決定皇帝廢立的「唯一」。
Thumbnail
漢朝從劉邦建立開始,政治架構在實際的勢力派系上,可看為三權分立: 並不是行政立法司法。 是皇帝,皇后,跟宰相。 這三者互相的制衡,讓漢初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直到漢武帝的皇權獨大。 而漢武帝之死,也正式宣告三權分立的局面將要出現變化。
Thumbnail
漢朝從劉邦建立開始,政治架構在實際的勢力派系上,可看為三權分立: 並不是行政立法司法。 是皇帝,皇后,跟宰相。 這三者互相的制衡,讓漢初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直到漢武帝的皇權獨大。 而漢武帝之死,也正式宣告三權分立的局面將要出現變化。
Thumbnail
三國志裡頭的君主過世,指定輔政大臣可說是個基本功。 我們認識許許多多的名人,張昭,諸葛亮,司馬懿,個個都是先代君王指定輔佐年幼君主的重要人物。 但是曹操沒有指定。 曹操很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 漢朝跟春秋戰國的習俗傳統,是以太后輔政。 真正開啟遺詔任命輔政這個招數的人,就是漢武帝。
Thumbnail
三國志裡頭的君主過世,指定輔政大臣可說是個基本功。 我們認識許許多多的名人,張昭,諸葛亮,司馬懿,個個都是先代君王指定輔佐年幼君主的重要人物。 但是曹操沒有指定。 曹操很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 漢朝跟春秋戰國的習俗傳統,是以太后輔政。 真正開啟遺詔任命輔政這個招數的人,就是漢武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