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絮語:《給川川的札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給川川的札記》是奚淞在1986年至1987年之間,刊登在《皇冠雜誌》的系列文章,1988年集結成冊。有別於一般的專欄,《給川川的札記》除了文字以外,還有插畫以及特定的「對象」——川川。那麼,川川又是誰呢?值得讓奚淞像找到樹洞,傾訴與記錄生活點滴。可以是任何一位讀者,也或許是奚淞說給自己聽。無論如何,《給川川的札記》是一部絮語集、懺悔錄、抑或是戀愛書。

這本書充滿對現世的觀察,也有對自己的期許,與關照他人的感受,閱讀時心情能跟著文字起伏。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傾向那水〉一文,初讀時被「F君從紙盒拎起一隻柔軟、蠕動的小東西,奮力往水盆中丟去——淹死牠!」(頁81)嚇到,想著難道札記會是這麼殘酷的內容嗎?其實生命源起來自於水,就算是人類也曾泅泳於母親的羊水。所幸被F君丟進水裡的小生物最後都快樂地享受水的滋養。

住在臺北市,希淞不斷提及下班時的壅塞與陰雨天。1986年,那是連臺北捷運都還沒動工的年代(1996年木柵線才通車),交通尖峰時刻是所有通勤族的惡夢。臺北盆地接住傾瀉的雨水,堆積在城市角落。夏季的午後雷陣雨令人燥熱,而冬季夾雜東北季風的雨勢讓人陷入絕望,街上的行人與車輛都顯得衝動,一不小心就全部卡在十字路口。

除了擁擠的臺北以外,《給川川的札記》也乘載峇里島的色彩與生命哲學:「花是每日朝向陽光、空氣和水的神聖祭獻。」(頁173)在這座仍未受到太多現代化污染的島嶼,日常生活都與神相關,簡單樸素的小屋,搭配色彩斑斕的花草植物,便是最簡單的幸福。(頁181)

raw-image

讀著札記裡對於環境汙染的描述,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也許關注度不像今日,「臭氧層破洞」卻是一個當年新聞大力宣傳的危機,甚至皮膚癌等後遺症都被深入探討。30幾年過去,人類陷入各種汙染與疾病的威脅,就像這兩年延燒全世界的疫情,也許如同《人間孤兒》謝幕時的垃圾山(頁265-266),我們需要一種更直接、更具衝擊性的畫面,提醒自己該善待環境。

《給川川的札記》總帶來希望,期待用「愛」與這個世界相處。朱熹的詩:「為有源頭活水來」(頁317)提醒我們,流動的水帶來生命,就好像不會結束的札記,生活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改變」。即使每日循著固定路線的小河,都因為時間推移而有不同的變化,但「只要心中存愛,生命總有活泉。」(頁3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看著他們沒有隨著劇情進入尾聲而變成更特別、更成功的人,卻很替他們感到開心。即便一開始很不習慣,全身都在反抗,覺得沉悶感像螞蟻一樣爬滿四肢,但到最後卻覺得和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是舒服的、是沒有壓力的。 洋洋灑灑,已經寫下太多,祝福世界上的人可以不用找到自己,但希望能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活著。如果覺得活著真
Thumbnail
看著他們沒有隨著劇情進入尾聲而變成更特別、更成功的人,卻很替他們感到開心。即便一開始很不習慣,全身都在反抗,覺得沉悶感像螞蟻一樣爬滿四肢,但到最後卻覺得和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是舒服的、是沒有壓力的。 洋洋灑灑,已經寫下太多,祝福世界上的人可以不用找到自己,但希望能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活著。如果覺得活著真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國小的日記,擷取一些現在的我看過後觸動我心的部分,會以日記本為主體,一本一本的去翻閱。 格式會以「日記文字–日記圖片–感想」的方式呈現,國小字醜,圖片建議直接省略xdd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國小的日記,擷取一些現在的我看過後觸動我心的部分,會以日記本為主體,一本一本的去翻閱。 格式會以「日記文字–日記圖片–感想」的方式呈現,國小字醜,圖片建議直接省略xdd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國小的日記,擷取一些現在的我看過後觸動我心的部分,會以日記本為主體,一本一本的去翻閱。 格式會以「日記文字–日記圖片–感想」的方式呈現,國小字醜,圖片建議直接省略xdd 〈水〉 洋海湖江河 溪流川伴著我 人生不曾孤單過 因為有他陪伴我 洋海心胸寬大 能包容你我 願我能如他 不計一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國小的日記,擷取一些現在的我看過後觸動我心的部分,會以日記本為主體,一本一本的去翻閱。 格式會以「日記文字–日記圖片–感想」的方式呈現,國小字醜,圖片建議直接省略xdd 〈水〉 洋海湖江河 溪流川伴著我 人生不曾孤單過 因為有他陪伴我 洋海心胸寬大 能包容你我 願我能如他 不計一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國小的日記,擷取一些現在的我看過後觸動我心的部分,會以日記本為主體,一本一本的去翻閱。 格式會以「日記文字–日記圖片–感想」的方式呈現,國小字醜,圖片建議直接省略xdd
Thumbnail
這個專題主要是記錄國小的日記,擷取一些現在的我看過後觸動我心的部分,會以日記本為主體,一本一本的去翻閱。 格式會以「日記文字–日記圖片–感想」的方式呈現,國小字醜,圖片建議直接省略xdd
Thumbnail
今天起得晚,醒來是因為感覺身體不適,棉被蓋著嫌熱,不蓋又覺得涼。查看時間,已經09:50,窗簾底下金光閃閃的,大艷陽。心想既然錯過平日的生理時鐘,索性就來個不一樣的假日出遊。順道去往老街,買盒緣味古早味現烤蛋糕。 搬來淡水不久,Google過新北市在淡水的圖書館,發現有點少,只有兩間。一間是上星期去
Thumbnail
今天起得晚,醒來是因為感覺身體不適,棉被蓋著嫌熱,不蓋又覺得涼。查看時間,已經09:50,窗簾底下金光閃閃的,大艷陽。心想既然錯過平日的生理時鐘,索性就來個不一樣的假日出遊。順道去往老街,買盒緣味古早味現烤蛋糕。 搬來淡水不久,Google過新北市在淡水的圖書館,發現有點少,只有兩間。一間是上星期去
Thumbnail
若對這齣紀錄片有所感觸, 別忘了九月十六日晚上七點,來參加政大書城的座談會. 在紀錄片中介紹吳晟老師跨海尋找九十歲高齡的知音瘂弦老師. 當年的吳晟,為了照顧彰化農忙生活的母親,選擇返鄉任教。 時光荏苒,兩人間的真情,在時間流裡除了增添智慧的白髮,情意未曾改變。 遇到懂詩的人情意真切;
Thumbnail
若對這齣紀錄片有所感觸, 別忘了九月十六日晚上七點,來參加政大書城的座談會. 在紀錄片中介紹吳晟老師跨海尋找九十歲高齡的知音瘂弦老師. 當年的吳晟,為了照顧彰化農忙生活的母親,選擇返鄉任教。 時光荏苒,兩人間的真情,在時間流裡除了增添智慧的白髮,情意未曾改變。 遇到懂詩的人情意真切;
Thumbnail
七月時,在朋友邀約下,去了我愛溪州舉辦的黑泥季。 有音樂、人、還有土地。 天光從烈日輪轉到漸層色的薄暮,濁水溪被具象化成參選的母親之河, 我們手握黑泥,在真空與黏膩之間踩踏與被承接, 在那當下,人與天地是很靠近的。 正好賴和基金會推出特映場,便報名前往觀看。 誠誠懇懇。 畢竟這是對土地的信仰。
Thumbnail
七月時,在朋友邀約下,去了我愛溪州舉辦的黑泥季。 有音樂、人、還有土地。 天光從烈日輪轉到漸層色的薄暮,濁水溪被具象化成參選的母親之河, 我們手握黑泥,在真空與黏膩之間踩踏與被承接, 在那當下,人與天地是很靠近的。 正好賴和基金會推出特映場,便報名前往觀看。 誠誠懇懇。 畢竟這是對土地的信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