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禹雯
逛書店作為一個行程
以前我會在空閒的一天走進一間書店,不是順便地,只為了逛書店。
舉我家附近曾經存在的金石堂為例,路線從一進門的主打書區開始,到左側的各分類新書區、門邊那面牆上的當月雜誌區,再到常逛的人文書區,然後看看漫畫區,一時興起的時候可能也會翻翻財經或社會科學書,最後再到右側的文具禮品區晃晃。
歷時一小時到四五小時不等,端看有沒有找到想讀的書,然後讀了多久——現在說起來可能有點不好意思,但很多書我都是在書店看了一半才決定要買回家。
那不僅僅是一種盡情試閱的自由,光是挑書的過程就帶來許多滿足感:瀏覽架上排列整齊的書背以及上面的標題,有時指認熟悉的作家和出版社,若發現有興趣的文字組合,就把書抽出來,端詳它的封面設計、撫觸紙質,閱讀封底的介紹文字——很多書的封底實在不知所云,若是只用評語充塞版面、或根本寫不清楚它想帶給讀者什麼,我就會把它放回架上。只有當這第二層檢驗也過關,我才會翻開來看。
這一連串挑選的過程組合起來,使我能夠對一本書有基本的要求,如果書籍內容不符預期就有能夠追究的對象:出版社、作者、書腰的推薦者,甚至進貨的書店;但我作為讀者當然也要承擔責任,因為是我自己站在滿山滿谷的書堆前把它選出來的。我想說的是,在書店裡挑書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透過陳列與選擇,在文化生產與消費的兩端建立具體的連結。
這和上網訂書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瀏覽分類頁面、點進個別書籍、閱讀書介,流程看起來相似,卻無形中少去很多可能。
首先,在網路書店中,我們鮮少去看新書、暢銷榜、主題活動以外的書籍,那些不慍不火的書一旦落到該分類的五頁以後,就不再擁有被大眾看見的機會,即使屬於它們的頁面一直在那裡。
再者,網頁上的書介沒有篇幅限制,各家出版社似乎不知節制地將一切自認重要的訊息都放上頁面,作者經歷、報章評語和名人推薦越列越長,內容介紹也長篇大論、有些卻仍是不知所云,彷彿展示出這本書所有優點就能吸引到不同群眾的讀者,實際上消耗的卻是人們的耐心。
書店作為一個地方空間
可惜的是,現在的我也多半得仰賴網路書店。
原因有幾個,一、離家最近的金石堂在我升上高中前,隨著舊百貨關閉一併消失;二、來台南念大學,最近的書店離生活圈有一段懶得常去的距離;三、生活節奏隨著長大被切得零碎,不再習於長時間逛書店、甚至讀完一本書。
我身上的改變,其實也正反映了這些年來台灣人閱讀習慣與消費型態的轉變。
2016年講述漫畫出版產業生態的日劇《重版出來》便提到過書店與人的連結關係。在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地方書店肩負著類似於報紙的資訊傳遞功能,而一間書店的進貨清單,不僅受到老闆個人的篩選品味影響,更呈現出地方民眾的求知趨向,對於出版社來說是觀察特定地區客群的重要市場指標。
但隨著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社會進程以及資訊時代的來臨,地方書店受到大型連鎖書店與網路書店的前後夾殺,利潤空間逐漸萎縮而逐一倒閉,其知識功能與市場功能也被分攤並轉移至其他新媒介。
於是,地方日常有關書店的時刻越來越減少:人們在碎片化生活的縫隙中快速進出書店,買書真正成為一種純粹的商品消費。不僅是文學,整個廣義文化場域與民眾的連結都扁平化且片面化了,書店、乃至於閱讀行為本身,逐漸導向了一種強烈的功能取向。
這是一場影響台灣社會的文化環境變革,卻悄無聲息。
文化生產與消費的能量衰弱是彼此牽連且循環的,當書店、出版社甚至作者的數量減少或能見度降低,讀者客群就會相應地縮減,於是消費端的欲振乏力也就更加劇了生產端的疲弱。
當書店不再是隨處可見、隨時可逛的生活風景,我們也就不再習慣走進、瀏覽、翻閱的親近行為,而地方書店也就隨著文學一同走向了精緻化、甚至是菁英化的路途,留存下現今台灣所見的「獨立書店」。
有關書店的生活
其實不僅是地方書店,近年來有數間代表性的連鎖書店門市也接連關閉,昭示著連鎖書店也已面臨營利困難的局面,需要尋求轉型以面對市場持續萎縮的衝擊。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多數書店的「非書」區越來越擴大,無論是那些努力包裝成泛文化的商品、還是絲毫不掩飾其資本性格的商品,都不斷往消費者的視線中心移動。
幾時起它們會成為附帶賣書的選品店,而不再是書店呢?我看著貨架的陳列改易,偶爾會想起類似忒休斯之船的疑問。
而現存的小書店如何應對市場趨勢,則顯出幾種不同的模式。
有些強化與外部單位的合作,定期舉辦講座,活化空間使用、也帶動機會消費;有些結合輕食販售,有些則轉型成計時付費閱讀空間。不同於連鎖書店的是,無論堅守傳統形式或轉向複合經營、儘管提供訂購與郵寄服務,它們都仍保留著書店的實體空間,期待著讀者親自上門。
我知道單憑對往日情懷的召喚,難以扭轉已然改變的市場動向、促使流失的消費者重新回到實體書店,但我也仍然相信書店對於一個社會、一代人的影響,仍然期待書店持續作為日常的一個角落。
偶爾有時間的話、稍微繞遠一點的路程,無論買書與否,到書店走一走吧。
流連忘返地在書架間走走晃晃,駐足、翻開書頁,閱讀、或許帶本書回家。
走回書店,也讓書店走回你的生活,重新感受自己與書的連結。