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遙想一間未來書店:內容、互動、分享與共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編輯的事說來話:方格子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曹儒昕-avatar-img
2022/08/07
M編的文章總是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看了都非常獲益良多 本身是個非常喜歡去書店打發時間、買書的人(尤其誠品),如M編提到的第二點,到書店挑書與網站找書的體驗真的非常之多,書店營造的氛圍也是相當吸引人!!!! 近期見許多書店一間間收起來真的非常難過,M編在文中提及讓書店店員雨讀者參與這點令我不禁聯想到日本書店,每家書店都各有特色且都有店員、讀者推薦的小卡或者專屬的書籍佈置,是會讓人為之停下腳步,仔細閱讀的一大誘因:)
avatar-img
編輯的事說來話:方格子沙龍
156會員
42內容數
Hi!我是M編,編輯的事說來話長站長,現為全職接案編輯。歷年文章散見方格子、Matters以及「出版魯蛇碎碎念」粉專等處。希望透過分享身為出版產業裡小小螺絲的觀點,幫助自己釐清與找出成為一位合格編輯的眉眉角角。歡迎發案!
2021/12/17
這一兩年「數位出版」的浪花高高打起,其中電子書新書出版鋪天蓋地,許多新書與出版社都走向「紙電同步出版」,已經有一大批讀者的閱讀習慣從紙本轉向電子,新書出版,他們最關切的總是:「有沒有電子書?」而我也在今年成為這批讀者群的一分子。
Thumbnail
2021/12/17
這一兩年「數位出版」的浪花高高打起,其中電子書新書出版鋪天蓋地,許多新書與出版社都走向「紙電同步出版」,已經有一大批讀者的閱讀習慣從紙本轉向電子,新書出版,他們最關切的總是:「有沒有電子書?」而我也在今年成為這批讀者群的一分子。
Thumbnail
2021/11/28
讀者買了電子書後,突然發現出版社要出「新版」了?難道出版社不該免費幫我更新書檔嗎?
Thumbnail
2021/11/28
讀者買了電子書後,突然發現出版社要出「新版」了?難道出版社不該免費幫我更新書檔嗎?
Thumbnail
2021/09/19
「版權」不一定是編輯會經手到的業務,許多出版社有專責的版權人員或版權部,專門處理相對應的工作與擔任窗口。但像我自己待的小出版社,偶爾便需要自己上國外出版社網頁挑書、選書,擬定出版企劃後,再自己張羅版權事宜。這門課由知名的奇幻文學推手「譚光磊」、aka 灰鷹爵士、光磊國際版權負責人帶我們一窺翻譯書版權
Thumbnail
2021/09/19
「版權」不一定是編輯會經手到的業務,許多出版社有專責的版權人員或版權部,專門處理相對應的工作與擔任窗口。但像我自己待的小出版社,偶爾便需要自己上國外出版社網頁挑書、選書,擬定出版企劃後,再自己張羅版權事宜。這門課由知名的奇幻文學推手「譚光磊」、aka 灰鷹爵士、光磊國際版權負責人帶我們一窺翻譯書版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過去,我們單方面的透過書本來獲得知識,現在則是透過網路來獲取知識,閱讀的媒介由書本移轉到裝置上,遇到不懂的,不是求教於 Google 大神,就是在網路社群中提問,因此還衍生出「萬事問臉書」的口號…
Thumbnail
過去,我們單方面的透過書本來獲得知識,現在則是透過網路來獲取知識,閱讀的媒介由書本移轉到裝置上,遇到不懂的,不是求教於 Google 大神,就是在網路社群中提問,因此還衍生出「萬事問臉書」的口號…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不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以前是由推銷員將產品放到消費者眼前,現在是消費者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產品……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不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以前是由推銷員將產品放到消費者眼前,現在是消費者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產品……
Thumbnail
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
Thumbnail
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
Thumbnail
以前我會在空閒的一天走進一間書店,不是順便地,只為了逛書店。路線從一進門的主打書區開始,到左側的各分類新書區、門邊那面牆上的當月雜誌區,再到常逛的人文書區,然後看看漫畫區,一時興起的時候可能也會翻翻財經或社會科學書,最後再到右側的文具禮品區晃晃。
Thumbnail
以前我會在空閒的一天走進一間書店,不是順便地,只為了逛書店。路線從一進門的主打書區開始,到左側的各分類新書區、門邊那面牆上的當月雜誌區,再到常逛的人文書區,然後看看漫畫區,一時興起的時候可能也會翻翻財經或社會科學書,最後再到右側的文具禮品區晃晃。
Thumbnail
在唐鳳的談話中,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她直截了當地表明,如果我不能參與改變這個空間,我何必進去? 我上網就好了。這句話之所以犀利,在於她用非常帶有未來感的角度去思索書店作為空間這件事,在我們現在已經變得落伍、跟不上時代。
Thumbnail
在唐鳳的談話中,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她直截了當地表明,如果我不能參與改變這個空間,我何必進去? 我上網就好了。這句話之所以犀利,在於她用非常帶有未來感的角度去思索書店作為空間這件事,在我們現在已經變得落伍、跟不上時代。
Thumbnail
書店提供了一個求知的氛圍。有些客人也許真的沒太多興趣買書,但喜歡聽演講、聽人說書。這些客人也許聽著聽著,某一天突然就想買書了。所以書店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實就是在創造這種機會。這不是網路書店做得到的。AI可能會投其所好,但可能不太會介紹你不認識、不喜歡的東西。而書店就是一個創造「相遇」的場域。
Thumbnail
書店提供了一個求知的氛圍。有些客人也許真的沒太多興趣買書,但喜歡聽演講、聽人說書。這些客人也許聽著聽著,某一天突然就想買書了。所以書店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實就是在創造這種機會。這不是網路書店做得到的。AI可能會投其所好,但可能不太會介紹你不認識、不喜歡的東西。而書店就是一個創造「相遇」的場域。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網路不打折,人們就會進書店嗎?』當我看見「雙11獨立書店串聯歇業抗議」的新聞時,忍不住在心中這麼想。我是想問,只要書籍從此不再有低價促銷,那書店就能得救了嗎?
Thumbnail
『網路不打折,人們就會進書店嗎?』當我看見「雙11獨立書店串聯歇業抗議」的新聞時,忍不住在心中這麼想。我是想問,只要書籍從此不再有低價促銷,那書店就能得救了嗎?
Thumbnail
根據出版業工作的同學表示,去年台灣整體出版業的年營收、不敵一家巷口的便利商店一天的營收,出版業步入寒冬,一直都不是什麼祕密的產業狀況。 有人覺得是網際網路的興起,讓民眾沒有了閱讀的習慣;有人覺得,
Thumbnail
根據出版業工作的同學表示,去年台灣整體出版業的年營收、不敵一家巷口的便利商店一天的營收,出版業步入寒冬,一直都不是什麼祕密的產業狀況。 有人覺得是網際網路的興起,讓民眾沒有了閱讀的習慣;有人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