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年輕》觀後感─以詩書寫對土地與生命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閱讀時可搭配吳志寧(吳晟之子)音樂服用:

七月時,在朋友邀約下,去了我愛溪州舉辦的黑泥季。

有音樂、人、還有土地。

天光從烈日輪轉到漸層色的薄暮,濁水溪被具象化成參選的母親之河,

我們手握黑泥,一踩一踏,擠壓出腳與泥巴間的空氣,被黏乎的土壤溫柔包覆,

在那當下,人與天地是很靠近的。

raw-image

正好賴和基金會推出特映場,便報名前往觀看。

在觀影的時候,一直想起外婆家,外婆家在彰化二林,保留傳統的三合院,四周由田野包圍,幼時的我們,時常騎乘鐵馬馳騁在鄉間道路,一邊競逐一邊歡笑,很美好的的童年回憶。

母親那年代,下課後就要去田裡幫忙農事,彎下腰耕作,賣菜的所得是家計來源。雖然辛苦,但所得的一切皆是自己栽種而來,他們老老實實地參與了生命的始長遂成。

與我們這年代,日常見到的是已被商品化、包裝後的產品、以不同方式勞動的生活大相逕庭。

只有地被豐富,才可能有完整的森林。─〈他還年輕〉

而這部電影,從詩人的角度剖開土地的切面。

誠誠懇懇。

原先紀錄片的計畫因為北農事件的插入而產生波瀾,這裡不對政治做評論。在影片中,許多好事的人聞風而至,看到的是一個家庭如何受到輿論波及,以及吳晟作為父親以及詩人對事件的反應。

生活的脈絡,有時就像季節的嬗遞,春夏秋冬,而我們不知道暴雨何時來襲。

在時間的推展中,串聯起全片的是濁水溪不同的流域,以及吳晟讀詩的聲音。

他讀得緩慢而真切,無須繁複的文字,有的只是對於土地的關懷。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水啊水啊這首詩。

水啊水啊給我們水啊 /吾鄉的廣大農田/ 隨處張開龜裂的嘴巴/向圳溝呼喊─〈水啊水啊〉 吳晟

「水啊水啊給我們水啊」農田、圳溝、水庫,一環接著一環,呼喊著要水,想起2021台灣缺水事件,我們人類,何嘗不需要水呢?

(延伸聆聽:望水-農村武裝青年

一切都是循環,誰從哪裡索要,後果就回到哪裡。

面對這樣的處境,詩人能做的,僅是誠懇地提起筆,並企盼文字能化為子彈。

但除了文字,他還以實際行動體現:種樹、講解、連結起各團體。

令我覺得動人的地方是,這是日復一日的實踐。

在片中,可以看見吳晟與妻子莊芳華間深厚的情感,兩人互相扶持鼓勵,他們心中當然也嚮往單純攜手的日子。

有一片段是吳晟對鏡頭說,他不想管事了。

妻子便在一旁吐槽,怎麼可能呢?你說這句話好幾百回了。

令吳晟想辯解什麼又百口莫辯。

那顆熾熱的心一直都在的,畢竟這是對土地的信仰。

可是,我是真心珍惜土地的信仰,就像小王子清除荊棘,守護他的玫瑰花一般,我只好不斷拔草、又拔草,而反覆滋生的土地,牽動我無法停歇的勞動,日子拉拉扯扯,單調而反覆。數十年生命時光,彷如一場沒有輸贏的交戰,攪和了我生命中勞苦與喜樂的梵唱。─〈識草養草〉莊芳華

劇情除了土地的描繪,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吳晟提到母親哽咽拭淚,對恩師的的感謝,盡在一個張手擁抱中,下次見面不知是何時了。

他以祖父母身分抱著年幼的孫子女,朗誦詩集。

小孩們牙牙學說台語,不畏懼地從平台上跳下,下方土壤穩穩接住。

「為什麼海邊垃圾有?」來到海邊時,孩子提問,

面對孩子純真的問題,吳晟靜靜地解釋。

在環境仍然急遽惡化的情況下,不禁好奇,吳晟在看下下一代,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詩始於趣味,終於智慧─Robert Frost

情緒憤慨、壓抑時,作家靜下來,在書桌前梳理與清理自己的生命,這就是他的任務,將體驗到的,轉化昇華為文字。

「浪漫,其實是在說一種俠義精神。」詩人在片尾時談到影響他的詩作,並澄清對浪漫的定義。

電影中,憂傷的西海岸不說話,詩人也不說話,他僅僅誠懇地與它一齊憂傷、嘆氣。

詩人用他的眼睛與筆替土地說話。

透過活生生的生命體,我們得以看見它的美麗與哀愁。

板岩自岩壁剝落,流入滾滾溪中,形成黏稠的「濁水膏土(台語)」,持續不斷地奔流入海。

「他還年輕」,指的或許不只是詩人本身,還有更為廣大的─存在。


長達兩小時半的電影,平淡卻不沉悶,像生活日常。

片子在鋼琴、黑管與長笛的伴奏下落幕,感人的是,在電影謝幕名單還出現了:感謝片中出現的所有動植物。

在電影院觀賞的有趣之處,即是可以聽見觀眾的笑點,像是詩人以粗俗又貼近生活的文字入詩,又或是在探詢溪水地點時,當地居民模仿動物的叫聲。

回來反思自己現今的生活,民以食為天,而我們的食物,是天地所生養的。可以說,即使平時不一定有感受,但我們的生命確實與大自然緊緊相連。

食物,不只是餐桌上熱騰騰的樣貌、精美的擺盤、菜單上一行華麗而疏離的名稱,它們是「活生生的道理」。

如何從日常開始關心,做出行動上的選擇,或許是我們對天地所能做的小小回報。



附上預告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ya的沙龍
6會員
4內容數
Any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1
去年經歷疫情、一些相聚離別與動盪,終於騰出空間,靜下心整理紀錄。 看見他人在社群上分享一個特別的展覽,以生死為主題,吸引了我的目光,好奇它會以何種形式呈現?便與友人相約前往參觀。等待過程,手中文字正好讀到:「放棄個人的自發性與個體性將導致個人生命的挫敗。個人一旦變成自動化機械人,儘管在生理上依
Thumbnail
2023/10/01
去年經歷疫情、一些相聚離別與動盪,終於騰出空間,靜下心整理紀錄。 看見他人在社群上分享一個特別的展覽,以生死為主題,吸引了我的目光,好奇它會以何種形式呈現?便與友人相約前往參觀。等待過程,手中文字正好讀到:「放棄個人的自發性與個體性將導致個人生命的挫敗。個人一旦變成自動化機械人,儘管在生理上依
Thumbnail
2022/11/19
作為一絛溪/就得有隨時受傷的準備/我是遍體鱗傷的溪/誰來為我唱首巴布薩的歌謠?/很久以後,才有竹筏來來回回/在我身上彈奏著無言的歌/我終於知曉/歌,只能自己唱給自己聽/─《筏子溪.路寒袖》 11月,趁著空檔,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常態性淨溪。 幼時就讀的國小,便緊臨這條溪水,老師在台上念
Thumbnail
2022/11/19
作為一絛溪/就得有隨時受傷的準備/我是遍體鱗傷的溪/誰來為我唱首巴布薩的歌謠?/很久以後,才有竹筏來來回回/在我身上彈奏著無言的歌/我終於知曉/歌,只能自己唱給自己聽/─《筏子溪.路寒袖》 11月,趁著空檔,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常態性淨溪。 幼時就讀的國小,便緊臨這條溪水,老師在台上念
Thumbnail
2022/03/07
孝順,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Thumbnail
2022/03/07
孝順,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吳晟的詩文如沃園作物,有光照耀,有川渠灌溉,有蜂蝶往來授粉,有筆耕者辛勤勞動。讀詩者因為進入他的詩中,而離開了書房,尋思率真自然之境。
Thumbnail
吳晟的詩文如沃園作物,有光照耀,有川渠灌溉,有蜂蝶往來授粉,有筆耕者辛勤勞動。讀詩者因為進入他的詩中,而離開了書房,尋思率真自然之境。
Thumbnail
  相較於前幾個月的葉石濤紀錄片《台灣男子》,《他還年輕》的主角吳晟,名聲是較為遠播的,主因或許是介入社會的力道較大,但這並非是要論二者之於台灣的貢獻,尤其就文壇的觀點而言,兩者都是大老級的人物,即便本人不見得會以此自居。另一方面......
Thumbnail
  相較於前幾個月的葉石濤紀錄片《台灣男子》,《他還年輕》的主角吳晟,名聲是較為遠播的,主因或許是介入社會的力道較大,但這並非是要論二者之於台灣的貢獻,尤其就文壇的觀點而言,兩者都是大老級的人物,即便本人不見得會以此自居。另一方面......
Thumbnail
如同心愛的樹木罹患褐根病必須捨棄,年過中年後,就是不斷地告別, 詩人前輩的逝去,時間的長河卻無法停留,一直仍推著你前進。 仍在前進,對於寫作的熱情也亦是如此。吳晟的書房擺著世界各國的詩人的著作,當有一天,雙腳再也無法前行,心靈的自由仍可以相依相伴前往遠方。 導演巧妙運用許多自然景觀,乾枯的河床、
Thumbnail
如同心愛的樹木罹患褐根病必須捨棄,年過中年後,就是不斷地告別, 詩人前輩的逝去,時間的長河卻無法停留,一直仍推著你前進。 仍在前進,對於寫作的熱情也亦是如此。吳晟的書房擺著世界各國的詩人的著作,當有一天,雙腳再也無法前行,心靈的自由仍可以相依相伴前往遠方。 導演巧妙運用許多自然景觀,乾枯的河床、
Thumbnail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本來並沒有預計首演當日就去看的,下午請假看完牙醫後,不知道要幹嗎,想說颱風天就是要看電影啊,查了一下長春國賓戲院晚上六點四十分有一場《他還年輕》,剛好進場看電影之前可以先去附近吃一下好久沒吃的鬼金棒拉麵。想不到這場是導演場,映演完後導演走進來跟大家閒聊,然後才知道現場有九位觀眾。
Thumbnail
本來並沒有預計首演當日就去看的,下午請假看完牙醫後,不知道要幹嗎,想說颱風天就是要看電影啊,查了一下長春國賓戲院晚上六點四十分有一場《他還年輕》,剛好進場看電影之前可以先去附近吃一下好久沒吃的鬼金棒拉麵。想不到這場是導演場,映演完後導演走進來跟大家閒聊,然後才知道現場有九位觀眾。
Thumbnail
若對這齣紀錄片有所感觸, 別忘了九月十六日晚上七點,來參加政大書城的座談會. 在紀錄片中介紹吳晟老師跨海尋找九十歲高齡的知音瘂弦老師. 當年的吳晟,為了照顧彰化農忙生活的母親,選擇返鄉任教。 時光荏苒,兩人間的真情,在時間流裡除了增添智慧的白髮,情意未曾改變。 遇到懂詩的人情意真切;
Thumbnail
若對這齣紀錄片有所感觸, 別忘了九月十六日晚上七點,來參加政大書城的座談會. 在紀錄片中介紹吳晟老師跨海尋找九十歲高齡的知音瘂弦老師. 當年的吳晟,為了照顧彰化農忙生活的母親,選擇返鄉任教。 時光荏苒,兩人間的真情,在時間流裡除了增添智慧的白髮,情意未曾改變。 遇到懂詩的人情意真切;
Thumbnail
《他還年輕》不只是一本橫跨十四年的詩集,它更是父執輩對下一代的輕聲呼喚,訴說著吳晟對環境的觀察、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守護生態的信念。
Thumbnail
《他還年輕》不只是一本橫跨十四年的詩集,它更是父執輩對下一代的輕聲呼喚,訴說著吳晟對環境的觀察、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守護生態的信念。
Thumbnail
『漫長的旅途,如此倉促.來不及認清多少世間道理, 盡頭將隨時出現 如果還有什麼堅持 我只確知 我雖已老,世界仍年輕』一詩人吳晟的生命故事 吳晟老師自己也很訝異,自己的作品是目前國三上學期翰林版教材的第一課. 雖說這首詩,並沒有在紀錄片中介紹, 筆者以為這首詩已經包含整個紀錄片的內涵. 〈雨季〉
Thumbnail
『漫長的旅途,如此倉促.來不及認清多少世間道理, 盡頭將隨時出現 如果還有什麼堅持 我只確知 我雖已老,世界仍年輕』一詩人吳晟的生命故事 吳晟老師自己也很訝異,自己的作品是目前國三上學期翰林版教材的第一課. 雖說這首詩,並沒有在紀錄片中介紹, 筆者以為這首詩已經包含整個紀錄片的內涵. 〈雨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