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行碳權總量 43 億噸,多數企業自願購買以達成淨零排放
世界銀行報告,儘管 2020 年全球經濟下滑,但碳權市場卻持續成長,無論是新註冊或是已發行的碳權數量皆大幅成長。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發行的碳權總量為 43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了全球 7.9% 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然而,儘管碳權市場持續成長,世界銀行卻指出,這仍比 2012 年《京都議定書》剛簽訂時那年的碳權供應量還少,當年的註冊量與發行量都是現在的 5 倍之多。
2019-2020 年發行碳權成長分佈(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上述從碳權的供給面來看,而若從需求面觀察,可以發現為了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碳權的需求也將會持續成長。在 2019 年,自主購買碳權的數量超過 104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比 2018 年的碳權購買量還高出 6%。儘管碳權也可以作為碳稅制度跟碳交易市場的附屬制度,企業可以透過購買碳權來抵消碳稅等支出,但在碳權市場裡,自主購買碳權(以達到淨零排放)的數量還是佔大宗;此外,政府所制定的碳稅、碳交易制度也會限定碳權的購買量,確保企業不會花錢了事而持續排放溫室氣體。
2019 年碳權交易市場產業與價格分佈(圖片來源:世界銀行)註:REDD 全名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中文為「減少濫伐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截至 2020 年 10 月,全球已有 1565 間企業承諾會做到淨零排放,包含科技巨頭、石油公司、消費品品牌、航空公司等。而且這些承諾淨零排放的企業更指出會控制已最少量的方式花錢抵銷碳排,有些甚至直接把購買碳權的方式排除在淨零行動之外。
碳權真的能幫助實現淨零排放?
儘管大家對於「淨零排放」的目標是一致的,但對於「碳權」、「碳抵銷」這樣的做法卻仍有爭議。為了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全球的排放量勢必得大量降低,其餘的排放還需要透過碳捕捉、清潔的技術來解決;在這個前提上,碳權制度的爭議就變得越來越大。儘管花錢抵銷排放的方式確實會對減排有一定效果,但它本質上仍然是透過市場重新分配減排的責任,無法確實做到淨零排放。
為此,越來越多企業同意不把購買碳權當作主要的減排手段,首先減少自身營運與上下供應鏈的排放,再以碳權作為輔助。美國零售品牌沃爾瑪 Walmart、宜家傢俱 Ikea 等企業更是直接宣布以不夠碳權的方式做到淨零排放。
目前業界多數的共識為:儘管長久而言碳權的定位需要重新審視,但碳權作為邁向淨零排放目標的手段仍然是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不良的碳權制度設計都會破壞企業或政府過去所做的減排努力,也因此碳權制度的品質與數量都需要嚴謹的設計。
全球性的碳權交易市場,有可能嗎?
事實上許多跨國企業所購買的碳權,都不是母公司所在地區的碳權。世界銀行指出,北美洲的單位是購買當地碳權最高的地方(2019 年為 77%),而歐洲地區則是購買最少的,2019 年購買的歐洲碳權僅佔 0.9%,剩餘則是從其他地區購買。
碳權消費者與購買的碳權分佈地區(圖片來源:世界銀行截圖)
目前,全球性的碳權機制尚未建立。儘管已有企業會從其他國家購買碳權,但這是基於企業「自願」加入淨零排放的目標所做的行動,而非政府規規定。事實上,《巴黎氣候協定》中的第六條就有針對全球碳權交易體系作說明,各國同意建立一個新的碳權交易系統,以幫助各國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脫碳,不過各國對其該機制的詳細內容未能取得共識。
在 2019 年 12 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25 上各國就曾針對全球的碳權交易系統進行討論,希望能制訂出一系列的新規則,但最後無法在實施的方式與規則上達成共識。這項議題原定在 2020 年的 COP26 上繼續討論,不過 COP26 因疫情延到 2021 年 11 月舉行,預計將在峰會上延續會談內容。
全球 500 大企業近半數實施企業內部碳價,9.8% 碳價水準高於每噸 80 美元
世界銀行指出,2020 年,全世界近一半的前 500 大企業(226 家)已開始實施內部探定價,此外也有大量企業加入採用內部碳定價的行列。根據報告統計,去年共有 853 家企業表示他們開始實施該機制,且有 1159 家企業也宣布將在 2 年內實施,總計超過 27 兆資本額投入。
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根據調查,是因為要「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而內部碳價機制就是一種有效的增加綠色資金的方式。除了企業自身加強低碳投資的需求,政府監管、其他企業的氣候行動等外部壓力也是促使企業採用內部碳價機制的原因;而在企業內部,利害關係人、上下游供應鏈的施壓也被認為是企業導入的原因,使企業開始將氣候風險列入長期經營策略中。
然而,因為多數企業並無公開透明揭露,政府也沒有明確的指導方針,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成果與效果判斷相當有限。
企業內部碳價制度在全球各地區都有顯著的成長,其中亞洲是最多企業實施的洲別,而美國則是對多企業實施的國家。報告指出,這些快速成長的趨勢,部分反映了各地區的低碳/零碳監管措施,促使企業提前先實施內部碳價制度(如中國即將推行的全國性碳交易制度)。
那企業內部的碳定價價格多少呢?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多數的企業內部碳價仍然低於 40-80 美元,亦即世界銀行建議要達到《巴黎氣候協定》應有的價格範圍,不過世銀也表示,許多企業的碳價水準高於政府的碳價水準。有 16.1% 的企業符合 40-80 美元的水準,甚至有 9.8% 的企業高於 80 美元。若以地區觀察,歐洲與亞洲是企業內部碳價水準最高的地區,也反映了當地的碳定價監管措施。
企業內部探定價實施產業與價格分布(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各國碳定價機制
根據《
環境資訊中心》整理,世界銀行最後則針對各國的碳定價制度進行簡介,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與歐盟的碳定價制度,中國預計於 6 月開始實施全國性的碳交易制度,而歐盟則是近期喊出新的氣候目標,也預計在 6 月公布新的碳交易制度與碳邊境調整機制的細節。
延伸閱讀:中國全國碳權交易系統 6 月底上海啟動,超越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
延伸閱讀:全球碳權交易一一上路,台灣碳交易制度到哪個階段了?
歐洲: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在 2021 年 1 月正式脫離歐盟的碳交易制度,改以英國獨立的碳交易制度取代,不過主要延續歐盟碳交易制度,預計在 2024 年進行校正。英國日前宣布,將在 2035 年做到減排 78%,也是全球目前最積極的氣候目標。德國則是將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碳交易管制的產業也列入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總共管制境內 40% 的排放量;荷蘭則是於今年 1 月開始實施碳稅法,也列入了非歐盟管制的產業,每噸碳稅為 35.24 美元。
亞洲:日本、南韓、印尼、越南
日本目前已實施全國性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地區性如東京市、埼玉市也有各自的排放交易制度,今年 2 月則是針對碳價與低碳策略進行研究,預計 2030 年時,碳稅水準將達 100 歐元(122 美元);南韓則是擴大碳定價相關制度,如增加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進入管制範圍、鬆綁碳權相關投資限制等,管制全國 73.5% 的排放量;印尼於今年 3 月開始試行碳交易制度,預計於 2025 年正式實施;越南則是於去年通過《環境保護法》修正,預計 2025 年試行碳交易制度、2027 年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
《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
環境資訊中心》【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
(首圖來源:World Ban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